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散文《安塞腰鼓》(节选),完成14—17题。(12分)

  ①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百十个斜背响鼓的后生,如百十块被强震不断击起的石头,狂舞在你的面前。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黄土高原上,爆出一场多么壮阔、多么豪放、多么火烈的舞蹈哇——安塞腰鼓!

  ②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立即变得燥热了,使恬静的阳光立即变得飞溅了,使困倦的世界立即变得亢奋了。

  ③使人想起: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

  ④使人想起:千里的雷声万里的闪!

  ⑤使人想起:晦暗了又明晰、明晰了又晦暗、尔后最终永远明晰了的大彻大悟!

  ⑥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是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

  ⑦好一个安塞腰鼓!

14.第①段划线句中的描写性词语用得精当,试选一个加以分析。(3分)

答:

15.怎样理解第②段中的“使恬静的阳光变得飞溅了”?(3分)

答:

16.从上文来看,安塞腰鼓的“好”体现在哪些方面?(4分)

答:

17.1996年,安塞县被中国文化部命名为“中国腰鼓之乡”;2008年,岳池县被中国曲艺家协会命名为“中国曲艺之乡”。这说明什么?(2分)

答:

14. 示例:“急促”,扣住并解释了“骤雨”的“骤”,准确地描写出鼓声的特点。(选词1分,分析2分)15.阳光本来是静止的,那舞动的身影、挥动的手臂和蹦跳的脚步让人眼花缭乱,阳光也似乎被舞动得四处飞溅了。16.热情的后生;壮阔的场面(豪放的风格、火烈的气氛);巨大的鼓声;变幻的舞姿。或:紧张激烈的气氛、振奋人心的力量、深厚久远的底蕴、叹为观止的艺术等。 17.说明地方文化有其独特的魅力,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值得继承和发扬;也说明国家对地方文化是认可和重视的,对其产地做出了很好的评价。(或:说明民间文艺终究会流传于世的。)

纯真年代里的纯真人情

①1978年5月,中央音乐学院和上海音乐学院在上海联合招生。我从家乡来到上海参加考试。上海音乐学院我名落孙山,中央音乐学院音乐系的复试名单榜要再过好几天才公布。我决定先回泰兴老家去等。走之前,我嘱咐一位亲戚:“到了发榜日,请帮我到上海音乐学院去看榜,如果有我的名字,赶紧给我拍个电报,我好赶来复试。”

②嘱咐了亲戚,我总感觉到不够放心。但我在上海就这么一位亲戚,还能拜托谁?想来想去,我想到了在考场上刚刚认识两天的一个考友——王次炤。

③我和次 在考场一见如故,谈得很投机。从他看我的眼神就可以知道,这是一个值得信赖的朋友。于是,在匆匆离开上海之际,我委托他在看榜时看到我的名字,给我发个电报。

④我是多么希望自己能够获得复试资格并被录取啊!比我年长7岁的次炤兄,毫无疑问肯定比我更希望获得复试资格。而那年中央音乐学院音乐系在全国范围内只招录10人,考生之间竞争之惨烈是不言而喻的。

⑤复试名单发榜那天是我的生日。早晨起来,我就开始等电报,等到中午,电报还没有来。下午4点多,门外响起了决定命运的敲门声——来自中央音乐学院的复试通知终于到了。但当天泰兴到上海的班车已经没有了,唯一能让我赶上次日早上8点钟复试的,是离家20多公里的长江边上一班到上海的小客轮。那班客轮五等舱的乘客,全是带着农渔产品到上海赶早市的江北农民。而我,美滋滋地与那些即将被上海人民吃掉的鸡鸭鱼蟹呆在一起,向着我的未来航行。

⑥那天深夜,就在我和各种动物酣睡在一起的时候,另外一份通知我复试的电报到了泰兴家里!家里人接到这份作为喜讯的电报,却惊出一身冷汗:如果我只委托一个人,而这个人恰恰是发送这份深夜才到的电报的主儿,我的前途就毁了!那么晚才收到复试电报,除非我有直升机,否则,无论如何也不可能赶上次日早8点在上海音乐学院进行的复试。

⑦后怕之余,家人感到庆幸——幸亏那第一份电报到得及时!庆幸之后,大家又感到纳闷:是谁选择这么晚的时间把复试消息告诉我呢?上海到泰兴的电报从发送到接收大概需要4个小时,半夜来的电报,发送的时间应当是傍晚七八点。故意这么晚才把消息传给我,这个人是谁?

