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知
范晔
大将军邓骘闻其贤而辟之,举茂才,四迁荆州刺史、东莱太守。当之郡,道经昌邑,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谒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无知者。”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密愧而出。后转涿郡太守。性公廉,不受私谒。子孙常蔬食步行,故旧长者或欲令为开产业,震不肯,曰:“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
(选自《后汉书·杨震列传》)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
(1)举茂才 __________
(2)道经昌邑 __________
(3)故人知君 __________
(4)后转涿郡太守 __________
2.下列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大将军/邓骘闻其贤/而辟之
B.大将军邓骘/闻其/贤而辟之
C.大将军邓骘/闻其贤/而辟之
D.大将军/邓骘闻/其贤而辟之
3.根据文章内容填空。
(1)“大将军邓骘闻其贤而辟之”中的“其”是指________。
(2)“以此遗之”中的“此”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谒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
5.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中叙述的两个故事。
6.纵观全文,我们可以看出杨震是个怎样的人?
1.(1)推举,选拔 (2)路途,途中 (3)了解 (4)调动(官职)
2.C
3.(1)杨震 (2)“清白吏子孙”(“清白吏子孙”的美名)
4.他(杨震)过去在荆州曾举荐的秀才王密担任昌邑县令,前来拜见他,到了夜里,(王密)怀里揣着十斤金子来送给杨震。
5.①杨震拒金(贿)。②杨震拒绝“为开产业”。
6.贤明,刚直,清廉。
杨震拒贿
(杨震)四迁①荆州刺史、东莱太守。当之郡,道经昌邑,故②所举荆州茂才③王密为昌邑令,谒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wèi)震。震日:“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日:“暮夜无知者。”震日:“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密愧而出。震性公廉,子孙常蔬食步行,故旧④长者或欲令为开产业⑤,震不肯,日:“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以此遗(wèi)之,不亦厚乎?”
(选自《后汉书·杨震传》)
【注】①迁:调动官职。②故;以前。③茂才:即“秀才”。④故旧:老朋友。⑤令为开产业:叫他为(子孙)留些产业。
1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2分)
(1)谒见_________ (2)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___________
15.“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这句话是什么意思?用自己的话说说。(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你怎样理解“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不知”这句话?(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本文赞扬了杨震什么品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4.(1)拜见 (2)赠送
15.让我的儿孙后代被世人称为清廉官吏的子孙,将这样的美名留给子孙,这不是很丰富的遗产吗?
16.这句话阐明了“行贿受贿总有人知道”的道理,现在有些行贿受贿的人,抱着这种事是私自授受,可以做得天衣无缝、踏雪无踪的幻想,以身试法,实在是至愚至蠢。
17.赞扬了杨震廉洁奉公的高贵品质。
【参考译文】
杨震四次调动官职任荆州刺史、东莱太守。当他去上任时途中经过昌邑,以前的荆州秀才王密正在这里做县令,去拜见他,到晚上他怀揣了十斤金子给杨震。杨震说:“我了解你,你却不了解我,为什么呢?”王密说:“晚上没有人知道。”杨震说:“天知道,神知道,我知道,你知道,怎么说没人知道呢?”王密很羞愧地出来了。杨震秉性公正廉洁,子孙经常粗食步行。杨震的亲朋好友和同乡长者都劝杨震为儿孙们置办些产业。杨震始终不肯,他说:“让我的儿孙后代被世人称为清廉官吏的子孙,将这样的美名留给子孙,这不是很丰厚的遗产么?”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4分)
杨震为东莱太守,当之郡,道经昌邑,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谒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无知者。”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密愧而出。
8. ⑴解释下列加点的文言词语。(4分)
①故所举 ( ) ②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 ( )
③为东莱太守 ( ) ④何谓无知 ( )
(2)下列句中“之”的用法与“当之郡”中“之”的用法相同的是( )(2分)
A.物外之趣 B.昂首观之
C.驱之别院 D.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9. 用“/”标出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标两处)(2分)
至 夜 怀 金 十 斤 以 遗 震
10. 翻译句子(4分)
(1)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
(2)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11. 本文表现了杨震怎样的品格?(2分)
8、从前、过去;到;担任;说
9、至 夜/ 怀 金 十 斤/ 以 遗 震
10、(1)、老朋友了解你,你不了解老朋友,这是什么道理呢?
