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选段,回答有关问题。(12分)

⑴“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⑵“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⑶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在30年代国立青岛大学的两年时间,我对他是有着深刻印象的。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闻先生也总是头发零乱,他是无暇及此的。饭,几乎忘记了吃,他贪的是精神食粮;夜间睡得很少,为了研究,他惜寸阴、分阴。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

⑷不动不响,无声无闻。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几年辛苦,凝结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

⑸他并没有先“说”,但他“做”了。作出了卓越的成绩。

⑹“做”了,他自己也没有“说”。他又由唐诗转到楚辞。十年艰辛,一部“校补”赫然而出。别人在赞美,在惊叹,而闻一多先生个人呢,也没有“说”。他又向“古典新义”迈进了。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

⑺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

12、用自己的话概括所节选的内容。(2分)

13、体会“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中两个“说”的不同含义。(2分)

14、为更好地刻画学者闻一多的形象,作者十分注重细节描写。请品析下面句子。 (3分)

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

15、说说开头第(1)(2)节在文中的作用。 (3分)

16、下列选项中对课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吃尽”“消化尽”“远射”“文化药方”等词语,生动地表现了闻先生全身心投入研究,执著探寻从文化上拯救民族之路径的研究状态。

B.文中大量使用对称句式和四字词语,使语言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读来琅琅上口。

C.作者善于合理安排材料详略,如:详写最为艰辛的《唐诗杂论》的写作过程,而略写比较顺利的《楚辞校补》《古典新义》的写作过程。

D.第(3)节中“‘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是比拟的说法,把当时的中华民族比成一个病人,说明闻一多当时从文化上来探求救国的方法,也还仅仅是走出了第一步。

12、(2分)写作为学者的闻一多“做了再说,做了不说”的特点。(用文中原句答不给分)

13、(2分)前一句中的“说”意为向别人宣告自己要干什么(1分) ,后一句中的“说”意为向别人告白自己干了什么(1分)。

14、(3分) 用比喻的修辞手法(1分),通过闻一多先生的本子上多、密、整齐的小楷字这个细节(1分),表现出闻一多先生踏实严谨、一丝不苟的治学态度(1分)。  

15、(3分)开门见山,照应题目(1分),通过对比,突出闻一多先生“说”和“做”的特点(1分),引起下文(1分)。

16、(2分)C 

雪山向日葵(18分)

⑴ 从雪山下来,已是傍晚时分,阳光依然炽烈,亮得晃眼。从很远的地方就望见了那一大片向日葵海洋,像是天边一群扑腾着金色羽毛的大鸟。

⑵ 车渐渐驶近,你喜欢你兴奋,大家都想起了梵高,朋友说停车照相吧,这么美丽这么灿烂的向日葵,我们也该作一回向阳花儿了。

⑶ 秘密就是在那一刻被突然揭开的。

⑷ 太阳西下,阳光已在公路的西侧停留了整整一个下午,它给了那一大片向日葵足够的时间改换方向,如果向日葵确实有围着太阳旋转的天性,应该是完全来得及付诸行动的。

⑸ 然而,那一大片向日葵花,却依然无动于衷,纹丝不动,固执地颔首朝东,只将那一圈圈绿色的蒂盘对着西斜的太阳。它的姿势同上午相比,没有一丝一毫的改变,它甚至没有一丁点儿想要跟着阳光旋转的那种意思,一株株粗壮的葵干笔挺地伫立着,用那个沉甸甸的花盘后脑勺,拒绝了阳光的亲吻。

⑹ 夕阳逼近,金黄色的花瓣背面被阳光照得通体透亮,发出纯金般的光泽。像是无数面迎风招展的小黄旗,将那整片向日葵地的上空都辉映出一片升腾的金光。

⑺ 它宁可迎着风,也不愿迎着阳光么?

⑻ 呵,这是一片背对着太阳的向日葵。

⑼ 那众所周知的向阳花儿,莫非竟是一个弥天大谎么?

⑽ 究竟是天下的向日葵,根本从来就没有随着太阳旋转的习性,还是这雪山脚下的向日葵,忽然改变了它的遗传基因,成为一个叛逆的例外?

⑾ 或许是阳光的亮度和吸引力不够么?可在阳光下你明明睁不开眼。

⑿ 难道是土地贫瘠使得它心有余而力不足么?可它们一棵棵都健壮如树。

⒀ 也许是那些成熟的向日葵种籽太沉重了,它的花盘,也即脑子里装了太多的东西,它们就不愿再盲从了么?可它们似乎还年轻,新鲜活泼的花瓣一朵朵一片片抖擞着,正轻轻松松地翘首顾盼,那么欣欣向荣、快快活活的样子。它们背对着太阳的时候,仍是高傲地扬着脑袋,没有丝毫谄媚的谦卑。

⒁ 那么,它们一定是一些从异域引进的特殊品种,被雪山的雪水滋养,变成了向日葵种群中的异类?可当你咀嚼那些并无异味的香喷喷的葵花籽,你还能区分它们么?