⑧家里人显然不会认为发第二份电报的是我的亲戚。那么,肯定是那位受我委托的考生,故意拖延到晚上才发电报。这样,既可以轻松消除一个竞争对手,又不必背负爽约之名。于是家里人都嗟叹人心险恶。

⑨可是,大家的推测都错了!恰恰是王次炤——这位当时和我还素昧平生,只是在激烈竞争的考场上萍水相逢的考友,看到复试榜上有我的名字后,在第一时间给我发来了复试的喜讯。而我的亲戚后来告诉我:他那天起来就没想到看榜,到了傍晚时分,他信步走到离家不远的发榜处,在那里看到了我的名字,于是立即给我发了电报,虽然当时已经是晚上七八点钟了。

⑩亲戚是个老人家,我不能责怪他。但我心里充满了对次 兄的感激!如果不是他第一时间给我发来电报,我的大学梦一定会梦断扬子江了。

⑩我说不清楚,次炤兄后来担任中央音乐学院院长,和他当年给我发电报之间有什么因果关系。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好人有好报!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为和自己毫无关系甚至还有利益冲突的陌生人做好事。这一切堪称纯真年代里纯真人情的典范。(选自2013年6期《读者》作者:徐__ 有删改)

12.依据文章内容,补全下面情节。(3分)

归待复试

托人看榜

推测居心

感叹险恶

13.文章第④段能否去掉?为什么?(3分)

14.请揣摩并分析第⑤段划线句中蕴含的作者的情感。(3分)

15.文章⑥-⑩段运用了多种手法来表现王次炤这个人物,请任选一种手法进行简要分析。(3分)

16.简要分析文章第⑩段表达了作者怎样的人生认识?(2分)

 12.(3分)收到电报,夜赴上海。再收电报,惊后庆幸。揭出真相,歌颂真情。

  13.(3分)不能。(1分)因为第④段通过写考试竞争激烈,为下文写与“我”存在竞争关系的考友看榜后立即电告“我”参加复试作铺垫,(1分)进而烘托出考友坦荡无私的宽阔胸怀。(1分)

  14.(3分)鸡鸭鱼蟹的腥臭味令人厌恶,(1分)而“我”在如此污浊的环境中,心里是美滋滋的,(1分)传达出作者在人生理想即将实现时的喜悦与兴奋之情。(1分)。

  15.(3分)示例:

    (1)作者运用了欲扬先抑的表现手法。(1分)家人推测迟到电报是考友发的,目的是借助时间来不及来消除“我”这个竞争对手,(1分)后面揭出真相,赞美了考友信守承诺,乐于助人的高尚品质。(1分)

    (2)首先写家人在深夜收到第二封电报,并推测是谁发出来的,设置了悬念,(1分)接着揭示了悬念,表达出“我”对王次炤的感激之情,(1分)从而更好地表现了王次炤信守承诺,乐于助人的高贵品格。(1分)

    (3)与“我”存在竞争关系的王次炤在第一时间给我发来复试电报,和亲戚漫不经心,很晚才去看榜后才给“我”发来电报形成对比,(2分)突出了王次炤信守承诺,乐于助人的高尚品质。(1分)

16.(2分)作者虽然不大相信世上存在因果报应关系,(1分)却坚信“好人有好报”的观点。(1分)(只答最后一段的第三句话得1分)

简·伯特

我17岁那年,好不容易找到一份临时工作。母亲喜忧参半:家有了指望,但又为我的毛手毛脚操心。   

工作对我们孤女寡母太重要了。我中学毕业后,正赶上经济大萧条,一个差事会有几十、上百的失业者争夺。多亏母亲为我的面试赶做了一身整洁的海军蓝衣服,才得以被一家珠宝行录用。

在商店的一楼,我干得挺欢。第一周,受到领班的称赞。第二周,我被破例调到楼上。

楼上珠宝部是商场的心脏,专营珍宝和高级饰物。整层楼排列着气派很大的展品橱窗,还有两个专供客人看购珠宝的小屋。

我的职责是管理商品,在经理室外帮忙和传接电话。要干得热情、敏捷,还要防盗。

圣诞节临近,工作日趋紧张,全店人员都绷紧了神经。

我整理戒指时,瞥见那边柜台前站着一个男人,高个头,白皮肤,约莫三十岁。但他脸上的表情吓我一跳,他几乎就是这不幸年代的贫民缩影。一脸的悲伤、愤怒、惶惑,有如陷入了他人置下的陷阱。剪裁得体的法兰绒服装已是褴褛不堪,诉说着主人的遭遇。他用一种永不可及的绝望眼神,盯着那些宝石。

我感到因为同情而涌起的悲伤。但我还牵挂着其他事,很快就把他忘了。

小屋打来要货电话,我进橱窗最里边取珠宝。当我急急地挪出来时,衣袖碰落了一个碟子,六枚精美绝伦的钻石戒指滚落到地上。

总管先生激动不安地匆匆赶来,但没有发火。他知道我这一天是在怎样干的,只是说:“快捡起来,放回碟子。”

我弯着腰,几欲泪下地说:“先生,小屋还有顾客等着呢。”

“去那边,孩子。你快捡起这些戒指!”

我用近乎狂乱的速度捡回五枚戒指,但怎么也找不到第六枚。我寻思它是滚落到橱窗的夹缝里,就跑过去细细搜寻。没有!我突然瞥见那个高个男子正向出口走去。顿时,我领悟到戒指在哪儿了。碟子打翻的一瞬,他正在场!

