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唱咯咯咯
①今天这课上的,俩字儿:郁闷!
②三分钟!就剩最后的三分钟!按照安排好的,由姜雨作小结,谈收获,这课就结束了,天衣无缝,完美无缺呀!偏偏这个时候,这个李冒儿,今天又举了手,我就知道他要坏事,可当着那么多听课老师的面,我又不能不点他。果然,他大咧咧地站起来,说什么黄鼠狼是有害动物。书上写的明明白白,黄鼠狼吃田鼠和玉米虫,是有益动物,我要他再读读课文,他不宁毒蛇猛兽丰脖子说:“黄鼠狼偷人类的鸡吃,是有名的‘偷鸡婆’,它就是有害动物!”我真恨不得扒了他的皮,当然,有那么多老师看着,我是不能扒他的皮的。我只好咬咬牙说:“你的观点也不是没有道理,等下课以后我们再单独探讨,你看怎么样?”他眼角扫了扫后面听课的老师,脸憋得通红,坐下去了。好在姜雨涵的小结说得特别流畅,甜甜的嗓音把所有人都陶醉了。
③下课后,我把李冒儿盯了足足三分钟,盯得他脸紫红,头低下去,才算完。老师们也陆陆续续走出教室,校长从我身边走过时,乜斜着剜了我一眼,剜得我心里直发毛,也不知他啥意思。管他呢,五点了,幼儿园该放学了,接儿子去。
④抬头看看天,灰的,没有风,路两旁的行道树整齐地立着。没几步就到了幼儿园门口,看见一只老母鸡带着一群小鸡仔儿正觅食呢,老母鸡“咯咯咯”的在前边跑着,小鸡们“叽叽叽”的在后边追。正看鸡呢,突然听有人喊我:“嘿!王老师,正要找我呢。”我一看是儿子的老师,连忙陪着笑:“是李老师啊,有事儿吗?”李老师说:“有你儿子在,能没事吗?”我一听,头就有点大。李老师也就喋喋的说开了,原来李老师今天也公开课,讲的是《小猫病了》这一颗。说小猫病了,小狗狗来看他,带来了香喷喷的一盆子骨头;小兔子来看它,带来了翠绿绿的一篮子萝卜和白菜;小松鼠来看它,带来了藏了一个冬天的小松果儿。多好的课文呐,可儿子突然站起来说:老师,小猫病了,为什么不送医院呢?驴唇不对马嘴,老师这课就没法上了。
⑤正说着呢,儿子蔫巴着出来了,我连忙跟老师作了保证,牵了儿子出来。抬头看看天,灰的,没有风,行道树整齐地呆立在那儿。小猫病了,可不就该送医院吗!小猫病了你就送它鱼,也不一定顶事儿啊!我摸摸儿子的小脑袋瓜,心里正琢磨着怎么跟儿子说呢,又碰到了那群觅食的鸡,突然记起小时候祖母教我的一首儿歌:“母鸡骂小鸡,你是个笨东西,教你唱咯咯咯,你偏要唱叽叽叽”。
12、通读全文,李冒儿、儿子代表了学校里哪一类学生?(2分)
_______
13、读第③段,“剜”字写出了怎样的一种眼神?(2分)
_______
14、读第④⑤两段画线句,相似的环境描写两次出现,有何作用?(2分)
15、文中引用儿歌有什么用意?(2分)
___
16、读第⑤段加点字的句子,假如续写,你认为“我”会对儿子怎么说?(2分)
17、本文作者是一位基础教育的研究者,你认为他写作这篇小说想表达什么愿望?(3分)
12.不迷信老师和书本,有自己的主见
13.刀.一样的锐利,不满、严肃
14.(4分)两处环境描写前后照应(2分),看似相同,但同中有异,前者侧重衬托“我”郁闷的心情,后者侧重暗示整齐划一、压制创新的教育方式随处可见,或答暗示姜雨涵这样缺乏创见、没有生气的乖学生随处可见(2分)。如有学生抓住“立”与“呆立”的差别,谈及暗示了“我”已经意识到教育存在的问题,即可得全分.
