晚上9时,医院外科3号病房里新来了一位小病人。小病人是个四五岁的女孩。女孩的胫骨、腓骨骨折,留下来陪着她的是她的母亲。

孩子的小脸煞白,那位母亲一直用自己的大手握住孩子的小手,跪在孩子的身边,眼睛一眨也不眨地盯着孩子的脸。

“妈妈,给我包扎的叔叔说过几天就好了,是不是?”

“是!”母亲的脸上竟然挂着慈爱的笑,好象很轻松似的。

“妈妈,那要过几天?”孩子的声音很小。

“用不了几天,孩子。”

孩子没有说话,闭上眼睛,眼泪流了出来。

过了一会儿,孩子说:“妈妈,我疼!”

母亲弯下身子,把自己的脸贴在孩子的小脸上,用自己的脸擦干孩子的泪水。当她抬起头的时候脸上依然挂着那种轻松的慈爱的微笑:“妈妈给你讲故事好吗?”孩子点点头,眼泪还是不停地流下来。

母亲讲的故事很简单:大森林里的动物们都来给大象过生日。他们各自都送给大象珍贵的礼物,只有贫穷的小山羊羞怯地讲了一个笑话给大象,大象却说,小山羊给大家带来了欢乐,它的礼物是最值得珍惜的。

不知道母亲为什么选了这样一个故事。孩子的眼睛亮起来,她一边用手抹眼泪,一边用快活的声音说 :“妈妈,他们有蛋糕吗?我过生日的时候你是不是也给我买最大的蛋糕?”

“当然要买蛋糕,等你好了,出院的时候我们一起去买蛋糕。”母亲的声音那样轻快,孩子也笑了。

“妈妈,再讲一遍。”于是,母亲就一遍一遍往下讲,她的手一直握着孩子的小手,脸上挂着轻松的慈爱的笑。女孩终于忍不住了,眼泪再次流下来:“妈妈,我很疼!”并轻声哼起来。母亲一边给孩子擦眼泪一边问:“你想大声哭吗?”孩子点点头。病房却是出奇的安静,不知道大家是不是都睡了。那时已是夜里11点多了。

“让妈妈陪你一起疼好吗?”孩子点点头又摇摇头。母亲把自己的手放在女孩的唇边说:“疼,你就咬妈妈的手。”孩子咬住了妈妈的手,可是眼泪还是不停地流。后来,孩子终于闭上眼睛睡着了,脸上还挂着泪水,母亲这时却是泪流满面。

凌晨3时的时候,孩子就从梦中疼醒了,她叫了一声“妈妈”就轻轻地抽泣起来。母亲忽然没了言语,她不知所措了,嘴里只是轻轻地叫着:“我的孩子!”

“孩子要哭,你就让她大声哭吧。”一个声音在房间里响起。“孩子你哭吧。”房间里的人一起说。他们竟是醒着的。

“妈妈,叔叔阿姨不睡了吗?”孩子哽咽着问,眼泪浸湿了她的头发。她的小脸象个天使。

屋子里能走动的人都来到孩子的眼前,一名40岁左右的妇女拿起一个橘子,一边剥皮一边说:“吃个橘子吧,小宝贝,吃了橘子,你就不疼了。”说着眼泪滚落在孩子的脸上 ……

那一夜,大家都没有再睡,大家都被感动着,被那孩子感动着,被孩子的母亲感动着。有一个称职的母亲才会有这样优秀的孩子。

(摘自《病房里的感动》,有删改)

16、文章多次描写“母亲的大手一直握着孩子的小手”“脸上仍挂着慈爱的笑”,为什么?

答:

17、小女孩听了妈妈的故事,提出买蛋糕的问题,表现了孩子什么特点?她为什么要妈妈再讲一遍?

答:

18、凌晨3点,孩子从梦中疼醒,母亲 “没了言语”“不知所措”。描述一下母亲当时的心理。

答:

19、“妈妈,叔叔、阿姨不睡了吗?”这句话能省去吗?为什么?

