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记叙文,完成21-24题。(12分)
根雕眼镜
贺 伟
①我从邮局取回一个邮包。那是我的一个搞雕塑的学生寄来的,里面放着一副由树根雕成的眼镜,非常精美。我心中一动——这么多年了,他还记着那件事?
②那是20年前,我在一个小城市的中学任教。他来自农村,在学校住读。高一时他的成绩在班上遥遥领先,可到了高二下学期,他的成绩却下降不少。这让我觉得很奇怪,因为这个孩子虽然来自农村,却自尊自强,学习非常努力,从不肯落在别人后面。我试着找他谈了几次话,想问出原因,可他总是低着头,红着脸,嗫嚅着不肯说什么。
③后来我问了一位和他很要好的同学,才知道他最近一段时间总是看不清黑板上的字。他曾去医院检查了一下视力,居然两眼都近视到400度了。
④我思虑了几天。他家中比较贫困,显然他是不忍心向父母开口要钱配眼镜。我拿钱给他配一副眼镜并不难,但让这个自尊心很强的孩子接受却不是件容易的事。他对别人的同情怜悯一向特别敏感,稍有不慎,便会使他的心灵受到伤害。
⑤一周后的一个星期天,我约他到我寝室来,说要给他补习一下古文。我认真地为他讲了一会儿,便起身假装到书架上找资料,顺便碰掉了那副早已准备好的眼镜,然后漫不经心地说:“哎,我这东西太多了,乱七八糟的,好多以前的东西还堆在这儿呢。”看到他正抬头望着我,我便说:“哦,你看,这是我前几年配的眼镜,一直没戴,结果现在都不合适了。你戴上试试,让老师看看好不好看!”说着,我把眼镜递给了他,又回过身继续在书架上找东西。
⑥再回头,他已经戴上眼镜,正在翻看我的教学辅导书。
⑦“不错啊,很像个大学者哦!感觉怎么样?”
⑧“我觉得……挺清楚的。”
⑨“那太好了,你正好戴着它吧,连眼镜盒也拿去吧,省得放在这儿占地方。”我心中一阵暗喜。
⑩“老师,我……”
“怎么?嫌我的眼镜不好啊?”我假装有些生气地说,“都没怎么戴过,还挺新的呢。”
“没,没有。”他红了一下脸,不再作声了。
后来,他的成绩又如同以前一样优秀了。他顺利地考上了一所名牌大学,如今已是著名的雕塑家……
时隔多年,我教过的学生一批又一批,这件事情我几乎已经忘记了,直到收到这个邮包。在邮包里有他的一封信,信中写道:“20年前,您送我的那副眼镜让我能够看清黑板,而夹在您教学辅导书里的记有我近视度数的纸条,则让我看清了您的良苦用心。您让我体会到了人间真情,更安抚了我稚嫩自卑的心灵。这副根雕眼镜是我酝酿多年的作品,现在敬献给您。它不是一副眼镜,而是我感恩的心……”
21.为了不使“他”的心灵受到伤害,“我”思虑了几天,“巧妙地”送给“他”一副眼镜。请根据第⑤—段内容,将故事情节简要概括出来。(4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在文中找出与第段画线内容相呼应的句子,抄在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3.第⑧、⑩、段写了“他”的三句话,分别说说这三句话写出“他”当时怎样的心理。(3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文章结尾处写道,“它不是一副眼镜,而是我感恩的心……”这句话饱含深情,请结合你的生活体验,谈谈“感恩的心”给你的启示。(不超过80字)(3分)
21.示例:(1)我有意碰掉眼镜 (2)我让他试戴眼镜 (3)我劝他接受眼镜 (4)他接受了眼镜(意思正确即可)
22.(他)正在翻看我的教学辅导书。
23.示例:(1)感激老师 (2)想推托又不好开口 (3) 怕伤害老师(意思正确即可)
24.示例:文章讲述了一位老师巧妙地送给学生一副眼镜,使学生受益终生、心存感激的故事,这使我想起一次考试中,我的钢笔不知怎么写不出字来,当我着急地抬起头时,监考老师已将一支钢笔递到我的面前,我非常感动。由此我想到,得到别人的帮助,要心存感激,要有一颗感恩之心。(“启示”也可以从老师角度作答:帮助他人时,要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让他人能够接受,不伤害别人。)
诚实的魅力 (10分)
有一个叫阿伯德的男孩,在他13岁那年,母亲决定让他跟随村落里的一些长者,到遥远的城里去磨练一番。临行之前,母亲给他10个银币,让他发誓,无论在什么时候都不能撒谎。他们一行人走了几天之后,竟遇上一伙抢劫的强盗。
一个强盗问阿伯德:"你身上有钱吗?"
