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1-14题。

离平桥村还有一里模样,船行却慢了,摇船的都说很疲乏,因为太用力,而且许久没有东西吃。这回想出来的是桂生,说是罗汉豆正旺相,柴火又现成,我们可以偷一点来煮吃的。大家都赞成,立刻近岸停了船;岸上的田里,乌油油的便都是结实的罗汉豆。

“阿阿,阿发,这边是你家的,这边是老六一家的,我们偷那一边的呢?”双喜先跳下去了,在岸上说。

我们也都跳上岸。阿发一面跳,一面说道,“且慢,让我来看一看罢。”他于是往来的摸了一回,直起身来说道,“偷我们的罢,我们的大得多呢。”一声答应,大家便散开在阿发家的豆田里,各摘了一大捧,抛入船舱中。双喜以为再多偷,倘给阿发的娘知道是要哭骂的,于是各人便到六一公公的田里又各偷了一大捧。

我们中间几个年长的仍然慢慢的摇着船,几个到后舱去生火,年幼的和我都剥豆。不久豆熟了,便任凭航船浮在水面上,都围起来用手撮着吃。吃完豆,又开船,一面洗器具,豆荚豆壳全抛在河水里,什么痕迹也没有了。双喜所虑的是用了八公公船上的盐和柴,这老头子很细心,一定要知道,会骂的。然而大家议论之后,归结是不怕。他如果骂,我们便要他归还去年在岸边拾去的一枝枯桕树,而且当面叫他“八癞子”。

……

待到母亲叫我回去吃晚饭的时候,桌上便有一大碗煮熟了的罗汉豆,就是六一公公送给母亲和我吃的。听说他还对母亲极口夸奖我,说“小小年纪便有见识,将来一定要中状元。姑奶奶,你的福气是可以写包票的了。”但我吃了豆,却并没有昨夜的豆那么好。

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

11.《社戏》的体裁是 。(2分)

12.课文以“社戏”为线索,以“看戏”为故事主要内容,为什么开头要写在平桥村的生活?下面对此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交代出故事叙述的主要人物。

B.、揭示出故事发生的主要环境。

C.、写出“我”和小友们之间的亲密关系。

D.、渲染气氛,介绍故事的特定环境,为情节的发展创造条件。

13..文中下列人物描写表现了人物的哪些特点?(4分)

(1)阿发:“且慢,让我来看一看罢。”他于是往来的摸了一回,直起身来说道,“偷我们的罢,我们的大得多呢。”

人物特点:

(2)双喜:双喜以为再多偷,倘给阿发的娘知道是要哭骂的,于是各人便到六一公公的田里又各偷了一大捧。

人物特点:

14.文章结尾一句“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 ”表达了“我”怎样一种感情?(2分)

题库:教案备课库 类型:简答题 时间:2020-12-31 01:16:09 免费下载:《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龙洲学校七年级下语文第四单元测试题及答案》Word试卷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1-14题。

离平桥村还有一里模样,船行却慢了,摇船的都说很疲乏,因为太用力,而且许久没有东西吃。这回想出来的是桂生,说是罗汉豆正旺相,柴火又现成,我们可以偷一点来煮吃的。大家都赞成,立刻近岸停了船;岸上的田里,乌油油的便都是结实的罗汉豆。

“阿阿,阿发,这边是你家的,这边是老六一家的,我们偷那一边的呢?”双喜先跳下去了,在岸上说。

我们也都跳上岸。阿发一面跳,一面说道,“且慢,让我来看一看罢。”他于是往来的摸了一回,直起身来说道,“偷我们的罢,我们的大得多呢。”一声答应,大家便散开在阿发家的豆田里,各摘了一大捧,抛入船舱中。双喜以为再多偷,倘给阿发的娘知道是要哭骂的,于是各人便到六一公公的田里又各偷了一大捧。

我们中间几个年长的仍然慢慢的摇着船,几个到后舱去生火,年幼的和我都剥豆。不久豆熟了,便任凭航船浮在水面上,都围起来用手撮着吃。吃完豆,又开船,一面洗器具,豆荚豆壳全抛在河水里,什么痕迹也没有了。双喜所虑的是用了八公公船上的盐和柴,这老头子很细心,一定要知道,会骂的。然而大家议论之后,归结是不怕。他如果骂,我们便要他归还去年在岸边拾去的一枝枯桕树,而且当面叫他“八癞子”。

……

待到母亲叫我回去吃晚饭的时候,桌上便有一大碗煮熟了的罗汉豆,就是六一公公送给母亲和我吃的。听说他还对母亲极口夸奖我,说“小小年纪便有见识,将来一定要中状元。姑奶奶,你的福气是可以写包票的了。”但我吃了豆,却并没有昨夜的豆那么好。

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

11.《社戏》的体裁是 。(2分)

12.课文以“社戏”为线索,以“看戏”为故事主要内容,为什么开头要写在平桥村的生活?下面对此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交代出故事叙述的主要人物。

B.、揭示出故事发生的主要环境。

C.、写出“我”和小友们之间的亲密关系。

D.、渲染气氛,介绍故事的特定环境,为情节的发展创造条件。

13..文中下列人物描写表现了人物的哪些特点?(4分)

(1)阿发:“且慢,让我来看一看罢。”他于是往来的摸了一回,直起身来说道,“偷我们的罢,我们的大得多呢。”

人物特点:

(2)双喜:双喜以为再多偷,倘给阿发的娘知道是要哭骂的,于是各人便到六一公公的田里又各偷了一大捧。

人物特点:

14.文章结尾一句“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 ”表达了“我”怎样一种感情?(2分)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1-14题。                            离平桥村还有一里模样,船行却慢了,摇船的都说很疲乏,因为太用力,而且

本题关键词:水平型ST段下移,阅读训练,阅读中枢,阅读新知法,氧化还原阶段,桥面纵坡,桥面横坡,水文地质平面图,水平距离,平坦地段;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