答:

16、给孩子以安慰,传递战胜痛苦的勇气,信心和力量。

17、孩子幼小,天真,可爱;为了分散注意力,减轻疼痛。(2分)

18、略。(2分)

19、不能,这句话揭示了孩子忍着疼痛不哭出声的原因。(2分)

赫耳墨斯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尊重,就化作凡人,来到一个雕像者的店里。他看见宙斯的雕像,问道:“值多少钱?”雕像者说:“一个银元。”赫耳墨斯又笑着问道:“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钱?”雕像者说:“还要贵一点。”后来,赫耳墨斯看见自己的雕像,心想他身为神使,又是商人的庇护神,人们对他会更尊重些,于是问道:“这个值多少钱?”雕像者回答说:“假如你买了那两个,这个算饶头,白送。”

(节选自《赫耳墨斯和雕像者》)

10、赫耳墨斯要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的尊重,为什么要去问宙斯雕像的价格?

答:

11、“赫耳墨斯又笑着问道”其中的“笑”字表达了赫耳墨斯怎样的一种心理?

答:

12、读了这则寓言,你认为它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答:

10、因为他想通过试探宙斯雕像的价格来了解人们对地位最高的神的评价,从而可以对比估计自己在人间受到多大的尊重。

11、当他知道宙斯神像只值一个银元,价钱不高,心中就很得意。

12、(例)寓言告诉我们做人不要爱慕虚荣,不要过高的估计自己和过低地评价别人。

“您看这布华丽不华丽?”那位诚实的官员说,“陛下请看:多么美的花纹!多么美的色彩!”他们指着那架空织布机,因为他们相信别人一定可以看见布料。

“这是怎么回事呢?”皇帝心里想,“我什么也没有看见!这可是骇人听闻了。难道我是一个愚蠢的人吗?难道我不够资格当一个皇帝吗?这可是我遇见的一件最可怕的事情。”“哎呀,真是美极了!”皇帝说,“我十分满意!”

于是他点头表示满意。他仔细地看着织布机,他不愿说出什么也没看到。跟着他来的全体随员也仔细地看了又看,可是他们也没比别人看到更多的东西。他们像皇帝一样,也说:“哎呀,真是美极了!”他们向皇帝建议,用这新的、美丽的布料做成衣服,穿着这衣服去参加快要举行的游行大典。“这布是华丽的!精致的!无双的!”每人都随声附和着。每人都有说不出的快乐。皇帝赐给骗子“御聘织师”的头衔,封他们为爵士,并授予一枚可以挂在扣眼上的勋章。

(节选自《皇帝的新装》)

7、那位诚实的官员称赞布料的原因是想说明

8、第二段中两个“难道”的反问,表现了什么?

答:

9、说说文中两次出现“真是美极了”的用意。

答:

7、他们也是称职的。        8、表现了皇帝的惊恐和骄横。

9、运用反复手法,表现了从皇帝到随从的虚伪和自私,有很强的讽刺意味。

阅读下面选文,回答文后的问题。(13分)

孝心无价 毕淑敏

我不喜欢一个苦孩子求学的故事。家庭十分困难,父亲逝去,弟妹嗷嗷待哺,可他大学毕业后,还要坚持读研究生,母亲只有去卖血……我以为那是一个自私的孩子。求学的路很漫长,一生一世的事业,何必太在意几年蹉跎?况且这时间的分分秒秒都苦涩无比,需用母亲的鲜血灌溉!一个连母亲都无法挚爱的人,还能指望他会爱谁?把自己的利益放在至高无上位置的人,怎能成为人类的大师?