当他的手就要触及门柄时,我叫道:“对不起,先生。”

他转过身来。漫长的一分钟里,我们无言对视

“什么事?”他问。他的脸肌在抽搐。

我确信我的命运掌握在他手里。我能感觉得出他进店不是想偷什么。他也许想得到片刻温暖和感受一下美好的时辰。我深知什么是苦寻工作而又一无所获。我还能想像得出这个可怜人是以怎样的心情看这社会:一些人在购买奢侈品,而他一家老小却无以果腹。

“什么事?”他再次问道。猛地,我知道该怎样作答了。母亲说过,大多数人都是心地善良的。我不认为这个男人会伤害我。我望望窗外,此时大雾弥漫。

“这是我头回工作。现在找个事儿做很难,是不是?”我说。

他长久地审视着我,渐渐,一丝十分柔和的微笑浮现在他脸上。“是的,的确如此。”他回答,“但我能肯定,你在这里会干得不错。我可以为你祝福吗?”

他伸出手与我相握。我低声地说:“也祝您好运。”他推开店门,消失在浓雾里。

  我慢慢转过身,将手中的第六枚戒指放回了原处。

19.“母亲”担心“我”做事毛手毛脚,与下文哪一个细节相照应?请抄录原句。(1分)

20.文中对“高个男子”作了比较细致的外貌、神态描写,试结合文中语句,从某一角度分析其作用。(3分)

21.“漫长的一分钟里,我们无言对视。”你能揣摩此时“我们”此时的心理活动吗?(4分)

“我”

“高个男人”

22.故事中的“我”在哪一个方面给你留下美好或深刻的印象?结合你的理解简要说明理由。(3分)

19. “当我急急地挪出来时,衣袖碰落了一个碟子,六枚精美绝伦的钻石戒指滚落到地上。” (1分,答错不得分)

20.示例:(1)“他用一种永不可及的绝望眼神,盯着那些宝石”的神态描写,为下文“我”确信戒指就是他偷走的埋下伏笔。(2)“剪裁得体的法兰绒服装已是褴褛不堪,诉说着主人的遭遇”的外貌描写,反映了经济大萧条时代的社会现实。(从刻画人物形象、上下文联系及背景、主旨等角度说明其作用,言之成理即可)(找到句子1分,分析作用2分,共3分)

21. 符合当时的情境即可。(4分,各2分,要求符合人物性格发展的逻辑)

示例:“我”:戒指一定在他手里,我该用什么办法让他归还店里的戒指呢?

高个男人:完了,一定是被这个女孩发现了,是逃,还是归还戒指?

22.印象:如机智、沉着、善良、勤快、富有同情心。(谈印象,要求紧扣人物的性格特征;写三条左右,1分)理由:略(2分)(说理由时要求有自己的阅读感悟,否则酌情扣分。即要用自己的话表达自己的理解,不能照抄原文。)(本题共3分)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22—28题。(请用0.5mm的黑色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上。共19分)

善良是心灵的灯盏

⑴风中夹杂着雪花,纷纷扬扬,如柳絮般飘落,小小山村,已经变成了粉妆玉砌的世界,显得那么晶莹、那么剔透、那么恬静。下了火车,他下意识地裹紧了棉衣,朝家的方向走去。简陋的家中,有他朝思暮想的妻子,有花骨朵般的女儿,有浓香的羹汤。想到这里,他的嘴角浮起一抹笑意。

⑵刚结婚那会儿,家里真的很穷,妻子爱意灼灼的眼神,让他心里升起阵阵暖意,女儿半岁时,他决定跟同乡一起外出打工,苦些累些都不怕,他只想多挣些钱,让她们过上殷实的日子。

⑶这两年,他披星戴月地干活,任城市的风尘皲裂了双手。他留下极少的生活费,其余的钱定期寄往家里,为了省下路费,连续两年没有回家。春节临近,思念更加煎熬着他的心,他决定怀揣积攒的血汗钱,回家过个团圆年。

⑷走进院落,房门紧锁。妻在信里提到过,家里门锁损坏,临时换了新锁。等了一会,有些着急,心想,干脆到外面走走,给女儿买些零食和玩具。离开家时,她还是襁褓中的小粉团,如今女儿长高了,会喊爸爸了吧?

⑸他挑了一兜蜜桔,又买了毛绒小熊。转身往回走,路过一家小诊所。诊所门口有个女人,抱着孩子轻轻地晃,急得泪珠直往下落。“怎么办?这可怎么办?”女人像是絮絮自语,又像是在对他诉说。

⑹他愣了一下,试着问:“怎么回事?”女人叹了口气,说:“孩子发高烧,带的钱不够。你看,烧得有些迷糊,真怕耽误了病情。”他低头一看,小女孩脸色红红的,偎在女人怀里嘤嘤地哭。

⑺摸了摸衣兜,闪过几分犹豫。他想起在外打工的艰难,每张钱都浸透着汗水。但转念一想,如果对面是自己的家人,面临这样的窘境,他多么希望能有一颗善心,一双温暖的手,帮她们渡过难关。

⑻他侧过身,从棉衣内兜里摸出钱夹,抽出一张50元,对女人说:“拿着,给孩子看病要紧。”女人望着衣着简朴、有些木讷的他,眼泪再次夺眶而出。他说:“快点取药去吧,先给孩子挂上针。”

