梯 子
周粲
年轻的爸爸和他的儿子一起在后花园放风筝。小小的园地,小小的风筝。
小小的风筝飞呀飞的,就飞到了墙头上。墙头上的野花,把风筝紧紧地缠着。
于是爸爸说,必须去拿一架梯子来,然后爬上梯子,取下墙头上的风筝。
爸爸要爬上梯子,但是儿子说:“爸爸,让我来吧!”
爸爸看了看他九岁的儿子,想了又想,终于说:“也好,让你来就让你来。”
猴子一般地,儿子爬到梯子的最高一级了。
儿子转过头来,嘻嘻地笑。他的笑声,像用早晨的牵牛花吹出来的。
解开了风筝绕在野花上的线,正要下来,爸爸却用一只大手和一个声音制止了他,爸爸说:“慢着!”
儿子停住了,望着爸爸,用眼睛问爸爸:“怎么啦?”
爸爸说:“我先讲个故事给你听了,你再下来。”
于是儿子笑得更开心,他一手抓住梯子,一手拿着风筝,等爸爸讲故事,爸爸讲的故事,没有一次不好听的。
爸爸说:“从前有个爸爸,告诉他那个站在一架很高很高的梯子上的儿子说:你跳下来!你一跳下来,爸爸一定会在下面把你抱住。听见爸爸这么说,儿子很放心,就像游泳时跳进水里去一样,纵身一跳。哪里知道当儿子就要投进爸爸的怀抱里的前一秒钟,爸爸的身体一闪,站在一边。儿子扑了个空,掉在地上,屁股差一点就开花。哭哭啼啼地站起身来,儿子问爸爸:为什么要骗他。爸爸说:我要给你一个教训,连你爸爸的话都靠不住,别人说的话,更不必说了。”停了一停,爸爸继续说:“我们也来照着做一次好不好?”
儿子一听,脸都变白了。
爸爸说:“不要怕,勇敢一点,你只要跳那么一次就行了。我要你留下深刻的印象,免得你以后长大了,容易上人家的当。”
但是儿子显然并没有被爸爸的话所说服。他脸上惊愕的表情,丝毫没有消退。然而他还是不敢违抗命令。他站在那儿,动也不敢动。
爸爸开始发号施令了:“听着啊,我喊一二三,喊到三的时候,你就跳下来,然后我就把伸出去假装要接住你的手缩回来,让你跌一个屁滚尿流!”
站在梯子上,儿子的脸像一个还没熟透的橘子。
爸爸喊了:“一……二……三!”
咬紧牙根,忍着泪,儿子从梯子上跳下来了。他等待着自己的身体像一个南瓜,扑的一声,摔得支离破碎……
然而,好奇怪,爸爸的手竟然没缩回去,他的身体也没移开。他还是定定地站在原来的地方。他把掉到他两手中的儿子,牢牢固固、结结实实地接住了,抱住了。
儿子虽然不曾受伤,但是他的神情,比刚才还要疑惑。张大了眼睛,他问:“爸爸,你为什么骗我?”
爸爸笑出声来,爸爸说:“爸爸要让你知道,即使是别人的话,有时也是可以信任的,何况是爸爸的话呢!”
所有的玫瑰花,都回到儿子脸上。他笑着搂住爸爸,不住地吻爸爸的双颊。
爸爸和儿子拉着风筝,向后园的一角跑去。
15.请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内容和主题。(2分)
。
16.请用文中的词语,填写出儿子表情变化的过程。(2分)
笑——→ ——→ ——→笑
17.下面两个描写句的意思是什么?它们分别表现了儿子脸上怎样的神情?(4分)
①儿子的脸像一个还没熟透的橘子。
。
②所有的玫瑰花,都回到儿子脸上。
。
18.“儿子虽然不曾受伤,但是他的神情,比刚才还要疑惑”,为什么“比刚才还要疑惑”?(2分)
。
19.两个爸爸,两种教育,你赞赏哪一种?简要说说理由。(3分)
。
15.通过爸爸要儿子跳梯子的故事,揭示了人与人之间还是可信任的道理。(答案中能答出人与人之间是可以信任的的意思即可)
16惊愕 疑惑
17.(1)描写儿子又黄又青的脸色。写出了儿子的惊恐神情。
(2)儿子的面色恢复红润,笑容灿烂。写出了儿子高兴的神情。
18.原来只是奇怪,没有摔屁股;现在是感到困惑:爸爸为什么骗我?
