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语段,完成16-24题。
仙人球小记
⑴圆圆的,绿色的大肉球,从花盆里伸出来;又笨拙,又滑稽。我对它无甚所知,只知道多浇水,便猛涨;不浇水,亦不死。是艰苦地方磨练出来的老疙瘩,只想活不想死的赖皮。倾服它的魅力,我愈是不会养花,愈是指望养它。但所见都是别人的。想讨,难以启齿——揣度别人也像我一样爱它。
⑵有一天下班回来,见门前台阶边有一珐琅铁碗,碗内盛土,一个绿盈盈以棕色硬刺的小东西,它即是仙人球。惊喜不置,连忙询问来由,却是母亲从垃圾堆里拾得。
⑶于是赶忙浇水。天天工余都要看上一会,希望快长。然而它不慌不忙,慢条斯理地,半年才长了一丁点。早晚天冷,把它拿到厨房里,出太阳的时候, 又拿出来接受光合作用。这么每日搬来搬去,不厌其烦。
⑷有一天,球不翼而飞。估计可能是晒太阳时,被谁家的小孩子拿去玩了。丢就丢了吧,想也无益。盆土亦不倒掉,也许妈妈会在垃圾堆里再拾来一个。
⑸春节大扫除,妻负责厨房清理,伸手掏一处间壁夹缝。大叫,被什么咬着了。他估计是小老鼠。于是我自告奋勇,一手举拖鞋,做出致命一击的姿势;另一手伸进去擒拿。很顺利。抓出来一看,却正是不翼而飞的仙人球!大约是“搬来搬去”的时期,无意间在厨房撞落,滚落在那儿,当时匆匆未察。它离盆两个月,也不见瘦,容颜尚好,刺儿硬着呢。于是请回原盆,依然浇水将养。
⑹又过半年,有朋友提到,他的仙人球开了花,我过去不知道仙人球能开花,羡慕不已。问其球有多大?他双手合拢一比,比我的要小。于是断定,是因为品种不同。下了班,便对家中的劣种百般看不顺眼。
⑺“喜新厌旧”的念头一生,便忍不住行动向那位朋友讨良种,恰巧他的球上已萌生小球,才一个玻璃珠子大。便急不可待,要回来,放在一个新买的陶盆里,郑重以待。失宠的那个,已经拳头大,不再浇水,并拟丢弃。妈妈舍不得,毕竟是他老人家从垃圾堆里擢升起来的,且又是我的初相识——想及此,留下劣种也可以。
⑻又过一年,朋友给我的那个宠儿,已经拳头大了,盛暑7月,还不见有花开。而原先那个劣种,却显出异象。妈妈连呼奇怪。我去察看,只见这球的侧边,一连生出4个毛茸茸的棕色东西,象粗毛笔头,不知将有何做作,很有点吓人。
⑼又过5天,欣然从那毛里钻出4 个白色花蕾来!
⑽于是大欣喜过望。赶忙连土从铁盆填进陶盆,以示珍重,并放在书桌正中,以便在房间的任何角度,都能看到它的进展,只可惜他一年饱受“饥遇”之苦,体积并没见长。
⑾晚上,4个花蕾偷偷开放了。开得那么美,一时象牙雕的少年手中的喇叭,一时又象美人身上的白裙。仿佛有音乐从中悠悠飘出,在灯的辉映下,在夜这么宁静的时候!
⑿我欢欣不能自已。除了请妈妈和妻环坐赏玩以外,又赶快把邻楼的朋友拉来,一同高兴。拿一碟炒花生豆,两杯黄鹤楼老牌汉汾,与朋友对饮,互念祝酒词,也愿我们自己的生命开出花来。
⒀平时并不爱看花的妻,今天也格外凑趣,在我身边坐着,看着我微笑。她显然是为我之乐而乐。“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这一夜,在静静的灯光里,我陪了她很久,很久。为了明日有个好的工作精力,才并不情愿地睡下。
⒁后查书,记着,仙人球不论大小,非得够了年头,才能吐蕾。我错怪了这所谓的“劣种”了。抚摸着花盆,心里有许多对不住它的话。
16.《仙人球小记》这篇散文记叙了 作者在字里行间抒发了 。
17.仙人球开花或不开花取决于 ,而不是看其 ,作者因小球开花,大球而不再开花而断定良种和劣种,这种主观臆断违反了 。
18.把文中划线短语中加点字的解释写在括号内。
甚( ) 翼( ) 已( ) 待( )
19.把下列句子中画横线的两个词语分别用相同意思的两个词语代替。
“有一天,球不翼而飞。估计可能使晒太阳时,被谁家的小孩子拿去玩了。”
估计
可能
20.“是艰苦地方磨练出来的老疙瘩……”一句中的“疙瘩”与上文中的 一词相呼应。
21.本文多处运用拟人手法,请摘录两句,并说说这些句子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2.“晚上4个花蕾偷偷开放了”中“偷偷”一词意思是 。
23.请在文中摘录融合了想象联想比喻的句子。
24.读了本文,你对仙人球有了哪方面的了解?