他老实地回答:"有10个银币缝在我的外衣里面。"
阿伯德的回答令强盗们狂笑起来。另一个强盗恶狠狠地问:"你身上到底有多少钱?"这个老实的孩子又重复一遍他刚才的回答。然而,因为阿伯德说得太坦白了,反而没有一个强盗肯相信他。那伙强盗的首领,早就注意到他的两个手下在盘问这个男孩,便高声喊道:"孩子,到这边来,告诉我,你身上到底有多少钱?"
阿伯德说:"我已经告诉你的两个手下,我的衣裳里面缝着10个银币,可他们一点儿都不相信。"强盗首领命令手下将阿伯德的外衣掀起来。那些银币很快就被搜出来。强盗惊讶地问他:"你为什么要把秘密说出来?"
阿伯德认真地告诉他们说:"因为我不能背叛我的母亲,我曾向她发过誓--永远都不能撒谎。"强盗听到他的话,心头一颤,好像是被感动了。首领对他说:"孩子,你虽然这么年轻,却对你向母亲立下的誓言如此认真,而我的所作所为与你有天壤之别。把你的手伸给我,我要按在你的手上重新发誓。"
他的手下们也被深深地打动了,然后,他们一个一个地仿效他们的首领在男孩的面前重新发誓,并且说:"孩子,我们应该感谢你,让我们重新做人,走上正路,你是我们的领袖。"
诚实的品德是感人的,会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它不仅能影响别人、改变别人,还能给自己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和回报。
1.用一句话将这个故事写在下边的横线上。(2分)
2.文中阿伯德的诚实具体表现在哪里?(2分)
3.文中诚实的品德给阿伯德"带来的意想不到的惊喜和回报"是什么?(2分)
4.这个故事的结局是什么?(2分)
5.寻摘出文中一段精美的议论,写在下面的横线上:(2分)
1、阿伯德以诚实的魅力感动强盗,就出自己的故事 2、没有背叛向母亲发的誓言,始终没有撒谎。 3、打动了强盗,使他们改邪归正,使自己脱离险境。 4、强盗们重新做人,走上正路 5、最后一段的内容。
但是我没有摘。我没有摘花的习惯。我只是① (A.站立B.伫立C.直立)凝望,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流着流着,它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焦虑和悲痛,那是关于生死谜、手足情的。我沉浸在这繁密的花朵的光辉中,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
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② (A.笼罩B.照耀C.缠绕)着我。忽然记起十多年前家门外也曾有过一大株紫藤萝,它依傍一株枯槐爬得很高,但花朵从来都稀落,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好像在试探什么。后来索性连那稀零的花串也没有了。园中别的紫藤花架也都拆掉,改种了果树。那时的说法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我曾遗憾地想:这里再也看不见藤萝花了。
过了这么多年,藤萝又开花了,而且开得这样盛,这样密,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
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我抚摸了一下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舱,那里满装生命的酒酿,它张满了帆,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它是万花中的一朵,也正是一朵一朵花,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
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
1、在文中横线上填入合适的词语。(2分)
2、对"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中的"不幸"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花的不幸是指十年前家门外的那株花,没人照料,甚至被人为地破坏。