19.提示:故事里的爸爸是教育孩子不要轻易信任别人,文中的爸爸是教育孩子别人的话有时也是可以信任的。两种教育,赞赏哪一种都行,只要言之成理即可,如能综合分析更好。言之有理,文句通顺,就应该给满分。
阅读散文,完成18---21题(12分)
邮箱里的鸟巢
周一那天一大早,我和l3岁的儿子鲍勃因为一点小事争执起来。他想穿一件旧得褪了色的毛边坎袖衫去上学,我则坚持让他穿外婆在圣诞节送他的新衬衫——那种领尖有纽扣,口袋上绣字母的正统样式。我指着字母组合图案说:“不是人人都拥有绣着自己姓名缩写的衬衫!”我自认为理由充分,他却把眼睛翻上了天花板:“没人穿绣着自己名字的衬衫,妈妈。没人!”很快我们都提高了嗓门,他说了很多难听的话,我也说了。最后,他连拉带扯地穿上外婆送的衬衫,拿起书包就走。我伸出手想拥抱他一下,却被他板着脸躲开了。
事实上,自从鲍勃进入青春期后,我们母子之间就爆发了很多的冲突和争吵,以至于我准备举手投降,彻底放弃。
我甩掉心头的不快,叹了口气向邮箱走去。我伸手进去,摸到一摞信件,接着,我触到了什么奇怪的东西,好像扫帚一样。我向内窥视,只见邮件曳下有一小堆松针和杂草。一定是哪个家伙的恶作剧,我把乱草扒拉出来拖着步子踱回家。
当天下午,鲍勃放学后像阵风似的进门,旋即消失在自己的房间里。“你今天过得怎么样?”我紧跟其后,努力弥合我们之间的裂痕。“不错。”他说着脱下新衬衫,把那绣着字母的东西丢在我脚下。我盯着它,仿佛丢下的是一份挑战书。他翻箱倒柜,找出那件毛边坎袖衫。我抽身要走,又转过头问了一句:“是你把草放进邮箱的?”
他现出疑惑的神情:“什么?”
“没什么。”我说。
第二天,那堆东西又出现在邮箱里——一小撮松针,几根细树枝,还有两棵蔫了的蒲公英。此后,它每天都会出现,而我每天都把它清理出去。我没再对鲍勃提及此事,实际上,我已经放弃和他讨论任何事情。只要争端一起,我立即收起权威.离开房间或者转换话题。这样处理矛盾似乎容易得多。
星期六,鲍勃磨磨蹭蹭地走进书房,我正在看报。“我们难道不能谈一谈吗?”他恳求。
“没什么可谈的,”我说,“我们只会以争吵结束。”
“妈妈,你不明白,”他哭喊着。“你连试一试都不肯!”
取信的时间又到了,邮箱里还是同样一堆令人发疯的乱草。我伸手正要把它拽出来,却碰到一个小小的、圆圆的、光溜溜的东西。那是一只鸟蛋!这时,从旁边的大树上传来一阵唧唧喳喳的鸟鸣。我扫视树枝,发现了一只雌鸟,它的喙上还粘有一根摇晃的松针。我把那个粗糙的鸟巢小心翼翼地推回去,心中对这只雌鸟的坚韧与执著感佩不已。每天,它都在我的邮箱里努力地筑巢,而当它归来发现自己的一场辛苦又被一扫而光时,只是再一次默默地从头开始!
“你连试一试都不肯!”我的耳边响起了鲍勃说过的话。
他坐在写字台旁心不在焉地转动地球仪。我打了声招呼:“嗨!”他抬起头凝视我,一瞬间我仿佛又瞥见了那个曾经敏感脆弱的小男孩儿,现在我需要重新正视这个成长中的小伙子。
“想谈谈吗?我保证好好听。”我说。
我坐在那儿,倾听他一股脑儿地倒出他的愤怒、不满和需求。许久以来冻结的坚冰渐渐融化了,母子间又有了新的开始。
那天,我们一起打印了一张小告示:“邮差您好,一只鸟已经在这个邮箱里筑巢。今后,您能把信件放到前门,直到鸟蛋孵化、小鸟飞走吗?”
18、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发生在“我”和儿子鲍勃之间的故事。(2分)
(1)我和鲍勃因为一件衬衫发生了冲突和争吵;
(2)
(3)
19、品味语言,回答问题。(4分)
1)“我盯着它,仿佛丢下的是一扮挑战书。”说一说,衬衫怎么会成为“挑战书”?
