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而温柔娴静,时而却又粗犷豪放,时而显得缠绵婉约,时而又那样的深沉素雅。这就是你──我喜爱的雨。

我爱雨,我尤其爱听雨。[甲]

春雨是文静的小姑娘,悄无声息地抛洒。“诗圣”杜甫有诗云:“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在这样的春夜里,你什么事也不必做,只需要捧一杯香茗,呷一口香茶,闭上眼睛──脑海里有这样一幅画:大地是一张好大的宣纸,春雨是一支饱蘸了绿的笔,只需轻轻一点,那绿便晕开去,晕开去……伴着雨点落地,禾苗出土的滋滋声,一曲清雅的“春江花月夜”便在你的心头响起。

夏天的雨可没有那样的好脾气,他像一个顽皮的孩子,趁你不注意,他就一路蹦跳着、嬉戏着、吵闹着下来了,他噼里啪啦地在一切能敲响的东西上敲起来,然后咚咚地落在你的窗玻璃上,好像在提醒你:注意,一首精彩昂扬的摇滚已经开始啦!然后再用心去听吧,你就会听到一串串美妙的旋律。为了把演出场地照亮,他还时不时地邀闪电来凑凑热闹。那一瞬间,黑夜如白昼,你会看到成千上万的演奏家有条不紊地弹奏着各自的音符。还没等回过味来,一个接一个的闷雷又从远处滚来,赶来倾听这最杰出的乐章。一整个夏夜,你便可以和肥梅碧梧翠竹一道陶醉在这惊心动魄的音符里。第二天,说不定你会依稀记得:昨夜风疏雨骤,雨声滴碎荷花声。

秋,历来被人们誉为金秋;秋风,被人们誉为金风。那,我就把秋雨称为金雨吧。在听着金雨的时候,一切都变得沉默了、安静了。如果说金秋是一副色彩凝重的油画,那金雨便是具有魅力的背景。现在,我听着金色的雨声,我仿佛听到了一个个新生命的啼哭,听到了庆祝丰收的锣鼓。在金雨中,农民丰收了玉米,老师丰收了希望,而我们呢?我们又丰收了什么?

冬在人们的心目中是冷酷无情的,而冬雨却是温和敦厚的。他不慌不忙地飘落,融化着积雪残冰;他不紧不慢地下落,洗刷着尘埃污垢;他不疾不徐地降落,准备着春的到来。你听听窗外冬雨的声音,分明是春的前奏。你怡然进入梦乡后,冬雨就会在屋檐下留给你一个梦呓:春天快到了!

[乙]倾听了这些精灵带给你的天籁之音,你便会拥有一个最纯真的、最美妙的心灵。

[丙]朋友,爱上听雨吧!尽情地享受她带给你的无穷乐趣。

14、给选文拟一个恰当的标题:(2分)_ ______________

15、请根据第1段内容概括出各个季节的雨的特点。(2分)

春雨:_ ______________ 夏雨:_ ______________

秋雨:_ ______________ 冬雨:_ ______________

16、请结合文段分析第3段引用杜甫诗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作用。(2分)                                       

                                       

                                       17、“这就是四季的雨,这就是雨的声音”是原文中的一句话,请给这句话选出恰当的位置。(2分)(  )

A.、[甲]B.、[乙]C.、[丙]

18、融情于景是写景抒情散文常用的写作手法,本文按春、夏、秋、冬的顺序描绘了雨的不同韵味,抒发了作者对雨的什么感情。(2分)

                                       

14.. 听雨或听雨的乐趣 

15.春雨:温柔娴静  夏雨:粗犷豪放  秋雨:缠绵婉约  冬雨: 深沉素雅

16. 既写出了春雨温柔娴静、悄无声息的特点,又增添文采,富有诗情画意。

17.  B   18. 抒发了作者对雨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为爱挺直 (12分)

①父亲早早去世,为了生计,母亲在家乡摆了个水果摊,每天天没亮就要起来张罗。到了七点左右,一切准备妥当了,于是用三轮的脚踏车,载着顺路的他和一车水果,在晨曦中一路奋进

②母亲的背驼得很严重。到了冬天,在这个北方的小城里,北风裹着雪花,一路肆虐。每当这个时候,母亲总是用力地挺直了背。躲在母亲背后的他,恍然发现母亲的驼背直了不少。

③到了学校,他欢呼着跳下车,把这个惊喜发现告诉了母亲。他还沾沾自喜地叮嘱母亲,说不定蹬脚踏车有助于纠正驼背呢。母亲笑了笑,不以为意。可是懵懂的他却天真地认为,如果母亲能直起背来,自己就不会被同学叫做“小罗锅”了。