⒂ 于是你胡乱猜测:也许以往所见那些一株单立的向日葵,它需要竭力迎合阳光,来驱赶孤独,权作它的伙伴或是信仰;那么若是一群向日葵呢?当它们形成了向日葵群体之时,便互相手拉着手,一齐勇敢地抬起头来了。

⒃ 它们是一个不再低头的集体。当你再次凝视它们的时候,你发现那偌大一片向日葵林子的边边角角,竟然没有一株,哪怕是一株瘦弱或是低矮的向日葵,悄悄地迎着阳光凑上脸去。它们始终保持这样挺拔的站姿,一直到明天太阳再度升起,一直到它们的帽檐纷纷干枯飘落,一直到最后被镰刀砍倒。

⒄ 当它们的后脑勺终于沉重坠地,那是花盘里的种籽真正熟透的日子。

⒅ 然而你却不得不也背对着它们,在夕阳里重新上路。

⒆ 雪山脚下那一大片背对着太阳的向日葵,就这样逆着光亮,在你的影册里留下了一株株直立而模糊的背影。

17.“秘密就是在那一刻被突然揭开的”一句中“秘密”一词指的是什么?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4分)

18.作者在⑽-⒁段中,对雪山向日葵特点形成的原因进行了一系列的猜想,删去这些内容行不行?为什么?(3分)

19.认真揣摩⒃段,并结合全文,说说作者通过对雪山向日葵的描写颂扬了什么精神(4分)

20.作者发现了雪山向日葵的特性后,进行了深入的反思和再认识。作者“发现——反思”这一认识的过程,对你有什么启示呢?(4分)

21.这篇文章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文章是如何运用这种表现手法的?(3分)

17.雪山向日葵不是围着太阳旋转的。(或:用那个沉甸甸的花盘后脑勺,拒绝了阳光的亲吻。等等) 

18.(1) 不行。

(2) 如果删去这些内容,容易使人产生误解,以为雪山向日葵不围着太阳旋转是其他原因造成的。写了各种猜测,又加以否定,证明不围着太阳旋转是雪山向日葵独有的特性。(或:写这些猜测是作者深入思考的过程,通过排除其他可能,突出雪山向日葵的特性)。 

19作者从对雪山向日葵这种特性描写中颂扬了不盲从,不谄媚,团结向上,始终如一,坚持自我等精神。

20盲目信从和简单的概念化, 使人远离真实与真理。(或:只有认真观察,深入思考,才能抓住事物的真谛,得出独到的见解) 

21象征手法。(或“托物言志”或“托物咏怀”)作者用雪山向日葵不盲从,不谄媚,团结向上,始终如一,坚持自我等精神,象征了具有特立独行、敢于坚持自我精神的人。             

陨石来袭(12分)

日前,俄罗斯发生了一起震惊世界的陨石侵袭事件,导致千余人受伤,经济损失高达

10亿卢布。一时间陨石和陨石灾难成为全球热点。

【陨石是什么】

在浩瀚广阔的茫茫宇宙中,数以亿计的恒星、行星、小行星及其他太空碎片都在各自的轨道上运行着,但仍然有不少星体“不守规矩”,甚至闯到地球。与其他星体不同的是,我们的地球有着厚厚的大气层作为保护伞,当外来物质高速进入大气层时,通常在145千米向下至ll0千米的高空与大气发生摩擦而燃烧发光,我们常常看到的天空中那一条条转瞬而逝的亮线即是流星体,名曰流星。一般情况下,流星体在下落至80千米的高空即已耗尽,但是也有少许流星体剩余残片坠落在地面,这就是我们常说的陨星。

从化学成分上讲,陨星很普通,只不过是矿物的集合体而已。目前,我们在陨星中已发现的矿物有80多种,绝大多数矿物在地球岩石中都有,仅有几种是陨星特有的。陨星矿物大多是镁铁硅酸盐,并且普遍含有少量的石墨,个别陨星中有金刚石。按照其成分和结构分类,陨星可以分为铁陨星(几乎全由铁镍合金组成,又称陨铁)、石陨星(主要由铁镁硅酸盐组成,又称陨石)和石铁陨星(由铁镍合金和硅酸盐混合而成)。比如,现存于新疆乌鲁木齐市展览馆的一块陨星,体积为3.5立方米,其主要成分就是铁,占88.67%,其次为镍。另有少量钴、磷、硅、硫、铜等化学元素。而这次坠落在俄罗斯的陨石是所含的物质为橄榄石、陨硫铁、铁镍等寻常陨石矿物物质,是最普通的陨石,价值并不高。

【毁屋伤人极少见】

虽然经常有陨星袭向地球,可实际上,人们被陨石碎片击中的可能性很小。此次俄罗斯陨石坠落事件之后,俄当局也只找到了50多块体积很小的碎块。有关学者指出,此次俄罗 斯陨石造成的房屋损坏和人员受伤,其元凶是冲击波——这颗直径约l 5米,重7000吨的 陨石.在距离地面20一25千米的高空发生爆炸,爆炸释放的强大冲击波导致建筑物倒塌及玻璃破碎将人割伤。

研究发现,每年到达地球附近的质量大于l 00千克的流星体约有l 500颗,但到达地面上时大部分质量残留不过l 0千克。发现率不过每年4—5块。俄罗斯科学家在车里雅宾斯克州切巴尔库尔湖附近。发现了2月15日坠落的53块陨石碎片。53块陨石残片中,最大的残片直径达7毫米。大块陨石撞击地球的概率其实很小,并且长期以来是保持稳定的。

(《知识就是力量》2013.4)

【淘宝网上卖陨石】

新京报讯(记者王卡拉)俄罗斯陨石坠落事件引发全球关注,也带来了新一波陨石热。

近日,淘宝网出现一些店铺和卖家,自称售卖“俄罗斯陨石碎片”,价格从8000元到l 0万元不等。一名卖家还在淘宝跳蚤街对陨石进行展示,重量约3公斤,自称刚从国外空运回国仅此一块,“标价8万元,当面交易”。记者联系售卖者,对方拒绝接受采访。(《新京》2013.2.24)