(2)“星期六,鲍勃磨磨蹭蹭地走进书房”中的“磨磨蹭蹭”一词表现了鲍勃怎样的心理?
20、作者说,“我已经放弃和他讨论任何事情。只要争端一起,我立即收起权威,离开房间或者转换话题。这样处理矛盾似乎容易得多。”这样处理矛盾真的“容易”了吗?说说你的看法。(3分)
21、请结合文章内容,想象雌鸟与文章中“我”(母亲)的对话。(3分)
雌鸟说:你们的小告示和爱心保护了我和我的孩子。现在孩子长大了,我们就要飞走了,谢谢你们的照顾。
“我”说:
18(2)鲍勃想要和我谈谈,被我拒绝了; (3)我主动和鲍勃交流,母子间有了新的开始。 (大意对即可。每点l分,共2分)
19.(1)衬衫是母亲逼着儿子穿上的,儿子当着母亲的面把它丢在地上,是在宣泄自己的不满。 、
(2)鲍勃想和母亲交流,但是又担心母亲和自己发生争吵,心里很犹豫。(大意对即可,第2小题用第一人称表述亦可。每小题2分,共4分)
20.示例:这样处理并不是真的容易了。虽然作者和儿子不再争吵,但矛盾并没有真正解决,压抑后的爆发会更加激烈。 (言之成理即可。观点正确1分,理解2分)
21.示例:说感谢的应该是我啊!要不是你的坚韧和执著启发了我,也许我和儿子现在还在争吵、冷战呢! (言之成理即可。结合文章内容2分.语言1分)
八月的一天下午,天气暖洋洋的,一群小孩在十分卖力地捕捉那些色彩斑斓的蝴蝶。这时,我不由自主地想起童年时代发生的一件印象很深的事情。那时我才十二岁,住在南卡罗来纳州,常常把一些野生的活物捉来放到笼子里,而那件事发生以后,我这种兴致就被抛得无影无踪了。
我家在林子边上,每当日落黄昏,便有一群美洲画眉来到林间歇息和歌唱。那歌声美妙绝伦,没有一件人间的乐器能奏出那么优美的曲调来。
果然,我成功了。它先是拍打着翅膀,在笼中飞来扑去,十分恐惧。但后来它安静下来,承认了这个新家。站在笼子前,聆听我的小音乐家美妙的歌唱,我感到万分高兴,真是喜从天降。
我把鸟笼放到我家后院。第二天,它那慈爱的妈妈口含食物飞到笼子跟前。画眉妈妈让小画眉把食物一口一口吞咽下去。当然,画眉妈妈是知道这样比我来喂它的孩子要好得多。看来,这是件皆大欢喜的好事情。
接下来的一天早晨,我去看我的小俘虏在干什么,结果发现它已经无声无息地躺在笼子底层,死了。我对此迷惑不解,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我想,我的小鸟不是已得到了精心的照料吗?
那时,正逢著名的鸟类学家阿瑟·威利来看望我的父亲,在我家小住。于是,我就把那小可怜儿的可怕厄运告诉了他,听后,他作了精辟的解释:“当一只美洲画眉鸟妈妈发现它的孩子被关进笼子后,就一定喂小画眉足以致死的毒莓,它似乎坚信它的孩子死了总比活着做囚徒好些。”我听了,大吃一惊。
从此以后,我再也不捕捉任何活物来关进笼子里。因为我知道:任何生物都有对自由生活的追求,而这种追求无疑是值得肯定的。
1、给加点的字注音:(2分)
厄运( ) 精辟( )
2、第一段中,有一句话:“那件事发生后,我这种兴致就被抛得无影无踪了。”请问: “那件事”是指 。(1分)
“这种兴致”是指 。(1分)
3、阅读二、三自然段,“我”为什么要捕获一只小画眉放到笼子里?(2分)请你评价一下“我”的这种做法。(2分)
4、第五自然段中,小画眉鸟“无声无息地躺在笼子底层,已经死了”,这是因为 。(1分)你对文中的画眉妈妈的做法是怎么看的?(2分)
作者为什么“再也不捕捉任何活物来关在笼子里”?(2分)
略
2、被“我”捕捉来关在笼子里的画眉鸟死去了,根本原因是“我”使它丧失了自由;把一些野生的活物捉来放到笼子里。
3、让它为我一人歌唱。这种做法是自私的,既是对鸟儿的摧残,也是对自然平衡的破坏。
4、画眉妈妈喂小画眉足以致死的毒莓;妈妈认为做一个失去自由的囚徒还不如死了好,这也是画眉妈妈爱的一种表现。(可以有不同答案)
5、因为他明白了:任何生物都有对自由生活的追求,而这种追求是值得肯定的。
①我从石架向下望,感到头晕目眩;我绝对没法爬下去,我会滑倒摔死的。但是,往崖顶的路更难爬,因为它更陡,更险。我听见有人_________(啜泣、哭泣),正_______(纳罕、纳闷)那是谁,结果发现原来是我自己。
②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暮色开始四合。在一片寂静中,我伏在岩石上,_______(恐惧、害怕)和疲乏使我全身麻木,不能动弹。
③暮色苍茫,天上出现了星星,悬崖下面的大地越来越暗。这时,……父亲的手电光照着我。“下来吧,孩子,”他带着安慰的口气说,“晚饭做好了。”
……
④“听我说吧,”我父亲说,“不要想着距离有多远。你只要想着你是在走一小步。你能办得到的。眼睛看着我电筒的光照着的地方,你能看见石架下面那块岩石吗?”