16.(2分)仙人球不折环境顽强生长的过程 作者对仙人球的喜爱17.(4分)自身是否成熟 个头大小 植物生长的客观规律
18.(4分)什么 翅膀 停止 等待
19.(2分)猜想 或许
20.(3分)大肉球
21.(4分)(略)
22.(2分)不知不觉
23.(3分)“开得这么美……宁静的时候。”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12-15题。
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
①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 ),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 )的水花。仔细看时,才知那是每一朵紫花中最浅淡的部分和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这里春红已谢,没有赏花的人群,也没有蜂围蝶阵,有的就是这一树闪光的.盛开的藤萝。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
“我在开花!”它们在笑。
“我在开花!”它们嚷嚷。
②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颜色便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 )下来了,沉淀在最嫩最小的花苞里。每一朵盛开的花像是一个张满了的小小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那里装的是什么仙露琼浆?我凑上去,想摘一朵。
但是我没有摘。我没有摘花的习惯。我只是伫立凝望,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流着流着,它带走了这些时 直压在我心上的焦虑和痛楚,那是关于生死谜.手足情的。我沉浸在这繁密的花朵的光辉中,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
12.文中括号中依次填写词语恰当的是( )
①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 ),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
②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 )的水花。
③颜色便上浅下浓,好像那紫色( )在最嫩最小的花苞里。
A. 移动 迸溅 堆积 B. 流动 溅落 堆积
C. 流动 迸溅 沉淀 D. 移动 溅落 沉淀
13.联系下文,谈谈“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的原因是什么?
14.第三段中加点的两个动词"挨"和"接"能否互换?为什么?
15.对文中划线句任选其一进行赏析。
12.(4分)C
13.(4分)被紫藤萝旺盛的生命力所震撼。
14.(6分)不能互换。紫藤萝花成串的开.串与串之间用"挨"贴切,一串花中朵与朵上下依次开放,用"接"很恰当。
15.(6分)注意从比喻拟人等修辞的角度回答。答案略。
上天种的花(12分)
①记得小时候,在院子的墙根处,看到一朵异样的植物,正在玩耍的我们姐弟仨惊奇地叫起来。
②这绝对不是一般的植物,以前从没见过,它白白的圆而厚的叶盘,肉鼓鼓肥嘟嘟的,支撑它的也是胖乎乎的根茎,憨态可掬的样子,让人欣喜不已。整个模样,像一把白色的伞,忍不住用手轻轻地触摸它。我叮嘱弟弟妹妹小心点,唯恐一不小心,碰坏了它。它的形状和我们以前见到的“狗尿苔”有点类似,但那种狗撒尿而形成的植物,长着灰不啦叽、薄薄的几乎没有一点厚度的叶片,细而瘦弱的茎杆,看着就让人生厌,没过两天就被太阳晒得蔫巴了,无精打采地耷拉下它被风干而裂成几个口子的叶片,最终萎缩、瘫倒在地面上。
③眼前这个是什么呢?从没人种植,怎么凭空生出了这样一个让人喜欢的东西?它肥硕的根,扎在浅浅的墙根上,阳光照不到它,雨水淋不住它,又没有肥沃的土壤,如此贫瘠的环境,却富有生命力地生长着,简直不可思议。我们拉了母亲来看,她说这是蘑菇,和那“狗尿苔”是一类的,但“狗尿苔”有毒不能吃,这蘑菇是像肉一样可以吃的好菜呢,好好看着它,再停两天就可以采下来了。
④听着母亲的描述,我们好像已经吃到嘴里似的,心里美滋滋的,只有到春节才可以尝到肉的岁月里,突然知道了世上还有和肉一样吃的好东西,当然是乐不可支了。为了防止鸡、鸭、小猪来糟踏,我们就日夜严加看守,弟弟找来个破碗扣着它,我们就不时地揭开碗看看它生长的进度,等稍大了些,在它旁边搭建一圈小篱笆,以防它惨遭袭击,几颗心像保护宝贝似的既紧张又喜欢。
⑤终于成熟了。我们把长成的蘑菇,小心翼翼地摘下,母亲把它洗净后一点点地撕碎,下到面条锅里的时候,我们就双手支着小脑袋,眼巴眼望地等着饭菜飘香的时刻。
⑥往日只洒些盐巴的素面条,寡淡无味,现在有了这像灵芝一样的好蘑菇的浸润,吃起来格外有味道。绵软、滑溜、细腻但富有韧性的蘑菇,虽没有母亲说的如肉一样的香,但却没有肉的油腻,也确实是少见的爽口,我怀疑天地间的精华,都浸透在它丰韵的身上了,只可惜太少了,每人碗里只有可怜的几片。
⑦后来眼睛就格外留意潮湿的墙根处了,居然又幸运地遇到了几个盛开如花的大蘑菇。
⑧“妈妈,这样好吃的蘑菇,为啥别人家里没有呢?”