【恐龙灭绝或许源于陨石撞击】

关于恐龙的灭绝,科学家们有各种各样的说法,其中被大多数人所采信的是“陨石撞击 说”。持这种观点的科学家认为,6500万年前有一颗巨大的陨石或小行星以极大的速度撞击了地球,宇宙尘埃覆盖地球表面达若干年,暗无天日导致地球上绝大部分生物灭绝。

【杞人忧天新解】

杞人忧天常用来比喻不必要的或缺乏根据的忧虑和担心。但经考证,杞人忧天或许有历史依据。《左传》载,鲁庄公七年四月(公元前687年),是夜,天空中有燃烧的流星划过杞国南部,一颗大陨石坠入神灵湾(山东新泰市高西村),山谷化为灰烬,形成的巨型水坑。碎片随处都是,之后又发生过两次天降陨石雨,杞人举国惊恐。(宋一欣腾讯微博20 13.2.19)

11.阅读上面的文字材料,请选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如果没有厚厚的大气层作为保护伞,地球会被更多的陨石砸中。

B.文中所举的现存于新疆乌鲁木齐市展览馆的一块陨星,从其成分和结构来看,应该属于石铁陨星。

C.到达地球表面的陨石比它原来在太空的时候体积变小了。

D.俄罗斯陨石降落导致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主要不是因为陨石直接砸中造成的。

12.为什么文中加点字“不守规矩”要加引号?请作简要点评。(3分)

13.小王叔叔是个“陨石迷”,看到淘宝上有俄罗斯陨石出卖,想要购买那块重约3公斤的陨石来做收藏。请你运用阅读材料提供的有关信息,对他进行劝阻,语言要求得体。(3分)

14.有人认为“杞人忧天”是有根据的,你觉得我们现在有必要担忧陨石撞击吗?请你简要阐述理由。(3分)

11.B(应该是铁陨星)(3分)

12.加引号表示特殊含义。文中“不守规矩”运用了拟人手法,意思是偏离轨道或不按照原有轨道运行,这样写形象生动,幽默风趣,吸引读者阅读兴趣。(3分,意思相同即可)

13. 示例:王叔叔,这次坠落在俄罗斯的陨石是最普通的石陨石,价值并不高;俄科学家总共才发现53块残片,而且最大的才7毫米,网上叫卖的肯定是假的。我看您还是不要轻信(购买)。(3分,理由任选其一即给1分,表明态度1分,语言得体1分)

14.回答“没必要”并阐述理由得两分,回答“有必要”并阐述理由得3分。

没必要:到达地球表面的陨石数量极少,体积也很小,危害不大(1分);大块陨石撞击地球的概率很小(1分)。所以没有必要担心陨石撞击。

有必要:虽然陨石撞击地球并且造成巨大灾难的几率很小(1分),但是,地球和人类历史上也曾有过陨石袭击造成灾难的现象,所以,我们有必要防患于未然,寻找对策,以防万一(2分)。

那颗善良的心(12分)

刚到广州时,在火车站坐上校车,颠簸了半天才到学校,感觉到处都在修路,到处都是嘈杂的人群,到处都是污浊的空气。那个从大山里走出来的土里土气的小姑娘,对广州的美好想象转化成坐立不安的焦虑,开始了与这座城市持久的碰撞。从宿舍区到教学区上课的天桥上。遇上了衣衫不整的老太太,想也不想,从口袋里摸出一个硬币。放到讨钱的碗里。走了不远,碰到一个残肢的乞丐,稍微迟疑了一下,又从口袋里掏出一个硬币,放到讨钱的帽子里。接近教学区时,又遇到已经几天没有钱吃饭的母女,在这个繁华的都市,怎么这么多乞丐呢?将手再伸进口袋,怎么摸也没有零钱了。我准备打开书包去翻,身边响起了一个声音:“你要是这样,你的生活费一周就用完了。”我抬起头,看到了刚认识的师兄,他很生气地说:“你现在很有钱吗?你就这样浪费你父母的钱吗?他们都是骗人的。”怎么可能是骗人的呢?天桥上的老太太,衣衫不整、愁容满面;天桥底下的那个小兄弟,手脚都没了;还有那对母女,面黄肌瘦。“如果是真的,那么,那个没有手脚的小兄弟是怎样来到这里的?”我无法回答,心中充满了困惑和惶恐。

周六下午,背着书包到图书馆去看书,突然看到一个小伙伸手到一个打扮时尚的同学的书包去偷钱包。“抓小偷啊,他偷钱包!”小伙听到我大叫,拿着钱包跑了。我把书包扔下,拔腿去追,边追边喊:“抓住那个小偷!”不过,没人帮我,人们只是好奇地看着一个土里土气的女孩拼命追着一个年轻的小伙,而在这个女孩后面,另一个女孩在喊:“同学,不用追啦,钱不要了。”钱怎么可以不要了呢?怎么可以纵容小偷呢?奇怪啊,这座城市的人为什么都不帮我抓小偷呢?最终,我没追上那个小偷,被偷了钱包的同学气喘吁吁地追上来:“没关系,钱包不要了。我.只是想告诉你,下次再遇上这样的事情,你不要去追,小偷可能有刀。”我吓了一跳,感谢这位小偷,没有把刀指向我。

晚上下自习回宿舍的路上,遇上一个背着书包的陌生人,他问我:“同学,你可以帮我一个忙吗?”原来,他的钱包被人偷了,没有了回家的路费,他请我帮他打一个电话。我热心地帮他打电话,又给他买了面包。在他转身离开的瞬间,我叫住他,掏出口袋里仅有的十几块钱,塞到他的手里。回到宿舍,大家都说我上当受骗了,这是一个常见的骗人伎俩,我居然相信了。“你连一碗5毛钱的番茄鸡蛋汤都舍不得吃,为什么对骗子这么大方? ”事实上,我并不是没有想过这个陌生人可能是个骗子,只是,我觉得他也许是真的遇上了麻烦。即使他是一个骗子,也许会被我的真心诚意感动,不再骗人。

就这样。我傻乎乎地过完了我的大学第一学期。考完试,高兴地坐公交车去小哥家玩。

在公交车站上,我看到了让我惊愕的一幕: A.

