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尔墨斯和雕像者

赫耳墨斯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的尊重,就化作凡人,来到一个雕像者的店里。他看见宙斯的雕像,问道:“值多少钱?”雕像者说:“一个银元。”赫耳墨斯又笑着问道:“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雕像者说:“还要贵一点。”后来,赫耳墨斯看见自己的雕像,心想他身为神使,又是商人的庇护神,人们会对他更尊重些,于是问道:“这个多少钱?”雕像者回答说:“假如你买了那两个,这个算饶头,白送。”

这个故事适用于那些爱慕虚荣而不被人重视的人。告诉我们要谦虚,不要妄自尊大。

7、解释下列词语。(6分)

(1)凡人: (2)庇护:

(3)虚荣:

8、故事中的三问三答的内容能不能调换?为什么?(4分)

9、“赫耳墨斯又笑着问道”,他“笑”的原因是

。(3分)

10、写宙斯和赫拉像与赫耳墨斯的价钱用的手法是 ,这样写的作用是

。(4分)

11、故事的结局不屑赫尔墨斯的反应,但读者可以想象他的反应是

。(3分)

12、这则寓言的寓意是

。(3分)

7.(1)这里指世间的人。(2)包庇、袒护。(3)表面上的光彩。

8.不能。因为前两次是铺垫,有了这两次的铺垫,第三次的问答才构成鲜明的对比。

9.内心骄傲,轻视别人。  10.对照  辛辣地讽刺贪慕虚荣的人。

11.尴尬不堪。           12.只有谦虚的人,才能受人尊重。

水性江南

王本道

每次去江南,大抵是在莺飞草长的三四月间。去的次数多了,便萌生了探究江南真谛的念头。

江南是烟柳繁华之地、温柔富贵之乡。江南出芳草鲜花,出才子佳人,出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但江南又是英雄辈出的地方。古往今来,这里孕育过诸多骁勇的斗士。那锐利的兵——剑,也是源于江南的吴越。是什么力量使得缠绵悱恻与凌厉强悍这两种悬殊的气质能够天衣无缝地契合一地,且生生不息,历千年而不朽呢?我一度大惑不解。

一次重读《老子》,书中的一句名言让我顿开茅塞。“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先。”老子的话,一语道破了水的柔弱秀美与坚韧顽强的两重性。江南是水乡,河流纵横,池湖密布。它们流淌在青山脚下,穿行于广袤的田畴间,还有那直落九天的瀑布,山中奏呜的清泉——千百年来,是水,滋养着江南的风物、江南的人,孕育了江南独特的文化。

江南的水,如轻纱薄雾.随风起舞,变幻无穷,滋润得江南的景物风姿绰约,江南的人风情万种。一曲《又唱江南》,浓缩了一年四季江南的秀美景色:“二月你看江南的花,花如野火遍地燃;清明你看江南的雨,细雨裹着万重山……”江南的人也一如江南的风物,温婉细腻,柔肠百转。莫愁湖畔莫愁女,西泠桥边苏小小,还有西湖的断桥.绍兴的沈园,秦淮河上的桃叶渡……深受上天厚爱的才子佳人,在江南大地上留下了诸多生命的足迹和美丽的传说。就连江南人讲话也是吴侬软语,情真意切,唱起来就更让人心旌摇动。那江南曲艺的代表苏州评弹,唱词娓娓如诉,弦乐清丽委婉,就像曲水清流,清澈纯净又韵味悠长,就连草木也会为之摇曳。

江南的水又时有“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之势。这坚韧而顽强的水,也涵养了江南风物和江南人的那种英豪之气。江南大地布满了崇山峻岭。杭州的栖霞岭,绍兴的会稽山,常熟的虞山,都雄伟挺拔,占尽风云。那山间的飞瀑,山下的激湍,是养育大山的支支血脉。据说古代铸剑,先是把剑放在火中煅烧,然后再放到水中浸泡,几经反复,才铸成一把好剑。这种浸泡过剑的江南之水.千百年来也曾造就了诸多慷慨激昂之士。卧薪尝胆的勾践,竭忠尽智的岳飞,文武兼备的陆游、辛弃疾、文天祥……众多仁人志士用他们的鲜血与生命谱写了一首首壮怀激烈的诗篇,他们的诗句至今读来,仍洋溢着当年的铁骨雄风。而持戟呐喊的鲁迅,更是把文人的凌厉剑气发挥到了极致。就连文雅娟秀的女子,在江南水性的润泽下,也尽显铮铮侠骨。明末的秦淮八艳是有力的佐证.清末的秋瑾则是最优秀的代表。