B.、人的不幸是指"我"遭受了一些不公正的待遇,英雄无用武之地。
C.、人的不幸是指像"我"一样,遭遇一些意外或不顺。
D.、花的不幸是指花不被人赏识,它的美毫无价值。
3、最后一段写"我不觉加快了脚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有什么作用?(3分)
4、作者借紫藤萝瀑布表达出对生命怎样的认识?摘录文中的原句回答。(3分)
5、指出下面各句所使用的修辞手法。(4分)
①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 )
②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
③"我在开花!"它们在笑。( )
④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 )
6、依照例句,说说你对下面句子的理解。(4分)
(1)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
(2)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
1、B A 2、B 3、表明作者受到花勃勃生机的感染而精神振奋,这样结尾含蓄深刻耐人寻味。4、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5、(1)比喻(2)拟人(3)拟人(4)通感 6、(1)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的写出花繁茂的特点,表达作者的喜悦之情。(2)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花的活泼热闹,表达作者的喜爱之情
阅读厉彦林《布鞋》完成15---17题(12分)
①世上鞋的品种、样式、颜色应有尽有,令人眼花缭乱,但让我久久难以忘怀的,还是童年、青年时代的布鞋。
②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故乡大人、孩子穿的都是布鞋。衣服旧得实在没法穿了,就把补丁一层层拆开,把有用的地方剪成一块块的碎布科。家家都有针线笸箩,里边装满了剪裁缝补衣裳剩下的布片或布条,我们这里叫“铺衬”。那铺衬五颜六色,薄厚不一,颜色不一,新旧不一。铺衬积攒多了,就选个太阳毒的日子,把面板或木锅盖或木饭桌支在院子里,用铁锅调出热气蒸腾的浆糊,把新一些的布料和旧一些的布料错开,将厚一些的和薄一些的摊均匀,将碎布条一块块、一层层粘起来,在太阳底下晒上几个小时,就成了硬邦邦的“阕子”。如果赶上阴雨天,就拿到热炕上或火炉上或热锅里烘烤,那阕子成色也不差。做鞋前,先找村里的巧媳妇,按脚大小,照着棉鞋或单鞋样式,先在纸上剪出鞋样子,然后把这纸鞋样缝在阕子上,刷刷几下就剪出鞋底、鞋帮,然后就可以做鞋了。
③那时乡下孩子很少有鞋穿,谁能穿上娘做的新布鞋,准会挺胸阔步,炫耀一番。我娘一生勤劳,做一手好针线活。春天,为我做一双或圆口或方口的布鞋;冬天,为我缝一双黑粗布甚至黑条绒的厚棉鞋。看娘做鞋,是我童年记忆里最为鲜亮的风景。纳鞋底是既细致又累人的活儿。娘总要用一块布包着鞋底纳,想方设法不把鞋两侧的白布弄脏。夜深人静时,娘坐着小方凳,弯腰弓背,一手攥住鞋底,一手用力拽针线,指掌间力气用得大、用得均匀,纳出的鞋底平整结实,耐穿。那动作,轻松自如,透出一种娴熟、优雅之美。那针线密密匝匝,稀疏得当,松紧适中,大小一致,煞是好看。纳鞋底的时间长了,手指会酸痛,眼睛会发花。有时娘子指麻木了,一不小心就会扎着手指。看到娘滴血的手指,我很心疼,便安慰娘道:“等我长大了,挣钱买鞋穿,你就不用吃这苦了。”娘微笑着说:“等你长大了,有媳妇做鞋了,我就省心了。”望着鞋上密密匝匝的小针脚和娘那疲倦的眼睛,我激动不已。多少次我听着油灯芯热爆的噼里啪啦声,那熟悉的麻线抽动的嗤嗤声,渐渐进入温柔缥缈的梦乡。