(2)、心中想像的是鹤.那么呈现在眼前的或是成千.或是上百飞舞着的蚊子便果真(觉得它们)是鹤了.
11、表现了杨震清正廉洁、刚正不阿的品格。
(四川资阳)
【甲】大将军邓骘闻其贤而辟之,举茂才,四迁荆州刺史、东莱太守。当之郡,道经昌邑,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谒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无知者。”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密愧而出。后转涿郡太守。性公廉,不受私谒。子孙常蔬食步行,故旧长者或欲令为开产业,震不肯,曰:“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
【乙】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子罕弗受,献玉者曰:“以示玉人,以为宝也,故敢献之。”子罕曰:“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丧宝,不若人有其宝。”
2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2分)
四迁荆州刺史、东莱太守。(xk b 1. c o m ) 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 )
以示玉人,以为宝也( ) 当之郡( )
22.【甲】【乙】两段选文塑造的人物形象有什么共同点?(2分)
2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两个句子。(3分)
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
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
24.杨震说:“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请结合现实生活,有理有据地简要说说你希望父辈留下什么?(3分)(字数50左右)
21.(2分) 晋升或调动官职 送给 把……当作 到(每个解释0.5分) 22.(2分)【甲】【乙】两个形象都清正廉洁。(“清正”1分,“廉洁”1分) 23.(3分)(我要)让后代被称作清官的子孙,用这个来馈赠给他们,不也是很优厚的吗!(翻译出重点词 “以”、“遗”、“之”、“厚”1分;句子通顺、语义语气正确1分) 宋国有个人得到一块玉,把它献给子罕。(翻译出重点词“或”、“诸”0.5分;句子通顺、语义语气正确0.5分) 24. (3分)略(内容健康,体现积极向上精神1分;言之有据2分)
【甲】大将军邓骘闻其贤而辟之,举茂才,四迁荆州刺史、东莱太守。当之郡,道经昌邑,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谒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无知者。”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密愧而出。后转涿郡太守。性公廉,不受私谒。子孙常蔬食步行,故旧长者或欲令为开产业,震不肯,曰:“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
【乙】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子罕弗受,献玉者曰:“以示玉人,以为宝也,故敢献之。”子罕曰:“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丧宝,不若人有其宝。”
2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2分)
四迁荆州刺史、东莱太守。( ) 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 )
以示玉人,以为宝也( ) 当之郡( )
22.【甲】【乙】两段选文塑造的人物形象有什么共同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两个句子。(3分)
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杨震说:“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请结合现实生活,有理有据地简要说说你希望父辈留下什么?(3分)(字数50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2分) 晋升或调动官职 送给 把……当作 到(每个解释0.5分) 22.(2分)【甲】【乙】两个形象都清正廉洁。(“清正”1分,“廉洁”1分) 23.(3分)(我要)让后代被称作清官的子孙,用这个来馈赠给他们,不也是很优厚的吗!(翻译出重点词 “以”、“遗”、“之”、“厚”1分;句子通顺、语义语气正确1分) 宋国有个人得到一块玉,把它献给子罕。(翻译出重点词“或”、“诸”0.5分;句子通顺、语义语气正确0.5分) 24. (3分)略(内容健康,体现积极向上精神1分;言之有据2分)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3题。
大将军邓骘闻其贤而辟之,举茂才,四迁荆州刺史、东莱太守。当之郡,道经昌邑,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谒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无知者。”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密愧而出。后转涿郡太守。性公廉,不受私谒。子孙常蔬食步行,故旧长者或欲令为开产业,震不肯,曰:“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
1.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B.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故旧长者或欲令为开产业
C.当之郡/送杜少甫之任蜀州
D.四迁荆州刺史/迁客骚人,多会于此
2.请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
3.你对杨震不为子孙置办产业的做法是怎样看待的?