⑨母亲认真地想了一下说:“孩子,这是上天种的花啊,他看咱家的孩子乖,就把他种的花,移给了咱几棵。”母亲用温暖的手抚摸着我们的头,慈祥地笑着。
⑩是么?怪不得只我们家有呢,一时我们就骄傲地昂起了头。读了两年书的母亲,大字不识几个,也就会写几个歪歪斜斜的字而已,给我们讲不来做人的大道理,更不会讲“孔融让梨”、“孟母三迁”的故事来感化我们,但她的“上天爱乖孩子”的道理,通俗易懂,我们欣然接受了。想啊,我们是乖孩子,上天都知道,上天怜惜我们的清苦,把他心爱的花,都赏给我们吃呢。
(11)早不记得我们那时是不是真的很乖,但从此,我们时时都在注意自己的言行,尽力做得听话、懂事,不惹母亲生气。在家里,每当有好吃的时候,我们从不争不抢,你推我让。在外面,我们不淘气,不惹厌,友善地和身边的每个人相处,母亲满意的笑容,就常常在脸上挂着了。
(12)其实我们不知道“人在做,天在看”的说法,但总认为有一双意味深长的眼睛,时刻在天上方严肃地注视着,自己是一览无余地暴露在那双法力无边的视力之内,所以我们坦诚做人,不偷不拿,不骗不坑,我们爱自己的手足和亲人,进而去爱他人,爱这个人间。
(13)如今我们都已长大,都是再平凡不过的人,融入到洪大的人流中,就像一滴水涌入江河毫不起眼,但我们可以自豪地说:我们都得到了上天种的花。
19.阅读选文第①——⑩段,完成下面表格。(4分)
事件发展过程 | A.: | B. | 采摘蘑菇 | 品尝蘑菇 |
人物内心变化 | C. | 紧张喜欢 | D. | 满足骄傲 |
20.选文第②段描写“狗尿苔”的样子,有什么作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选文第③段“简直不可思议”的原因是什么?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选文第(11)段画线的句子在内容和结构上有什么作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选文第⑨段和第(13)段中“上天种的花”的含义有什么不同?(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4分)A.发现蘑菇 B.看守蘑菇 C.惊奇欣喜 D.小心翼翼
20.与蘑菇形成对比(1分),表现作者对蘑菇的喜爱之情(1分)。 (或以“狗尿苔”的丑陋,反衬蘑菇的可爱,突出我们对蘑菇的喜爱之情。)
21.蘑菇无人种植,生长环境贫瘠却富有生命力的生长。(2分)
22.内容上:突出母亲的话给我们带来的巨大影响(或母亲的教育方法在我们身上起了作用),使我们注意自己的言行,变得更乖巧;结构上:承上启下(过渡)。(2分,各1分)
23.第⑨段:指蘑菇;第(13)段指我们身上具有的正直、善良、坦诚、踏实的品质(坦诚做人,踏实做事)。(2分)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30——33题。
时 间
沈从文
分享到
①一切存在严格地说都需要“时间”。时间证实一切,因为它改变一切。气候寒暑,草木荣枯,人从生到死,都不能缺少时间,都从时间上发生作用。
②常说到“生命的意义”或“生命的价值”。其实一个人活下去真正的意义和价值,不过占有几十个年头的时间罢了。生前世界没有他,他无意义和价值可言的;活到不能再活死掉了,他没有生命,他自然更无意义和价值可言。
③正仿佛多数人的愚昧与少数人的聪明,对生命下的结论差不多都以为是“生命的意义同价值是活个几十年”,因此都肯定生活,那么吃,喝,睡觉,吵架,恋爱,……活下去等待死,死后让棺木来装殓他,黄土来掩埋他,蛆虫来收拾他。 ④生命的意义解释的即如此单纯,“活下去,活着,倒下,死了”,未免太可怕了。因此次一等的聪明人,同次一等的愚人,对生命的意义同价值找出第二种结论,就是“怎么样来耗费这几十个年头”。虽更肯定生活,那么吃,喝,睡觉,吵架,恋爱,……然而生活得失取舍之间,到底就有了分歧。这分歧一看就明白的。大别言之,聪明人要理解生活,愚蠢人要习惯生活。聪明人以为目前并不完全好,一切应比目前更好,且竭力追求那个理想。愚蠢人对习惯完全满意,安于现状,保证习惯。(在世俗观察上,这两种人称呼常常相反,安于习惯的被称为聪明人,怀抱理想的人却成愚蠢家伙。)
⑤两种人即同样有个“怎么来耗费这几十个年头”的打算,要从人与人之间寻找生存的意义和价值,即或择业相同,成就却不相同。同样想征服颜色线条作画家,同样想征服乐器音声作音乐家,同样想征服木石铜牙及其他材料作雕刻家,甚至于同样想征服人身行为作帝王,同样想征服人心信仰作思想家或教主,一切结果都不会相同。因此世界上有大诗人,同时也就有蹩脚诗人,有伟大革命家,同时也有虚伪革命家。至于两种人目的不同,择业不同,即就更容易一目了然了。