⑼有些放心不下,他跟在女人后面,陪孩子打了退烧针,又挂上吊瓶,这才舒了口气。到底是孩子,烧刚退下一些,就有了精气神。柔嫩粉红的小脸上,大眼睛闪烁如星,对着他手里的小熊,咯咯地直笑。

⑽他把小熊递给女孩,说:“你是勇敢的孩子,叔叔奖励你一个小熊。”小女孩接过小熊,宝贝似的搂在怀里,女人低头望着孩子,眼里全是疼爱。看到女孩已无大碍,他转身离开了医院。

⑾回到家,妻子仍没回来。他倚在门口,又困又累,不知不觉睡着了。不知过了多久,他被轻柔的声音唤醒,揉揉惺忪的眼睛,看到站在眼前的妻。他咧嘴一笑,笑容突然凝固在脸上。原来,妻的旁边站着的小女孩,怀里抱着毛绒小熊。

⑿妻子笑吟吟地说:“女儿今天发起高烧,幸亏幼儿园老师带她看病,现在好多了。”他把女孩揽进怀里,亲了又亲,将几滴热泪蹭到女孩脸上,引得妻子莫名其妙。

⒀在外打工的日子,他遇到过各色目光,深感自身卑微如草芥。但无论何时何境,他的心里始终亮着“善良”的灯盏。正是这盏灯,让他固守内心的纯净,引领他回到温暖的家园。

(原文有改动)

22.请将选文题目正确、工整的抄写在答题卡相应的方格中。(2分)

23.选文中的“他”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

24.请在选文第⑴段中找出景物描写的句子,写在答题卡上,并分析它的作用。(4分)

25.⑵、⑶段是选文的插叙部分,有什么作用?(3分)

26.请赏析选文第⑾段 “他咧嘴一笑,笑容突然凝固在脸上。”一句中加点词语“凝固”的表达效果。(2分)

27.分析选文结尾划线句“但无论何时何境,他的心里始终亮着“善良”的灯盏。正是这盏灯,让他固守内心的纯净,引领他回到温暖的家园。”的作用。(3分)

28.读了本文后,结合实际写出你的感受。(3分)

22.正确、工整、楷书即可(2分)

23. 勤劳、有责任心、善良.(答对两点即可)

24.(4分)

景物描写:

“风中夹杂着雪花,纷纷扬扬,如柳絮般飘落,小小山村,已经变成了粉妆玉砌的世界,显得那么晶莹、那么剔透、那么恬静”。(1分)

作用:

交代时令,写出天气的寒冷,为下文小女孩儿发高烧做铺垫。(1分)

渲染恬静的气氛,烘托他愉快的心情(1分)

用雪景的美丽衬托了主人公善良的高尚品质。(1分)

25.交代他离开家外出打工的原因,(1分),

交代他挣钱的不易,为下文他掏钱救助小女孩表现他的善良做铺垫.(1分)

突出本文的主旨。(1分)

26.“凝固”是固定不变,停滞的意思(1分)

形象地表现出他在看到自己救助的小女孩竟然是自己的女儿时的内心震惊.(1分)

27.总结全文,(1分)     照应题目,(1分)

再次强调善良的重要性.点明文章的中心(1分)

28.概括主题(1分) 分析主题(1分 ) 结合实际(1分)

天使的礼物

刘继荣

⑴黄昏,儿子一如既往地推我去广场散心。二月的风变得暖起来,但是吹到脸上依然带着股寒意,就如我此刻的心境。

⑵刚坐上轮椅的时候,医生笑呵呵打趣,说我最多只能享用三周。可是如今漫长的三个月过去了,我依然坐在轮椅上。广播里正放着《吉祥三宝》,真羡慕那个丰腴健硕的妈妈,想必她到了80岁还能健步如飞吧?不像我,三十几岁就坐在轮椅上了。

⑶儿子兴致勃勃地问:“情人节送什么礼物好?”21世纪教育网

⑷我漫不经心作答:“那要看对方喜欢什么,如果是心爱的,一句话、一首歌也是好的。”说完才觉惊骇,他刚上一年级,居然提出这么富有挑战性的问题,不禁想起上学期他曾说与一小女生相爱,我问,怎么爱?他答:“我们下课后一起在草坪里找灵芝草,给妈妈治病。”现在,灵芝草没找到,居然懂得过情人节了。

⑸忽然间,在淡金的晚霞里,一首英文歌响起来,我不禁感慨:“人长耳朵,就为享受这样美的声音吧!”儿子动容。

⑹回家后,儿子替我按摩,他见过医生为我做按摩。手法倒是学得有模有样,可力度远不够。窗外传来孩子的笑闹声,我发现了儿子的心不在焉,顿时心生黯然,命他快快去玩。 ⑺第二天黄昏,竟然又听到那首歌,是洒水车在唱,一时间,只觉得漫天繁花落了又开,连时光都淹没了。回过神来,才发现儿子早出去了。

⑻钟点工临走时提醒我,说整个寒假儿子日日在闹市区出没。那一带网吧颇多,里面未成年人也很多,要我千万管紧孩子,她说她的儿子就是在网吧里毁了的。我心里百味杂陈,酝酿着如何同儿子谈。

⑼可儿子似乎总是很忙,没等我谈到正题,他就鱼一样溜了。是的,外面春日融融,谁耐烦整日对着一张蜡黄的面孔呢!

