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我们的命运被安排定了,在这个充满车辆与烟囱的城市里,我们的存在只是一种悲凉的点缀。但你们尽可以节省下你们的同情心,因为,这种命运事实上是我们自己选择的,否则我们不必在春天勤生绿叶,不必在夏日献出浓阴。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但是,也惟有这种痛苦能把深沉给予我们。
当夜幕降临的时候,整个城市都是繁弦急管,都是红灯绿酒。而我们在寂静里,我们在__里,我们在不被了解的孤独里。但我们苦熬着,牙龈咬得酸痛,直等到朝霞的彩旗冉冉升起,我们就站成一列致敬。无论如何,我们这座城市总得有一些人迎接太阳!如果别人都不迎接,我们就负责把光明迎来。
这时,或许有一个早起的孩子走了过来,贪婪地呼吸着新鲜的空气,这就是我们最自豪的时刻了。是的,或许所有的人都早巳习惯于污浊了,但我们仍然固执地制造不被珍惜的清新。
立在城市的飞尘里,我们是一列忧愁而又快乐的树。(摘自《行道树》)
6、行道树承受了哪些痛苦?既然痛苦,为什么又“自己选择”这种命运?(3分)
答:
7、加点的词“固执”换成“不断”,在表达上有什么不同效果?(3分)
答:
8、行道树的形象也就是无私奉献者的形象,在你的生活和经历中,你一定接触或了解许多如行道树般的无私奉献者,请举一例具体说说他(们)的奉献精神。 (3分)
答:
6、行道树的痛苦:被安排在充满车辆与烟囱的城市飞尘里,承受着不被了解的孤独,它们选择这样的命运,是因为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事业是神圣的,居民需要新鲜的空气,行人需要绿阴,城市需要迎接太阳。
7、“不断”表明不间断,连续,语气平淡;而“固执”表明坚持己见不动摇,更见其坚定。
8、略
晚上9时,医院外科3号病房里新来了一位小病人。小病人是个四五岁的女孩。女孩的胫骨、腓骨骨折,留下来陪着她的是她的母亲。
孩子的小脸煞白,那位母亲一直用自己的大手握住孩子的小手,跪在孩子的身边,眼睛一眨也不眨地盯着孩子的脸。
“妈妈,给我包扎的叔叔说过几天就好了,是不是?”
“是!”母亲的脸上竟然挂着慈爱的笑,好象很轻松似的。
“妈妈,那要过几天?”孩子的声音很小。
“用不了几天,孩子。”
孩子没有说话,闭上眼睛,眼泪流了出来。
过了一会儿,孩子说:“妈妈,我疼!”
母亲弯下身子,把自己的脸贴在孩子的小脸上,用自己的脸擦干孩子的泪水。当她抬起头的时候脸上依然挂着那种轻松的慈爱的微笑:“妈妈给你讲故事好吗?”孩子点点头,眼泪还是不停地流下来。
母亲讲的故事很简单:大森林里的动物们都来给大象过生日。他们各自都送给大象珍贵的礼物,只有贫穷的小山羊羞怯地讲了一个笑话给大象,大象却说,小山羊给大家带来了欢乐,它的礼物是最值得珍惜的。
不知道母亲为什么选了这样一个故事。孩子的眼睛亮起来,她一边用手抹眼泪,一边用快活的声音说 :“妈妈,他们有蛋糕吗?我过生日的时候你是不是也给我买最大的蛋糕?”