江南的水哺育了如水的江南。江南美,美在江南的水,江南的风物,江南的人。这种美是刚与柔的融合。江南,一曲永远唱不完的歌,让人细细地品味着她的如诗如画和似水流年……

7.文章标题“水性江南”的含义是什么?请用文中一句话回答。

答:

8.请在下面的空格内填入合适的内容,要能体现刚柔相济的江南美。

答:江南的水,既__________又__________;江南风物,既风姿绰约又雄伟挺拔;

江南的人,既__________又__________。

9.作者在第二、五两段中分别提到“剑”,各有什么用意?

答:

10.你还了解哪些流传在江南大地上的美丽传说?请举出一例。你记得文中江南志士哪些壮怀激烈的诗句?请写出一句。

答:美丽传说:

诗句:

参考答案

满分100,错一处扣除相应的分数。

7.是水,滋养着江南的风物、江南的人,孕育了江南独特的文化。 江南的水哺育了如水的江南。(两句任答一句即可,4分)

8.江南的水既柔弱秀美又坚韧顽强,江南的人既柔肠百转又侠骨铮铮。(意思同即可,每处2分,)

9.第二段提到“剑”,为了点出江南具有凌厉强悍的气质;第五段提到“剑”,为了表明江南的水涵养了江南人的英豪之气。(意思同即可.每点3分,计6分)

10.参考答案示例:梁山伯与祝英台(5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5分)

金色的手指(殷健灵)14分

①一缕细若游丝的琴声从门边的角落里悄悄地浮出,犹如一束明媚的阳光照耀在我们每个孩子的头顶。我看见音乐老师纤长的手指如鱼儿一般在黑白琴键上灵巧地游动。在阳光的早晨,那手指变成金色的,神圣而优雅。

  ②忽然,琴声戛然而止,音乐老师用手指朝我指了指,说:"对,是你,张大嘴唱,不要怕。"琴声又响起来,可我还是听不清自己的声音,我的歌声细细的低低的,总是躲在别人响亮的歌声后面。我真的不会唱歌,真的不会唱歌,这么想着,我的脸慢慢地红起来,红到脖颈,像发烧了一样。

  ③轮到单独唱了。我捧着歌本的手却一直抖抖索索。我的声音很不情愿地从嗓子眼里挤出来,那么平淡那么干涩。音乐老师微笑着按了几个琴键提示我,她弹琴的手指泛着淡金色的光泽。噢,我真笨,我诅咒着自己,几乎要哭出来了。

  ④可是,瑛子是多么让人羡慕啊。初一时,在学校的文艺会演上,瑛子站在台上当着一千多师生的面演唱《月儿弯弯照九州》。那时,她扎着辫子,辫梢上系了朵淡紫色的小花,显得伶俐可人。她的歌声糯糯的,甜甜的,像是放了蜜糖,把这首歌演绎的悲悯动人。动听的歌喉会让一个女孩更加美丽可爱,我被深深地吸引住了。而自卑的我,只敢在心里悄悄地唱……

⑤学校里成立了音乐兴趣小组,一连几天,班里都在议论这事儿。我兴致勃勃地鼓励同学参加。我对瑛子说:“你有音乐天赋,一定能行!”可是轮到报名时,我自己却迟疑了,我的乐感不行,而且功课那么忙,我替自己寻找逃脱的理由。当大家争着报名的时候,我悄悄缩到了后面。