15、用诙谐轻松的笔调,表现出“我”的醒悟。
16、本题较为开放,从文末看“我”已经意识到自己的教育有问题,因此,学生续写的话要在这一前提之下,方可得分。示例略。
17、本题较为开放,,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答题:(1)提倡师生之间的平等和理解(2)鼓励孩子发表独特的看法(3)保护孩子固有的童心(4)呼唤真实的公开课堂等(言及一点即可)
忽然教堂的钟敲了十二下。祈祷的钟声也响了。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兵的号声——他们已经收操了。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
“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
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
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
“法兰西万岁!”
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放学了,——你们走吧。”
7、文中韩麦尔先生为什么“哽住了”?(2分)
8、“忽然教堂的钟敲了十二下。”钟声响了意味着什么?“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兵的号声”,号声暗示了什么?(2分)
9、文中对韩麦尔的刻画运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这些描写人物的方法,集中体现了韩麦尔先生______ __的思想感情。文中最能表达韩麦尔先生心声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分)
10、韩麦尔先生“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写完之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话也不说”。怎样理解韩麦尔先生的举止和表情?(2分)
11、“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是因为什么?(3分)
7.因为祖国被占领,自己不能教法语而极度悲痛。
8.最后一课结束。德语要代替法语。
9.动作 语言 表情 无限热爱自己的祖国 法兰西万岁
10.一是表达了对祖国土地被占领的痛苦,二是坚信法兰西必胜。
11.因为“我”感到他不仅是一位法语教师,而更是一位令人敬佩的爱国志士。
丰富的安静(12分)
①我发现,世界越来越喧闹,而我的日子越来越安静了。我喜欢过安静的日子。
②当然,安静不是静止,不是封闭,如井中的死水。我刚离开学校时,被分配到一个边远山区,生活平静而又单调。
③后来,时代突然改变,人们的日子如同解冻的江河,又在阳光下的大地上纵横交错了。我也像是一条积压了太多能量的河,生命的浪潮在我的河床里奔腾起伏,把我的成年岁月变成了一道动荡不宁的急流。
4而现在,我又重归于平静了。不过,这是跌荡之后的平静。在经历了许多冲撞和曲折之后,我的生命之河仿佛终于来到一处开阔的谷地,汇蓄成一片浩渺的湖泊。我曾经流连于阿尔斯山麓的湖畔,看雪山、白云和森林的倒影伸展在蔚蓝的神秘之中。我知道,湖中的水仍在流转,是湖的深邃才使得湖面寂静如镜。
5我的日子真是很安静。每天,我在家里读书和写作,外面各种热闹的圈子和聚会都和我无关。我和妻子女儿一起品尝着普通的人间亲情,外面各种寻欢作乐的场所和玩意也都和我无关。我对这样的日子很满意,因为我的心境也是安静的。
6也许,每一个人在生命中的某个阶段是需要某种热闹的。那时候,饱涨的生命力需要向外奔突,去为自己寻找一条河道,确定一个流向。但是,一个人不能永远停留在这个阶段。托尔斯泰如此自述:“随着岁月增长,我的生命越来越精神化了。”人们或许会把这解释为衰老的征兆,但是,我清楚地知道,即使在老年时,托尔斯泰也比所有的同龄人,甚至比许多年轻人更充满生命力。毋宁说,惟有强大的生命力才能逐步朝精神化的方向发展。