“当然要买蛋糕,等你好了,出院的时候我们一起去买蛋糕。”母亲的声音那样轻快,孩子也笑了。
“妈妈,再讲一遍。”于是,母亲就一遍一遍往下讲,她的手一直握着孩子的小手,脸上挂着轻松的慈爱的笑。女孩终于忍不住了,眼泪再次流下来:“妈妈,我很疼!”并轻声哼起来。母亲一边给孩子擦眼泪一边问:“你想大声哭吗?”孩子点点头。病房却是出奇的安静,不知道大家是不是都睡了。那时已是夜里11点多了。
“让妈妈陪你一起疼好吗?”孩子点点头又摇摇头。母亲把自己的手放在女孩的唇边说:“疼,你就咬妈妈的手。”孩子咬住了妈妈的手,可是眼泪还是不停地流。后来,孩子终于闭上眼睛睡着了,脸上还挂着泪水,母亲这时却是泪流满面。
凌晨3时的时候,孩子就从梦中疼醒了,她叫了一声“妈妈”就轻轻地抽泣起来。母亲忽然没了言语,她不知所措了,嘴里只是轻轻地叫着:“我的孩子!”
“孩子要哭,你就让她大声哭吧。”一个声音在房间里响起。“孩子你哭吧。”房间里的人一起说。他们竟是醒着的。
“妈妈,叔叔阿姨不睡了吗?”孩子哽咽着问,眼泪浸湿了她的头发。她的小脸象个天使。
屋子里能走动的人都来到孩子的眼前,一名40岁左右的妇女拿起一个橘子,一边剥皮一边说:“吃个橘子吧,小宝贝,吃了橘子,你就不疼了。”说着眼泪滚落在孩子的脸上 ……
那一夜,大家都没有再睡,大家都被感动着,被那孩子感动着,被孩子的母亲感动着。有一个称职的母亲才会有这样优秀的孩子。
(摘自《病房里的感动》,有删改)
16、文章多次描写“母亲的大手一直握着孩子的小手”“脸上仍挂着慈爱的笑”,为什么?
答:
17、小女孩听了妈妈的故事,提出买蛋糕的问题,表现了孩子什么特点?她为什么要妈妈再讲一遍?
答:
18、凌晨3点,孩子从梦中疼醒,母亲 “没了言语”“不知所措”。描述一下母亲当时的心理。
答:
19、“妈妈,叔叔、阿姨不睡了吗?”这句话能省去吗?为什么?
答:
16、给孩子以安慰,传递战胜痛苦的勇气,信心和力量。
17、孩子幼小,天真,可爱;为了分散注意力,减轻疼痛。(2分)
18、略。(2分)
19、不能,这句话揭示了孩子忍着疼痛不哭出声的原因。(2分)
赫耳墨斯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尊重,就化作凡人,来到一个雕像者的店里。他看见宙斯的雕像,问道:“值多少钱?”雕像者说:“一个银元。”赫耳墨斯又笑着问道:“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钱?”雕像者说:“还要贵一点。”后来,赫耳墨斯看见自己的雕像,心想他身为神使,又是商人的庇护神,人们对他会更尊重些,于是问道:“这个值多少钱?”雕像者回答说:“假如你买了那两个,这个算饶头,白送。”
(节选自《赫耳墨斯和雕像者》)
10、赫耳墨斯要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的尊重,为什么要去问宙斯雕像的价格?
答:
11、“赫耳墨斯又笑着问道”其中的“笑”字表达了赫耳墨斯怎样的一种心理?
答:
12、读了这则寓言,你认为它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答:
10、因为他想通过试探宙斯雕像的价格来了解人们对地位最高的神的评价,从而可以对比估计自己在人间受到多大的尊重。
11、当他知道宙斯神像只值一个银元,价钱不高,心中就很得意。
12、(例)寓言告诉我们做人不要爱慕虚荣,不要过高的估计自己和过低地评价别人。
“您看这布华丽不华丽?”那位诚实的官员说,“陛下请看:多么美的花纹!多么美的色彩!”他们指着那架空织布机,因为他们相信别人一定可以看见布料。
“这是怎么回事呢?”皇帝心里想,“我什么也没有看见!这可是骇人听闻了。难道我是一个愚蠢的人吗?难道我不够资格当一个皇帝吗?这可是我遇见的一件最可怕的事情。”“哎呀,真是美极了!”皇帝说,“我十分满意!”