⑽每一次,听着楼道里咚咚远去的足音,每一步,都似踩在我心上。想起从前他寸步不离地守候着我,小朋友叫去踢足球一概不理,如今,怯得连边都不肯沾了。

⑾长叹一声。吃药罢,这一粒吃掉的是老公的轿车车灯,那一粒咽下的是儿子模型飞机的翅膀,家人的梦想悉数掉进我胃里。一时间我忍不住泪流满面。

⑿突然,气喘吁吁的儿子冲进来:“嘿,妈妈,情人节快乐!”我惊呆了。捧着他递过来的礼品盒不知所措。儿子一叠声地催我拆开,是一张唱片。他替我放进CD机里,音乐水一般漫过来。正是我最爱的那一首。

⒀我哭笑不得,原以为这礼物是送给那个小女生的,现在居然给了我!望着那张汗津津的脸,纵有千个疑问我也只能咽下。

⒁傍晚,儿子又推我出去,他指着华丽的橱窗得意地说:“哈,我又找到一个错字!”顺着他的手指望过去,花团锦簇的五个大字:情人节快乐。哪里有错?

⒂见我疑惑,他急忙用手指在我手心画着:“是亲人的‘亲’,不是事情的‘情’,明天我要告诉老师去。”原来是这样,他一直以为是亲人节,所以误把礼物给了我。

⒃这时,一个陌生的中年人朝我们走过来。他很友好地问:“小朋友,你找到了吗?”儿子回答:“找到了,谢谢叔叔。”我诧异地望着他们。 那人说,他是负责在广场播放音乐的。有天晚上儿子去找他,询问下午放的一支英文歌的名字,他说妈妈喜欢听,想买给妈妈。一下午放了那么多唱片,哪里能记得清呢?于是把所有的英文歌拿来一首首试放,最终也没有找到,但他却记住了那个执着的小男孩。

⒄洒水车过来了,开到我们身边缓缓停下,一个年轻人探出脑袋笑着问:“找到了吗?”

⒅原来,那首叫做《斯卡布罗集市》的英文歌,正是这位司机帮助找到的。他也一直惦记着这个倔强的小男孩,惦记着他能否买到唱片。

⒆洒水车开走了,我们继续向前。路边一个老太太在卖音像制品,她笑咪咪地问儿子:“找到了吗?”我与儿子一道感激地回答:“找到了!找到了!”我的声音里竟有了微微的哽咽。

⒇我终于知道,我的孩子没有去网吧,也从来没有冷落我,他一直都不曾放弃对那棵灵芝草的寻找。反复地听那首歌,我不知道,有多少人被这个痴痴的孩子所感动,可我知道,这份礼物,足以温暖一个母亲的一生。

(选自《最感人的情感小小说——穿过风雪的音乐盒》,有删改)

8.请结合文章说说“天使的礼物”的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4分)

9.文章第⑻段中画线句“我心里百味杂陈,酝酿着如何同儿子谈”,请联系上下文说说为什么“我”的心里百昧杂陈?(4分)

10.如何理解最后一段中“痴痴”一词的意思?文章主要通过哪一件事来表现儿子的“痴”?(4分)

11.“找到了吗?”“找到了!”文中多处出现这个问答,分别表现了问答双方怎样的心理?(6分)

21世纪教育网

12.一个小小的孩子,用自己的行动,温暖了母亲的一生,令人动容。读了全文,你有什么感想?请结合实际谈一谈。(5分)

8.(4分)

表层含义:儿子送给“我”含有《斯卡布罗集市》这首歌的唱片(2分。只答“找到‘我’最喜欢的那首歌”得1分)。

深层含义:儿子对‘我’的爱(2分)

9.(4分)

(1)担忧(担心等)儿子沉迷于网吧(2分);

(2)为儿子对“我”的冷落感到失望(失落、沮丧等)(1分)

(3)为自己给家人造成的负担感到内疚(痛苦、无奈等)(1分)

10.(4分)

“痴痴”一词在文中是执著(用心等)的意思(2分)。文章主要通过儿子想方设法寻找“我”最喜爱的那首英文歌这件事来表现他的“痴”(2分)。

11.(6分)

问的人(中年人、司机、老太太):对小男孩(儿子)的关爱(关心、喜爱等)(2分)。

儿子:对别人的关心充满感激(1分),为买到唱片感到兴奋(激动等)(1分)。

母亲(“我”):对别人关心儿子充满感激(1分),明白真相后的感动(震撼、欣慰等)(1分)。

12.(5分)

示例:读了全文,我被文中的儿子深深地感动了。他如此用心地爱着母亲,千方百计寻找“灵芝草”给母亲治病,令人动容。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无须做惊天动地的大事,只要用心去做,哪怕是为母亲端上一杯茶,帮她捶捶背,就足以让操劳的母亲感到快乐、幸福。

(感想2分,结合实际2分,表达通顺1分。)