现在,我终于学会了若无其事地经过乞丐,学会不与陌生人打交道,偶尔遇上小偷也不再拔腿去追。我已习惯了这个城市的嘈杂,也习惯了这个城市形形色色的人,只是有时候,我会觉得自己的灵魂有点孤单,审视自己的内心,会觉得有点底气不足。这个时候,我会想起初到广州时那个土气却又善良真诚的女孩。我知道,那个土气的女孩依然很愿意去相信人.也很乐意帮助人,只是,却又莫名地害怕会被骗、被算计、被陷害。

(选自《读者》,2013年第8期,文字有删改,作者smilings)

7.本文以“我”的心理变化为线索,请通读全文,补全下列空格。(2分)

美好想象—→① —→② —→莫名害怕

8.联系上下文,品味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4分)

(1)那个从大山里走出来的土里土气的小姑娘,对广州的美好想象转化成坐立不安的焦虑,开始了与这座城市持久的碰撞。

(2)不过,没人帮我,人们只是好奇地看着一个土里土气的女孩拼命追着一个年轻的小伙。

9.本文在语言风格上与下列哪篇课文最接近? ( ) (2分)

A.《谈生命》B.《那树》C.《背影》D.《端午的鸭蛋》

10.请根据上下文的语境,推理故事的发展过程,在文中A.处补写一个合理的故事情节,使 上下文连贯、顺畅。(字数不超过200字)(4分)

7、焦虑(答“坐立不安”不能得分);困惑和惶恐。(2分)

8.①“碰撞”一词化无形为有形,生动地表现了刚从大山里走出来的小姑娘身上那颗善良又真诚的心在面对广州这座城市的嘈杂环境时的不适应,以及和城市中形形色色的人们那颗习惯了怀疑一切、冷漠待人的心灵之间的格格不入;姑娘的真诚善良与城市的冷漠麻木产生冲突。含蓄地流露了内心的无奈与孤单。(1分,意思相同即可)引出下文。设置悬念。对后面故事情节的总括。(1分,任何一点即可)

②“土里土气”一词贬义褒用,表面指女孩与城市中人们穿着打扮上的格格不入(女孩的打扮与她那颗善良真诚的心形成对比),突出了女孩那颗善良真诚的心灵。(2分)

9.C(2分)

10.略(4分。要求回应前文中所举的例子。语言要求顺畅连贯)

最后一课(13分)

一位哲学家带着他的一群学生去漫游世界,十年间,他们游历了所有的国家,拜访了所有有学问的人。回来之后,哲学家在郊外的一片草地上坐了下来,说:“十年游历,你们都已是饱学之士,现在学业就要结束了,我们上最后一课吧?”

弟子们围着哲学家坐了下来。哲学家问:现在我们坐在什么地方?弟子们答,现在我们坐在旷野里。哲学家又问,旷野里长着什么?弟子们说,旷野里长满杂草。

哲学家说:“对,旷野里长满杂草,现在我想知道的是如何除掉这些杂草。”

一个弟子首先开口,说:“老师,只要有铲子就够了。”哲学家点点头。

另一个弟子说:“用火烧也是很好的一种办法。“哲学家微笑了一下,示意下一位。

第三个弟子说:“撒上石灰就会除掉所有的杂草。”

接着讲的是第四个弟子,他说:“斩草除根,只要把根挖出来就行了。”

等弟子们讲完了,哲学家站了起来,说:“课就上到这里了,你们回去后,按照各自的办法去除一片杂草,没除掉的,一年后,再来相聚。”

一年后,他们都来了,不过原来相聚的地方已不再是杂草丛生,它变成了一片长满谷子的庄稼地。弟子们围着谷地坐下,等待哲学家的到来,可是哲学家始终没有来。

几十年后,哲学家去世,弟子们在整理他的言论时,私自在最后补了一章:要想除掉旷野里的杂草,方法只有一种,那就是在上面种庄稼。同样,要想让灵魂不被纷扰,惟一的方法就是用美德去占据它。

18、(3分)联系上文,解释“饱学”的意思,并再出含有“饱”字的成语。

意思: 成语:

19、(3分)哲学家给学生上的最后一课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主要内容:

20、(3分)一年后的相聚,哲学家未到,请为哲学家写几句合适的话,解释一下

没到的原因。

21、四个弟子除掉杂草的方法各不相同,对于前两个弟子的回答,哲学家的态度

分别是:“ ”“ ” 这种写法对你在写作文时的材料

选择上有什么启发?(4分)

我的启发:

18、 学识渊博   成语略

19 、怎样除掉旷野里的杂草

20、我因为有事去不了, 但是答案你们应该都看到了,明白了之类

21、点点头

微笑了一下

详略之类

22.略(4分)

我和鸟儿有个约会(14分)

①我和我的朋友是在阳台上认识的。那天我在阳台上晒红枣,他来阳台上偷吃红枣,不幸被我撞见。我当时一见到他,心里就直扑腾,生怕惊着了他,倒像是我在偷吃他的红枣一样。就在他看到我便飞也似的逃窜时,我喜欢上了他。