⑥看出生命的意义同价值,原来如此如此,却想在生前死后使生命发生一点特殊意义和永久价值,心性绝顶聪明,为人却好像傻头傻脑,历史上的释迦,孔子,耶稣,就是这种人。这种人或出世,或入世,或革命,或复古,活下来都显得很愚蠢,死过后却显得很伟大。屈原算得这种人另外一格,历史上这种人可并不多。可是每一时间或产生一个两个,就很像样子了。这种人自然也只能活个几十年,可是他的观念,他的意见,他的风度,他的文章,却可以活在人类的记忆中几千年。一切人生命都有时间的限制,这种人的生命又似乎不大受这种限制。
⑦话说回来,事事物物要时间证明,可是时间本身却又像是个极其抽象的东西,从无一个人说得明白时间是个什么样子。时间并不单独存在。时间无形,无声,无色,无臭。要说明时间的存在,还得回过头来从事事物物去取证。从日月来去,从草木荣枯,从生命存亡找证据。正因为事事物物都可为时间作注解,时间本身反而被人疏忽了。所以多数人提问到生命意义同价值时,没有一个人敢说“生命意义同价值,只是一堆时间”。
⑧“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这是一个真正明白生命意义同价值的人所说的话。老先生说这话时心中的寂寞可知!能说这话的是个伟人,能理解这话的也不是个凡人。目前的活人,大家都记得这两句话,却只有那些从日光下牵入牢狱,或从牢狱中牵上刑场的倾心理想的人,最了解这两句话的意义。因为说这话的人生命的耗费,同懂这话的人生命的耗费,异途同归,完全是为事实皱眉,却胆敢对理想倾心。
⑨他们的方法不同,他们的时代不同,他们的环境不同,他们的遭遇也不相同;相同的是他们的心,同样为人类向上向前而跳跃。
30、第④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作用是什么?(4分)
答:
31、第⑥段“屈原算得这种人另外一格”一句中“这种人”指什么样的人?为什么又说他是“另外一格”?(4分)
答:
32、第⑧段为什么说“只有那些从日光下牵入牢狱,或从牢狱中牵上刑场的倾心理想的人,最了解这两句话的意义”?(4分)
答:
33、联系文章最后一段,说说作者所赞赏和最求的是怎样的人生观、价值观。
答:
30、第四段运用了对比论证,论证了“聪明人要理解生活,愚蠢人要习惯生活”。(4分)
31、“这种人”指的是“想在生前死后使生命发生一点特殊意义和永久价值,心性绝顶聪明,为人却好像傻头傻脑”的人。孔子、释迦、耶稣为了理想甘愿忍受屈辱,与世俗作“韧”的战斗;而屈原因为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最终超凡脱俗自沉汨罗,所以他是这种人中的“另外一格”。(4分;每问2分,第二问意思对即可)
32、因为他们与诗人一样都是“为事实皱眉,却胆敢对理想倾心”的人,都是不安于现状为现实不容的人,都是很难把握自己生命的人,所以他们都有一种“人生苦短,知音难觅”的感慨。(4分;意思对即可)
33、作者追求和赞赏的人生观是有一颗不安于现状的心,为人类向上向前跳跃而贡献自己的力量。(4分;意思对即可)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22——25题。织梦织
这来的便是闰土。虽然我一见便知道是闰土,但又不是我记忆上的闰土了。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紫色的圆脸,已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这我知道,在海边种地的人,终日吹着海风,大抵是这样的。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我这时很兴奋,但不知道怎么说才好,只是说:
“阿!闰土哥,——你来了?……”
我接着便有许多话,想要连珠一般涌出:角鸡,跳鱼儿,贝壳,猹,……但又总觉得被什么挡着似的,单在脑里面回旋,吐不出口外去。
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做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分明的叫道:
“老爷!……”
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我也说不出话。
22、我面对久别重逢的闰土,由不知道怎样说才好直至说不出话来的根本原因,有以下几种理解,选出正确的一项
A. 闰土信守的封建等级观念让我感到无限悲哀。
B.闰土不如从前那样喜爱交流,变得沉默寡言.