最温暖的墙
  ①她是一位中学教师,她的职业性质决定了她要经常与粉笔打交道。粉笔灰尘像雪花一样把她的世界装点得银装素裹,但同时也悄然腐蚀着她的手指。
  ②几年下来,她的右手拇指和食指结了一层厚厚的老茧。尤其冬天天冷的时候,她手上的老茧裂开了缝,一堂课板书下来,疼痛不已。上课前擦的润肤油,不到几分种的时间就被粉笔灰吸得一干二净。为了减轻疼痛,下课后她就经常用热水袋焐冰凉疼痛的手指。
  ③有一堂课,她需要板书一黑板内容,写到一半的时候,她手上的裂口流出了很多血,染红了手中的粉笔。坐在前排细心的学生发现了老师手上的血。那点点血迹像梅花一样,竟将白色的粉笔点缀得分外引人注目。
  ④她拿出纸擦掉手上的血,继续写。不专心上课叽叽喳喳说话的学生见状后不再说话。教室里安静极了,只听见粉笔头在黑板上轻轻发出的沙沙声。
  ⑤第二天上课,她一走进教室,发现学生们的眼神和往常不一样,有一种期待、一种激动,那种神情意味深长,就像捉迷藏的孩子希望自己的秘密不被人发现。班长喊起立,全班同学向老师问好,他们并没有把目光投在老师脸上,眼睛全盯着讲台上的粉笔盒。这让她感到很蹊跷,莫非今天是什么特殊的日子?当她从粉笔盒里拿出粉笔准备书写时才发现,那些粉笔整整齐齐全部穿上了外套,一根根粉笔被五颜六色的彩纸裹了起来,像花园里多彩的花枝。
  ⑥老师以为学生们是开玩笑的,准备撕掉包裹粉笔的彩纸时,学生们异口同声地喊:“老师先不要撕,纸上有字!”!
  ⑦她轻轻展开纸,细看纸上,只见纸上密密麻麻地写着:“老师,天冷了,我们看到你板书时手上流血,就用纸把粉笔包起来。这样你写字的手就不会疼了!”在那些粉笔中有一支特别独特,没有包纸,被—个硬壳的彩色笔筒包着。拿起来仔细一看,原来是一个已经用尽,可以随意拧着伸缩的唇膏筒!这是多么富有诗意的独特创意啊!这些纯真的孩子,把母亲用来化妆的唇膏筒也给拿来了。
  ⑧她的眼睛湿润了,泪水像地下泉水,慢慢地涌了出来。她微笑着向学生道谢。转过身书写。粉笔灰像雪花一样飘落,竟在这寒冬的教室显得格外的婆娑和妩媚,弥散着温馨。握着那细细的粉笔,她感觉自己握着的不是一支粉笔,而是一双双温暖的小手,一支支有力的撸桨,在爱的海洋里划呀划。他们用簿簿的一张纸,在寒冬,给老师筑起了一堵最温暖的墙。此刻,她的心里涌动着一种说不出的力量。她知道,那些孩子的心,在身后像细微的炭火一样,默默燃烧着……

11.请结合加点词语,分析下面句子的表达效果。(4分)

(1) 教室里安静极了,只听见粉笔头在黑板上轻轻发出的沙沙声

(2) 那些粉笔整整齐齐全部穿上了外套,一根根粉笔被五颜六色的彩纸裹了起来,像花园里多彩的花枝

12.结合文章,谈谈你对“她的心里涌动着一种说不出的力量。她知道,那些孩子的心,在身后像细微的炭火一样,默默燃烧着……”这句话的理解。”(3分)

13.读完本文后,相信文中的老师和学生都会给你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请任选一个作为对象,谈谈你对她/他们的评价。(2分)

14.文中孩子们为了保护老师的手指不受侵蚀,想出了一些独特创意。你在实际生活中一定也曾有过很多这类美好的创意吧?请写出其中一个来。(3分)

11. 设置悬念,吸引读者(1分);含义深刻,点明主旨,表达了作者对孩子那颗颗火热、善良、纯真之心的赞美,正是他们温暖了老师无私奉献、无怨无悔的心。(1分)

12.(1) 这里以声衬静,用粉笔写字的沙沙声来反衬教室的安静(1分),突出孩子们内心们受到的极大震撼。(1分)

(2)这里运用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1分),形象生动地描绘出粉笔被孩子们精心装扮后漂亮的样子,突出孩子们的细心以及老师的关爱。(1分)

13. 孩子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温暖、呵护着老师在寒冬中流血的双手(1分),更用自己火热、真诚的心关爱、回报着老师(1分),从而激发出老师继续为教育事业奋进的无穷力量。(1分)

14. 老师——围绕她的敬业、无私奉献等品质来谈,

学生——围绕真诚关心、纯真回报来谈。(2分)

15. 自己的创意:略。(3分)