7现在我觉得,人生最好的境界是丰富的安静。泰戈尔曾说:“外在世界的运动无穷无尽,证明了其中没有我们可以达到的目标,目标只能在别处,即在精神内在世界里。在那里,我们最为深切地渴望的乃在成就之上的安宁。在那里,我们遇见我们的上帝。”他接着说明:“上帝就是灵魂里永远在休息的情爱。”他所说的情爱应是广义的,指创造的成就,精神的富有,博大的爱心,而这一切都超越于俗世的争斗,处在永久和平之中。这种境界,正是丰富的安静之极致。
8我并不完全排斥热闹,热闹也可以是有内容的。但是,热闹总归是外部活动的特征。而任何外部活动倘若没有一种精神追求主其动力,没有一种精神价值为其目标,那么,不管表面上多么轰轰烈烈,有声有色,本质上必定是贫乏和空虚的。我对一切太喧嚣的事业和一切太张扬的感情都心存怀疑,它们总是使我想起莎士比亚对生命的嘲讽:“充满了声音和狂热,里面空无一物。”
10、阅读本文后,请你概括一下什么是“丰富的安静”?(3分)
11、下面句子里加点的词可以删去吗?说说理由。(2分)
我并不完全排斥热闹
12、试分析第2段画线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4分)
13、当一个人没有自己的中心思想时,很容易受到外界的__和干扰,容易被表面的热闹和繁华遮蔽双眼。阅读本文后,你有什么启示?(3分)
10、10、安静是因为摆脱了外界虚名浮利的__,丰富,是因为拥有了内在精神世界的宝藏。创造的成就,精神的富有、博大的爱心,而这一切都超越于世俗的争斗,处于永久和平之中。这种境界正是丰富的安静之极。(意思对即可)
11、不能删。“完全”是对“排斥”的限制,表明作者一般情况下是排斥热闹的,只是在极少数情况下不排斥。删去后,意思就变成了不排斥,与作者表达的愿意相反,体现了本文用词准确严密。(意思对即可)
12、比喻。吧“平静而又单调的日子”比喻成“一口井”生动形象的写出了边远山区生活静止和封闭的特点。(意思对即可)
13、结合中学生的年龄特点,有自己的看法或疑惑,即可。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节选) (15分)
①站在罗布泊边缘,会突然感到荒漠是大地裸露的胸膛,大地住这里已脱尽了外衣,露出自己的肌肤筋骨。站在罗布泊边缘,你能看清那一道道肋骨的排列走向,看到沧海桑田的痕迹,你会感到这胸膛里面深藏的痛苦与无奈。
②罗布泊还能重现往日的生机吗?我问自己。
③此时此刻,我们停止了说笑。那一片巨大的黄色沙地深深地刺痛着我们的心,使我们个个心情沉重。30年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一瞬。30年前那片胡杨茂密、清水盈盈的湖面就在这瞬间从我们的眼中消失了。
④这出悲剧的制造者又是人!
⑤悲剧并没有止住。同样的悲剧仍在其他一些地方上演。
⑥世界著名的内陆湖——青海湖,50年间湖水下降8.8米,平均每6年下降1米,陆地已向湖中延伸了10多公里;数千年风沙未能掩埋的甘肃敦煌月牙泉,近年来却因当地超采地下水,水域而积从50年代的1.1652万半方米缩小至5397平方米,水深只剩尺余,大有干涸之势……这一切也都是人为的!
⑦救救青海湖,救救月牙泉,救救所有因人的介入而即将成为荒漠的地方!
5、请简要概括选文的内容。(2分)
6、第①自然段运用了_________的修辞手法,其表达效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7、第④段中“这出悲剧”指什么?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4分)
8、文中画线句运用了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是为了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9、请你设想:假如罗布泊有知,它会对人类说些什么呢?(50字左右)(3分)
5、写罗布泊的现状,表达沉痛的心情及由此产生的反思。(意思对即可)
6、拟人,作者赋予罗布泊以人的感情,读后让人深感痛心(或:生动形象地表达了作者沉痛的心情。)
7、30年前那片胡杨茂密、清水盈盈的湖面就在这瞬间从我们的眼中消失了。指出罗布泊的消失是人为破坏的恶果,具有强烈的谴责意味。(意思对即可)
8、列数据,为了说明:青海湖水位下降速度之快,它面临着干涸的危险。(意思对即可)