C.闰土的思想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漠视彼此友情.
D. 我和闰土有许多话想说,却不知从何说起.
23、 对“老爷!……”中省略号的作用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表示闰土见到少年的伙伴激动得说不出话来.
B.表示闰土敬畏老爷不敢说话.
C.表示闰土内心痛苦而无话可说.
D.、表示省略了闰土要问的其他话。
24、对“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因为闰土的神情凄凉不说话。
B.、因为闰土态度恭敬起来喊我“老爷”。
C.、因为我感到了阵阵寒意。
D.、表现了我的恐惧心理。
25、选文没有用到的描写方法是
A.、肖像描写B.、侧面描写C.、神态描写 语言描写
22、A 23、B 24、C 25、B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14分)
丑石
贾平凹
①我常常遗憾我家门前的那块丑石呢:它黑黝黝地卧在那里,牛似的模样;谁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留在这里的,谁也不去理会它。只是麦收时节,门前摊了麦子,奶奶总是要说:这块丑石,多碍地面哟,多时把它搬走吧。
②于是,伯父家盖房,想以它垒山墙,但苦于它极不规则,没棱角儿,也没平面儿;用錾破开吧,又懒得花那么大气力,因为河滩并不甚远,随便去掮一块回来,哪一块也比它强。房盖起来,压铺台阶,伯父也没有看上它。有一年,来了一个石匠,为我家洗一台石磨,奶奶又说:用这块丑石吧,省得从远处搬动。石匠看了看,摇着头,嫌它石质太细,也不采用。
③它不像汉白玉那样的细腻,可以凿下刻字雕花,也不像大青石那样的光滑,可以供来浣纱捶布;它静静地卧在那里,院边的槐荫没有庇覆它,花儿也不再在它身边生长。荒草便繁衍出来,枝蔓上下,慢慢地,竟锈上了绿苔、黑斑。我们这些做孩子的,也讨厌起它来,曾合伙要搬走它,但力气又不足;虽时时咒骂它,嫌弃它,也无可奈何,只好任它留在那里去了。
④稍稍能安慰我们的,是在那石上有一个不大不小的坑凹儿,雨天就盛满了水。常常雨过三天了,地上已经干燥,那石凹里水儿还有,鸡儿便去那里渴饮。每每到了十五的夜晚,我们盼着满月出来,就爬到其上,翘望天边;奶奶总是要骂的,害怕我们摔下来。果然那一次就摔了下来,磕破了我的膝盖呢。
⑤人人都骂它是丑石,它真是丑得不能再丑的丑石了。
⑥终有一日,村子里来了一个天文学家。他在我家门前路过,突然发现了这块石头,眼光立即就拉直了。他再没有走去,就住了下来;以后又来了好些人,说这是一块陨石,从天上落下来已经有二三百年了,是一件了不起的东西。不久便来了车,小心翼翼地将它运走了。
⑦这使我们都很惊奇!这又怪又丑的石头,原来是天上的呢!它补过天,在天上发过热,闪过光,我们的先祖或许仰望过它,它给了他们光明,向往,憧憬;而它落下来了,在污土里,荒草里,一躺就是几百年了?
⑧奶奶说:“真看不出!它那么不一般,却怎么连墙也垒不成,台阶也垒不成呢?”