母亲蹬脚踏车挺直的脊背,让他看到了希望。可是日复一日,他失望地发现,母亲蹬脚踏车时,脊背是直的,可一下车,却又成了驼背。于是,同学们的嘲笑始终伴随着他。

⑤后来,他考上了大学,毕业后,留在了城市里。没过了几年,他娶了个漂亮的妻子,也增添了一个可爱的小生命。母亲一直想过来看看孙女,可是他碍于面子,始终说自己忙,不断推脱。直到有一天,他骑着自行车,送女儿去幼儿园。那天的北风格外地大,刮在脸上竟有些生疼。女儿惊叫了几声,他于是下意识地挺直脊背,挡住迎风而来的寒风。风像刀子一样,在身上刮过,他却始终牵挂着后座上的女儿。

⑦那一刻,他突然想起了老家的母亲。他也终于明白,那些风雨交加的早上,母亲奋力地挺直了一直被他嫌弃的驼背,为后座的他挡住了刺骨的风雪。母亲的背,因为爱而挺直。可他不知道的是,每次把他送到学校,回到水果摊后,母亲的背总会疼上大半天。这样的戏,在他年少时光中,日复一日的上演。

⑧他的心里,突然涌进了阵阵酸楚。母亲的背是驼的,爱却很直。每个子女的身前,都有一堵挡风遮雨的挺直脊背,那是一堵爱的厚墙。

21.你认为第④段划线句子中他的“希望”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结合语境,说说加点词语的意思和作用。 (4分)

(1)于是用三轮的脚踏车,载着顺路的他和一车水果,在晨曦中一路奋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还沾沾自喜地叮嘱母亲,说不定蹬脚踏车有助于纠正驼背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联系全文,说说选文标题好在哪里?(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想象一下,文中的“他”此时最想对自己的母亲说些什么?请以第一人称加以描写。(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希望母亲能通过蹬脚踏车让驼背逐渐挺直,使自己不再成为同学们嘲笑的对象。22.(1)生动表现出母亲独自撑起家庭,为生活而辛勤奔波的状态;(2)表现了他的幼稚无知,懵懂天真。23.①高度凝练地概括了选文“母亲的背是驼的,爱却很直”这一主旨,展示了母爱的无私和伟大,给人以心灵的震撼。②造成悬念,引领着读者急切地阅读全文。24.表现人物内疚、感激之情即可。

笨槐(12分)

(1)又到笨槐挑出满树繁花的时节了。

(2)小时候总觉得笨槐很笨。相对于洋槐,笨槐的确名副其实。洋槐早在春天就绽放满树乳白的花朵。花成串成串的,惹人喜爱,散发出很浓的甜丝丝的香味。我总要摘一些槐花来吃,把花蕊舍在嘴里,有一种凉凉的甜味。而笨槐一直到七八月才开花,花没有香味,也不能吃。在小孩子简单的逻辑里,就觉得洋槐很美,而笨槐就像它的名字一样,又呆叉笨。所以小时候常常羡慕别人家的洋槐树花开得稠密,而奶奶家的小院里没有洋槐,只有一棵又高又呆的笨槐。

(3)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渐渐地发现笨槐也有它的美,它的生存智慧。

(4)笨槐花开得晚,又没有香味。招不来蜜蜂和蝴蝶为它传播花粉,它就只能依靠风来帮忙了。为了能更好地传播花粉,它把花朵都挑在枝条梢头,整棵树就像戴上了一个硕大的花冠。正因为它很好地利用了外界的风来替它传播花粉,才能捧出饱满的果实。这让我想到古代思想家荀子的一段话:“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善于借助外物正是笨槐的生存智慧之一。

(5)小时候总觉得笨槐没用,其实是太孤陋寡闻了。小城的主要街道两边都种着笨槐,前几天看见有人剪笨槐的槐米,也有人在扫落花。我好奇地上前询问,才知道原来槐米和槐花都是中药,可以治病的。这让我想起去年冬天,曾见有人摘已经干透的槐豆,采摘的人说经霜的槐豆煮成水,可以治脚气。笨槐从槐米到槐花再到槐豆,没有一样没有用。奉献自己为他人造福,来实现自己的生存智慧吧。