于是他点头表示满意。他仔细地看着织布机,他不愿说出什么也没看到。跟着他来的全体随员也仔细地看了又看,可是他们也没比别人看到更多的东西。他们像皇帝一样,也说:“哎呀,真是美极了!”他们向皇帝建议,用这新的、美丽的布料做成衣服,穿着这衣服去参加快要举行的游行大典。“这布是华丽的!精致的!无双的!”每人都随声附和着。每人都有说不出的快乐。皇帝赐给骗子“御聘织师”的头衔,封他们为爵士,并授予一枚可以挂在扣眼上的勋章。
(节选自《皇帝的新装》)
7、那位诚实的官员称赞布料的原因是想说明 。
8、第二段中两个“难道”的反问,表现了什么?
答:
9、说说文中两次出现“真是美极了”的用意。
答:
7、他们也是称职的。 8、表现了皇帝的惊恐和骄横。
9、运用反复手法,表现了从皇帝到随从的虚伪和自私,有很强的讽刺意味。
抬起头来做人 梁文福
①那一年,那个小男孩,不过八九岁。一天,他拿着一张筹款卡回家,很认真地对妈妈说:“学校要筹款,每个学生都要叫人捐钱。”
②对小孩子来说,直接想到的“人”,就是自己的家长。
③小男孩的妈妈取出5块钱,交给他,然后在筹款卡上签名。小男孩静静地看着妈妈签名,想说什么,却没开口。妈妈注意到了,问他:“怎么啦?”
④小男孩低着头说:“昨天,同学们把筹款卡交给老师时,捐的都是100块、50块。”
⑤小男孩就读的是当地著名的“贵族学校”,校门外,每天都有小轿车等候放学的学生。小男孩的班级是排在全年级最前面的。班上的同学,不是家里捐献较多,就是成绩较好。当然,小男孩不属于前者。
⑥那一天,小男孩说,不是想和同学比多,也不是自卑。他一向都认真对待老师交代的功课,这一次,也想把自己的“功课”做好。况且,学校还举行班级筹款比赛,他的班已领先了,他不想拖累整班。
⑦妈妈把小男孩的头托起来说:“不要低头,要知道,你同学的家庭背景,非富则贵。我们必须量力而为,我们所捐的5块钱,其实比他们的500块钱还要多。你是学生,只要以自己的品学,尽力为校争光,就是对学校最好的贡献了。”
⑧第二天,小男孩抬起头,从座位走出去,把筹款卡交给老师。当老师在班上宣读每位同学的筹款成绩时,小男孩还是抬起头来。自此以后,小男孩在达官贵人、富贾豪绅的面前,一直抬起头来做人。
⑨妈妈说的那—番话,深深地刻在小男孩心里。那是生平第一次,他面临由金钱来估量人的“成绩”的无言教育。非常幸运,就在这第一次,他学习到“捐”的意义,以及别人所不能“捐”到的、自己独一无二的价值。
22.结合第⑤段说说小男孩在班上是属于哪种类型的学生?(2分)
答:
23.5肯定比500小,在第⑦段里,小男孩的妈妈为什么说“我们所捐的5块钱,其实比他们的500块钱还要多。”呢?(2分)
答:
24.阅读第⑧段回答。
(1)简要说说画线句“自此以后,小男孩在达官贵人、富贾豪绅的面前,一直抬起头来做人”的深刻含义。(2分)
答:
(2)简要说说加点的两处“抬起头来”有何相同之处,有何不同之处?(2分)
答:
25.文章说,小男孩学习到了“捐”的意义,这“捐”的意义是什么?(2分)
答:
26.文题“抬起头来做人”有何深刻含义? 试结合文章内容阐述这一文题中所蕴含的哲理。(2分)
答:
22.成绩较好23.从“我们必须量力而为”来看,这个家庭并不富裕;而对拥有百万家产的家庭来说,即使捐出500块钱,对他们的生活也丝毫没有影响。所以男孩的母亲这样说。(意近即可) 24.(1)在经历了这次教育和考验之后,小男孩一直充满自信地做人,以自己的奋斗和成绩骄傲地面对那些拥有金钱的人们。(2)相同之处是:这两处“抬起头来”都包含了充分的自信。不同之处是:前一处“抬起头来”是指小男孩在同学们的纷纷议论中坚守自己的一份自信;后一处“抬起头来”指男孩在后来的人生道路上一直充满自信地为人处世,并努力奋斗。25.这“捐”的意义首先是量力而为,捐出自己的一份真心;其次,你的品学,你的成绩,是你对社会最好的捐献。26.一个人即使身处贫困的境地,亦不要自卑,要相信自己的价值,相信通过自己的奋斗,能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从而昂首生活于这个世界上。