④娘做的布鞋伴我度过了艰苦的学习生涯。娘经常笑着说:“孩子咱可要听话、争气,咱不和人家比吃比穿,咱得跟人家比学习。识字多了,才有出息,才不愁没鞋穿。”后来,我准备进县城读书了。多少个夜晚,灯光摇曳,娘把纳鞋底的绳扯得很紧,牢牢地、细细地把所有关爱都纳进了鞋底。入校时我拿出自己的布鞋,将鞋面贴在脸上,那软软的绒毛仿佛儿时娘的抚摸,似乎又看到了娘那期待的目光。我们这些年龄不大就离家的孩子,记忆中娘的一喜一怒、一举一动都成了美好的回忆。
⑤如今城市人穿布鞋已逐渐成为时尚。穿惯皮鞋的都市人,开始与布鞋有了缘分。无论身在何处,有一双布鞋,一双包含亲人惦记和祝福的布鞋,就学会了感恩,尽管踩着纵横交错的路,有__、有泥泞、有坎坷、有暴雨,可人生的路不会错、不会斜,心中总是洒满春风、阳光、幸福和欢乐。
15.请从第③段中找出具体表现“我娘做一手好针线活”的句子,写在下面横线上。(4分)
16.认真品味第④段加线句子,说说这句话表现了母亲怎样的特点。(4分)
17.如果删去最后一段,文章就会逊色不少,请谈谈本段在文中所起的作用。(4分)
15.(4分)纳出的鞋底平整结实,耐穿。那针线密密匝匝,稀疏得当,松紧适中,大小一致,煞是好看。(2分)
16.(4分)勤劳(舍得吃苦)、细心、认真、关爱(疼爱、爱护)孩子。(答出其中两点即可,2分)
17.(4分)文章最后一段点明主旨,抒发了对母亲的感恩之情,并在此基础上表达自己走好人生之路的决心,使文章主旨进一步升华。如果删去此段,则收不到上述效果。(如果仅答“画龙点睛”“升华主旨”“点明主旨”给2分)(3分)
阅读《画眉鸟》完成12---14题(9分)
我家在林子边上,每当日落黄昏,便有一群美洲画眉鸟来到林间休息和歌唱。那歌声美妙绝伦,没有一件人间的乐器能奏出那么优美的曲调来。
我当机立断,决心捕获一只小画眉鸟,放到我的笼子里,歌声美妙绝伦,
果然,我成功了。它先是拍打着翅膀,在笼中飞来飞去,十分恐惧。但后来它安静下来,承认了这个新家。站在笼子前,聆听我的伟大的小音乐家美妙的歌唱,我感到万分高兴,真是喜从天降。
我把鸟笼放在我家后院。第二天,它那慈爱的妈妈口含食物飞到了笼子前。画眉妈妈让小画眉把食物一口一口吞咽下去。当然,画眉妈妈是知道这样比我来喂它的孩子要好得多的。看来,这是件皆大欢喜的好事情。
第二天早上,我去看我的小俘虏在干什么,结果发现它已经无声无息地躺在笼子底层,死了。我对此迷惑不解,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我想,我的小鸟不是已得到了精心的照料吗?
那时,正逢著名的鸟类专家阿瑟·威力来看望我的父亲,在我家小住。于是,我就把那小可怜儿的可怕的厄运告诉了他,听后,他作了精辟的解释:“当一只美洲画眉鸟的妈妈发现它的孩子被关进笼子后,就一定要喂小画眉鸟足以致死的毒莓,它似乎坚信它的孩子死了总比活着做囚徒好些。”我听了,大吃一惊。
从此以后我再也不捕捉任何活物来关进笼子里,因为我知道:任何生物都有对自由生活的追求,而这种追求无疑是值得肯定的。
12、小画眉鸟来到我家后发生了哪些变化?(2分)
13、画眉鸟为什么要毒死自己的孩子?(3分)
14、读了这篇文章,你得到了怎样的启迪?(4分)
12、(2分)它先是拍打着翅膀,在笼中飞来飞去,十分恐惧。但后来它安静下来,承认这个新家。
13、(3分)它似乎坚信它的孩子死了总比活着做囚徒好些。
14、( 4分)(1)画眉鸟不自由毋宁死的精神是极其可贵的,鸟妈妈懂得真正的爱,值得某些溺爱子女的人类家长学习。(2)要尊重生命,更要尊重它们的自由。
捧着空花盆的孩子(11分)
很久很久以前,在一个国家,有一个贤明的而受人爱戴的国王.但是,他的年纪已很大了,而且年迈的国王没有一个孩子.这件心事,使他很伤脑筋.有一天,国王想出了一个办法.他吩咐发给每个孩子一些花种子,并宣布:"如果谁能用这些种子培育出最美丽的花朵,那么,那个孩子便是我的继承人."
所有的孩子都种下了那些花种子,他们从早到晚,浇水,施肥,松土,护理得非常精心.
有个名叫雄日的男孩,他也整天用心培育花种,但是,十天过去了,半月过去了,一月过去了……花盆里的种子依然如故,不见发芽.
"真奇怪!"雄日有些纳闷.最后,他去问他的母亲:"妈妈,为什么我种的花不出芽呢 " 母亲同样为此事操心,她说:"你把花盆里的土换一换,看行不行."
雄日依照妈妈的意见,在新的土壤里播下了种子,但是它们仍然不发芽.
国王决定观花的日子来到了.无数个穿着漂亮的孩子涌上街头,他们各自捧着盛开着鲜花的花盆,每个人都想成为继承王位的王子.但是,不知为什么,当国王环视花朵,从一个个孩子面前走过去时,他的脸上没有一丝高兴的影子.