1.A
2.我了解你,你却不了解我,这是为什么呢?
3.与其给子孙留下财产,不如留下好名声,让后代做清官,是对他们最大的馈赠。(可结合现实生活谈看法。)
阅读下面选文,按要求回答1~3题。
大将军邓骘闻杨震贤而辟之,举茂才,四迁粥州刺史、东莱太守。当之郡,道经昌邑,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谒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无知者。”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密愧而出。后转琢郡太守,性公廉,子孙常蔬食、步行,故旧或欲令为开产业,震不肯,曰:“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
1、解释加点词语的含义。
(1)四迁荆州刺史: (2)举茂才: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
3、选文可见杨震最突出的美德是什么?
1、(1)晋升或调动官职
(2)举:推举、选拔
2、上天知道,神灵知道,我知道,你知道,哪里说没有人知道呢!(“子”译错,扣分)
3、清正廉洁、无私自律(口语不给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题。
四 知
范哗
大将军邓骘闻其贤而辟之,举茂才,四迁荆州刺史、东莱太守。当之郡,道经昌邑,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谒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无知者。”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密愧而出。后转涿郡太守。性公廉,不受私谒。子孙常蔬食步行,故旧长者或欲令为开产业,震不肯,曰:“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
(选自《后汉书·杨震列传》)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
(1)举茂才 举:___________
(2)道经昌邑 道:___________
(3)故人知君 知:___________
(4)后转涿郡太守 转:____________
2.下列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大将军/邓骘闻其贤/而辟之
B.大将军邓骘/闻其/贤而辟之
C.大将军邓骘/闻其贤/而辟之
D.大将军/邓骘闻/其贤而辟之
3.根据内容填空。
(1)“大将军邓骘闻其贤而辟之”中的“其”是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此遗之”中的“此”是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白话文。
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谒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中叙述的两个故事。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纵观全文,我们可以看出杨震是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推举,选拔 (2)取道 (3)了解 (4)调动
2.C
3.(1)杨震
(2)“清白吏子孙”(“清白吏子孙”的美名)
4.他(杨震)过去在荆州曾举荐的秀才王密担任昌邑县令,前来拜见他,到了夜里,(王密)怀里揣着十斤金子来送给杨震。
5.(1)杨震拒金(贿)。
(2)杨震拒绝“为开产业”。
6.贤明,刚直,清廉(答“贤明”“刚直”“公正”等意思可给分,答“清廉”“廉洁”“公廉”“清白”等意思即可给分)
【2016·贵州省遵义卷】
(四)四知
大将军邓骘闻其贤而辟之,举茂才,四迁荆州刺史、东莱太守。当之郡,道经昌邑,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谒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无知者。”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密愧而出。后转涿郡太守。性公廉,不受私谒。子孙常蔬食步行,故旧长者或欲令为开产业,震不肯,曰:“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
1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①闻其贤而辟之( ) ②当之郡( )
③何谓无知( ) ④故旧长者( )
2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
译文:
②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
译文:
21.本文写了杨震的哪两件事?表现了他怎样的可贵品质?
答:
19.①听到②到;去③说④老朋友
20.①我了解你,你却不了解我,这是为什么呢?(给分点:“故人”“知”,反问句式)②(我要)后代被称作清官的子孙,用这个来馈赠铪他们,不也是很优厚的吗?(给分点:“以”“遗”“厚”,省略句式)
21.拒绝下属夜怀金十斤相送,拒绝“故旧长者”提出的“为开产业”,表现出杨震淸正、廉洁、自律的可贵品质
四知
大将军邓骘闻其贤而辟之,举茂才,四迁荆州刺史、东莱太守。当之郡,道经昌邑,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谒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无知者。”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密愧而出。后转涿郡太守。性公廉,不受私谒。子孙常蔬食步行,故旧长者或欲令为开产业,震不肯,曰:“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
1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①闻其贤而辟之
②当之郡
③何谓无知
④故旧长者
2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
②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
21.本文写了杨震的哪两件事?表现了他怎样的可贵品质?
[ca11b74fe1717a8e.jpg]
您可能感兴趣的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