我也不喜欢父母病重在床,断然离去的游子,无论你有多少理由。地球离了谁都照样转动,不必将个人的力量夸大到不可思议的程度。在一位老人行将就木的时候,将他对人世间最期冀的希望斩断,以绝望之心在寂寞中远行,那是对生命的大不敬。

我相信每个赤诚忠厚的孩子,都曾在心底向父母许下“孝”的宏愿,相信来日方长,相信水到渠成,相信自己必有功成名就衣锦还乡的那一天,可以从容尽孝。

可惜人们忘了,忘了时间的残酷,忘了人生的短暂,忘了世上有永远无法报答的恩情,忘了生命本身不堪一击的脆弱。

父母走了,带着对我们深深的挂念;父母走了,留给我们永无偿还的心情。你就永远无以言孝。

有一些事情,当我们年轻的时候,无法懂得。当我们懂得的时候已不再年轻。世上有些东西可以弥补,有些东西永无弥补……

赶快为你的父母尽一份孝心。也许是一处豪宅,也许是一片砖瓦。也许是大洋彼岸的一只鸿雁,也许是近在咫尺的一个口信。也许是一顶纯黑的博士帽,也许是作业簿上的一个满分。也许是一桌山珍海味,也许是一只野果一朵山花。也许是花团锦簇的盛世华衣,也许是一双洁净的布鞋。也许是数以万计的金钱,也许只是含着体温的一枚硬币……

但在“孝”的天平上,它们等值。

只是,天下的儿女们,一定要抓紧啊!趁你们父母健在的光阴。

19、作者不喜欢“苦孩子求学的故事” 也不喜欢“父母病重在床,断然离去的游子”,这是为什么?(用原文回答)(2分)

(1)

(2)

20、作者呼吁“赶快为你的父母尽一份孝心”的理由是什么?(4分)

(1)

(2)

(3)

(4)

21、"但'孝'的天平上,它们等值"这一句话是什么意思?(2分)

答:

22、文章四、五、六三段向我们表明了一个怎样的现实?(3分)

答:

23、“ 一个连母亲都无法挚爱的人,还能指望他会爱谁?”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2分)

答:

19、(1)一个连母亲都无法挚爱的人,还能指望他会爱谁?

(2)在一位老人行将就木的时候,将他对人世间最期冀的希望斩断,以绝望之心在寂寞中远行,那是对生命的大不敬。

20、(1)时间是残酷的

(2)人生其实很短暂

(3)世上有着永远无法报答的恩情

(4)生命本身不堪一击的脆弱。

21、为父母尽一份孝心,不论是什么方式的行孝,也不论什么内容的行孝,只要真心真意,都将是珍贵和美好的。

22、时间的流逝,将带走行孝的机会。

23、开放性试题,答案略,只要言之成理、能自圆其说即可给分。

阅读《风筝》选文的片段,回答文后15-18题。(13分)

北京的冬季,地上还有积雪,灰黑色的秃树枝丫杈于晴朗的天空中,而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

     ……

  但我向来是不爱放风筝的,不但不爱,并且嫌恶他,因为我以为这是没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艺。和我相反的是我的小兄弟,他那时大概十岁内外罢,多病,瘦的不堪,然而最喜欢放风筝,自己买不起,我又不许放,他只得张着小嘴,呆看着空中出神,有时至于小半日。远处的蟹风筝突然落下来了,他惊呼。他的这些,在我看来都是笑柄,可鄙的。

  有一天,我忽然想起,似乎多日不很看见他了,但记得曾见他在后园拾枯竹。我恍然大悟似的,便跑向少有人去的一间堆积杂物的小屋去,推开门,果然就在尘封的什物堆中发见了他。他向着大方凳,坐在小凳上;便很惊惶的站了起来,失了色瑟缩着。大方凳旁靠着一个蝴蝶风筝的竹骨,还没有糊上纸,凳上是一对做眼睛用的小风轮,正用红纸条装饰着,将要完工了。我在破获秘密的满足中,有很愤怒他的瞒了我的眼睛,这样苦心孤诣的来偷做没出息孩子的玩艺。我即刻伸手抓断了蝴蝶的一支翅骨,又将风轮掷在地下,踏扁了。论长幼,论力气,他是都敌不过我的,我当然得到完全的胜利,于是傲然走出,留他绝望的站在小屋里。后来他怎样,我不知道,也没有留心。