(6)笨槐在春天看到洋槐意气风发,美丽迷人,并没有自惭形秽;而是踏踏实实地吸收营养,储备能量,在暑天到来时才能开出满树繁花。正因为储备的时间长,它的花期才格外长,果实才格外饱满、充实。我总觉得洋槐像钱钟书,早慧灵秀,文名早播,是神童一类的人;而笨槐像苏洵,早岁平平,中年发奋进取,是大器晚成的一类人。笨槐在自己暂时处于劣势时,不怨天尤人,踏实奋进,有值得我们学习的生存智慧。

(7)我现在更愿意把笨槐看作一个智者。走在笨槐树下,欣赏满树繁花,偶尔一阵风过,就会飘起片片花雨.常常把我的思绪带到很远很远,让我想起奶奶家院子里的那棵笨槐。那飘落在我身边的落蕊,是笨槐捎给我的智慧的话语吧!

17.阅读全文,说说作者对笨槐的认识经历了怎样的变化。(2分)

18.文章第(2)段写了“惹人喜爱”的洋槐,有什么用意?请谈谈你的理解。(3分)

_____

_____

19.结合语境,请从修辞或词语运用的角度赏析第(4)段中加框的语句。(3分)

____

_____

20.笨槐的“生存智慧”是什么?联系自身实际简要说说你从中得到的启示。(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小时候认为笨槐又高又呆又笨,讨厌不喜欢它;现在把笨槐看做一个“智者”,高度赞美。18.描写洋槐表面特点,和笨槐形成对比,更突出笨槐特殊特点,欲扬先抑的写法,激发读者阅读兴趣。19.采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突出笨槐善于借助外物来获得生长的特点,表达作者对他的赞美和喜爱之情。20.示例:笨槐在自己暂时处于劣势时,不怨天尤人,自惭形秽,而是充满自信,踏实奋进。启示(略)。

风筝(节选)(6分)

然而我的惩罚终于轮到了,在我们离别得很久之后,我已经是中年。我不幸偶而看了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才知道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于是二十年来毫不忆及的幼小时候对于精神的虐杀的这一幕,忽地在眼前展开,而我的心也仿佛同时变了铅块,很重很重地堕下去了。

但心又不竟堕下去而至于断绝,他只是很重很重地堕着,堕着。

我也知道补过的方法的:送他风筝,赞成他放,劝他放,我和他一同放。我们嚷着,跑着,笑着。——然而他其时已经和我一样,早已有了胡子了。

我也知道还有一个补过的方法的:去讨他的宽恕,等他说,“我可是毫不怪你啊。”那么,我的心一定就轻松了,这确是一个可行的方法。有一回,我们会面的时候,是脸上都已添刻了许多“生”的辛苦的条纹,而我的心很沉重。我们渐渐谈起儿时的旧事来,我便叙述到这一节,自说少年时代的胡涂。“我可是毫不怪你啊。”我想,他要说了,我即刻便受了宽恕,我的心从此也宽松了吧。

“有过这样的事吗?”他惊异地笑着说。就像旁听着别人的故事一样。他什么也不记得了。

全然忘却,毫无怨恨,又有什么宽恕之可言呢?无怨的恕,说谎罢了。

我还能希求什么呢?我的心只得沉重着。

14.文中所说的“精神的虐杀的这一幕”,具体指什么?(2分)

15.“我的心也仿佛同时变了铅块,很重很重地堕下去了”此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2分) 

16.“我”为什么无法补过,心只得沉重着?(2分)

、14.指“我”不许小兄弟放风筝,发现他偷做风筝,气得“我”把他快要完工的风筝抓断踏扁了。15.比喻。形象地写出了“我”的心情极为沉重、悲哀,表现了“我”深深的自责和悔悟。16.小时候那样管束弟弟,简直就是精神虐杀,可弟弟早已全然忘却,所以“我”无法补过,心只得沉重着。被虐杀者的毫无抗争,使虐杀者横行无忌,这正是旧制度能够维持的原因,所以更令人悲哀,沉重。