我们来到一处空地,那座悬崖就耸立在空地的另一边。它是一堵垂直的峭壁,壁面有许多凸起的岩石、崩土和蓬乱的灌木。大约只有二十米高,但在我眼中却是高不可攀的险峰。
……
暮色苍茫,……我听到了杰克和我父亲的声音!父亲的手电光照着我。“下来吧,孩子,”他带着安慰的口气说,“晚饭做好了。”
“我下不去!”我哭着说,“我会掉下去,我会摔死的!”
“听我说吧,”我父亲说,“不要想着距离有多远。你只要想着你是在走一小步。你能办得到的。眼睛看着我电筒的光照着的地方,你能看见石架下面那块岩石吗?”
我慢慢地把身体移过去。“看见了。”我说。
“好,”他对我说,“现在你把左脚踏到那块岩石上。不要担心下一步。听我的话。”
这似乎能办得到。我小心翼翼地伸出左脚去控那块岩石,而且踩到了它。我顿时有了信心。“很好,”我父亲叫道,“现在移动右脚,把它移到右边稍低一点的地方,那里有另外一个落脚点。”我又照着做了。我的信心大增。“我能办得到的。”我想。
我每次只移动一小步,慢慢爬下悬崖。最后,我一脚踩在崖下的岩石上,投入了父亲强壮的手臂中。我先是啜泣了一会儿,然后,我产生了一种巨大的成就感。
这是我永远忘不了的一次经历。
我曾屡次发现,每当我感到前途茫茫而灰心丧气时,只要记起很久以前在那座小悬崖上所学到的经验,我便能应付一切。我提醒自己,不要想着远在下面的岩石,而要着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直到抵达我所要到的地方。这时,我便可以惊奇而自豪地回头看看,自己所走过的路程是多么漫长。
9、选文运用第几人称叙述?(1分)
10、语段运用那些人物描写方法?(2分)
11、文中最后一段中,加点词“经验”指的是:(2分)
12、找出我爬下悬崖的心理活动的句子(3分)
13、从故事中我们可以感受到“父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试用一个句子进行表述。(2分)
14、生活中难免遇到困难,你遇到过什么困难?是怎样处理的?有什么经验教训?写出来。﹙4分﹚
9.第一人称 10. 心理,动作,语言 11. 要着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直到抵达我所要到的地方(这个题目可以答得很简略,如“走一步,再走一步”;也可文字稍多一点,如“在做一件事时,不管距离有多远,也不管过程是多么艰险,你只要想着你是在走一小步,而且一步一步地稳稳当当向前走,就能克服困难,达到目的”) 12.略 13.父亲是一个能引导孩子自己战胜恐惧的人(诸如父亲是一个能给孩子以主意的人,父亲是一个即使在危险的情况下也鼓励孩子自己解决问题的人……等答案同样给分)14.略。
我的住处附近,有一片葱郁的树林,在那儿我曾领略过两次截然不同的晨趣。
那是初秋。当田野上泛起金黄,各种各样的果实等待着收获的时候,我附近的树林也适应着季节,慢慢变黄了。有一天傍晚,突然我的窗棂发出了沙沙的响声,我知道,那是雨。是凄清的秋雨!天空低低的,树林静静的,冷静伴着枯叶在零落。我困在屋里出不去,心底却浮出悠远的情思:黄叶已铺满小路了吧?