9、提示:可从对美好过去的怀念,对当前状况的无奈,对人类的谴责等方面回答即可。
生命中的五只老鼠
谢素军
①当班上的学生告诉我他们号称五鼠时,我忍不住眉头紧皱,自己是实习班主任,可不愿当什么御猫。
②然而,是祸终究没有躲过,开学不久我便发觉,他们老是早退,而且还很会选时间玩耍,总是在阳光明媚的午后悄悄地离开学校,完全不把我这个实习班主任放在眼里。
③我私底下问同僚才知道,他们都住在老石街,更可恨的是,五个学生有一个是女孩子,疯疯癫癫的很不像话。同僚看我郁闷,又安慰我道:“都破罐子破摔了,不要太在意。”这话什么意思,查了档案才明白,在这个繁华大都市,他们五个家庭都是五保户,父母常年在外奔波摆摊,俗称走鬼,是不可能有时间管教孩子的。
④大概因为有共同的环境,所以逃起课来也格外一致,让我伤透脑筋。但我并不打算放弃,又一个明媚的下午,守在校门口的我紧随五鼠之后,打算看看他们究竟搞什么名堂,结果大失所望,老鼠根本没有像我想象中的那样奔向网吧,抑或游戏厅等娱乐场所,而是直奔老石街,各自回了家。
⑤老石街特别阴暗,全身发冷的我只能回到学校,想着如何给他们一点教训,可回到班上,竟然发现五只老鼠已端端正正地坐在自己位置上,这是怎么回事,为什么他们又跑回来了,难道他们发现了我的跟踪?我只能装作什么也不知道,他们太贼了。
⑥第二次我选择了重点袭击,从那个女孩下手,彻底查清楚他们到底在做什么,皇天不负有心人,同样明媚的下午,当我敲开女孩的家门,她只能惊慌失措地看着我。我问她回家干什么,她却支支吾吾,直到我拿开除吓唬她,她才委屈地指了指阳台。
⑦其实那根本算不上什么阳台,就突出墙外的半米窗而已,此刻已挂满了棉被枕头,我一下子明白,老石街周边都是高楼大厦,常年晒不到太阳,唯有午后两点的阳光能偶尔光顾,所以女孩才会在每个明媚的午后直往家奔。
⑧女孩带我到其他四个男孩家,原因也一模一样,甚至稍大的男孩还负责把坐在轮椅上的邻居推到阳台。我心里一酸,一句话也说不出来,这哪里是什么逃课,他们对温暖的执着追求只能让我自惭形秽。
⑨实习一个月,我再也没批评五鼠,甚至还发动学生为他们搞了一个小型捐助,当然,那只是杯水车薪,无论如何也改变不了他们蜗居阴暗的命运,我只能默默祈祷他们的父母能在外头有好点收益。
⑩回到自己学校,我把所见所闻变成了校报上的铅字,没想到一文激起千层浪,学校师生纷纷解囊为五鼠送暖,不到一个星期便募捐了万余善款。
11一个月后,我怀着激动的心情去找他们,但熟悉的教室里却没了他们的踪影,班上的学生说他们退学了,不知去向。
12我急忙奔赴他们家,还特意在超市买了五个笔记本,封面是温暖的太阳,然而,赶到老街,只闻一片轰隆隆的响声,那条阴暗的老房子不知何时已被推倒,街头四处打着阳光新城的标语。
13拆迁,在轰轰烈烈的拆迁中,五只幼小的老鼠只能搬家,可是他们搬去了哪里,没有人知道,我揣着一万多元善款,不知何去何从。
(选自《知识窗》2012年第7期)
18.文中把这五个孩子称为“五鼠”不仅是因为他们 ,更是因为
他们 如老鼠一般。(3分)
19.在我们顺着这位“实习班主任”的思路去阅读小说的时候,会颇感意外。请以“我”的口吻概括这五次意外。(5分)
答:
20.本文以“生命中的五只老鼠”为题,结合全文说说其中包含了作者的哪些情感。(4分)
答:
21.文章结尾说“我揣着一万多元善款,不知何去何从”,请你揣摩一下“我”此时的心理活动。(不少于40字)(4分)
答:
18.(3分)一起逃课;(1分)都蜗居在阴暗的环境里。(2分)
19.(5分)第一次:“我”以为五个孩子逃课是为了去玩,而实际上他们回了家;(1分)
第二次: “我”准备回到学校教训他们五个,竟发现他们端端正正地坐在自己位置上;(1分)
第三次:“我”不知道他们回家到底在做什么,后来才发现他们是趁午后回家打开窗户;(1分)
第四次:“我”将见闻写成文章发表后引起了强烈反响,大家纷纷捐款;(1分)
第五次 :“我”拿着善款去找五鼠时发现他们早已退学,家也被拆了,他们也不知道去了哪里。(1分)
20.(4分)至少有两种情感:一是被五只老鼠感动;二是对五只老鼠处境的同情。示例:既包含了作者被五只老鼠对温暖的执着追求而感动(或“敬佩”),也包含了五只老鼠蜗居阴暗后来因拆迁而搬走的处境的同情。(每点2分)
21.(4分)紧扣住“我”此时的“意外、失落、无奈”的心情。示例:他们怎么都退学了呢?家也突然地被拆迁了?他们去了哪里呢?五只老鼠呀,你们快出来吧!现在你们有钱上学了!