⑥从这以后,在很多个上完课的下午,我都会见到一幅令人心动的风景。在教学楼下的花坛边,瑛子抱着手风琴和几个男生坐在台阶上练琴。他们已经会拉一些简单的曲子,他们的手指变得熟练灵巧了。印象最深的是那一天,太阳特别好,花坛里的一串红开得特别艳,我记得瑛子他们演奏的是我最熟悉的《让我们荡起双桨》。我趴在栏杆上出神地注视着他们。瑛子的身子起伏着,双肩的摆动呈现出一种柔美的弧度,她的眼睛微闭着,像是沉醉了,又像是睡着了。悠扬的乐声轻轻地拨动着我的心弦,我看见瑛子纤长的手指在阳光下痴迷地舞蹈,金色的,就连指甲也泛着莹莹的光。我被深深地震撼了,我悄悄地移走到走廊的立柱后面,生怕他们看见我。是一种什么样的心理在作祟呢?我渴望音乐,又逃避音乐,因为我太看轻自己。

  ⑦我将永远游离于音乐之外吗?想到这一点,我惊得浑身战栗。我想当众放歌,又生怕自己生涩的歌声会把一点残存的幻想也剥夺掉。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大学毕业后。在一次晚会上,有一位长者对我说:“唱一曲吧,会很好听的。”不知是出于对长者的尊敬,还是一时的冲动,我竟接过了话筒。我放开胆子,让声音从身体里畅快地流出,我唱的是一支在心中默唱了无数次的曲子:“因为爱着你的爱,因为苦过你的苦……”我听见甜润而深情的歌声在大厅里回荡,我眼里噙满泪水。走下台的时候,长者紧握住我的手说:“你唱得好极了!”我的眼睛更湿了,那块阻滞我心灵多年的磐石就这么被轻轻搬动了吗?我突然有了想欢呼的冲动。我闭上眼睛,久久地品味着喜悦的心情。呵,那手指,金色的手指又一次在我记忆的琴键上跳动,跳动,也许,它将是我一生中永远的遗憾和追求。

16.本文巧妙地将情节发展与心理变化结合起来写,引人入胜。请根据文章主要情节和“我”的心理活动,用简洁的语言把下面的内容补充完整。(每空不超过15字)(3分)

音乐课上“我”不敢大声唱歌,“我”诅咒着自己,几乎要哭出来了。→“我”没有报名参加音乐小组, 。→ ,“我”深为震动,又生怕她看见我。→ ,“我”无比激动,久久品味着喜悦。
17.本文对“金色的手指”的描写生动传神,动人心弦。请赏析第①画线句子。(3分)

18.第⑥段中“令人心动的风景”指什么?为什么还要有画线句子的描写?(4分)

19.“那块阻滞我心灵多年的磐石就这么被轻轻搬动了吗?”请结合你的人生体验,谈谈你的感悟。(4分)

16.①“我”内心迟疑,寻找逃脱的理由。(或:“我”迟疑不决,害怕自己不行。)②“我”出神地注视着瑛子演奏(我被英子的演奏深深地吸引)。③“我”在晚会上当众放歌。
17.将手指比喻为鱼儿,形象地表现了音乐老师弹琴的手法娴熟,灵活自如。表现出作者对音乐老师的羡慕,对音乐的热爱、向往、追求。
18“令人心动的风景”是指瑛子演奏的情景(1分),作者描写太阳和一串红,是为了衬托瑛子演奏的情景更为动人(1人),也衬托出我听音乐时的轻松愉快(1分),表现我对音乐的热爱之情(1分)。

19文中“我”曾固执地认为自己不会唱歌,她被这块“磐石”困扰多年,其实,只要勇于放歌就可搬掉这块“磐石”。我自己也有心灵的“磐石”——羞于大声朗读,一上台演讲就很紧张,重要的考试总会发挥失常……读了上面这句话.我相信,只要不妄自菲薄,勇于尝试,搬掉这些“磐石”并不难。

 

一枝山药藤的坚持

在这个夏日,令人动容的事太多了,比如说,一枝山药藤。

是去年的某个冬日吧,几根被遗弃的山药,可怜见地,被我扔在一个柜子里,一个废弃的旧柜子,在厨房的暗角里。

柜子门“啪嗒”一声合上,是天牢落了锁,是黑夜没了边……

然而,在半年后,在这个夏日的清晨,它再度,突然间地,出现在我眼前,以另一种表达,一种灵魂与灵魂激烈碰撞的方式。它居然爬出__,发了芽!