  然而我的惩罚终于轮到了,在我们离别的很久之后,我已经是中年。我不幸偶尔看了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才知道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于是二十年来毫不忆及的幼小时候对于精神的虐杀的这一幕,忽地在眼前展开,而我的心也仿佛同时变了铅块,很重很重地堕下去了。

15、在肃杀的严冬,见到“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本应感到春的暖意,而作者为什么会感到“惊异和悲哀”?(4分)

答:

16、看到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行为的书,说是“不幸”,“不幸”应怎样理解?(3分)

答:

17、“对于精神的虐杀的这一幕”应具体指前文的那些事?(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在划线句中的“铅块”这一比喻写出了“我”怎样的心情?(3分)

答:

15、惊异于北京的冬季也放起了风筝(跟故乡对比);见风筝悲哀,因为想起小时侯“精神的虐杀”的一幕。

16、我因此受到了良心的谴责,怀着深深的自责,可谓不幸。

17、将心灵手巧的小兄弟偷做的风筝粗暴武断地撕破踏扁踩坏。

18、极度后悔、内疚、自责、感到万分沉重。

作文

题目:《月亮的故事》或《月亮下的故事》

要求:任选一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体裁不限。

评分依中考标准。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24—28题

那年冬天好大雪

连俊超

①腊月里,冬天像是一台年久失修的鼓风机,把粗糙的北风吹得没完没了。

②我们裹着棉衣或棉被在刚盖好的大楼里抽烟、打扑克。我们在等工头回来发工钱。出来半年了,我们才领到了三个月的工钱。工头说他也没拿到钱,要去找开发商要。他开着轿车出去几天了,眼下风还没有把他给吹回来。

③下午,胡小兵正在那边打扑克,突然披着他的破被子凑到我身边,递给我一支烟,说:“叔,抽支烟!”胡小兵今年才跟他爹出来。几个月前,他爹从脚手架上掉下来,摔坏了腿,回家了。我想这小子可能有什么事。我抽了一口烟,说:“有啥事?”胡小兵嘿嘿一笑,说:“没事。”

④我拿出自己的半瓶酒,说:“来一口?”胡小兵还是嘿嘿笑着,接过去,咕咚灌了一大口。胡小兵喝过酒,脸色通红地说:“叔,我爹的腿不行了。当初以为是小事,可后来加重了。”我不知说什么好。胡小兵又给自己灌了一口,说:“上个月我给娘打电话,说给她寄一千块钱,可那天我把准备好的钱给糟蹋了。”“怎么弄的?”我问。“几个哥们儿在一块玩牌输掉了一半——我本来想捞点,多给家寄点的。”胡小兵通红的脸上滚动着几滴泪珠,“现在我就剩五百了,我给娘说过要给家寄一千的。我怎么凑也得凑够一千块。”

⑤我口袋里也没有几个子儿。家里老老小小的,都张着嘴等我一个人喂呢!虽说我和胡小兵是老乡,可挣的都是血汗钱。我吞吞吐吐地说,自己口袋里没有钱了,都寄回家了。胡小兵盯着我,说:“叔,就借一百,等发了工钱就还你!要是工头不回来,侄儿明年出来的第一张钱就还给叔!”

⑥胡小兵几乎是一字一顿地说的。屋子里的人都不再乱哄哄地嚷嚷了,而是把注意力都转向了我和胡小兵。霎时,一片寂静。屋内A.窗外B.

⑦我顿时感到尴尬万分。胡小兵脸上挂着的泪珠令我不忍再看。我翻了几层衣服,掏出两张藏好的百元票子,说:“侄儿,拿上,什么时候说还钱我就不再搭理你!”我说完,有些手足无措,夺过酒瓶一口气喝干了。

⑧“胡小兵,还差多少呢?”竟然有人问。胡小兵哽咽着说:“三百。”“既然答应过给娘寄一千的,就不能寄五百,差多少我们给你凑齐!别嫌少,拿上这五十吧!”一只只粗糙皲裂的手伸进了口袋,一张张皱巴巴的人民币塞进了胡小兵的手里。胡小兵流着鼻涕,不住地说着“谢谢”。

⑨我的鼻子酸酸的,出来半年我的鼻子还没这么酸过,我朝窗外瞟了一眼,看见了随风飞舞的雪花。我说:“北风得了势了,把大雪也叫出来了。”我们一屋子人都挤到窗户旁,争着看大雪。不时有人说:“咱家的雪肯定比这里的要大得多!”