第二天清晨,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掀开窗帘看天,雨停了,天上没有一丝云。于是,我匆匆走向树林。果然,黄叶还在沉重地飘落,黄黄绿绿落满了小路,浓淡疏密的树林变得凄楚而苍凉,宛若一幅失了色的画。
我轻轻地踱着步,无端地产生出一种悲哀,一种生命的悲哀。
但我还是往前走,向着那棵老榆树走去,突然,我的头顶飘下几声小鸟清脆的鸣叫,那声音委婉尖细,我知道,那是一种灰绿色长尾巴的小鸟儿的声音,每天在我窗前的杨树上都能听到它细弱而娇美的鸣叫。
我在想:这只小鸟也在感受生命的短暂,生命的悲哀吗?
然而,从它的啼叫里,却听不到凄楚与哀怨,有的倒是一种顽强的抗争。
随后,在不太远的一棵树上,一只麻雀一声一声地啼叫着,须臾又有一只麻雀清脆的叫起,像是在回答。高一声低一声,紧一声慢一声,紧紧慢慢,柔婉和谐很像在亲密地交谈,又像夫妻间窃窃低语。
也许由于它们的啼叫,惊醒了树林,刹那间,这棵树,那棵树传来一阵阵叽叽喳喳的啼鸣。树林一阵颤动,转瞬之间一片哗然!
初秋的树林沸腾了!
叽叽喳喳的声音沸沸扬扬,婉转如水流潺潺;喧闹又如孩子们的嬉戏,是欢唱?是惊喜?是不安?说不清,高潮之后,是短暂的沉默,眨眼间,又出现新的情绪、新的意境……
这时,一枚黄叶轻轻落在我的额际,我一抬头,看见朝阳正跳跃在山脊,枝头的黄叶熠熠闪光,一群麻雀从树上翩然而下,如一阵落叶,翅羽上染着淡红色的阳光。而且,那啼叫变得低沉而亲切,仿佛是在相互间照应,我想,这一定是一个友爱又不甘寂寞的集体。
多么可爱的早晨,多么宁静的早晨!
静心在此安然自得。大自然是多么的可爱啊!人的生命只有在她的怀抱中,才感到温馨、恬静、充满着活力。
清晨,生命的清晨,我爱你。
(选自《如诗的清晨》)
13、开头说“我曾领略过两次截然不同的晨趣”,这两种“晨趣”分别是什么引起的?
答:第一次是 ,第二次是 。(每个空格限填2字。)(4分)
14、第二节写作者想到黄叶铺满小路的景象,第三节写作者看到了这种景象,它们给作者的感受有无不同?请具体说明。(3分)
答:
15、文中写灰绿色长尾巴小鸟的鸣叫有何作用?(3分)
答:
16、本文对麻雀鸣叫的写法有哪些主要特点?(4分)
答:
13、黄叶,鸟鸣
14、有不同。想到它时作者有一种闲适的心情,急于去观赏,看到它时作者产生了一种生命的悲哀。
15、引出麻雀鸣叫,起陪衬作用;并使作者由悲哀到喜悦的转变有一个必要的过渡。
16、用拟人化的手法,渲染出了热烈欢快的气氛。由一只,两只,再写到一群,有开端,有发展,有高潮,极富层次,细腻生动。(4分)
走出门,就与含着露水和桅子花气息的好风撞个满怀。早晨,好清爽!心里的感觉好清爽!