……
⑤“好,”他对我说,“现在你把左脚踏到那块岩石上。不要担心下一步,听我的话。”
⑥这似乎能办得到。我小心翼翼地伸出左脚去探那块岩石,而且踩到了它。我顿时有了信心。……我又照着做了。我的信心大增。“我能办得到的。”我想。
⑦我每次只移动一小步,慢慢爬下悬崖。最后,我一脚踩在崖下的岩石上,投入了父亲强壮的手臂中。我先是啜泣了一会儿,然后,我产生了一种巨大的成就感。这是我永远忘不了的经历。
⑧我曾屡次发现,每当我感到前途茫茫而灰心丧气时,只要记起很久以前我在那座小悬崖上所学到的经验,我便能应付一切。我提醒自己,不要想着远在下面的岩石,而要着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直到抵达我所要到的地方。这时,我便可以惊奇而自豪地回头看看,自己所走过的路程是多么漫长。
1、将①②段空缺处填上合适的词。(3分)
2、第③段画线处运用了_______描写。 (1分)
3、第④段中画线句与下文哪句照应?用“ ”画出来。(2分)
4、写出在父亲的指导下,我每往下爬一步的心理感受。(用原文回答)(3分)
5、父亲教子的方法对“我”的一生有什么影响?(3分)
6、
学习这篇文章后你受到什么启示?(3分)
、啜泣。纳罕。恐惧。
2、景物描写。
3、要着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直到抵达我所要到的地方。
4、我顿时有了信心——我的信心大增——我产生了一种巨大的成就感。
5、“每当我感到前途茫茫而灰心丧气时,只要记起很久以前我在那座小悬崖上所学到的经验,我便能应付一切。”这个经验使他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能应付一切困难和危险。
6、做任何事都要着眼于最初的那一步,走一步再走一步,直到达到目的。首先要有勇气和信心,无论怎样的困难和危险,只要把它分解开,就一定能克服
1、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1分)
①男孩与他的妹妹相依为命。父母早逝,她是他惟一的亲人。所以男孩爱妹妹胜过爱自己。
②然而灾难再一次降临在这两个不幸的孩子身上。妹妹染上重病,需要输血。但医院的血液太昂贵,男孩没有钱支付任何费用,尽管医院已免去了手术费。但不输血妹妹就会死去。
③作为妹妹惟一的亲人,男孩的血型和妹妹相符。医生问男孩是否勇敢,是否有勇气承受抽血时的疼痛。男孩开始犹豫,10岁的大脑经过一番思考,终于点了点头。
④抽血时,男孩安静地不发出一丝声响,只是向着邻床上的妹妹微笑。抽血完毕后,男孩声音颤抖地问:“医生,我还能活多长时间?”
⑤医生正想笑男孩的无知,但转念又被男孩的勇敢震撼了:在男孩10岁的大脑中,他认为输血会失去生命,但他仍然肯输血给妹妹。在那一瞬间,男孩所作出的决定是付出了一生的勇敢,并下定了死亡的决心。
⑥医生的手心渗出了汗,他紧握了男孩的手说:“放心吧,你不会死的。输血不会丢掉生命。”
⑦男孩眼中放出了光彩:“真的?那我还能活多少年?”(二)⑧医生微笑着,充满爱心地说:“你能活到100岁,小伙子,你很健康!”男孩高兴得又蹦又跳。他确认自己真的没事时,就又挽起了胳膊——刚才被抽血的胳膊,昂起头,郑重其事地对医生说:“那就把我的血抽一半给妹妹吧,我们两个每人活50年!”