②他是一只鸟儿。长得尖嘴猴腮,还灰不溜秋,乍一看还真不像只好鸟。从他那上蹿下跳的调皮劲儿上看,很像我那精力过剩的儿子,所以我断定,这厮一定也是一个小男生。我每早拿出一点红枣摆上阳台。他也守信用,每天厚着脸皮准点飞来。吃饱喝足后,就坦然地飞走了。我则躲在门后偷看,享受着我这人类爸爸的爱意。

③我儿子见到这鸟后,忙着下套子要逮,只是他手笨,没有得逞。被我发现。当即收缴作案工具,并厉声斥责:“你怎么可以随意伤害一只可爱的小鸟呢?他是人类的朋友。”“拉倒吧,老爸,你在我们家里,吃的鸡比谁少吗?”他回敬我一句。

④喂鸟是幸福的,喂那种食欲特好的鸟尤为幸福。几天后,待鸟儿吃得心安理得了,躲在门后的人便想出来认个亲戚。那天,见日头很红,估计他的心情也不坏,我把头从门后慢慢探出,献上早已准备好的笑容,希望他能像喜欢红枣一样喜欢这张脸。然而他不友好,在他看我的眼神中,充满着警惕和敌意。我怀疑他读不懂我们人类的笑客,这是令人沮丧的。可笑的是,在他高度戒备地注视着我的当口,还不忘以极快的速度朝枣儿猛叼上一口,然后马上又恢复严肃的盯人状。我觉得他在耍小聪明.为了不影响他进餐,我只好重新退回门后。

⑤一天周末,我见以往总是孤孤单单的他,身后还跟着一只大胖鸟,以为是他的胖太太。我急忙跑到门后窥探他们。这胖鸟给我的印象极好,叫声柔和,仪态端庄。吃相也颇有教养,在我们人类圈中,这叫淑女形象吧。然后据我在门缝反复观察,这胖鸟不是小家伙的太太,因为它们之间从来不黏黏糊糊,也不眉来眼去,只是同来同吃,连同回都不常见。胖鸟每次吃完后,总要衔上一枚红枣带走——可能是一只母亲鸟吧,且家庭负担不小。带她来的是儿子,这母子俩很少对话,不愿沟通,就像我家那母子俩一样。

⑥什么事情都有个结束。我与鸟儿缘尽的时候,是我出差两天回来后。阳台上红枣已尽,鸟儿不见踪影。我急忙很张扬地摆上红枣,古人植芭蕉以邀雨,而今我摆红枣以邀鸟。鸟儿鸟儿何不归?可惜一切都晚了,他们走得干干净净。估计在以后的岁月里,是不会再想我一下了。

⑦鸟儿子走了,还好我有儿子,他是没办法把我甩掉的。那日,见我在阳台上想鸟,儿子走过来,拍拍我的肩膀说:“算了老爸,别跟破产似的,不来就不来吧,还省点枣呢。”他是好心,以为舍不得红枣就可以宽我的心,其实.他哪里知道,我真正舍不得的是,我们蜗居在城市的人那少得可怜的温情。只不过鸟儿和我儿子他们从来都不稀罕这些罢了。

13、“我”和“我儿子”对待“鸟儿”有哪些不同?(4分)

14、第④段中“然后马上又恢复严肃的盯人状”,鸟儿“严肃的盯人状”是怎

样一 种眼神呢?(用原文词语回答)(2分)

15、第⑥段中的画线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2分)

16、第⑥段中加点词语“一下”用得好,好在哪里?(3分)

17、“我”在文中向人们发出怎样的呼唤?(3分)

13.①“我”喜欢鸟、爱护鸟,“我儿子”逮鸟;

②“我”思念鸟,“我儿子”对鸟不再来无所谓。

14.充满着警惕和敌意。(或:高度戒备地注视)

15.急切盼望鸟儿回来。

16.①“一下”表示小鸟对“我”一点留恋之心都没有;

②更突出“我”那种失落的心情。 

17.呼唤人世间的温情和关爱。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9~23题。(11分)

成长的桥

①我记事很晚,所有关于童年的记忆,差不多都在父母与别人闲谈中得知。在很多人眼里,我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笨小孩。

②上学第一天回家在巷口碰上母亲,她问:“老师今天讲了啥?”我想了半天才挤出三个字,“脚板印”。母亲又问一起回来的同学,她说:“老师要我们脚踏实地,好好学习。”大家一阵笑,我也跟着笑。一次不小心摔破了家中珍爱的花瓶,我把碎渣扫到地板中央,再搬个小凳老实地坐在旁边。母亲回来生气地责骂时,我振振有词地说:“老师讲要表扬诚实的孩子,您却批评我!”母亲忍不住扑哧笑了。

③也许智商有限加上读书不用心,虽然花了时间做了副努力的样子,小学时成绩并不理想。别人家的父母见了面总是夸自己的孩子如何了得,我父母只能一边讪笑一边借机脱身,回来了他们彼此安慰说,孩子老实,心眼又好,读书也自觉,就别逼她了。那时真想像皮皮鲁那样,把课本煮了熬汤喝,除此外我想不到法子读好书。

④懵懵懂懂长到九岁,我的思想第一次发生重大转折。

⑤那年,春天的花开得特别艳,尤其我家向阳的窗下(那里有个半米宽的窄台),花朵更是美不胜收。我喜而忘形,一手扳窗,一手摘花,却忽略了扳着的窗子是没有插销的。一分钟后那扇要命的窗子开了,把我像球一样从二楼抛下去做了自由落体运动;仙人掌又火上浇油,落地我已变成昏迷不醒的“刺猬”。后来听说,是好心的行人送我进了医院;私下嫌我笨的母亲,听到这个消息竟在柜台内晕倒了,苏醒过来跌跌撞撞推开同事就往医院跑;而父亲一脸煞白,骑自行车撞到了电线杆,爬起来车子不要、泥水不管地直往前冲……那天医生差点下死亡通知书,警告说,病人必须一直保持清醒意识。于是父母每隔一个小时便忐忑不安地唤我一次。昏昏沉沉往下坠落的我,就被父母一声又一声、柔和而又有力、平稳而又[甲]、掺杂着心疼与希翼的呼唤拉回了这鸟语花香的世界。