⑩那年,我们没有等到工头回来,就一起卷起铺盖奔向火车站了。坐在火车上,仍然看得见窗外的雪片追逐着火车飘飞。 (选自《读者》2011年第11期,略有改动)

24、请简要分析第 ①段在文中的作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结合语境品析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妙处。(3分)

说给她寄一千块钱,可那天我把准备好的钱给糟蹋了。

26.、结合语境给第⑥段尾A.、B.两个空白处各续写一句描写性的句子。(4分)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仔细品味赏析“一只只粗糙皲裂的手伸进了口袋,一张张皱巴巴的人民币塞进了胡小兵的手里。”这句话的表达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作者以“那年冬天好大雪”为题,而且在结尾处再次点明“坐在火车上,仍然看得见窗外的雪片追逐着火车飘飞”,你认为有什么特殊的含义么?(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点明了故事发生的时间,(1分) 运用比喻渲染了故事发生的环境气氛,引出下文。(1分)

25、“输掉”仅能表现出胡小兵玩牌输钱这一事实。而“糟蹋”不仅表示输了钱,更能表现出胡小兵此刻因为毫不吝惜地浪费了自己的血汗之后的悔意。所以不能代替。

26、A:示例:屋内寂静无声,只听见披在身上的衣服和破棉被被风吹得“啪嗒啪嗒”的声音。

B:示例:窗外是北风疯狂的怒号,只看见远处的树木在不停地东摇西晃。

27、用“一只只”写出了给胡小兵凑钱的农民之多, “一张张”写出了农民工们凑的钱之多。 而“粗糙皲裂的手”和“皱巴巴的人民币”更形象地表达了凑的这些钱都是农民工们靠自己千辛万苦挣来的血汗钱。更能体现出农民工的淳朴,体现出彼此之间的真情。

28、作者用大雪来突出天气的寒冷,同时这些纯洁的雪花也象征这些农民工之间的片片温情。而彼此之间的温情在寒冷的冬天也温暖了我的心。更深刻的突出了主题。

阅读短文,完成后面16——17题。(共5分)

可怕的经验

有一位母亲盼星星盼月亮只盼自己的孩子能够成才。一天,她带着5岁的孩子找到一位著名的化学家,想了解这位大人物是如何踏上成才之路的。

问明来意后,化学家要求她们随他一起去实验室。他将一瓶黄色的溶液放在孩子面前。孩子好奇地看着它,显得既兴奋又不知所措,过了一会儿终于试探性地将手伸向瓶子。这时,他的背后传来了一声急切的断喝,母亲快步走到孩子旁边,孩子吓得赶忙缩回了手。  

化学家哈哈笑了起来,对孩子的母亲说:“我已经回答你的问题了。”他漫不经心地将自己的手放入溶液里,笑着说:“其实这不过是一杯染过色的水而已。你的一声呵斥出自本能,但也呵斥走了一个天才。”   

许多父母都容易犯下这个错误,他们总以经验来约束孩子的好奇心,于是孩子们也就习惯于接受现状而不敢探索创造,踏上的只是和父母同样的道路。

(摘自12月13日《上海家庭报》作者佚名)

16、文中“可怕的经验”指的是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你认为化学家所说的“成才之路”是什么?(2分)