不骑车,不邀游伴,也不带什么礼物,就带着满怀的好心情,哼几段小曲,踏一条幽径,独自去访问我的朋友。
那座古桥,是我要拜访的第一个老朋友。德高望重的老桥,你在这涧水上站了几百年了?你累吗?你把多少人马渡过彼岸,你把滚滚流水送向远方,你躬着腰,俯身吻着水中的人影鱼影月影。波光明灭,泡沫聚散,岁月是一去不返的逝川,惟有你坚持着,你那从不改变的姿态,让我看到了一种古老而坚韧的灵魂。
走进这片树林,每一株树都是我的知己,向我打着青翠的手势。有许多鸟唤我的名字,
有许多露珠与我交换眼神。我靠在一棵树上,静静地,以树的眼睛看周围的树,我发现每一株树都在看我。我闭上眼睛,我真的变成了一株树,脚长出根须,深深扎进泥土和岩层,呼吸地层深处的元气, ,我的手变成树枝,我的思想变成树汁,在年轮里旋转、流淌,最后长出树籽,被鸟儿衔向远山远水。
你好,山泉姐姐!你捧一面明镜照我,是要照出我的浑浊吗?你好,溪流妹妹!你吟着一首小诗,是邀我与你唱和吗?你好,白云大嫂!月亮的好女儿,天空的好护士,你洁白的身影,让憔悴的天空返老还童,露出湛蓝的笑容。你好,瀑布大哥!雄浑的男高音,纯粹的歌唱家,不拉赞助,不收门票,天生的金嗓子,从古唱到今。……
(选自李汉荣《山中访友》)
9、作者“山中访友”带了什么特殊“礼物”?(2分)
答:
10、“山中访友”拜访了哪些“朋友”?其中详写的是哪个?(3分)
答:
11、联系上下文,运用想像和联想,在文中横线上写一句恰当的话。以“我的头发”或“我的皮肤”等作为开头。(3分)
答:
12、模仿最后一段的句子,再写一句话。以“你好,悬崖爷爷(或:孔雀仙子,大象伯伯,松鼠弟弟……)!”作为开头。(3分)
答:
9、带着满怀的好心情。
10、古桥、树林、鸟儿、露珠、山泉、溪流、白云、瀑布等。详写古桥。
11、示例:“我的头发长成树冠。”“我的皮肤长成树皮。”(4分)
12、示例:“你好,悬崖爷爷!高高的额头,刻着玄奥的智慧,深深的峡谷漾着清澈
的禅心,抬头望你,我就想起了历代的隐士和高僧,你也是一位无言的禅者,云雾携来一卷卷天书,可是出自你的手笔?”“你好,孔雀仙子!你张开七彩长裙,是邀我与共舞吗?(4分)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
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选自朱自清的《春》)
6、本段写春天的花美。从文段中可看出,春天的花美在哪里?(3分)
答:
7、加横线的句子在朗读的时候应该轻读还是应该重读?为什么?(2分)
答:
8、作者写野花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3分)
答:
6、春天的花美在热烈,美在色彩,美在香味。(围绕花的情态、颜色、香味回答,回答多姿多彩也可以。)
7、轻读。因为这一句不是写实,是梦幻般的联想和想像。
8、比喻、拟人,使野花鲜活生动,形象逼真。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这个句子中,“嫩嫩的,绿绿的”本该用在“小草”前面,作者有意将它放在句末,突出了小草嫩绿的特点,句子也变得生动活泼。学习这种句式,试将下面三句话中的某些成分单独拿出来放在句后,使它变得更有表现力。(3分)
① 清清的、柔柔的河水立刻活了起来。
② 他们坐在草地上亲切而温和地交谈着。
③ 那面红旗,像一团在燃烧、在升腾、在闪烁的火苗。
① 河水立刻活了起来,清清的,柔柔的。
② 他们坐在草地上交谈着,亲切而温和。
③ 那面红旗,像一团火苗,在燃烧,在升腾,在闪烁。
您可能感兴趣的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