事情是这样子的。今天早上,我睡意阑珊地去厨房,裸露的脚踝,被什么东西触了一下子,低头看看,哦,一根铁丝!但是——铁丝怎么这么柔软?再说,厨房里也没有细铁丝啊……

睡意顿无!我感觉事出蹊跷,遂情不自禁地,弯腰。那“铁丝”是从柜门里伸出来的,淡淡的紫,细看,还有星星的“苞”,叶苞!这不是铁丝,分明,是一根植物的藤蔓,难道说……心潮一浪浪地高涨,慢慢地打开柜门,如揭开一个天大的秘密,如掀开新娘的红盖头。

我的猜测没错,果然是,那几根山药!它们静静地躺在柜子里,浑身上下爆出好多芽,变成细细长长的藤,在柜子里盘旋着,孜孜不倦地,寻觅着出口。

今天早上,有一根藤,终于顺着柜子的中缝爬了出来,看到我来,遂激动地,用触须跟我亲吻,道“早上好”,留住我匆匆的脚步,迫使我弯下腰来。

这柔嫩顽强的小生命,肯定已爬了好多天,从看到光明的那一刻起。它高高昂起的头,嫩生生的柔软,使我想起灵魂的样子,它用它灵魂的触须,伸进我的心湖,激起万千层涟漪。

于是,在这个早晨,我又一次热泪盈眶,因为它,还使我想起那些废墟里的生命,还有那,__中默默的坚守,以及爬出__的顽强。

2010年4月,是中华民族又一段__的日子。王家岭矿难的疼痛还未过去,又一场天灾,从天而降,压住了玉树地区多少鲜活的生命。人,这种自然界的生物,弱小得不及蚁虫草芥,却又坚不可摧。

15日7时,结古镇镇郊的西北牛宾馆,中国国际救援队进行生命探测搜索时,发现这里有强烈的生命迹象,他们冒着余震危险,迅速展开救援。凿孔、搬移、手挖……经过近5个小时的努力,营救被困群众的生命通道被打开了——一个被困的小伙子从洞口慢慢伸出头,小心翼翼地旋转,一点点避开断裂的钢筋。

每一个爬出来的生命,都经历了难以想像的艰辛。那位创造了生命奇迹的“英雄妈妈”巴桑旺毛,她被埋75个小时,一直用身体护住肚中的胎儿,在幸运获救后,她成功产下一名男婴,如今母子平安。

“人在最绝望的情况下,一定要学会坚强,哪怕一丝希望,都不能放弃。”那些在废墟里被困8天多,靠吃煤块皮带喝尿求生的矿工,劫后余生,最想对人们说的就是这句话。

每个人顽强的生命,都给人唏嘘和感动。不仅缘于生命的脆弱,也缘于生命的顽强。

一根山药藤,一株植物的坚持尚且让人动容,更何况那些有血有肉,活生生的性灵!

16.文章第9段中说:“这柔嫩顽强的小生命。”山药藤的“顽强”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17.下列句子形象生动,富有表现力,请加以赏析。

①心潮一浪浪地高涨,慢慢地打开柜门,如揭开一个天大的秘密,如掀开新娘的红盖头。

②它们静静地躺在柜子里,浑身上下爆出好多芽,变成细细长长的藤,在柜子里盘旋着,孜孜不倦地,寻觅着出口。

18.理解文中划线的句子的意思和作用。

19.作者借写“一枝山药藤的坚持”,告诉我们什么人生感悟?请结合文意简要回答。

16.①不畏生存环境__恶劣:被遗弃在一个废弃的旧柜子,在厨房的暗角里;②不畏时间的漫长:在半年后,再度出现在我眼前;

③ 坚持不放弃对生的追求: 在柜子里盘旋着,孜孜不倦地,寻觅着出口。 (6分,每点2分)

17.①运用夸__比喻,表达了“我”当时激动和惊叹的心情。(2分,手法意思各一分)②运用拟人,写出了山药藤在__中的坚守和对生命的强烈渴望,表达了作者对它的敬佩之情。(2分)

18.用了拟人手法,通过写山药藤对生命的热爱和爬出__的顽强,使“我”感受到生命的顽强引出了下文地震中那些顽强求生的人。(4分)

19.人在最绝望的情况下,一定要学会坚强,哪怕一丝希望,都不能放弃。(意对即可)(2分)

人格——最高的学位

白岩松

⑴很多年以前,有一位学大提琴的年轻人向20世纪最伟大的大提琴家卡萨尔斯讨教:我怎样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大提琴家?