⑨“它是太丑了”。天文学家说。
⑩“真的,是太丑了”。
⑾“可这正是它的美”天文学家说,“它是以丑为美的。”
⑿“以丑为美?”
⒀“是的,丑到极处,便是美到极处。正因为它不是一般的顽石,当然不能去做墙,做台阶,不能去雕刻,捶布。它不是做这些顽意儿的,所以常常就遭到一般世俗的讥讽。”
⒁奶奶脸红了,我也脸红了。
⒂我感到自己的可耻,也感到了丑石的伟大;我甚至怨恨它这么多年竟会默默地忍受着这一切?而我又立即深深地感到它那种不屈于误解、寂寞的生存的伟大。
13.本文“丑石”的“丑”表现在哪几个方面?(3分)
14. 我们对丑石的情感变化经历了四个阶段,请从文中选出或者概括出能体现这种变化的四个词并写在下面的横线上。(2分)
15. 请阐释文中天文学家说这块石头“以丑为美”的意思。(2分)
16. 本文在写法上主要有两个特点,请你指出其中一个,并分析说明其好处。(4分)
17.本文作者通过写自己家乡门前的一块丑石,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分)
13.(3分) 相貌丑陋;没有多大用处,甚至妨碍生活。
14. (2分) 遗憾、讨厌、惊奇、赞美
15. (2分) 丑到极处边是美到极处;“丑”的事物用它不合世俗眼光的“不一般”来显示自己的美。
16.(4分)写法: 欲扬先抑(衬托)或者象征(托物言志)。前者的好处是用大量的文字,极尽“丑石”的“不能再丑的丑 ”,以及人们对它的极大嫌怨,在天文学家到来之后,验明了丑石的身份,又转而写“丑石”的美,以及人们对它的重视和敬佩;前后对比鲜明,反衬强烈,使丑石的美得到最大程度的彰显。后者的作用是用丑石象征有过巨大贡献却默默承受委屈、误解和孤独的人。象征手法的运用,使文章富有艺术魅力。(意对即可)
17.(3分) 通过写自家门前的一块丑石,表达了不居功自傲,躁进求宠,而默默承受屈辱、误解和孤独的人的敬佩;并且告诫世人不能用世俗的眼光去审视评价有鲜明“个性”的人,不能片面看待一个人。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22——27题。(13分)
高贵的施舍
一个乞丐来到我家门口,向母亲乞讨。这个乞丐很可怜,他的右手连同整条手臂断掉了,空空的袖子晃荡着,让人看了很难受。我以为母亲一定会慷慨施舍的,可是母亲却指着门前的一堆砖对乞丐说:“你帮我把这堆砖搬到屋后去吧。”
乞丐生气地说:“我只有一只手,你还忍心叫我搬砖。不愿给就不给,何必刁难我?”母亲并不生气,俯身搬起砖来。她故意用一只手搬,搬了一趟才说:“你看,一只手也能干活。我能干,你为什么不能干呢?”
乞丐怔住了,他用异样的目光看着母亲,尖突的喉结像一枚橄榄上下动了两下,终于俯下身子,用他的左手搬起砖来,一次只能搬两块。他整整搬了两个小时,才把砖搬完,累得气喘如牛,脸上有很多灰尘,乱发被汗水濡湿了,斜贴在额头上。
母亲递给乞丐一条雪白的毛巾。
乞丐接过去,很仔细地把脸和脖子擦了一遍,白毛巾变成了黑毛巾。
母亲又递给乞丐20元钱。乞丐接过钱,很感激地说:“谢谢你。”
母亲说:“你不用谢我,这是你自己凭力气挣来的工钱。”
乞丐说:“我不会忘记你的。”他向母亲深深地鞠了一躬,就上路了。
过了很多天,又有一个乞丐来到我家门前,向母亲乞讨。母亲让乞丐把屋后的砖搬到屋前,照样给了他20元钱。
我不解地问:“上次你叫乞丐把砖从屋前搬到屋后,这次你又叫乞丐把砖从屋后搬到屋前。你到底想把砖放在屋后,还是放在屋前?”
