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对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念无与为乐者(思念) B:遂至承天寺(于是,就) C:怀民亦未寝(睡觉) D:相与步于中庭(共同,一起)
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解释下 面加点的词
①念无与为乐者 ②怀民亦未寝
③相与步于中庭 ④但少闲人
2.翻译文中加横线的句子。
译:
3.这段文字叙事、描景、抒情集为一体: _____________ (事),这是事之雅者; _____________ (景),这是景之美者; ___________ (情),这是情之深者
4.文中“闲人”指谁,该如何理解?
答:
5.整段选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1.①想到 ②睡 ③一起 ④只,只是
2.略
3.月夜行步 月色如水 发闲人之叹
4.指作者与张怀民,能超脱尘俗以豁达的胸怀应对事物。
5.略
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9.解释句中加点词。(4分)
①念无与为乐者 念:
②怀民亦未寝 寝:
③相与步于中庭 步:
④盖竹柏影也 盖: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2分)
原文: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译文:
11.文章描景写“月”,抒情写“闲”,你怎样理解它们?(4分)
答:
9.①心想②睡③散步④原来 共4分,每词1分
10. 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清闲的人罢了。(重点译出但、闲、者、耳) 共2分,译错一字扣1分,扣完为止
11.“闲”“月”贯穿全文,写月表现闲,闲则赏月,既直露当夜的心情,又隐喻作者被贬的心态。 共4分,每点2分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 , 。盖竹柏影也(《记承天寺夜游》)
水中藻、荇交横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 ,盖竹柏影也。(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分)
①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译:
②非相度不得其情,非咨询不穷其政。
译:
张怀民也没有谁,我们便一起在院子里散步。
不观察、测量就不能指定它的真实情况,不访问、征求意见就不能彻底摸清它的情况。
选出句子阅读停顿正确的一项( )
A: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B: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C:但少闲如吾/两人者耳。 D: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想到没有(可以)共同游乐的人,于是(我)就到承天寺寻找张怀民。
(2)张怀民也没有睡,(我们)便一起在院子里散步。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3.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张怀民也还没有睡觉,(我就同他)一起在庭院里散步。
2. 庭院地面的积水像天空一样清澈透明,积水中似乎有水藻、荇菜纵横交错,原来是竹子和柏树(在月光照耀下)投下的影子啊!
3.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有闲情逸趣的人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