⑵卡萨尔斯面对雄心勃勃的年轻人,意味深长地回答:先成为优秀而大写的人,然后成为一名优秀而大写的音乐人,最后成为一名优秀的大提琴家。

⑶听到这个故事的时候,我还年少,老人回答时所透露的含义我还理解不多,然而随着采访中接触的人越来越多,这个回答在我脑海中越印越深。

⑷在采访北大教授季羡林的时候,我听到一个关于他的真实的故事。有一年秋天,北大新学期开始了,一个外地来的学子背着大包小包走进了校园,实在太累了,就把包放在路边。这时正好一位老人走来,年轻学子就拜托老人替自己看一下包,而自己则轻装去办理手续。老人爽快地答应了。近一个小时过去了,学子归来,老人还在尽职尽责地看守。谢过老人,两人分别。

⑸几天后是北大的开学典礼,这位年轻的学子惊讶地发现,__台上就坐的北大副校长季羡林正是那一天替自己看行李的老人。

⑹我不知道这位学子当时是怎样的一种心情,但我听到这个故事之后却强烈地感觉到:人格才是最高的学位。

⑺这之后,我又在医院里采访了世纪老人冰心。我问先生,您现在最关心的是什么?

⑻老人的回答简单而感人:是年老病人的状况。

⑼当时的冰心已接近自己人生的终点,而这位在80年前的“五四”运动爆发那一天开始走上文学创作之路的老人,心中对芸芸众生的关爱之情,历经近80年的岁月而仍未老。这又该是怎样的一种传统!

⑽冰心的身躯并不强壮,即使年轻时也少有飒爽英姿的模样,然而她这一生却是用自己当笔,拿岁月当稿纸,写成的一篇关于爱是一种力量的文章。她在离去之后,给我们留下了伟大的背影。

⑾世纪老人在陆续地离去,他们留下的爱国心和高深的学问却一直在我们心中不老。但在今天,我还想加上一条,这些世纪老人所独具的人格魅力是不是也该作为一种传统由我们向后延续?

⑿前几天我在北大听到一个故事,清新而感人。

⒀一批刚走进校园的年轻人,相约去看季羡林先生。走到门口,却开始犹豫,他们怕冒失地打扰了先生。最后决定,每人用竹子在季老家门口的土地上留下问候的话语,然后才满意地离去。

这该是怎样美丽的一幅画面!离季老家不远,是北大的伯雅塔在未名湖中留下的投影,而在季老家门口的问候语中是不是也有先生的人格魅力在学子心中留下的投影呢?只是生活中,这样的人格投影在我们心中还是太少。

⒂于是,我也更加理解了卡萨尔斯回答中所具有的深意。怎样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主持人呢?心中有个声音在回答:先成为一个优秀的人,然后成为一个优秀的新闻人,最后自然地成为一个优秀的节目主持人。

⒃我知道,这条路很长,但我将执著的前行。

白岩松:中央电视台著名节目主持人。

12.这篇文章叙写了季羡林和冰心两位老人的各一件事,请分别用一句话加以概括。

13.第⑽段中,作者为什么说,冰心在离去之后给我们留下了“伟大的背影”?(用自己的语言简要概括)

14.⒁段中,写“北大的伯雅塔在未名湖中留下的投影”是为了衬托

                               

15.文章结尾说“这条路很长,但我将执著的前行”,请结合第⒂段回答:这条很长的路指的是怎样的路?(用原文语句回答)

12.季羡林先生为一个年轻学子看行李。  冰心老人病魔缠身仍关心年老病人的状况。

13.冰心虽然离我们远去了,但留给我们的是高尚的人格和博大的爱心。

14.季先生的人格魅力在学子心中留下的投影。

15.先成为—个优秀的人,然后成为—个优秀的新闻人,最后自然地成为—个优秀的节目主持人。

阅读下列课外现代文,完成18-21题(21分)