【2013年·湖南省湘潭市】
【试题】二、阅读课文选段,按要求答题。(18分)
(一)① 那棵树立在那条路边上已经很久很久了,当那条路还只是一条泥泞的小径时,它就立在那里;当路上驶过第一辆汽车之前,它就立在那里;当这一带只有稀稀落落几处老式平房时,它就立在那里。
② 那树有一点佝偻,露出老态,但是坚固稳定,树顶像刚炸开的焰火一样繁密。认识那棵树人的都说,有一年,台风连吹两天两夜,附近的树全被吹断,房屋也倒坍了不少,只有那棵树屹立不动,而且据说,连一片树叶都没有掉下来。这真是难以置信。据说,当这一带还没有建造新公寓之前,陆上台风紧急警报声中,总有人到树干上漩涡形的洞里插一炷香呢。
③ 那的确是一株坚固的大树,霉黑潮湿的皮层上,有隆起的筋和纵裂的纹,像生铁铸就的模样。几丈以外的泥土下,还看出有树根的伏脉。在夏天的太阳下挺着颈子急走的人,会像猎犬一样奔到树下,吸一口浓阴,仰脸看千掌千指托住阳光,看指缝间漏下来的碎汞。有时候,的确连树叶也完全静止。
④ 于是鸟来了,鸟叫的时候,几丈外幼稚园里的孩子也在唱歌。
⑤ 于是情侣止步,夜晚,树下有更黑的__;于是那树,那沉默的树,暗中伸展它的根,加大它所能荫庇的土地,一厘米一厘米地向外。
9.下列字词注音和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1分)
A.、泥泞(ní níng):池塘、田野里的淤泥
B.、倒坍(dǎo tān):倒塌,多指建筑物倒下来
C.、屹立( yì lì):高耸挺立
D.荫庇( yìn bì):覆盖,遮蔽
10.第②段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请任选其一作简要赏析。(2分)
11.第③段中的划线句子有何作用?(2分)
12.选文体现了树的什么精神品质?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2分)
【答案】9.A(2分)
10.拟人、比喻、夸张任选其一即可。作用;树的“佝偻”“老态”是拟人手法,,说明树的生长年代久远:“树顶像刚炸开的焰火”运用了比喻手法,形象地表现了树冠的繁密;“连一片树叶都没有掉下来”,则是运用了夸张手法,表现了树的坚固稳定。(任选一项说明即可。2分)
11.树的外形描写,表现了树的历经沧桑、坚固稳定、外形粗陋。(2分)
12.坚定勇敢、默默奉献的精神 (1分)表现了对树的喜爱、赞美、敬佩的感情。(1分)
13.B(2分)
【2013年·江苏省苏州市】
【试题】阅读《故乡》中的几段文字,完成11~13题。
“哈!这模样!胡子这么长了!”一种尖利的怪声突然大叫起来。
我吃了一吓,赶忙抬起头,却见一个凸颧骨,薄嘴唇,五十岁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
我愕然了。
“不认识了么?我还抱过你咧!”