忽然,在一个店铺旁,国王看见了正在流泪的雄日,这个孩子端着空花盆站在那里.国王把他叫到自己的跟前,问道:"你为什么端着空花盆呢 "雄日抽咽着,他把他如何种花,但花种又长期不萌芽的经过告诉给国王,并说,这可能是报应,因为他在别人的果园里偷摘过 一个苹果.
国王听了雄日的回答,高兴地拉着他的双手,大声地说:"这就是我的忠实的儿子."
"为什么您选择了一个端着空花盆的孩子做接班人呢 "孩子们问国王.
于是,国王说:"孩子们,我发给你们的花种子都是煮熟了的."
8,雄日这个孩子整天用心培育国王发给的花种子,又按照母亲的指点更换了土壤,可是这些花的种子仍然不发芽.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文中语句填写).然而,其他的小孩都能把国王发给的花种子培育出盛开着的鲜花,其原因又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根据文意合理地想象出)(4分)
9,与安徒生写的《皇帝的新装》一文相比较,这两个国王的思想性格明显不同.《皇帝的新 装》中那位国王的思想性格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而本文中这位国王的思想性格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10,"当国王环视花朵,从一个个孩子面前走过去时,他的脸上没有一丝高兴的影子."你能从国王的脸上"没有一丝高兴的影子"猜想出国王当时的心理活动吗 ( 2分)简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国王开始说"要选培育出最美丽的花朵"的孩子做他的继承人,但最终为什么却选择了"端着空花盆的孩子做接班人"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我发给你们的花种子都是煮熟了的.他们更换了国王发给的花种子,选用了另外有生命力的花种子.(第二格,只要大意符合,猜想合理,语句通顺,就算对.) 9虚伪,愚蠢,自欺欺人 正直,公正,实事求是 10,这道题是半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只要能根据文意,扣住这句描写,猜想合理,语句通顺,就算对.例如:"当时国王可能会想到,你们这些孩子,为了想当王子,继承我的王位,竟然弄虚作假,蒙骗我.如果王位给了你们,这个国家可能会毁在你们的手里." 11,因为捧着空花盆的孩子,诚实,忠厚,符合国王选人的品德标准,这个孩子培育出了最美丽的精神之花——诚实,忠厚.(只要大意符合,语句通顺,就算对.)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14分)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 )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 )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
1.填出文段括号中的两个动词: 、 。(1分)
2.这段文字写到了哪几个季节?(1分)
3.从这段文字中找出 “我”猜测后来被“家里的人”送到“三味书屋”这个“全城中最为严厉的书塾”读书的一个原因。(2分)
4.指出画线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方法及其作用。(2分)
5.请你用简洁的文字概括出作者在百草园泥墙根一带所做的事。(3分)
例如:拔何首乌 、 、 、 。
6. 选文②中作者从视觉、听觉、味觉角度,调动多种感官描写百草园的景色。请举出具
体的例子。(3分)
①视觉:
②听觉:
③味觉:
7、作者描写百草园的景色,融入了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1.伏、窜 2. 春夏秋三个季节 / 菜花是春天开的,鸣蝉在夏天,而蟋蟀鸣叫在秋天。3. 拔何首乌毁坏了泥墙。4. 运用拟人,形象地写出油蛉和蟋蟀的叫声动听。5. 翻断砖、按斑蝥、摘覆盆子 6、视觉: 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 听觉: 鸣蝉在树叶里长吟 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味觉: 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 7、无限的喜爱和留念之情 意思对即可
我的世界下雪了
迟子建