天阶

赵恺

(1)在一次晚会上,我朗诵自己写的诗歌《二泉映月》。为朗诵伴奏的,是二胡表演艺术家闵惠芬。晚上演出,下午和她做准备。

(2)诚挚、率真、善良、热烈,和闵惠芬对坐,心弦和琴弦共振。

(3)与音乐有生死之约,自8岁始,一把胡琴伴随一生。

(4)二胡是东方乐器,亦是平民乐器。平民喜爱,闵惠芬便喜爱平民之喜爱。

(5)她去过苏北高邮湖,登上船上的水上小学,为渔家孩子演奏。恭敬虔诚,置身船头仿佛置身维也纳金色大厅

(6)她去过甘肃煤矿,乘坐卡车跑了5个矿井,戈壁为剧场,车厢为舞台,她为矿工演出。获得上海文联授予的“德艺双馨”称号,颁奖仪式,她请来甘肃镍矿矿工。从矿工手上接过荣誉证书,是她的最高荣誉。

(7)去过以干旱贫穷闻名于世的定西。坐在一个红柳沙墩上拉琴,老乡围着红柳沙墩听琴。听众之中还有一头牛,这牛也奇,琴声一起,它站定不动,仿佛一座生出耳朵的山,老牛知音,闵惠芬想与知音合影,牛却俯首不动.闵惠芬懂得牛的心事,使专门为它加演了一曲,老牛这才乐了,巍峨大山温顺得像个孩子,依偎着闵惠芬合影作别。

(8)曲终人不散,满坡响起大西北“花儿”。

(9)重病,医生从未见过的病。与死亡抗争了17年。如何手术?从右肩到右肋得割出一条七八寸长的口子。对于一位右手执弓的弦乐艺术家,这意味着什么?

(10)琴手惶恐发问:“手术后,我还能拉琴吗?”

(11)医生悲怆作答:“要做好不能拉琴的准备。”

(12)问答之间,她们相拥而泣。

(13)三次手术,三次化疗,命运把闵惠芬推向地狱的门槛.眼睁不开,耳听不见,她进入混沌迷蒙。冥冥之中见一条蓝色云带,她向着缥缈云带飞去。就在那一刻,听见一段乐句。她知道,这是天籁。想记录天籁,可是举不起右臂。不能记录,天籁就不肯离去。盘旋、依偎、缠绕,乃至支撑、激励、召唤,直到她的体力渐渐恢复,直到她记下这段诞生在天堂的旋律。静卧病床,闵惠芬把这段乐句发展并结构成为一部作品,她把作品命名为《音诗—心曲》,并委托弟子演奏。

(14)作品公演,闵惠芬去听了。

(15)她说:“音阶,天阶。历经劫难的我刻骨铭心,美的创造,当是生死攀援。”

(摘自《读者》2013年第2期)

16.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主要内容。(2分)

17.围绕着“平民喜爱,闵惠芬便喜爱平民之喜爱”,作者写了哪儿件事?请用简明的语言概括。(3分)

18.试分析选文第(7)段详写“老牛听琴”的作用。(2分)

l9.从人物描写和修辞角度赏析第(5)段划线的句子。(4分)

20.结合全文,找出最能表现闵惠芬的性格以及高度概括其品质的词语。(2分)

21.试分析本文以“天阶”为题的含义。(3分)

16(2分)本文记叙了二胡在法艺术家阅总芬坚挎沟平民撬奏(l分)以放她对二部j演奏艺术至死不渝的追求

l7(3分)耍JAz①闵崽芬去苏北南JltiltBj水上小学为渔家孩子演奏:②闵惠芬去甘肃煤矿;又j甜' l菇大

油出:③|刻息分去十早贫穷的定由为右乡们演奏。【每点1分,意近即可。】

18.(2分)要点:侧面描写了闵惠芬兰胡演奏技艺的精湛,(1分〉也表现了闵崽芬的平易近人以及她

与老百姓亲密无间的关系。(1分〉【意近即可】

19.(4分)"恭敬虔诚'二是对闵惠芬的神态描写〈1分),"置身船头仿佛置身维也纳金鱼人jT"是比一-

喻〈1分)。表现了闵惠芬对人民和对艺术的无限热爱和1尊重(2分)。目·

20.〈2分)诚挚、率真、善良、热烈(1分〉:德艺双馨(l分〉。-

21刊分)用"天阶"比喻音阶(1分〉,生动形象地表现了闵惠芬对L胡演奏艺术无止境的"生夕哗..|

援",U分)表达作者对l对息芬高度赞扬、无比崇敬之情〈1分〉。【每点1分,意近即可JE1111

母亲的眼泪

母亲很贤淑,且性格坚毅。她不像有的女人,动不动就一把眼泪一把鼻涕。在我的记忆中,母亲只流过三次眼泪。

一次是我正念小学四年级。那时我们家很穷,我一年四季都打赤脚,寒冷的冬天,我的脚背上裂开了一道道口子,一走动,殷红的血球就直往外滚。晚上围在冒着浓烟的火塘边,劳累了一天的母亲用热水帮我洗去脚上的污垢。然后就把我伤痕累累的双脚抱在怀里轻轻揉搓。干裂的冻口在母亲的揉搓下慢慢变软,母亲就用炭火把羊油烤化后滴进我脚背上殷红的裂口里,山里人都普遍用这种土办法来治疗手脚上的冻口。我疼得咝咝直吸凉气,母亲的眼泪像断线的珠子,与羊油一起滴在我布满裂口的脚背上。