我愈加愕然了。幸而我的母亲也就进来,从旁说:
“他多年出门,统忘却了。你该记得罢,”便向着我说,“这是斜对门的杨二嫂,……开豆腐店的。”
哦,我记得了。我孩子时候,在斜对门的豆腐店里确乎终日坐着一个杨二嫂,人都叫伊“豆腐西施”。但是擦着白粉,颧骨没有这么高,嘴唇也没有这么薄,而且终日坐着,我也从没有见过这圆规式的姿势。那时人说:因为伊,这豆腐店的买卖非常好。但这大约因为年龄的关系,我却并未蒙着一毫感化,所以竞完全忘却了。然而圆规很不平,显出鄙夷的神色,仿佛嗤笑法国人不知道拿破仑,美国人不知道华盛顿似的,冷笑说:
“忘了,这真是贵人眼高……”
“那有这事……我……”我惶恐着,站起来说。
“那么,我对你说。迅哥儿,你阔了,搬动又笨重,你还要什么这些破烂木器,让我拿去罢。我们小户人家,用得着。”
“我并没有阔哩。我须卖了这些,再去……”
“啊呀呀,你放了道台了,还说不阔?你现在有三房姨太太;出门便是八抬的大轿,还说不阔?吓,什么都瞒不过我。”
我知道无话可说了,便闭了口,默默的站着。
“阿呀阿呀,真是愈有钱,便愈是一毫不肯放松,愈是一毫不肯放松,便愈有钱……”圆规一面愤愤的回转身,一面絮絮的说,慢慢向外走,顺便将我母亲的一副手套塞在裤腰里,出去了。
11.第一段中,作者写杨二嫂的话时连用了三个感叹号,请分析其作用。(2分)
12.节选的语段中,“我”眼前的杨二嫂与记忆中的杨二嫂相比,除外貌、年龄外还有哪些方面的变化?请简要概括。(3分)
13.联系上下文,简要分析下面这句话中加点的词语对刻画人物形象的作用。(3分)
圆规一面愤愤的回转身,一面絮絮的说,慢慢向外走,顺便将我母亲的一副手套塞在裤腰里,出去了。
【答案】11.加强语气,突出杨二嫂当时说话突然,声音大、尖利、怪异,写出“我”的吃惊,表现了杨二嫂言语轻率、无所顾忌。
12.动作姿势;说话方式;生活境况;性格品行。
13.“愤愤”写出杨二嫂在要求被拒绝后很生气的样子;“絮絮”写出她抱怨不停的情形;“慢慢”写她为搜寻可拿之物故意放慢脚步的状态;作者用这三个词语修饰杨二嫂离开“我”家时的一系列动作,生动刻画了一个言语尖酸、自私贪小的庸俗小市民形象。
【2013年·山东省东营市】
【试题】
(三)(8分)
这条路得通过些果树林、柞木林、竹子林和几个大半年开满杂花的小山坡。马上一面欣赏土坎边的粉蓝色报春花,在轻和微风里不住点头,总令人疑心那个蓝色竟像是有意模仿天空而成的;一面就听各种山鸟呼朋唤侣,和身边前后三三五五赶马女孩子唱着各种本地悦耳好听的山歌。……最有意思的是云雀,时常从面前不远草丛中起飞,一面扶摇盘旋而上,一面不住唱歌,向碧蓝天空中钻去,仿佛要一直钻透蓝空。伏在草丛中的云雀群,却带点鼓励的意思相互应和。直到穷目力看不见后,忽然又像个小流星一样,用极快速度下坠到草丛中,和其他同伴会合,于是另外几只云雀又接着起飞。赶马女孩子年纪多不过十四五岁,嗓子通常并没经过训练,有的还发哑带沙,可是在这种环境气氛里,出口自然,不论唱什么,都充满一种淳朴的本色美。
——《云南的歌会》
14.依照示例,概括选文所表现的不同的“美”。(2分)
→ →(示例)女孩子歌声的淳朴本色美。
15.试举一例说明作者表现自然景物的“美”所运用的手法及其表达效果。(3分)
16.有人认为,选文花费笔墨描写自然景物属偏离“内容”与“主旨”之败笔,你的看法及理由是什么?(3分)
【答案】14.答案示例:报春花色彩的意象美(或报春花的色彩美);云雀飞翔的情态美(或动作美)。 评分:每空1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
15.答案示例:①如“马上一面欣赏……模仿天空而成的”,运用拟人、比喻修辞,表现报春花的生动可爱和醉人的色彩;②如“最有意思的是云雀……又接着起飞”,运用动作描写,表现出鸟儿飞翔的轻盈姿态和自由自在。
评分:举例1分,答对手法及表达效果2分,共3分。只举出例句不得分。意思对即可。
16.答案:不同意这种观点。①写自然景物,既是对“山路漫歌”情景的实写,又为“漫歌”创设情境,也是一种映衬,以优美环境映衬优美的歌声。②写景同样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赞赏。
评分:看法1分,理由2分,共3分。
【2013年·山东省泰安市】
【试题】阅读《社戏》中的节选文字,完成9—14小题。