⑨所有的人都震惊了,这不是孩子无心的承诺,这是人类最无私纯真的诺言。
(选自《知识文库》,有改动)
16、从全文看,“男孩爱妹妹胜过爱自己”主要表现在哪两件事上?请概括回答。(2分)
答:
17、第⑦段中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男孩”眼中为什么会“放出光彩”?(3分)
答:
18、文中的“男孩”具有怎样的品质?用自己的话回答。(3分)
答:
19、第③段中说,男孩“经过一番思考”。根据上下文,发挥合理想像,具体描写男孩的“一番思考”。不超过100字。(3分)
答:
16、①给妹妹输血。②和妹妹平分生命。
17、神态描写。因为男孩听到医生的话后十分惊喜,觉得抽血后不但不会死,而且妹妹也有救了。
18、勇敢、无私、富有爱心及献身精神。
19、想像要合理,符合人物的身份及年龄特点,能围绕男孩爱妹妹胜过爱自己,想救妹妹的命去发挥即可。
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我想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说:“走大路。”
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她的眼随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母亲对我说。
这样,我们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11、为什么“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我决定走大路的理由是什么?(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母亲为什么要“变了主意”呢?(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如何理解划横线语句的含义?(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从这一文段中,这一家人给你留下什么印象?(2分)
答:
11、母亲、儿子、妻子 都听“我”的,一切都取决于“我 12、母亲年老了;儿子还小,“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
13、母亲疼爱小孙子。
14、人到中年,肩负着承前启后的责任,对生活有一种使命感。
15、一家人相互体谅,生活和谐。
改变一生的闪念(14分)
1这是我的老师的故事,至今珍藏在我心里,让我明白在人世间,其实不应该放过每一个能够帮助别人的机会。
2多年前的一天,她正在家里睡午觉,突然电话铃响了,她接过来一听,里面传来一个陌生粗暴的声音:“你家的小孩偷书,现在被我们抓住了,快来啊!”从话筒里传来一个小女孩的哭闹声和旁人的呵斥声。
3她回头望着正在看电视的惟一的女儿,心中立刻明白过来,肯定是有一个女孩因为偷书被售货员抓住了,而又不肯让家里人知道,所以胡扯了一个电话号码,却碰巧打到这里。
4她本可以放下电话不理,甚至也可以斥责对方,因为这件事和她没任何关系。但通过电话,她隐约设想出,那是一个一念之差的小女孩,现在一定非常惊慌害怕,正面临着也许是人生中最尴尬的境地。犹豫了片刻之后,她问清了书店地址,匆匆忙忙地赶了过去。
5正如她所料的那样,在书店里站着一个满脸泪痕的小女孩,而旁边的大人们,正恶狠狠地大声斥责着。她一下子冲了上去,将那个可怜的小女孩搂到怀里,转身对旁边的售货员说:“有什么事就跟我说吧,我是她妈妈,不要吓着孩子。”在售货员不情愿的嘀咕声中,她交清了罚款,领着这个小女孩走出了书店。看着那张被泪水和恐惧弄得一塌糊涂的脸,她笑了笑,将小女孩领到家里,好好清理了一下,什么都没有问。小女孩临走时,她特意叮嘱道,如果你要看书,就到阿姨这里来吧。惊魂未定的小女孩,深深地看了她一眼,便飞一般地跑掉了,从此再也没有出现。
6一晃十几年过去了,一天中午,门外响起了一阵敲门声。她打开房门后,看到了一位年轻漂亮的陌生女孩,满脸笑容,手里还拎着一大堆礼物。“你找谁?”她疑惑地问。但女孩却激动地说出了一大堆话。好不容易,她才从那陌生女孩的叙述中,恍然明白,原来她就是当年那个偷书的小女孩,已经大学毕业,现在特意来看望自己。