我出生在一个偏僻的小山村里,上的是两个班合用一个教室一个教师的小学。快读完小学了,不要说现在孩子们多得看不过来的课外书与教辅书,我甚至没有过一本小小的字典或词典。那时,我是多么渴望自己有学问啊,并觉得世界上的所有学问就深藏在张老师那本翻卷了角的厚厚词典中间。小学快毕业了,学校要组织大家到15公里外的刷经寺镇上去照毕业相。我们便每天盼望着去到那个对我们来讲非常遥远的小镇。

不久以后,十多个穿上新衣服的孩子,一大早便由老师带着上路了。将近中午时分,我们这十多个手脚拘谨、东张西望的乡下孩子便顶着高原的强烈阳光走到镇上。第一个节目是照相。照完相我们走到街上。太阳照在头顶。

我们开始出汗。我伸在衣袋里的手也开始出汗。手上的汗又打湿了父亲给我的一元钱。父亲把吃饭与照相的钱都给了老师,又另外给了我一元钱。这是我那时候可以自由支配的最大的一笔钱。我知道小伙伴们每人出汗的手心里都有一张小面额的钞票,比如我的表姐手心里就攥着五毛钱。表姐走向了百货公司,出来时,手里拿着许多五颜六色的彩色丝线。

而我走向了新华书店。书店干净的木地板在脚下发出好听的声音。干净的玻璃柜台里摆放着几十本领袖书,以及几部当时流行的小说。我有些胆怯地在玻璃柜台前轻轻行走,突然停了下来,因为我一下就把那本书认了出来。

那本书跟领袖书同样大小,同样的红色,同样的塑料封皮。但上面几个凹印的字却一下撞进了眼里:“汉语成语小词典”。我把攥着一块钱人民币的手举起来,嘴里发出了很响的声音:“我要这本书!”

书店里只有我,还有一个营业员。

营业员走过来,和气地笑了:“你要买书吗?”

我一只手举着钱,一只手指着那本成语词典。

但是,营业员摇了摇头,她说:“我不能把这书卖给你。买这本书需要证明,证明你来自什么学校,是干什么的。”我说自己来自一个汉语叫马塘、藏语叫卡尔古的小学,是那个学校的五年级学生。她说:“那你有证明都不行了。你们马塘是马尔康县的,刷经寺属于红原县。你要到你们县的书店去买。”我的声音便小了下去,我用自己都不能听清的小声音说了一些央求她的话,但她依然站在柜台后面坚决地摇着头。然后,我的泪水便很没有出息地下来了。我越想止住眼泪,这该死的液体越是欢畅地奔涌而出。营业员吃惊地看着我,脸上浮出了怜悯的表情。

她说:“你真的这么喜欢这本书?”

“我从老师那里看见过,我还梦见过。”

现在,这本书就在我面前,但是与我之间却隔着透明但又坚硬而冰凉的玻璃,比梦里所见还要遥不可及。

营业员脸上显出了更多的怜悯,这位阿姨甚至因此变得漂亮起来。她说:“那我要考考你。”

我看到了希望,便擦干了眼泪。她说了一个简单的成语,要我解释。我解释了。她又说了一个,我又解释了。然后,她的手越出柜台,落在了我的头顶,深深叹了口气,说:“不容易,一个乡下的孩子。”然后便破例把这本小书卖给了我。

从此,很长一段时间,我像阅读一本小说一样阅读这本词典。从此,我有了第一本自己的藏书。从此,我对于任何一本好书都怀着好奇与珍重之感。 (《词典的故事》阿来,有删改)

18、文中“我”的情感是怎样变化的?请用几个词语依次概括出来。(4分)

答:

19、本文语言富有表现力。请参照示例简要分析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6分)

示例:营业员脸上显出了更多的怜悯,这位阿姨甚至因此变得漂亮起来。

分析:“漂亮”主要反映了“我”当时的心理感受,营业员的怜悯使我产生好感。

(1)书店干净的木地板在脚下发出好听的声音。

答:

(2)但上面几个凹印的字却一下撞进了眼里:“汉语成语小词典”。

答:

20、文中有这样一个细节:“她的手越出柜台.落在了我的头顶,深深地叹了口气,说:‘不容易,一个乡下的孩子。’然后便破例把这本小书卖给了我。”请体会这一细节用一段话描写营业员此刻的心理活动。(5分)