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一出门,便望见月下的平桥内泊着一支白篷的航船,大家跳下船,双喜拔前篙,阿发拔后篙,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舱中,较大的聚在船尾。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①开船,在桥石上一②,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于是架起两支橹,一支两人,一里一换,有说笑的,有嚷的,③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④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
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那火接近了,果然是渔火;我才记得先前望见的也不是赵庄。那是正对船头的一丛松柏林,我去年也曾经去游玩过,还看见破的石马倒在地下,一个石羊蹲在草里呢。过了那林,船便弯进了叉港,于是赵庄便真在眼前了。
9.如果给这几段文字加上小标题,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看戏途中B.渔火点点C.月夜行船D.水乡夜景
10.对画线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语言描写,表现了“我”的愿望得以实现时自由、欢快的心情。
B.语言描写,表现了一个孩子纯真的精神世界。
C.心理描写,表现了一个孩子复杂的精神状态。
D.心理描写,表现了“我”的愿望得以实现时自由、欢快的心情。
11.文中①②③④处应填动词恰当的一项是( )
A.点 磕 夹 飞B.点 敲 混 飞
C.磕 点 混 箭D.点 敲 夹 箭
12.节选文字第二自然段的描写角度依次是( )
A.味觉 视觉 听觉
B.嗅觉 听觉 视觉
C.嗅觉 视觉 听觉
D.味觉 听觉 视觉
1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表现了“我”怎样的心理感受?正确的一项是( )
A.惊喜 惬意B.迷茫 困惑
C.沉醉 忘我D.惆怅 烦闷
14.这几段文字的语言特点是( )
A.冷峻犀利,富含人生哲理。
B.清新自然,充满诗情画意。
C.华美绚丽,摇曳多姿,生动形象。
D.古朴典雅,委婉含蓄,表意丰富。
【答案】二、[12分]9 .B 10 .D 11.A 12. C 13. C 14.C
【2013年·四川省达州市】
【试题】
(一)阅读《春酒》一文,完成17-22题(14分)
农村的新年,是非常长的。过了元宵灯节,年景尚未完全落幕。还有个家家邀饮春酒的节目,再度引起高潮。在我的感觉里,其气氛之热闹,有时还超过初一至初五那五天新年呢。原因是:新年时,注重迎神拜佛,小孩子们玩儿不许在大厅上、厨房里,生怕撞来撞去,碰碎碗盏。尤其我是女孩子,蒸糕时,脚都不许搁在灶孔边,吃东西不许随便抓,因为许多都是要先供佛与祖先的。说话尤其要小心,要多讨吉利,因此觉得很受拘束。过了元宵,大人们觉得我们都乖乖的,没闯什么祸,佛堂与神位前的供品换下来的堆得满满一大缸,都分给我们撒开地吃了。尤其是家家户户轮流的邀喝春酒,我是母亲的代表,总是一马当先,不请自到,肚子吃得鼓鼓的跟蜜蜂似的,手里还捧一大包回家。
可是说实在的,我家吃的东西多,连北平寄来的金丝蜜枣、巧克力糖都吃过,对于花生、桂圆、松糖等等,已经不稀罕了。那么我最喜欢的是什么呢?乃是母亲在冬至那天就泡的八宝酒,到了喝春酒时,就开出来请大家尝尝。“补气、健脾、明目的哟!”母亲总是得意地说。她又转向我说:“但是你呀,就只能舔一指甲缝,小孩子喝多了会流鼻血,太补了。”其实我没等她说完,早已偷偷把手指头伸在杯子里好几回,已经不知舔了多少个指甲缝的八宝酒了。
八宝酒,顾名思义,是八样东西泡的酒,那就是黑枣(不知是南枣还是北枣)、荔枝、桂圆、杏仁、陈皮、枸杞子、薏仁米,再加两粒橄榄。要泡一个月,打开来,酒香加药香,恨不得一口气喝它三大杯。母亲给我在小酒杯底里只倒一点点,我端着、闻着,走来走去,有一次一不小心,跨门槛时跌了一跤,杯子捏在手里,酒却全洒在衣襟上了。抱着小花猫时,它直舔,舔完了就呼呼地睡觉。原来我的小花猫也是个酒仙呢!