16、母亲认为这瓶黄色溶液很有可能会是一种有腐蚀性的药水,会伤害到孩子的手指。

17、示例:抓住孩子的好奇心,培养孩子敢于尝试,勇于创新的精神。

阅读下面一篇散文,完成文后24--28题

寻 春

①迎着早春的轻寒,或野游,或山行,多么好啊。也许,早春的景色过于素淡了;可也正因为还没有万紫千红的撩拨,才更宜于漫步、沉思……
②趁个假日,我出了城,径自寻春去了。
③“山带去年雪,春来何处峰?”眼前,蓟塞披沙,燕山负雪,该上哪里去寻春呢?又寻春的什么呢?……嗯,春的影子么,该是绿的。如果找见了大地上最初的一小片草地,那就一定是春天刚刚落脚的地方。春天必在那里。
④不上田间小路,我只朝着旷野走去。

⑤微风挟着寒意,卷地而来。这大概是朔气的余威了。“燕北地寒生草迟”,低眉所见,尽是些隔冬的衰草,谁知有没有一两株敢于破土而出的小草?即使有,怕也不易找见……
⑥穿疏林,过小桥,桥下流水无声,慢吞吞的,仿佛刚才融没了最后一片残冰,那满怀凝冻的迟疑,还没散尽……我不禁责怪起自己来:虽说是早春之游,也未免太早了。但是,既来之,则安之——走吧。
⑦渐渐地,云雾中的山峰越来越清晰了。到了山脚下,有大石如卧。近前转身坐定了,无意间,向着来路抬眼一望……怎么?远处,小桥头,疏林边,那旷地上,竟泛出一片新绿!仔细看去,还含着几分鹅黄——好嫩,好新鲜。可那旷地,分明是我才经过的,来时没见一芽新草。莫非不早不迟,正当我才上了小桥那阵儿,就在我背后,A.春天,悄悄儿地飞落在林边了?……我猛地站起来,朝着那片草色奔去。
⑧小桥下,流水依然迟迟的;林边旷地,又在脚下了。仍旧是几许衰草,一带疏林。莫不是春天怕这里寒肃,刚落脚,竟又携着她那青青的影子,一同飞去了?
⑨哦,这不正是“草色遥看近却无”!
⑩重又跑回山脚下,大石跟前;转身再放眼望去,可不,那疏林边,草色依稀,似乎比刚才又浓了些,也扩展了些。“草色遥看近却无”。这早春草色,为什么只可遥看呢?回想一路所见——是了,说是来寻春,却只低眉顺目,眼界自然仅限于咫尺间了。“燕草如碧丝”,走三五步难见一两芽,何况还有衰草杂陈呢。若是放眼望去,那些萌芽,就算是一个个微绿的质点吧,那么,这十里平川,尽收眼底,那质点,也该不可胜数了。无数个微绿的质点,横行纵漫,就密了,草色也浓了——瞧那边,好一抹新绿。衰草的憔悴,被欣欣然的生机淹没了。
⑾B.一霎间,这一抹新绿似乎浸润了我的全身,染绿了我的每一个细胞。我似乎寻到了春天的步履。
⑿真的,就连野游,都需要扬眉放眼,才能从无数点刚刚破土的萌芽上面,看到无边的春色。那么,对于生活呢……在人生的道路上,在斗争的历程中,总会有阴霾、霜雪,但是,尽管朔气如磐,时间却没有一瞬的凝固。“今朝腊月春意动”。这是诗意,也是万古不灭的规律。而正当风雪弥天的时刻,谁能在胸怀深处寻到那最初的一抹新绿,用自己的心去暖它,催促它,谁就会拥有一个芳草连天、艳阳满地的内心世界。心里有一个春天,那就往前走吧。诗云“燕山雪花大如席”,哪怕真是“大如席”的燕山雪花砸到热腾腾的胸膛上,也将立刻消融。如果谁的内心的春光与大地上第一抹草色连成一片了,那就把步子迈得再大些。这样的步子,每一落地,都会铿锵作响;路旁的花蕾呢,也将应声怒放。

24、根据提示,将作者的思想感情变化过程写在下面横线上。(2分)
径自寻春去了:心情急迫 → 看到衰草:____________→ 遥见草色:_____________
25、品读下面句子,体会他们的表达效果。(4分)