见到母亲第二次流泪时,我已快念完高中。我莫名其妙地病倒了,病因无法确诊。一个星期,我都处于昏迷状态,滴水未进。医院下了病危通知。高烧的我迷迷糊糊感到有凉飕飕的东西一点一点滴落在我脸上,并慢慢溢开来,我艰难地睁开眼睛,看到母亲跪在我的身边,泪流满面地凝视着我。醒来后,我就再也没有昏迷,并奇迹般地一天天好起来了。

母亲第三次流泪是为我考取了大学,家里却无法为我准备像样的行李而发愁。开学的那天阴雨连绵,因为要步行六十多公里的山路到山外的一个小镇上乘车。母亲很早就起来给我做饭,她给我做的是糖水面条。她一边往碗里捞面,一边对我说:家里穷,你这虽是去念大学,却要受许多委屈,就多忍着点吧。说着,眼泪扑簌簌地掉进碗里。我吃面,母亲就帮我打点行李。她折叠着的毡条年纪比我还大,上面层层叠叠地印满了地图似的尿痕。母亲边折边流泪。我也鼻子酸酸的,我平生第一次吃甜食吃出了咸味。

书上说,眼泪是软弱的具体写照。我说,不!母亲的眼泪使我体味到,眼泪也是爱。流泪,是因为爱太多,满得往外溢的一种结果。 (有删改)

18.母亲的眼泪教“我”学会了坚强,从字里行间中我们读出了“我”的母亲具有什么样的性格品质?(用文中词语回答)(2分)

.

19.在“我”的记忆中,母亲流过的三次眼泪是按照 顺序叙述的,母亲的三次流泪表达了她内心怎样的情感?(2分)

.

20.选文主要运用了哪些人物描写方法?请结合句例说一说。(3分)

21.“我平生第一次吃甜食吃出了咸味”中的“咸味”指什么?(2分)

.

22.如何理解“眼泪也是爱。流泪,是因为爱太多,满得往外溢的一种结果”。(3分)

18.(2分)母亲是一个一很贤淑且性格坚毅的女人。

19.(2分)按时问顺序(1分)表达了她对“我”的呵护、疼爱和牵挂。(意思对即可)

20.(3分)动作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句例略。  (写出一点且有句例即得1分)。

21. (2分)是“眼泪”,(1分)饱含着母亲的辛酸与无奈。(1分,意思接近即可。)

22.(3分)围绕穷与爱回答即可。

第二天,我晌午才起来,并没有听到什么关系八公公盐柴事件的纠葛,下午仍然去钓虾。

“双喜,你们这班小鬼,昨天偷了我的豆了罢?又不肯好好的摘,踏坏了不少。”我抬头看时,是六一公公棹着小船,卖了豆回来了。船肚里还有剩下的一堆豆。

是的,我们请客。我们当初还不要你的呢。你看,你把我的虾吓跑了!”双喜说。

六一公公看见我,便停了楫,笑道,“请客?——这是应该的。”于是对我说:“迅哥儿,昨天的戏可好么?”

我点一点头,说道:“好。”

“豆可中吃?”

我又点一点头,说道:“很好。”

不了六一公公竟非常感激起来,将大拇指一翘,得意地说道,“这真是大市镇里出来的读过书的人才识货!我的豆种是粒粒挑选过的,乡下人不识好歹,还说我的豆比不上别人的呢。我今天也要送些给我们的姑奶奶尝尝去……”他于是打着楫子过去了。

待到母亲叫我回去吃晚饭的时候,桌上便有一大碗煮熟了的罗汉豆,就是六一公公送给母亲和我吃的。听说他还对母亲极口夸奖我,说“小小年纪便有见识,将来一定要中状元。姑奶奶,你的福气是可以写包票的了”。但我吃了豆,却并没有昨夜的豆那么好。

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

13、六一公公对双喜说的那句话,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责怪孩子偷他的豆,可见他的吝啬。

B.六一公公恼的不是偷,而是“踏坏”,可见他并不吝啬。

C.只是责怪孩子们不珍惜劳动成果。

14、“请客?——这是应该的。”从这句话我们可以看出六一公公怎样的性格特点?(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不料六一公公竟非常感激起来,将大拇指一翘,得意的说道……”被别人偷了豆,六一公公为什么还要“感激”?作者这样写有何用意?(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那夜的戏和豆好在哪里?(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 划线部分即双喜的话有几层含义,请分别写出。(3分)

13、A14、宽厚、好客

15、因为得到别人的理解,肯定,为了表现平桥村农民的纯朴善良。

16、好在充满乡村生活的乐趣,以及少年朋友的诚挚友谊,这是日后看戏和吃豆无法比拟的。

17、(写到三点就可以)(1)“是的”承认偷豆一事,表现双喜诚实的品质。

(2)“我请客”,说明偷豆的理由是请客,并非不光彩。

(3)“我们当初还不要你的呢”,意思是偷你家的豆是看得起你,说明双喜聪明,很会说话。

(4)“你看,你把我的虾吓跑了”,言外之意六一公公若要他赔豆,双喜就要他赔虾。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