答:营业员心想:

21、请联系实际谈谈你从本文中获得的启示。(6分)

答:

[a9fa59b9ebe75d73.jpg]

阅读下列文段,完成15-17题(10分)

这种穿透心灵的审视仅仅持续了一秒钟,接着便刀剑入鞘,代之以柔和的目光与和蔼的笑容。虽然嘴角紧闭,没有变化,但那对眼睛却能满含粲然笑意,犹如神奇的星光。而在优美动人的音乐影响下,它们可以像村妇那样热泪涟涟。精神上感到满足自在时,它们可以闪闪发光,转眼又因忧郁而黯然失色,罩上阴云,顿生凄凉,显得麻木不仁,神秘莫测。它们可以变得冷酷锐利,可以像手术刀、像X.射线那样揭开隐藏的秘密,不一会儿意趣盎然地涌出好奇的神色。这是出现在人类面部最富感情的一对眼睛,可以抒发各种各样的感情。高尔基对它们恰如其分的描述,说出了我们的心里话:“托尔斯泰这对眼睛里有一百只眼珠。” (节选自课文《列夫•托尔斯泰》

15、 你怎样理解“托尔斯泰这对眼睛里有一百只眼珠”这句话?(3分)

16、眼睛是心灵的窗口,托尔斯泰丰富的内心世界,通过眼睛而充分表现出来。你认为作者描写成功之处是什么?试结合文段具体内容加以分析。(5分)

17、 本段选自《列夫•托尔斯泰》,那么你知道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吗?请写出来。(两部即可)(2分)

[7788a5543ab346b4.jpg]

阅读下列文段,完成9-14题(24分)

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上野的樱花烂漫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中国留学生会馆的门房里有几本书买,有时还值得去一转;倘在上午,里面的几间洋房里倒也还可以坐坐的。但到傍晚,有一间的地板便常不免要咚咚咚地响得震天,兼以满房烟尘斗乱;问问精通时事的人,答道,“那是在学跳舞。”

到别的地方去看看,如何呢?

…………

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但我接着便有参观枪毙中国人的命运了。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状是全用电影来显示的,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

  “万岁!”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

  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呜呼,无法可想!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

  到第二学年的终结,我便去寻藤野先生,告诉他我将不学医学,并且离开这仙台。他的脸色仿佛有些悲哀,似乎想说话,但竟没有说。 (节选自鲁迅《藤野先生》)

9、请用一句话概括选文前两段的主要内容。(3分)

10、“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中的“无非”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之情。(4分)

11、“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中的“当然”含有作者_________之情。(2分)

12、文中加点的两个词语“他们”分别指: 。(4分)

13、“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我”为什么听得刺耳?表达了“我”怎样的思想感情?(5分)

14、“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这句话中,变化前的意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变化后的意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意见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分)

[aaab4b16bc1d0f16.jpg]

还原善意的本来模样(16分)

①故事发生在加拿大魁北克省的一个小城。

一个风雪飘飞的傍晚,寒冷和积雪让往日川流不息的马路变得静谧而安详。在风雪的簇拥中,一辆白色的轿车像年迈的老人慢慢地向前蠕动,车上的鲁尼兹小小翼翼地驾驶着,他接到了儿子高烧住在医院的电话,作为父亲他必须赶到医院,守候在儿子身边。他心急如焚又全神贯注。

③走出不远,鲁尼兹便看到在前边不远处,有一个蹒跚的身影在晃动。善良的鲁尼兹似乎连想都没想,就把车子缓缓地停在那个身影旁边。“请问,需要我的帮助吗?”他探出头大声地问道。

④上车的是一个约有六十开外的老者,说前面不远处的农场就是自已的家,上午出来办事,没有想到回来时,公交汽车因雪大停运了,只好徒步走回去。

⑤主动搭载与人方便对鲁尼兹来说是再寻常不过的一件事了,可他没有想到这一次的善举却非比寻常。

⑥车在一个长长的斜坡上滑行,迎面有一辆轿车喘息着踉跄驶过来,鲁尼兹下意识的开始踩刹车,然而,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车像醉汉一般,固执地调转车头,向路边撞去,一头撞在一棵大树上。