7女孩眼睛里泛着泪光,轻声说道:“虽然我至今都不明白,您为什么愿意充当我妈妈,解脱了我,但我总觉得,这么多年,一直好想喊您一声妈妈。”老师的眼睛开始模糊起来,她有些好奇地问道:“如果我不帮你,会发生怎样的结果呢?”女孩轻轻地摇着头说:“我说不清楚,也许就会去做傻事,甚至去死。”老师的心猛地一颤。
8望着女孩脸上幸福的笑容,她也笑了。
18.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第5段中“她所料到的那样”在文中具体指的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文中第5段和第8段都写到了这位教师的笑,两次笑原因分别是什么?(4分)
第一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从文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这位教师的善良、高尚、责任心和善解人意,请你从文中找出两处相关的描写抄写在下面。(4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当女教师问女孩“你找谁?”时,女孩“激动地说出了一大堆话”,请你想象一下,女孩的“一大堆话”中最可能有的话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省略
19、在书店里站着一个满脸泪痕的小女孩,而旁边的大人们,正恶狠狠地大声斥责着。
(或:有一个女孩因为偷书被售货员抓住了,而又不肯让家里人知道,所以胡扯了一个电话号码。或:那是一个一念之差的小女孩,现在一定非常惊慌害怕,正面临着也许是人生中最尴尬的境地。(若有其他答案,意思符合要求也可)
20.第一次:为了减轻小女孩的恐惧和愧疚感。(或:为了安慰小女孩。)(若答“觉得小女孩那张被泪水和恐惧弄得一塌糊涂的脸可笑而笑”,不可以。)
第二次:为自己当初的行为改变了女孩的一生而感到欣慰。(意思对即可。)
21.(1)她隐约设想出,那是一个一念之差的小女孩,现在一定非常惊慌害怕,正面临着也许是人生中最尴尬的境地。
(2)她问清了书店的地址,匆匆忙忙地赶了过去。
(3)她一下子冲了上去,将那个可怜的小女孩搂在怀里。
(4)“有什么事就跟我说吧,我是她妈妈,不要吓着孩子。”
(5)她交清了罚款,领着这个小女孩走出了书店。
(6)她笑了笑,将小女孩领到家中,好好清理了一下,什么都没有问。
( 7)她特意叮嘱道,如果你要看书,就到阿姨这里来吧。
(答以上任意两点即可。若有其他答案,符合要求也可)
22.您还记得十几年前,在那个书店里,被您认作女儿领出来的那个小女孩吗?
(意思相近,语句简洁通顺即可。)
巴东三峡(节选)(12分)
船过了秭归和巴东,便入了最有名的巫峡,这是一段最奇险最美丽的山水。江水的险,险在窄,险在急,险在曲折,险在多滩。山的妙处,在不单调。这个峰很高,那个峰还要更高,前面有一排,后面还有一排,后面的后面,还有无数排,一层一层地你围着我,我围着你,你咬着我,我咬着你。前面无路,后面也无路。四面八方,都被悬崖阻住。船身得转弯抹角地从山缝里穿过去、两旁的高山,笔直地耸立着,好像是被一把快刀切成似的,那么整齐,那么险峻。仰着头,才望见峰顶,中间是一线蔚蓝的天空。偶尔看见一只黑色的鸟,拼命地飞,拼命地飞,总觉得它不容易飞过那高高的峰顶。江水冲在山崖上、石滩上,发出一种横暴的怒吼,有时候可以卷起一两丈高的浪堆。
巫山的云,这一次因为天气晴爽,没有看到。据一位老先生说,看巫山的云,要在迷蒙细雨的天气。那时候,望不见天,望不见山峰,只见顶上云雾腾腾,有像牛马的,有像虎豹的,奇形怪状,应有尽有,那情形比起庐山来还要有趣。这一次因为正是秋高气爽的好天气,天上连云影也没有,几个极高的峰巅,我们可以望得清清楚楚。最可爱的,就是在那悬崖绝壁的上面,倒悬着一些极小的红花,映着古褐苍苍的石岩,另有一种情趣。
12.请概括巫峡山、水、云的特点。(第一项不超过五个字)(2分)
山:________________
水:_________________
云:_________________
13.请指出下面一句话在文中的作用。(2分)
船过了秭归和巴东,便入了最有名的巫峡,这是一段最奇险最美丽的山水。
答:
14.画横线的句子与下列哪句话所所表达的意思一样的。( )(2分)
A.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B.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C.每自晴初霜旦,林寒涧肃。
