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5 题。
读 人
①人,能读吗?答日:能。人世间最不耐读的是婴儿,皮球般的脸蛋,花生般胖胖的五指……但即使是婴儿,也能使我读出几分味道来。大音乐家贝多芬就曾把婴儿的啼哭比作“世界上最动听的音乐”。那么,婴儿的笑靥,就可以比喻为无一丝云影的万里晴空了。
②随着年纪的增长,生活使人变得越来越耐读起来。尽管人们面额上没印有文字,但仍然可读,特别是到了成熟的中老年,每个人都是一部辞典、一部历史、一部经卷。摄影艺术家,为了展现人的成熟,常常把镜头焦距对准中老年人的目光和眉梢的扇形鱼尾纹。那一条条深如沟壑的褶皱,仿佛深藏着掘不尽的“乌拉尔金玉”一般——社会学家从中寻觅历史,文学家从中透视深埋其中的哀乐人生,哲学家从中剖析人性善恶,医学家从中判断健康状况,心理学家从中管窥血型和性格!
③不是吗?
④人是一部大百科全书,而这部集大成之作,只有到了中老年,才由社会雕筑编撰而成。世界吉尼斯之“最”,纪录中,偏偏视物而不见人,这不能不说是编撰者出于猎奇,产生的视觉的偏斜,忽略了人是一部大书,造成“纪录大全”之不全,实在是件憾事。
⑤我喜欢读人,也愿意被人阅读。读人时,我能透过温文尔雅的各色面纱和网罩,像看马戏一样欣赏一条条变色龙在季风中的蜕变表演。不是吗?
⑥当我被人阅读时,也颇为逍遥。今年春日,曾有机缘去觐见黄河。河南电台一位叫刘红的记者,在三门峡采访我时的第一句话就开门见山:“我所以选中请您谈黄河,因为您额头上刻着黄河历史中的某些沧桑。”捕猎的对象很准,这说明我时刻也在被人阅读。
⑦前不久,我被人邀请到西安去签名售书。一个比我年纪还大的老者,手拿一本昔日他买的《走向混浊》,一会儿看我,一会儿端详该书扉页上的照片,如此这般地读我读了好一阵子,才确信我不是张三李四,而是该书作者,便走过来对我说:“怎么回事?几年前的照片,你额头皱纹这么深?你现在反而显得比过去年轻了? ”我回答这位“上帝”(读者是上帝)说:“照片上是真实的我,今天为了不亵读‘上帝’的感情,我特意修理了一下门面。坐在您面前的,是‘演员’的我! ”
⑧瞧!我一次又一次地被人阅读,都因为我额头嵌有深深的历史褶皱。读人与被人读是灵犀的碰撞与融合,无论.同向与逆向,都具有和读书一样的乐趣。但这种乐趣偏爱中老年人,因为人只有到了成熟季节,目光才具有X射线的__。用久经修炼的火眼金睛,去玩味一下假面君子,实在是一种享受、一种快慰!当然,自己也要经受得住别人目光对你的辐射。如你是磊落人生,非鸡零狗碎之徒,被人反复阅读,则更其乐无穷。
1.第②段中作者说:“每个人都是一部辞典、一部历史、一部经卷。”请写出“辞典”、“历史”和“经卷”在文中表现成熟中老年的哪一特点?
辞典:
历史:
经卷:
2.第④段中,作者指出了吉尼斯纪录哪方面的不足?其用意是什么?
3.请说明下面句子在文中的意思。
①社会学家从中寻觅历史,文学家从中透视深埋其中的哀乐人生,哲学家从中剖析人性的善恶,医学家从中判断健康状况,心理学家从中管窥血型和性格!
②能透过温文尔雅的各色面纱和网罩,像看马戏一样欣赏一条条变色龙在季风中的蜕变表演。
4.作者“喜欢读人,也愿意被人阅读”的原因是什么?
5.你有过阅读自己的体验吗?选择一次阅读自己的经历,谈谈你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