我喝完春酒回来,母亲总要闻闻我的嘴巴,问我喝了几杯酒。我总是说:“只喝一杯,因为里面没有八宝,不甜呀。”母亲听了很高兴。她自己请邻居来吃春酒,一定给他们每人斟一杯八宝酒。我呢,就在每个人怀里靠一下,用筷子点一下酒,舔一舔,才过瘾。春酒以外,我家还有一项特别节目,就是喝会酒。凡是村子里有人急需钱用,要起个会,凑齐十二个人,正月里,会首总要请那十一位喝春酒表示酬谢。地点一定借我家的大花厅。酒席是从城里叫来的,和乡下所谓的八盘五、八盘八(就是八个冷盘,五道或八道大碗的热菜)不同,城里酒席称之为“十二碟”(大概是四冷盘、四热炒、四大碗煨炖大菜),是最最讲究的酒席了。所以乡下人如果对人表示感谢,口头话就是“我请你吃十二碟”。因此,我每年正月里,喝完左邻右舍的春酒,就眼巴巴地盼着大花厅里那桌十二碟的大酒席了。
母亲是从不上会的,但总是很乐意把花厅给大家请客,可以添点新春喜气。花匠阿标叔也巴结地把煤气灯玻璃罩擦得亮晶晶的,呼呼呼地点燃了,挂在花厅正中,让大家吃酒时划拳吆喝,格外的兴高采烈。我呢,一定有份坐在会首旁边,得吃得喝。这时,母亲就会捧一瓶她自己泡的八宝酒给大家尝尝助兴。
席散时,会首给每个人分一条印花手帕。母亲和我也各有一条,我就等于得了两条,开心得要命。大家喝了甜美的八宝酒,都问母亲里面泡的是什么宝贝。母亲得意地说了一遍又一遍,高兴得两颊红红的,跟喝过酒似的,其实母亲是滴酒不沾唇的。
不仅是酒,母亲终年勤勤快快的,做这做那,做出新鲜别致的东西,总是分给别人吃,自己却很少吃。人家问她每种材料要放多少,她总是笑眯眯地说:“大约摸差不多就是了,我也没有一定分量的。”但她还是一样一样仔细地告诉别人。可见她做什么事,都有个尺度在心中的。她常常说:“鞋差分、衣差寸,分分寸寸要留神。”
今年,我也如法炮制,泡了八宝酒,用以供祖后,倒一杯给儿子,告诉他是“分岁酒”,喝下去又长大一岁了。他挑剔地说:“你用的是美国货葡萄酒,不是你小时候家乡自己酿的酒呀。”
一句话提醒了我,究竟不是道地家乡味啊。可是叫我到哪儿去找真正的家醅呢?
(作者:琦君)
17.阅读全文后,你所理解的本文主旨是 。(用一个词语概括)(1分)
18.作者在本文中详写了儿时在故乡的哪些生活片断?请概括作答。(2分)
19.品味句子“我呢,就在每个人怀里靠一下,用筷子点一下酒,舔一舔,才过瘾。”说说该细节描写有何妙处?(3分)
20.本文中的“母亲”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请结合文章概括作答。(2分)
21.如何理解“一句话提醒了我,究竟不是道地家乡味啊。可是叫我到哪儿去找真正的家醅呢?”(3分)
22.俗话说:“一方水养一方人。”各地都有不同的风土人情,古今不少诗人把一些节日写到诗中。请把下列诗中描写的节日写在后面相应的横线上。(3分)
(1)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2)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3)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7.思乡(1分)
18.喝春酒 吃会酒(答出一点给1分,共2分)
19.这看似简单的几笔描写,尤其是几个动词的使用,(1分)生动传神地让读者强烈地感受到小姑娘天真可爱,(1分)以及乡邻之间那种亲密随和,融洽温馨的人际关系。(1分)
20.俭朴勤劳、善良大度 慈爱能干的典型的母亲形象。(写出其中一点给1分,共2分)
21.深化了文章的主题,(1分)使作者由春酒想起了家乡,怀念家乡的的风俗美、人性美,(1分)增加了思乡的浓浓情愫。(1分)
22.(1)春节 (2)中秋节 (3)重阳节 (每个小题1分,共3分)
23.每天快乐生活的开始;储满了乡邻的忧乐;能够为路人提供方便的快乐;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精神寄托。(写出三点即可,写出一点给1分)
您可能感兴趣的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