我之所以喜欢回到故乡,就是因为在这里,我的眼睛、心灵与双足都有理想的漫步之处。我通常选择黄昏的时候去散步。去的时候是由北向南,或走堤坝,或沿着河岸行走。比之堤坝,我更喜欢沿着河岸漫步,我喜欢河水中那漫卷的夕照。夕阳最美的落脚点,就是河面了。进了水中的夕阳比夕阳本身还要辉煌。当然,水中还有山峦和河柳的投影。让人觉得水面就是一幅画,点染着画面的,有夕阳、树木、云朵和微风。微风是通过水波来渲染画面的,微风吹皱了河水,那些涌起的水波就顺势将河面的夕阳、云朵和树木的投影给揉碎了,使水面的色彩在瞬间剥离,有了立体感,看上去像是一幅现代派的名画。
在书房写作累了,只需抬眼一望,山峦就映入眼帘了。都说青山悦目,其实沉积了冬雪的白山也是悦目的。白山看上去有如一只只来自天庭的白象。当然,从窗口还可以尽情地观察飞来飞去的云。云不仅形态变幻快,它的色彩也是多变的。刚才看着还是铅灰的一团浓云,飘着飘着,就分裂成几片船形的云了,而且色彩也变得莹白了。如果天空是一张白纸的话,云彩就是泼向这里的墨了。这墨有时浓重,有时浅淡,可见云彩在作画的时候是富有( )精神的。
无论冬夏,如果月色撩人,我会关掉卧室的灯,将窗帘拉开,躺在床上赏月。月光透过窗棂漫进屋子,将床照得泛出暖融融的白光,沐浴着月光的我就有在云中漫步的曼妙的感觉。在刚刚过去的中秋节里,我就是躺在床上赏月的。也许是经过了白天雨与雪的洗礼,它明净清澈极了。我躺在床上,看着它,沐浴着它那丝绸一样的光芒,感觉好时光在轻轻敲着我的额头,心里有一种极其温存和幸福的感觉。看过了这样一轮月亮,那个夜晚的梦
中就都是光明了。
我还记得2002年正月初二的那一天,我和爱人应邀到城西的弟弟家去吃饭,我们没有乘车从城里走,而是上了堤坝,绕着小城步行而去。那天下着雪,落雪的天气通常是比较温暖的,好像雪花用它柔弱的身体抵挡了寒流。堤坝上一个行人都没有,只有我们俩,手挽着手,踏着雪无言地走着。走着走着,我忽然落下了眼泪,明明知道过年落泪是不吉祥的,可我不能自持,那种无与伦比的美好滋生了我的伤感情绪。三个月后,爱人别我而去,那年的冬天再回到故乡时,走在白雪茫茫的堤坝上的,就只是我一人了。那时我恍然明白,那天我为何会流泪,因为天与地都在暗示我,那美好的情感将别你而去,你将被这亘古的苍凉永远环绕着!
所幸青山和流水仍在,河柳与青杨仍在,明月也仍在,我的目光和心灵都有可栖息的地方,我的笔也有最动情的触点。所以我仍然喜欢在黄昏时漫步,喜欢看水中的落日,喜欢看风中的落叶,喜欢看雪中的山峦。
几天前的一个夜晚,我做了一个有关大雪的梦。我独自来到了一个白雪纷飞的地方,到处是房屋,但道路上一个行人也看不见。有的只是空中漫卷的雪花。雪花拍打我的脸,那么的凉爽,那么的滋润,那么的亲切。梦醒之时,窗外正是沉沉暗夜,我心有所动,迫切地想在白纸上写下一行字。我便打开手机,借着它微弱的光亮,抓过一支笔,在一张打字纸上把那句最能表达我思想和情感的话写了出来,然后又回到床上,继续我的梦。
那句话是:我的世界下雪了。
是的,我的世界下雪了……
(文章有所改动)
19.根据上下文,文中括号内应填入的恰当词语是
A.创造B.探索C.进取D.开拓
20.对“我之所以喜欢回到故乡,就是因为在这里,我的眼睛、心灵与双足都有理想的漫步之处。”一句的意思,理解恰当的一项是
A.故乡有足够大的地方让我漫步。
B.故乡有作者眼睛、心灵和双足都难以割舍的风景。
C.故乡既有作者喜欢的自然风景,又有她的情感寄托。
D.故乡保留了作者很多的美好记忆。
21.对文章第一、二、三自然段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三段都描述了作者所喜欢的故乡风光。
B.这三段描写的景物依次是河水,云彩和月亮。
C.这些自然风光的描写,表现了作者对故乡的热爱和依恋。
D.这三段自然风光的描写是后文叙事和抒情的铺垫。
22.对文中划线部分所用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通感拟人B.比喻拟人C.通感比喻 D.拟人夸张
23.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语言优美,情感细腻,流露出一种似淡实浓的伤感情调。
B.本文是写景散文,运用了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C.本文以雪花作为贯穿全文的线索。
D.河水,山峦,月光以及雪花构成了一幅情景交融的故乡风景图。
24.对“是的,我的世界下雪了……”这句话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全文的点睛之笔,深化文章的主题。
B.借梦中雪景,暗示作者心境的悲伤。
C.象征作者和爱人的纯洁感情。
D.通过反复,强化了作者对生命的深切体验。
19.B 20.C 21.C 22.B 23.A 24.C
阅读下文。完成14~18题。(共12分)
唐家寺的雨伞