⑥那年期末,我破天荒考了个全年级第一。邻居说这一摔没留个后遗症已是万幸,想不到还摔开了窍,变聪明了。只有我自己知道,是48小时的昏迷中母亲带泪的呼唤,父亲紧握我手的力量,及一睁开眼他们憔悴面容上的极大喜悦,与眼眶里滑落的中年人的泪水,让我一刹那长大了。我才知道我对父母是那样重要。心中渐渐清晰的爱滋生成牢不可破的愿望——我要为父母好好读书。拿到成绩单时父母的[乙]和欣慰,让我开心了好久。后来读书成了习惯,一读读到了研究生。

⑦我至今仍不知道我的智商属高属低,这对人的一生也许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有怎样的父母,从懵懂到明事,其实只有一桥之隔;这座桥,就是父母温厚的爱。就像黑云经过太阳的亲吻也会变成绚丽的彩霞,再笨的小孩,有父母的爱来呵护,也会成长为顶天立地的栋梁。

19.根据表现人物心情的需要,[甲]、[乙]两处应填入的恰当的词语是什么?(2分)

[甲]处填 ;[乙]处填

1. 第②段中“母亲回来生气地责骂时,我振振有词地说:‘老师讲要表扬诚实的孩子,

您却批评我!’母亲忍不住扑哧笑了”,结合上文内容,说说母亲为什么转怒为喜?

(2分)

21.结合全文内容,概括“我”的特点。(2分)

22.文中多处写父母亲给予“我”的爱,请写出你感受最深的句子。(3分)

2、“成长的桥”在文中指 。结尾画线的句子表达作用

。(2分)

19.[甲]焦虑(或:焦急,急切)(1分)[乙]惊喜(或:喜悦)(1分)

20.母亲因“我”打碎花瓶而生气,但听了“我”很是认真的回答,觉得“我”老实可爱,自然转怒为喜。(2分)

21.“我”是一个诚实、心眼好、理解父母,读书自觉的人。(2分)

22.“私下嫌我笨的母亲,听到这个消息竟在柜台内晕倒了,苏醒过来跌跌撞撞推开同事就往医院跑”,或“父亲一脸煞白,骑自行车撞到了电线杆,爬起来车子不要、泥水不管地直往前冲”。(3分)

23.成长的桥指的是“父母温厚、深挚的爱”。作用:它生动形象地强调了父母之爱对于孩子成材所起的重要性。(2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18题。(11分)

呵,中国心

朋友,当你听到《我的中国心》这支歌的时候,难道你不陶醉在那优美、深沉的旋律里?难道你不被歌曲所抒发的那种强烈的爱国情愫所感染?难道你不因此而联想起许许多多有一颗中国心的炎黄子孙?

“……我的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烙上中国印……”

在歌声中,我想起了一个四五岁的小孩,他蹲在一边,看着一张图纸。我和几个伙伴在打排球。突然,球掉进了水沟里。“哎,这张纸给我擦球行吗?”“我才不呢!”我掏出一块巧克力,说:“你把纸给我,这巧克力就归你。”他望望巧克力,又望望地上的那张纸——哦,这时候我才看清那是一张中国地图。他摇摇头。我故意追问了一句:“你不想吃吗?”“想。”“那你怎么不给我?”他扑闪着大眼睛,认真地说:“爷爷说,不能出卖祖国。”

热爱自己生于斯、长于斯的祖国,是中华民族世世代代的共同感情。这种感情一代连着一代,缠绵不断。你看,这个幼小的心灵里,不是已经注进了真挚的爱国之情了么!

呵,中国心!中国心!

“长江、长城、黄山、黄河,在我心中重千斤……”

记得报纸曾经报道这样一件事,在进攻被敌寇侵占的者阴山的途中,__碰到敌人布下的雷区。因扫雷器出故障,无法前进,时间已非常紧迫,容不得半点迟疑!一位战士挺身而出,毫不犹豫地放下枪支,从容地滚向雷区。顿时,雷声四起,火光冲天,硝烟弥漫……为了捍卫祖国的尊严,战士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给__滚出了一条通向胜利的路,自己也走完了闪光的人生之路。

祖国——难道还有比这更为神圣的字眼吗?为了她,多少人献出了勃发的青春,多少人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在这些人的心里,祖国的位置永远高于一切,高于一切!

呵,中国心,中国心!

“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心中一样亲……”

远在大洋彼岸的美国,有一位生命垂危的华侨,叫儿女们从保险柜里取出一个精制的盒子。儿女们不知道盒子里装的是什么,等父亲用颤抖的手接过去,打开来,一看,原来是一撮黄土!一个家财万贯的企业家,为什么会看重这分文不值的黄土!这是他离开祖国时,含着热泪揣在怀里带走的。他用微弱的声音说:“当年,我为生计所迫离开了祖国,可我的心始终没有离开祖国啊!我每每望着这撮土,思念遥远的故土……终于,我的心愿得到了实现,祖国强大起来了!强大起来了!……可惜我已无法为她出力了,这是我终身的遗憾,……”他立下遗嘱:将自己的骨灰撒在祖国的大地上,把毕生积累的一笔财产献给祖国;并要求儿女们回到故土去,建设祖国……

这是什么时候?——他快要离开人世的时候;这是什么地方?——远离祖国的地方。可他还是深深地眷恋着祖国、热爱祖国!这是一颗多么火热的赤子之心啊!