⑦等鲁尼兹醒来,他已经躺在医院里,所幸,他只是断了两根肋骨,脑部受到震荡。他急于知道老人的情形,护士告诉他,老人做了开颅手术,还在昏迷中。鲁尼兹心里猛地一沉:他的好心,竟会给老人带来如此深重的重创,这是他没有想到的,他又想起自己不太富裕的家庭,他不知该如何应对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

⑧老人的家人来了,很友好地握了鲁尼兹的手,安慰并感谢他,感谢他对老人在风雪中的帮助。即便如此,老人的家人请来的律师还是如期而至,按着当地的法律,鲁尼兹要为自己的过失负责,承担老人百分之七十的医疗费。

⑨那一年的冬天似乎特别的寒冷,鲁尼兹觉得心像浸在冰冷的白色里,……

⑩老人在沉沉昏睡了二十多天后奇迹般地醒过来了,谁也没有想到,清醒后的老人,开口说的第一句话竟是“要感恩,不要赔偿,善意都是美好的,不要伤了好人的心。”家人愣住了,接着,律师也怔住了,继而,小城里的人被震住了,老人肺腑之言在人们心里引起了共鸣。小城被感动了,人们纷纷走上街头,打着“让善意不再尴尬”“拯救爱心”的条幅,为仁慈的老人募捐。一时间,爱心像空中飘飞的雪花纷至沓来,收到的善款之多,超出了人们的想象,更令人钦佩的是,老人又把这些善款全部捐出来,成立了“爱心救助基金”,专门用来帮助那些因爱而遭遇尴尬的好心人。

11多少年过去了,老人早已离开了人世,但以老人名字命名的基金却像滚雪球一样的发展壮大,爱与被爱也宛如吻合的齿轮,互相带动,循环传送,小城的人们把人性中最高贵的品德——仁慈善良演绎得淋漓尽致。

12在魁北克省举行的最受爱戴的人物评选活动中,人们毫无争议的写上老人的名字——卢森斯,人们这样评价老人:爱原本就是喜悦的关怀和无求的付出,当爱心遭遇法律的碰撞,善意被扭曲时,是老人还原了善意的本来模样,让人们可以毫不戒备地去爱,再没有什么能比生活在和谐有情的社会更让人愉悦和欢欣的了。

13“照亮世间的不是日月,而是人心”。倘若赠人玫瑰,手留尖刺,谁还愿赠与?每一颗爱心都是真诚美丽的,都应该得到尊重和赞赏;每一个善意都是美好的,都应该馥郁芬芳。

(选自《青年博览》2010年第23期)

15.选文围绕“还原善意的本来模样”记叙了一个完整的故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事情发生的原因。(3分)

                                              

16.第②段中划线句子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4分)

                                                                                

                                        

17.第⑨段有一处“……”,省略了鲁尼兹当时的心理活动,请展开想像,补全它。(4分)

                                        

                                        

18.阅读“相关链接”,反思这种社会现象,并把你的思考写出来。(5分)

相关链接:一个叫彭宇的南京小伙,去年好心扶一名跌倒在地的老人并送去医院。不想,老人及家人得知要花费数万元医药费时,异口同声指其撞了人,要他承担数万元医疗费。索赔未果后,老人向法院起诉,要求赔偿损失13万多元。2007年9月5日此案一审判决,彭宇被判一次性给付原告人民四万余元。

                                                                                

                                        

15.起因:鲁尼兹在赶去医院的途中遇到了因大雪阻路而只能徒步回家的老人。

16. 环境描写(1分),点明事情发生时的环境(1分),为主人公的出场和故事的展开作铺垫(2分)。(渲染气氛,也为因积雪导致车祸作埋下伏笔)

17.要求符合鲁尼兹的性格特点,表现出人物的失望和无助的心情,语句通顺即可。如:真倒霉,我原本是想让老人搭车回家,没想到发生了车祸,不仅老人遭遇了痛苦,我自己还要赔付大量医药费,家里经济条件本身就不好,这一大笔债务什么时候能还完啊?唉,为什么好心得不到好报呢?(意对即可)。18.要求价值观取向正确,语言表述清晰流畅。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