①从前,有个商人在外苦心经营多年,终于攒下了大宗财富,准备告老还乡,结束半生的漂泊辛劳,回家与妻子团聚,置田购房,安度晚年。当时时局动荡,路途遥远,路上常有劫匪。商人不敢露富,只得穿一袭灰布长衫,一双布底鞋,扮做一个风餐露宿的行路人。商人特地购了一把弯头柄油纸雨伞,如此这般,貌似贫寒之士,肩挎一条褡裢,手提这把雨伞,轻轻松松地上路了。
②这天中午,商人来到了成都近郊的唐家寺,见是一个平常的小镇,鸡安犬宁人面善,商人便走到一家面馆,叫煮一碗面条来,吃了好赶路。成都担担面闻名遐迩,一碗面条七红八绿,作料丰足,商人香喷喷地吃了起来。没想到肚子吃饱了,一阵倦意却涌了上来。小店生意一般,只有三五食客,倒也不吵闹。于是,商人在桌旁打了一个盹。(a)一阵清凉的风吹醒了商人,他抬头一看,小店内已空无一人,门外却淅淅沥沥下起了小雨。商人揉揉脸颊,突然暗叫不好,自己的那把油纸伞已不见踪影!一阵冷汗霎时冒了出来。就想,定是在他打盹的时候,老天偏偏下起了雨,而那些食客急于出门,其中哪个见他睡着了,就顺手牵羊把他的伞取走了。
③商人将随身零钱清点了一番,沉吟片刻后,决定自己该做什么和怎么做了。他叫来面馆掌柜的,说自己看中了这个平静安宁的镇子,决定就在这里住下,开个小铺维生,请帮忙找一间房子。掌柜的也是个和善之人,说你开什么样的铺子?要多大的房子?我帮你找就是。商人说:“身无长技,只会修伞补帽。小小手艺人,租不起大房子,只是最好能够在交通要道上。”掌柜的笑道:“当然,修伞补帽应该在路边。”于是很快帮他找了一处房子,商人便用仅有的钱在唐家寺开起了修伞铺。
④商人待人客气,心灵手巧,天亮开门,天黑关门,很是个规矩人的样子,没过多久,他小小的修伞铺子便受到当地人的好评,人们都愿意把伞拿给他修理,哪怕多起两三里路。商人的伞铺算是立住了,可谁也不知道这个小手艺人是腰缠万贯的富商,更不知道他每天谦和的笑脸下,掩藏着紧张焦灼的心。他每天每时每刻都在等待着一把熟悉的油纸雨伞的出现,但都失望了。经过手上各式各样的伞成百上千,惟独没有他那一把。
⑤时间一天天在流逝,商人耐心地等着,但是他的伞还是没有出现。一天,他接手了一把破旧的伞,主人漫不经心道:“能不能修?太费事就算了。不然一把破伞值不了几个钱,我反倒花一大笔工钱!”听了这话,商人心里一动,想到自己的那把雨伞,丢时便只有三成新,用到现在怕也是破破烂烂了,它现在的主人怕也不愿拿来修了。商人就又动起了脑筋。
⑥第二天,过往行人看到这家修伞铺子打出了一条好新鲜的广告:油纸雨伞以旧换新。人们纷纷上前询问这事是不是真的?得到商人肯定的回答以后,消息很快就传开了。据说这是商人为了扩展生意,广招客人的让利活动,还说下一次就轮到布伞以旧换新了;又说商人对收集雨伞有兴趣——总而言之,广告效果好极了。
⑦(b)时隔不久,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修伞铺子来了一个中年农民,商人一眼就看见他腋下夹着一把油纸雨伞,那正是他日思夜想、心系魂绕的伞呀。
⑧商人不动声色地收下雨伞,犀利的眼神一瞥,就查看到伞柄完好如初,并无半点被动过的痕迹。他知道完璧归赵的故事在自己的身上发生了。他转身挑了铺里最好的一把伞给了来客,在来客的感谢声中,徐徐关了店门。商人立马打开伞柄,里面的一层黄蜡加封得严严实实。再撬开黄蜡,商人看到了他当初装塞在里头的全部珠宝玉器。他一下瘫坐在地上,长长松了口气,半日无语。
⑨这天,唐家寺的居民们觉得有点奇怪:自打修伞铺开张以来,没见过这么早关门的。第二天天大亮却还没有开门,一问,才知道人去屋空,这个在此处开店好长时间的外地商人突然走了。商人是轻轻地来,又轻轻地去,的确有点奇怪,但谁也没去多想。
⑩后来,这件事成了一个故事流传开来,当地那些换过伞的人才恍然大悟。于是“唐家寺的雨伞——换一把”就成了当地的一句歇后语。人们传说着这个故事,赞叹着商人的沉着、睿智和大气。
14. 小说以一把油纸雨伞为线索,依次写了商人购伞→ → →得伞的过程。 (2分)
15. 阅读全文后,你认为小说的主人公是个怎样的人?(2分)
16. a、b两句中都有景物描写,请任选一处,说说其作用。(2分)
17. 阅读文中加 线的句子,揣摩商人此时的心理活动。(3分)
18. 从商人丢伞后的处理方式中,你得到哪些启示?(3分)
14. 丢伞 找伞
15. 小说的主人公是个沉着、冷静、睿智和大气的人。
16. a句的景物描写交代了商人丢伞的原因。
或:b句的景物描写预示着商人的雨伞将要失而复得。
17. 例:我不能离开此地,因为伞里装着我一生的积蓄。就用身上的零钱在路边开个修伞店,兴许拿了我那把雨伞的人会来修伞。这样我的钱财就会失而复得。
18. 例:生活中难免遇到困难和挫折,此时,应该像小说中的商人那样,沉着、冷静地面对,运用智慧去处理。
阅读下文,完成9~13题。(共16分)
紫藤萝瀑布
①我不由停住了脚步。