D.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15.作者在描写巫峡的山、水、云时,采用了多种修辞手法描写景物,生动形象,试举例分析。(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 文中使用了很多典故,列举1-2处,谈谈引用这些典故的好处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17.请你写出赞美三峡的两句诗词,并写出其出处。(2分)
12.山:多、高;水:险;云:奇妙多变(答案不拘,合理就行)
13.这句话是描写巫峡风景的总领句。一方面交待了作者的行踪,一方面概括了巫峡风光奇秀的特点。在文章结构上,这句话起过渡作用。以下两段话,写巫峡山水的奇险、美丽,同时写了闻名遐迩的巫山云雨。
14.b
15.例如描写巫峡江水之险,运用排比句,连用四个“险”字,写出了江水的“窄”、“急”、“曲折”、“多滩”。描写巫峡山的高峻,运用拟人手法,“围”、“咬”将群山写活了。此外,用鸟“拼命地飞,总觉得他不容易飞过那高高的峰顶”,烘托出山峰的高峻。描写巫山的云时,发挥想象,抓住了巫山云雾奇妙多变的特点进行了一番描绘:“有像牛马的,有像虎豹的,奇形怪状,应有尽有”,并且与庐山相比较:“那情形比起庐山来还要有趣”,这样就给了读者以充分的想象空间。
16. 本文写米仓峡引用了王昭君的故事,写白帝城,引用刘皇叔托孤的故事,还有孙夫人、八阵图等历史典故,典故的引用充实了文章内容,突出了三峡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更耐人寻味。
17.示例: ⑴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⑵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李白《朝发白帝城》)(3)更立西山石壁,截断巫山云雨。(__《水调歌头•游泳》)
(6分)每逢放假的时候,我们就更不愿离开她。我还记得,放假前我默默地站在她的身边,看她收拾这样那样东西的情景。蔡老师!我不知道您当时是不是察觉,一个孩子站在那里,对你是多么的依恋!至于暑假,对于一个喜欢他的老师的孩子来说,又是多么漫长!记得在一个夏季的夜里,席子铺在当屋,旁边燃着蚊香,我睡熟了。不知道睡了多久,也不知道是夜里的什么时辰,我忽然爬起来,(甲)地往外就走。母亲喊住我:
“你要去干什么?”
“找蔡老师……”我 (乙)地回答。
“不是放暑假了么?”
哦,我才醒了。看看那块席子,我已经走出六七尺远,母亲把我拉回来,劝说了一会,我才睡熟了。我是多么想念我的老师啊!至今回想起来,我还觉得这是我记忆中的珍宝之一。一个孩子的纯真的心,就是那些在热恋中的人们也难比啊!什么时候,我能再见一见我的蔡老师呢?
8、语段甲处应填______;乙处应填______(2分)
A.、A.、糊里糊涂B.、迷迷糊糊C.、模模糊糊D.、稀里糊涂
9、 9、请给以上文段拟一个小标题: (2分)
10、结合全文,下列语句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孩子们是多么善于观察这一点啊。”(“狡猾”一词贬义褒用,形象的表现了一个淘气孩子对老师内心世界的洞悉)
B.、“今天想来,她对我的接近文学和爱好文学,是有着多么有益的影响!”(句中“接近”和“爱好”的位置可互换,换后也能很好地抒发“我”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C.、“一个老师排除孩子世界里的一件小小的纠纷……给了我莫大的支持!在一个孩子的眼睛里,他的老师是多么慈爱,多么公平,多么伟大的人啊。”(对老师的高度评价,抒发了“我”对老师的感激和赞美之情)
D.、“蔡老师!我不知道你当时是不是察觉,一个孩子站在那里,对你是多么的依恋!至于暑假,对于一个喜欢他的老师的孩子来说,又是多么漫长!”(抒发了我对老师的依恋、热爱之情)
8.B C
9.梦里寻师
10.B
两角钱
肖复兴
有时只是举手之劳,就能帮助别人,但我们对好多举手之劳的事情却总是熟视无睹,而不愿意伸出手来。
那天下午,我去邮局寄信,人很多,大多是在附近工地干活的民工,才想到是他们发工资的日子,在往远在千里之外的家里寄钱。