母亲:“这堆砖放在屋前和屋后都一样。”
我嘟着嘴说:“那就不要搬了。”
母亲摸摸我的头说:“①英姬,对乞丐来说,搬和不搬可就大不相同了。”
此后又来过几个乞丐,我家那堆砖就被屋前屋后地搬来搬去。
几年后,有个很体面的人来到我家。他西装革履,气度非凡,跟电视上的大老板一模一样。美中不足的是,这个大老板只有一只左手,右边是一条空空的衣袖,一荡一荡的。
老板用一只手握住母亲的手,俯下身说:“②如果没有你,我现在还是个乞丐。因为当年你教我搬砖,今天我才成为一家公司的董事长。”
母亲说:“这是你自己干出来的。”独臂的董事长要把母亲连同我们一家人迁到城里去住,做城里的人,过好日子。
母亲说:“我们不能接受你的照顾。”
“为什么?”
“因为我们家人人都有两只手。”
董事长坚持说:“我已经替你们买好了房子。”
母亲笑一笑说:“那你就把房子送给连一只手也没有的人吧。”
22、给加点字注音(2分)
1)革履 ( lǚ ) 2)鞠躬 ( jū ) 3)濡湿 ( rú )(4)慷慨( kai )
23、指出上文所叙事情发生的地点,文中的主要人物。( 2分 )
地点: _我家门口,
主要人物:母亲、乞丐_
24、文章开头对乞丐进行特征性的外貌描写的句子是: _“”(原文)。下文与之相呼应的句子是:“(原文)( 2分 )
25、文中画线的句子①,母亲为什么说“对乞丐来说,搬和不搬可就大不相同”呢?( 2分 )
26、文中画线句子②,那位“很体面的人”说他从一个可怜的“乞丐”成为一家公司的“董事长”,原因是“因为当年你教我搬砖”。这句话更深层的含义是什么?( 2分)
27、本文的标题是《高贵的施舍》,请结合文章的内容,谈谈你对标题含义的理解。( 3分 )
24他的右手连同整条手臂断掉了,空空的袖子晃荡着,让人看了很难受。
美中不足的是,这个大老板只有一只左手,右边是一条空空的衣袖,一荡一荡的。
25“搬”等于让他有可能认识到可以靠自己的能力劳动生活,唤醒他的自尊。“不搬”就会失掉一人认识自己,可以克服自身残疾的机会。
26因为你让我搬砖教育了我,使我找回了自信自尊,明白了身残志不可残,从而自自强,自立,努力奋斗,终于做出了一番事业。
27这是指给别人不同寻常的,激励人自强、自立、自尊、自信的特别的教育帮助
阅读《爸爸的花儿落了》(节选),完成16——21题。(13分)
快回家去!快回家去!拿着刚发下来的小学毕业证——红丝带子系着的白纸筒,催着自己,我好像怕赶不上什么事情似的,为什么呀?
进了家门,静悄悄的,四个妹妹和两个弟弟都坐在院子里的小板凳上。他们在玩沙土,旁边的夹竹桃不知什么时候垂下了好几枝,散散落落的,很不像样,是因为爸爸今年没有收拾它们——修剪、捆扎和施肥。
石榴树大盆底下也有几粒没有长成的小石榴,我很生气,问妹妹们:
“是谁把爸爸的石榴摘下来的?我要告诉爸爸去!”
妹妹们惊奇地睁大了眼,摇摇头说:“是它们自己掉下来的。”
我捡起小青石榴。缺了一根手指头的厨子老高从外面进来了,他说:
“大小姐,别说什么告诉你爸爸了,你妈妈刚从医院来了电话,叫你赶快去,你爸爸已经……”
他为什么不说下去了?我忽然急起来,大声喊道:
“你说什么?老高。”
“大小姐,到了医院,好好儿劝劝你妈,这里就数你最大了!”