②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 (溅落、迸溅、溅起)的水花。仔细看时,才知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谈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 (挑逗、映衬、逗乐)。
③这里春红已谢,没有赏花的人群,也没有蜂围蝶阵。有的就是这一树闪光的、盛开的藤萝。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
④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颜色便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来了,沉淀在最嫩最小的花苞里。每一朵盛开的花像是一个张满了的小小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船,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那里装的是什么仙露琼浆?我凑上去,想摘一朵。
⑤但是我没有摘。我没有摘花的习惯。我只是伫立凝望,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流着流着,它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焦虑和悲痛,那是关于生死谜、手足情的。我浸在这繁密的花朵的光辉中,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
⑥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忽然记起十多年前家门外过一大株紫藤萝,它依傍一株枯槐爬得很高,但花朵从来都稀落,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好像在察颜观色,试探什么。后来索性连那稀零的花串也没有了。园中别的紫藤花架也都拆掉,改种了果树。那时的说法是,花和生活腐化有着必然关系。我曾遗憾地想:这里再看不见藤萝花了。
⑦过了这么多年,藤萝又开花了,而且开得这样盛,这样密,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
⑧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我抚摸了一下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舱,那里满装生命的酒酿,它张满了帆,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它是万花中的一朵,也正是由每一个一朵,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
⑨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
9.根据文章内容,在第②段的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横线上。(2分)
10.十多年前,曾看见家门外的紫藤萝稀落伶仃,作者感觉到失落、悲痛,如今,
重见紫藤萝 ,作者的心情是 。(2分)
11.揣摩下列语句,说说你对句子的理解。(注意修辞手法的运用和作者丰富的想像力)
(1)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3分)
(2)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3分)
12.如果说开始“我”是因紫藤萝的茂盛辉煌而“不由得停住了脚步”,那么后来“我不觉加快了脚步”是因为什么?(2分)
13.积极又含蓄的主题追求是宗璞写景散文的一贯风格。请你概括文章的主旨,并结合自身写生活体验,谈谈你对文章主旨的理解。(4分)
9.迸溅 挑逗
10. 生机勃勃(繁茂旺盛、生意盎然) 宁静和喜悦
11. (1)将花喻为“瀑布”,形象地表现了花之繁茂,隐含了生命的绵延长远。
(2)运用拟人的手法生动地表现出花的勃勃生机和烂漫情趣。
12. 作者被紫藤萝生命的顽强和美好所鼓舞。
13. 主旨:文章通过描写紫藤萝花的勃勃生机,点明了“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的人生哲理。提示: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丰富、扩展对文章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