①春天,悄悄儿地落在林边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一霎间,这一抹新绿似乎浸润了我的全身,染绿了我的每一个细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第12段“心里有一个春天,那就往前走吧”,这里的“春天”指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第⑤段“谁知有没有一两株敢于破土而出的小草?”这句话表现了“我”的什么愿望?(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联系全文内容,谈谈你对文题“寻春”的理解。(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后悔寻春(责怪自己)   感悟春天(或“热爱春天”、“心中有春天”)

25、(1)“飞”是“轻盈的飞翔”的意思,生动形象;写出了春天来得迅速、来得轻快的特点;表现了春天突然来临给“我”带来的惊喜和欢愉。

 (2)这句话运用心理描写手法,形象生动的描绘出这一抹新绿让我精神振奋的样子,表达了我此刻的惊喜和对春天的喜爱心情。

26、指人生的理想、目标,心中的希望等。

27、希望在隔冬的衰草中看到一两株小草冲破早春严寒阻隔,傲视朔风余威,破土而出,为大地带来早春的气息。

28、本文表达了作者对小草在初春寒冷的季节里勇敢地展现出一抹新绿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并联想到生活中面对困难与挫折也要有放眼未来,心怀希望的乐观态度。

①在城市日益发展的今天,对于上班族来说,塞车恐怕是最令人头痛不过的事情了。每当这时,人们恨不得汽车能长出一双翅膀,腾空而起。1903年莱特兄弟发明的飞机升空后不久,制造能够在空中飞行的汽车便成为当时一些思想超前的人追逐的梦想。时间过去了一百多年,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现在,这种无翼空中汽车终于诞生了。

②目前,科学家制造出来的空中汽车,可同时乘坐4个人。即使遇上风雨交加的天气或漆黑的夜晚,它也能畅行无阻、正常飞行,其飞行本领绝不逊色于一般的飞机。其最高飞行时速超过了600千米/小时,比直升机快2倍,飞行最大高度9000米,最远航程1500千米。

③从外观上看,空中汽车更像是一架小型飞机,但它的起飞和降落方式却和直升机一样,令它能在车道上和自家后院里自由垂直起降。前端左右两个发动机舱酷似飞机发动机舱,后面也有相似的两个,中间是一个透明的大驾驶舱。置身于舱内,人的视野开阔、心旷神怡。另外,尾部有飞机上常见的双垂尾和高高的平尾,十分引人注目。它的功能是维持飞行中车身纵向稳定和平衡。不像飞机的是,它没有机翼。为保证空中汽车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它的飞行完全由计算机来控制,并由卫星系统导航。一旦发生事故,空中汽车将自动释放设置在内部和外部的降落伞及气囊。

阅读短文,完成后面16——17题。(共5分)

秘 诀

小时候,和小伙伴们在一片树林子里玩捉迷藏,遇到过这样一位让我不能忘记的放羊老人。

那是一片茂密的林子,树冠大而枝柯繁盛,常常一个人藏起来,别人半天也不容易找到。那天,一个小伙伴藏起来,我们正要去找,放羊老人一把拉住我们,告诉我们一个在树林里玩捉迷藏的秘诀。

他说,别人藏起来以后,不要急着去找,先爬到一棵高树上看看,哪里有鸟扑棱棱飞起,那人就一定藏到那里去了。同样,藏起来的,要注意地上的动静,如果哪个方向虫鸣一下子停止了,那就意味着找的人已经从那个方向来了,你该想着换个地方……

我突然发现,以前那么多次的捉迷藏都是瞎玩,而那一刻,让我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以后多少年,我都让自己的人生触类旁通,因为老人简单的话语让我懂得了一个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摘自《辽宁青年》作者马德)

16、结合语境,在文章的结尾句填一句恰当的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17、“而那一刻,让我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请结合文段说说“醍醐灌顶的感觉”是什么感觉?(2分)

16、成功的行动要靠智慧引领;而智慧之果,常常结在经验的藤蔓上。

17、听了老人的话,突然间受到了启发,彻底醒悟的感觉。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