签 名

在乔治的记忆中,父亲一直就是瘸着一条腿走路的,他的一切都平淡无奇。所以,乔治总是想,母亲怎么会和这样的一个人结婚呢?他总觉得,父亲那条瘸腿,带给自己的是耻辱。
一次,市里举行中学生篮球赛。乔治是队里的主力,他找到母亲说出了自己的心愿:希望母亲能陪他同往。在赛场上,只要看到母亲的目光,他就能发挥出最好的水平。母亲笑了,说:“那当然。你就是不说,我和你父亲也会去的。”他听罢摇了摇头,说:“我不是说父亲,我只希望你去。”母亲很是惊奇,问这是为什么。他勉强地笑了笑,说:“我总认为,一个残疾人站在场边,会使得整个气氛变味儿。”母亲叹了一口气,说:“你是嫌弃你的父亲了?”父亲这时正好走过来,说:“这些天我得出差,有什么事,你们商量着去做就行了。”乔治舒了口气,说:“爸爸,祝你一路平安!”父亲慈爱地抚摸着他的头,说:“我祝你能赛出好的成绩!”
比赛很快就结束了,乔治所在的队得了冠军,乔治为此立下了汗马功劳。在回家的路上,乔治很是兴奋地说个不停。母亲也很高兴,说:“要是你父亲知道了这个消息,他一定会放声高歌的。”乔治沉下了脸,说:“妈妈,我们现在不提他好不好?”母亲接受不了他的口气,尖叫起来,说:“你必须要告诉我这是为什么!”乔治满不在乎地笑了笑,说:“不为什么,就是不想在这时提到他。”母亲的脸色凝重起来,说:“孩子,这话我本来不想说,可是,我再隐瞒下去,很可能就会伤害到你的父亲。你知道你父亲的腿是怎么瘸的吗?”乔治摇了摇头,说:“我不知道。”母亲说:“那一年你才两岁父亲带你去公园玩儿,在回家的路上,你左奔右跑。忽然,一辆汽车疾驰而来,你父亲为了救你,左腿被碾在了轮下。”乔治顿时呆住了,说:“这怎么可能呢?”母亲说:“这怎么不可能!不过这些年你父亲不让我告诉你罢了。”
两人慢慢地走着。母亲说:“有件事可能你还不知道,你父亲就是布莱特,你最喜欢的作家。”乔治惊讶地蹦了起来说:“你说什么?我不信!”母亲说:“这其实你父亲也不让我告诉你。你不信可以去问你的老师。”乔治把运动服塞在母亲的怀里说:“你等着”,就急急地向学校跑去。
老师面对他的疑问,笑了笑,说:“这都是真的,你父亲不让我们透露这些,是怕影响你的成长。但现在你既然知道了,那我就不妨告诉你,你父亲是一个伟大的人。”
乔治激动得不能自已,一阵风地跑回家中,父亲却不在。两天以后父亲回来,一进门,乔治就急不可待地说:“爸爸,我问你一件事。”父亲放下手提包,说:“是不是又遇到了什么困难?”他摇了摇头,说:“爸爸,我只是想问你一句话。”父亲笑了,说:“别说一句,就是一百句也没问题。”乔治说:“你就是大名鼎鼎的布莱特吗?”父亲愣了一下,然后就笑了,说:“孩子,你怎么想起了这个问题?”乔治制止他问下去,说:“你得先回答我。”父亲点了点头,说:“我就是写小说的布莱特。”乔治拿出一本书来,说:“你先给我签个名吧!”父亲看了他片刻,然后拿起笔来,在扉页写道:“赠乔治,生活其实比什么都重要。布莱特。”然后放下笔,说:“我其实比签名更重要。”然后笑了起来。
多年以后,乔治成为一名出色的记者。当有人让他介绍自己的成功之路时,他就会重复父亲的那句话:生活其实比什么都重要。

21.乔治参加中学生篮球赛,不想让父亲陪同的原因是什么?(2分)

23.老师告诉乔治“你父亲是一个伟大的人”。从全文来看,父亲有哪些伟大之处?(请至少概括出两点)(4分)

(1) (2)

24.当乔治请父亲签名时,父亲写下“生活其实比什么都重要”这句话,其用意在于让儿子明白什么道理?请结合文章说说你的看法。(4分)

21、虚荣心作怪,觉得父亲的瘸腿会让自己丢脸。  

22、如:(1)舍身救儿子。   (2)对儿子慈爱宽容。  (3) 关注儿子成长,教子有方。(4)踏实工作,成就显著。    (5)为人谦逊,淡泊名利。  

23、可从不同角度作答。

例如:①踏踏实实的工作比追求名利更重要。      ②温馨的亲情比名利更重要。

③平凡孕育伟大。                        ④生活的过程重于结果。

满天都是星光,火把也亮起来了。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跟星光接起来,分不出是火把还是星星。这真是我生平没见过的奇观。

大家都知道这座山是怎样的陡了,不由浑身紧张,前后呼喊起来,都想努一把力,好快些翻过山去。

“不要掉队呀!”

“不要落后做乌龟呀!”

“我们顶着天啦!”