我寄了一摞子信件,最后算邮费,掏光了衣袋里所有的零钱,还差两角钱。我只好掏出一张一百元的票子,请柜台里的女服务员找。她没有伸手接,望了望我,面色不大好看。为了两角钱要找一百元的零头,这确实够麻烦的,难怪她不大乐意。
我下意识弯腰又翻裤兜的时候,和一个男孩子的目光相撞。他穿着一身尘土仆仆的工装,就站在我旁边的柜台的角上,个头才到我的肩膀,瘦小得像个豆芽菜。我发现他的眼光里流露着犹豫的眼神,抿着嘴,冲我似笑非笑的样子,有些怪怪的。而他的一只手揣在裤袋里,活塞一样来回动了几下,似掏未掏的样子,好像那里藏着刺猬一样什么扎手的东西。这更让我感到奇怪了。
没有,裤袋也翻遍了,确实找不出两角钱。我只好把那张一百元的票子又递了上去,服务员还是没有接,说了句:你再找找,这才两角钱还没有呀。可我确实没有啊,我有些气,和她差点没吵起来。
这时候,我的衣角被轻轻拉了一下,回头一看,是那个男孩子。我看见他的手从裤袋里掏了出来,手心里攥着两角钱:“我这里有两角钱。”说完这句外乡口音很重的话,他羞涩地脸红了。原来刚才他一直想帮助我,只是有些犹豫,是怕我拒绝,还是怕两角钱有些太不值得?我接过钱,有些皱巴巴的,还带有他手心的温热,虽然只有两角钱,我还是谢了他。他微微地一笑,只是脸更有些发红了,真是一个可爱的孩子。
寄完信,我去附近的超市买东西,破开了那一百元的票子,有了足够的零钱。我又回到邮局里,不过,那时已是落日的黄昏,不知那个孩子还在不在?我想如果那个孩子还在,应该把钱还给他。
他还真的在那里,还站在柜台的角上,那些民工还没有汇完钱,他是在等着大人们一起回去。我向他走了过去,他看见了我,冲我笑了笑,因为有了那两角钱,我们成了熟人,他的笑容让我感到一种天真的亲切,很干净透明的那种感觉。
走到他的身边,我打消了还那两角钱的念头。我不知道这样做对不对,但看到他那样的笑,总觉得他是在为自己做了一件帮助人的好事,才会这样的开心。能够帮助人,而且是举手之劳的事情,尤其是帮助了一个看起来比自己大许多的大人,心里总会产生一种美好的感觉吧。我当时就这样想,干嘛要打破孩子这样美好的感觉呢?一句谢谢,比归还两角钱,也许,更重要吧?我轻轻地抚摸了一下他的头,问了问:“还没有走呀?”然后,我再次郑重地向他说了声:“谢谢你啊!”他的脸上再次绽放出笑容。
以后,我多次去过那家邮局,再也没有见过那个孩子,但我怎么也忘不了他。他让我时时提醒自己,面对一些举手之劳的事情,能够伸出手来去帮助他人,一定要伸出手来。
(选自《北京晚报》,有删改)
15.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3分)
16.试从人物描写的角度(神态描写、动作描写、外貌描写,任选其中两种),对文中画线句子进行具体分析。(4分)
17.结合具体语境,理解“他的笑容让我感到一种天真的亲切,很干净透明的那种感觉”中“干净透明”的含义。(2分)
18.“我”原想把钱还给男孩子,后面又打消了还那两角钱的念头,这是为什么?(2分)
19.文中最后写到男孩子的脸上“再次绽放出笑容”。请写出男孩子此刻的心理活动。(2分)
20.男孩子帮助“我”的仅仅是两角钱,请结合全文谈谈为什么“我怎么也忘不了他”?(3分)
15.“我”在邮局遇到两角钱的难题时(1分),一个男孩子主动帮助了“我”(1分),令“我”感动难忘(1分)。(大意相同即可)
16.示例:
①“他穿着一身尘土仆仆的工装……个头才到我的肩膀,瘦小得像个豆芽菜”,通过外貌描 写点明男孩子生活的艰辛,以更好地表现他内心的善良。
②“他的眼光里流露着犹豫的眼神……冲我似笑非笑的样子”,通过神态描写表现出男孩子 既想帮助“我”又怕被“我”拒绝的矛盾心理。
③“他的一只手揣在裤袋里,活塞一样来回动了几下,似掏未掏的样子”,通过动作描写表现男孩子此刻的矛盾心理。
(任选其中两种进行分析即可给分)(4分)
17.“干净透明”是指男孩子内心纯洁,待人真挚。(大意相同即可)(2分)
18.男孩子在帮助了“我”之后非常开心,“我”不愿意打破他这种美好的感觉。(2分)
19.帮助别人并得到别人的肯定与尊重(1分)是快乐和自豪的(1分)。
20.男孩子在“我”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帮助了“我”;(1分)
男孩子乐于助人的纯洁心灵打动了“我”;(1分)
男孩子的举动提醒“我”面对一些举手之劳的事情,一定要伸手帮助他人。(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