呵,中国心,中国心!

“流在心里的血,澎湃着中华的声音……”

14.将文中三个事例的内容,各用一句话概括出来。(3分)

(1)

(2)

(3)

2、文中选取的三个事例顺序能否颠倒,为什么?这三个事例分别说明了什么?(第2问,

用文中原话回答)(3分)

16.老华侨“精制的盒子”里是“一撮黄土”,它在文中有什么寓意?(2分)

17.文中引用的歌词在内容和结构上的作用是什么?(2分)

内容:

结构:

18.本文的中心句(用文中原话回答): 。(1分)

14.(1)一个四五岁的小孩不肯用中国地图擦球。(2)一位战士为捍卫祖国不惜牺牲自己生命而滚雷。(3)生命垂危的华侨立遗嘱将骨灰撒在祖国大地上。

15.不能。这三个事例是按小孩、青年战士、老华侨的年龄顺序排列的;另外每个事例与它前面的歌词是相照应的,歌词与事例是说明与被说明的关系,因此不能颠倒。

16.这撮黄土饱含着海外游子对祖国的眷恋之情。老华侨每当凝望“黄土”,就会想起遥远的故土。老华侨把这撮“黄土”看做家乡的化身,祖国的化身。

17.内容:前三段歌词是对每个事例的内容概括,最后一段歌词是总结全文。结构:歌词起到线索的作用,使文章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18.文末一句:“流在心里的血,澎湃着中华的声音。”

枯 竹(10分)

①我在北风呼呼的野外,遇见了它——一株枯竹,静静地斜卧在清翠的众竹前,像白发苍苍的垂暮老人,显得那么另类。

②竹仿佛是邻家的哥哥,一直在我的童年里俊朗地挺立着,伴我走过懵懂的童年。

③犹记得,小时候,雨后的春日里,我在竹林里咔嚓咔嚓地掰断少年般稚嫩的春笋,拿回家,母亲的巧手把它变成一盘鲜嫩的笋丝炒肉,令人食欲大增;燥热的夏日里,竹林间声声蝉唱送来阵阵清凉,我和一帮小伙伴举着小竹竿到竹林里捕蝉。秋日里,竹林里秋虫啁啾着告诉我它们的童年故事;冬天下雨的夜里,雨打竹叶发出清脆悦耳的沙沙声,像一首摇篮曲,伴我进入温暖的梦乡……悠悠岁月里回首,一株株绿竹在我的童年里摇摇曳曳,每一片竹叶,都依附着一件难忘的童年趣事。

④面前的这株枯竹,枝干枯黄,一身萧索,在踌躇满志、正值青春的众竹面前,是那么惹眼,禁不住引我遐思连连——我仿佛见到了它的前身:某个雨后的春日早晨,它憨憨地从土里钻出头来,好奇地看着这个大千世界,抖落身上的旧盔甲,用力拔长。宁静的夏夜它与清风交谈,与明月对望,它聆听夏蝉的歌唱,它知悉秋虫的心事,它也它化身为一支笛、一管箫,啸啸天籁游走于天地苍穹间;它是“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煮团结土壤,与寒风对抗。

⑤这株枯竹,引发我对它后世的遐想:它化身为一支笛、一管箫,啸啸天籁游走于天地苍穹间;它是“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煮茶吟诗的高雅;它是竹篱上爬满牵牛花的田园;它是竹篮采野花、摘野菜的诗意;又或,它化身竹筷为烟火,化身竹竿为晾衣;再或,它化为一缕缕温暖的炊烟……

⑥它是陆游“好竹千竿翠,新泉一勺水”,它是朱熹“坐获幽林赏,端居无俗情”,它是刘禹锡“依依似君子,无地不相宜”,它是王维“ ”,它是苏轼“ ” ,它是郑板桥 “ ” 。

⑦枯竹,仿佛是走过盛年、走过无数人生风雨的垂暮老人,它不是走向生命的终结,而是走向了更高远的生命。

⑧…… …… (选自《思维与智慧》2012第9期有改动)

10.这篇散文以什么为线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下面诗句是从第⑥段中抽取出来的,依据文意,在下面横线处选择还原,只填序号。

A.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B.雪压不倒,风吹不折C.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还原:它是王维“ 。”它是苏轼“ 。”它是郑板桥“ 。”

12.文章的结尾已删去,以下两种结尾哪一种更好,请结合抒情方式说明理由。(4分)

A.冬寒时节,一株不期而遇的枯竹,引起我遐思无限,给我融融的暖意。

B.枯竹,我要大声赞美你,你在我心中是永不枯萎的长青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3分)枯竹(或:对枯竹的遐想,1分) 对枯竹的喜爱与赞美(或:对生命的赞美与歌颂,2分)

11、(3分)C A B(填对一个给1分,共3分)

12、(3分)示例:(1)选A(1分),理由:运用间接抒情(借景抒情)(1分),含蓄结尾,引人深思,有“言有尽而意无穷 ”之感;前后照应。(1分) (2)选B(1分),理由:运用直接抒情(直抒胸臆,1分),点明主旨,表达了对枯竹的赞美、喜爱之情;语气强烈,感情充沛(答到任一点即可,1分)

用你爱我的方式去爱你(13分)

①你突然打电话说要来我家,电话里,你轻描淡写地说:“听你二伯说,成都有家医院治腿疼,我想去看看。先到你那里,再坐车去。你不用管,我自己去……”