瘦鸡妹妹还在抢燕燕的小玩意儿,弟弟把沙土灌进玻璃瓶里。是的,这里就数我大了,我是小小的大人。我对老高说:
“老高,我知道什么事了,我就去医院。”我从来没有过这样的镇定,这样的安静。
我把小学毕业文凭,放到书桌的抽屉里,再出来,老高已经替我雇好了到医院的车子。走过院子,看那垂落的夹竹桃,我默念到:
爸爸的花儿落了。
我已不再是小孩了。
16、选文的开头为什么反复地写“快回家去!”的心理活动?(2分)
17、画线句子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2分)
18、毕业典礼结束后,“我”回到家里,为什么不直接写爸爸去世,而写弟弟妹妹们在散落的石榴树下玩闹?(2分)
19、“爸爸的花儿落了”一语双关,一方面实指___指_;一方面象征____。(2分)
20、末尾说“我已不再是小孩子”,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2分)
21、读完这段文字,能勾起你的共鸣吗?请将你的感受写下来。(3分)
16“我”急于回家见爸爸,把自己这一天的情况和收获告诉他。17这段景物描写,回应前文爸爸种花、爱花的句子,这里是以花喻人,将即将丧父的悲痛推到极点
18写到弟妹的玩耍是暗示年纪最大的、 13岁的“我”从此将担负起家庭“大人”的重担。
19爸爸栽种的花儿谢了;爱花的爸爸离开了人世
20“我”已经从老高所说的噩耗中清醒过来,显得“从来没有过这样镇静,这样的安静”;“我”已经意识到在爸爸离世之后,自己要担负起家庭的一大部分责任,知道“这里就数我最大了”。
21略
她也是一个美丽动人的姑娘,好像由于命运的差错,生在一个小职员的家里。她没有陪嫁的资产,也没有什么法子让一个有钱的体面人认识她,了解她,爱她,娶她;最后只得跟教育部的一个小书记结了婚。
她不能够讲究打扮,只好穿得朴朴素素,但是她觉得很不幸,好像这降低了她的身份似的。因为在妇女,美丽、丰韵、娇媚,就是她们的出身;天生聪明,优美的资质,温柔的性情,就是她们惟一的资格。
她觉得她生来就是为着过高雅和奢华的生活,因此她不断地感到痛苦。住宅的寒伧,墙壁的黯淡,家具的破旧,衣料的粗陋,都使她苦恼。这些东西,在别的跟她一样的地位的妇人,也许不会挂在心上,然而她却因此痛苦,因此伤心。她看着那个替她做琐碎家事的勃雷大涅省的小女仆,心里就引起悲哀的感慨和狂乱的梦想。她梦想那些幽静的厅堂,那里装饰着东方的帷幕,点着高脚的青铜灯,还有两个穿短裤的仆人,躺在宽大的椅子里,被暖炉的热气烘得打盹儿。她梦想那些宽敞的客厅,那里张挂着古式的壁衣,陈设着精巧的木器,珍奇的古玩。她梦想那些华美的香气扑鼻的小客室,在那里,下午五点钟的时候,她跟最亲密的男朋友闲谈,或者跟那些一般女人所最仰慕最乐于结识的男子闲谈。
每当她在铺着一块三天没洗的桌布的圆桌前坐下来吃晚饭的时候,对面,她的丈夫揭开汤锅的盖子,带着惊喜的神气说:“啊!好香的肉汤!再没有比这更好的了!……”这时候,她就梦想到那些精美的晚餐,亮晶晶的银器;梦想到那些挂在墙上的壁衣,上面绣着古装人物,仙境般的园林,奇异的禽鸟;梦想到盛在名贵的盘碟里的佳肴;梦想到一边吃着粉红色的鲈鱼或者松鸡翅膀,一边带着迷人的微笑听客人密谈。
她没有漂亮服装,没有珠宝,什么也没有。然而她偏偏只喜爱这些,她觉得自己生在世上就是为了这些。她一向就向往着得人欢心,被人艳羡,具有__力而被人追求。
她有一个有钱的女朋友,是教会女校的同学,可是她再也不想去看望她了,因为看望回来就会感到十分痛苦。由于伤心、悔恨、失望、困苦,她常常整天地哭,一连好几天。
14.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正确的一组是(3分) ( )
①寒伧 ②打盹 ③鲈鱼 ④佳肴
A. ①chen ②dūn ③lù ④xiáo
B. ①chen ②dǔn ③lú ④yáo
C. ①chěn ②dǔn ③lù ④yáo
D. ①chěn ②dūn ③lú ④xiáo
15. 第三段中“悲哀的感慨”指的是(3分) ( )
A. 小女仆实在可怜,值得人同情。
B. 感到自己的身份同小女仆无二。
C. 见到小女仆,就想到自己卑微的出身。
D. 见到小女仆,就想起这种不称心的生活,这个外省的保姆,怎能让心高气傲的女主人瞧上眼。
16. 第四段划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表现了玛蒂尔德什么样的思想性格? (3分)
17. 第五段文字表现了玛蒂尔德(3分) ( )
A.对美的追求
B.希望能有漂亮的衣服和珠宝
C.想摆脱寒酸平庸的生活而置身于上流社会,成为生活优裕、受人奉承的贵夫人
D.想摆脱寒酸平庸的生活而置身于上流社会,成为生活优裕、受人尊重的小姐
14. B 15. D 16. 排比 爱慕虚荣 17. C
您可能感兴趣的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