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文,完成1-6题。
生活需要诗意
①古人云:腹有诗书气自华。如果其他条件一样,多读诗而视野开阔的人,容易有客观的态度、开放的胸襟、进取的精神以及自知之明。
②日前,电视新闻报道,台湾台北市出现“新诗公车专列”,目的是利用公共汽车让人们在忙碌的上、下班途中,接受诗的熏陶,体会诗的美感。
③中国自古就有“诗教”之说,本意是让人学习《诗三百篇》所蕴涵的“温柔敦厚”,从字面来理解,即用诗来教养国民。“诗歌”,这似乎已成为一种传统的教育方式,大人们以诗启蒙,让小孩从小受到诗的教化,并把一种珍贵与淡泊的思想在潜移默化之中,根植到孩子们的心里,让他们受到美的感召、真的陶冶、善的引导。可见,诗是中国人接触文学的最早媒介。
④若问中国人最早接触的诗是什么,那么只要听一听学龄前儿童能背诵的是哪些诗。十之八九的孩子都能熟诵“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这些唐人的名句。儿童会背诵这些诗,未必能精确地理解诗意,但无论如何他们已经不自觉地沐浴着唐诗的美感,在受“诗教”了。
⑤诗像离弦的箭,笔直地射中我们的痛处;又像流水行云,在有意无意之间,抚平我们的忧虑;它像黑夜里的一簇篝火,让我们感到光明与暖意; ,,
; , 。
⑥诗中崇高的情怀,能洗涤我们灵魂里庸俗污秽的尘埃,使之净化。诗人含蓄蕴藉的气质,叫我们摒弃市井的势利与浅薄,经历人生的速成。我们读诗,就如同和诗人一起读他的生命和我们的生命,仿佛是人与人之间最诚挚、最自然、最真实的契合。诗人他们对生命的深沉与正确的认知,以及自我深处的发掘与解剖,必然会使他的生命与我们的生命的某些部分产生共鸣,获得共识。从而我们会更真切地了解生命,珍惜生命。
⑦诗人宗白华说:“在生命中并不一定人人都要做诗人,但人人心中的诗意却是不可少的。”心灵里有了诗意,必将对生活心存感激,心存热爱。生活里有了诗意,必将给心灵以慰藉,以温暖。诗意,将使人精神充实,将使时代不断进步。
⑧生活需要诗意,所以,青年人啊,抽时间多读些诗吧!
1.读诗有何好处?
2.“诗教”的本质是什么?
3.怎样理解第⑦段中:“在生活中并不是人人都要做诗人,但人人心中的诗意却是不可少的。”一句话的含义?(用自己的话概括)
4.第⑥节中你最喜欢哪一句?试举诗词名句加以解说。
5.模仿第⑤段画线的句子,在下面横线上仿写两个句子,要求话题和句式相同,上下文衔接自然。
6.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阅读本文后,谈谈你对教育部推荐的五十首必背古诗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