②第二天,我还没起床你就来了。打开门后我看见你蹲在门口,一只手在膝盖上不停地揉着。你眉头紧锁,脸上聚满了密集的汗珠。我埋怨你不应疼成这样才去看医生,你却说没啥大事。

③去医院的途中,你走得那么慢,弓着身子,一只手扶着膝盖,一步一步往前移。我紧追过去,在你前面弯下腰,我说:“爸,我背你到外面打车。”你半天都没动,我扭过头催你,才发现你正用衣袖擦眼,你的眼睛潮红湿润,有点儿不好意思地说:“风迷了眼。”又说:“背啥背?我自己能走。”纠缠了半天,你拗不过我,终于乖乖地趴在我背上,像个听话的孩子。我攒了满身的劲背起你,却没有想象中那样沉.那一瞬,我有些怀疑:这个人,真的是我曾经健壮威武的父亲吗?你双手搂着我的脖子,在我的背上不安地扭动着,身子使劲弓起来,紧张得大气都不敢出。

④到小区门口,不过二十几米的距离。你数次要求下来,都被我拒绝。爸爸,难道你忘了,你曾经也这样背着我,走过多少路啊?

⑤那一年我在工地被钢板伤,右腿险些被砸断,腰椎也被挫伤。在漫长而繁杂的治疗过程,你背着我,去五楼做脊椎穿刺,去三楼做电疗,上上下下好几趟。那年,你50岁,日夜的焦虑使你身心憔悴;我18岁,在营养和药物的刺激下迅速肥胖起来。50岁的你背着18岁的我,一趟下来累得气都喘不过来。在你的精心照料下,8个月后,我开始扔下拐杖能自己走了。

⑥这次在医院做检查,你不停地问我:“到底怎么样?不会很严重吧?”我紧紧握着你的手,你厚实粗糙的大手在我的掌心里不停地颤抖。我第一次发现,你其实是那么害怕。是骨质增生,必须手术治疗。医生说,真想象不出,你如何能忍得了那样的疼?

⑦那天护士为你输液,那个实习的护士,一连几针都没有扎进血管。我一把推开她,迅速用热毛巾敷在你的手上。一向脾气温和的我,第一次对护士发了火:“你能不能等手艺学好了再来扎?那是肉,不是木头!”护士尴尬地退了下去,你看着暴怒的我,眼睛里竟然有泪光闪烁。我猛然记起,几年前,你也曾这样粗暴地训斥过为我扎针的护士。

⑧手术很成功。你被推出来时,仍然昏睡着。我仔细端详着你,你的脸沟壑纵横,头发白了大半,几根长寿眉耷拉下来……我想起你年轻时拍的那些英俊潇洒的照片,忽然止不住地辛酸。

⑨几个小时后,你醒了,看见我在,又闭上眼睛。一会儿,又睁眼,虚弱地叫,“尿……尿……”我赶紧拿出小便器,放进你被窝里。你咬着牙,很用力的样子,但半天仍尿不出来。你挣扎着要站起来,牵动起伤口的疼痛,巨大的汗珠从你的额角渗出来。我急了,从背后抱起你的身体,双手扶着你的腿,把你抱了起来。你轻微地挣扎了几下后,终于像个婴儿一样安静地靠在我的怀里,那么轻,那么依恋。

⑩出院后你就住在我家里。每天,我帮你洗澡按摩,照着菜谱做你喜欢吃的菜,绕很远的路去为你买羊肉汤。阳光好的时候,我带你去小公园听二胡,每天早上催你起床锻练,你在前面慢慢走,我在后面紧紧跟随……所有的人都羡慕你有一个孝顺的儿子,而我知道,这些,都是你传承给我的爱的方式。只是我的爱永远比不上你的爱,宽阔辽远一如无际的大海,纯粹透明没有丝毫杂质,而我,只能用杯水,去回报大海。

6.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中详写儿子爱父亲的三件事。(3分)

(1) ▲ (2) ▲ (3) ▲

7.围绕句中加点词语,赏析下列精彩语句。(4分)

(1)去医院的途中,你走得那么慢,弓着身子,一只手扶着膝盖,一步一步往前移。

(2)只是我的爱永远比不上你的爱,宽阔辽远一如无际的大海,纯粹透明没有丝毫杂质,而我,只能用杯水,去回报大海。

8.结合文章内容,请你说说选文第⑤段能否删去,并说明理由。(3分)

9.读了此文后,也许你会有一些肺腑之言要对文中的父子或自己的亲人说,请敞开心扉,说出你的心里话吧。(3分)

6、(1)背父亲去打车;(2)训斥护士;(3)抱父亲尿尿。 评分:共3分。每个要点1分,意思对即可。

7、(2分)(1)句中加点动词细致传神地写出了父亲生病后行动的痛苦,暗示父亲病情之重,为“我”背父亲埋下伏笔。

(2分)(2)句中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揭示了父爱的宽阔辽远、纯粹透明(伟大、宽广、无私)。

8、(3分)插叙(1分) 作用:(1)由眼前背父亲回想到以前父亲背我,表达了父亲对我的关爱。(2)为后文父亲因病到医院做手术,“我”精心照料父亲,回报父亲当年对“我”的关爱,作铺垫,揭示了爱的传承性。

9、你可以对文中的父子说,“你们之间的亲情真是感人至深,我也要像你那样去爱我的父母”等,你也可以对自己的亲人说,例如“爸爸,我现在长大了,我要像您爱我那样去爱您,虽然我给您的爱可能没有您给我的那么多,但我会尽我自己最大的能力来孝敬您……”,等。(能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语言流畅即可)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