大家听了,哈哈地笑起来。

在“之”字拐的路上一步一步地上去。向上看,火把在头顶上一点点排到天空;向下看,简直是绝壁,火把照着人的脸,就在脚底下。(节选自陆定一《老山界》)

17.文段中“满天都是星光”主要点明了红军翻越老山界的 (2分)

18.首段写景的观察点是 ,尾段写景的观察点是 (4分)

19.从文段描写的内容看,老山界的山势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20.文段中的对话描写表现了红军战士怎样的革命精神? (4分)

答:

17.时间    18.山脚;半山腰     19.峭、峻  

 20.革命的英雄主义和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

阅读丁立梅的《掌心化雪》一文,回答16~20题(15分)

⑴那个时候,她家里真穷,父亲因病离世,母亲下岗,一个家,风雨飘摇。

⑵大冬天里,雪花飘得紧密。她很想要一件暖和的羽绒服,把自己裹在里面。可是看看母亲愁苦的脸,她把这个欲望,压进肚子里。她穿着已洗得单薄的旧棉衣去上学,一路上被冻得瑟瑟发抖。

  ⑶拐过校园那棵粗大的梧桐树,一树银花,映着一个琼楼玉宇的世界。她呆呆站看着,世界是美好的,寒冷却钻肌入骨。突然,年轻的语文老师迎面而来,看到她,微微一愣,问:“这么冷的天,你怎么穿得这么少?瞧,你的嘴唇,都冻得发紫了。”

  ⑷她慌张地答:“我不冷。”转身落荒而逃,逃离的身影,歪歪扭扭。她是个有自尊的孩子,她实在怕人窥见她的贫穷。

  ⑸语文课,她拿出课本来,准备做笔记。语文老师突然宣布:“这节课我们来个景物描写竞赛,就写外面的雪。有丰厚的奖品等着你们哦。”

  ⑹教室里炸了锅,同学们兴奋得叽叽喳喳,奖品刺激着大家的神经,私下猜测,会是什么呢?

  ⑺很快,同学们都写好了,每个人都穷尽自己的好词好语。她也写了,却写得索然,她写道:“雪是美的,也是冷的。”她没想过得奖,她认为那是很遥远的事,因为她的成绩一直不引人注目。加上家境贫寒,她有多自尊,就有多自卑,她把自己封闭成孤立的世界。

  ⑻改天,作文发下来,她意外地看到,语文老师在她的作文后面批了一句话:“雪在掌心,会悄悄融化成暖暖的水的。”这话带着温度,让她为之一暖。令她更为惊讶的是,竞赛中,她竟得了一等奖。一等奖仅仅一个,后面有两个二等奖,三个三等奖。

  ⑼奖品搬上讲台,一等奖的奖品是漂亮的帽子和围巾,还有一双厚厚的棉手套。二等奖的奖品是围巾,三等奖的奖品是手套。

  ⑽在热烈的掌声中,她绯红着脸,从语文老师手里领取了她的奖品。她觉得心中某个角落的雪,静悄悄地融化了,湿润润的,暖了心。那个冬天,她戴着那顶帽子,裹着那条大围巾,戴着那副棉手套,严寒再也没有侵袭过她。她安然地度过了一个冬天,一直到春暖花开。

  ⑾后来,她读大学了,她毕业工作了。她有了足够的钱,可以宽裕地享受生活。朋友们邀她去旅游,她不去,却一次一次往福利院跑,带了礼物去。她不像别的人,到了那里,把礼物丢下就完事,而是把孩子们召集起来,温柔地对孩子们说:“来,宝贝们,我们来做个游戏。”

⑿她的游戏,花样百出,有时猜谜语,有时背唐诗,有时算算术,有时捉迷藏。在游戏中胜出的孩子,会得到她的奖品——衣服、鞋子、书本等,都是孩子们正需要的。她让他们感到,那不是施舍,而是他们应得的奖励。温暖便如掌心化雪,悄悄融入孩子们卑微的心灵。

16.选文第⑵段画线的句子中“压”字用得精练、准确,请作具体分析。(3分)

17.语文老师为什么把“她”描写的“雪是美的,也是冷的”确定为唯一的一等奖?(3分)

18.选文中语文老师形象鲜明,请结合选文分析,语文老师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

19.在⑾⑿段中,“她”一次次跑到福利院,和孩子们做游戏,给他们发奖品,为什么?(3分)

20.选文的题目“掌心化雪”用了比喻的手法,请你联系全文说说“掌心化雪”的意思。(3分)

16.“压”字写出了“她”深知家境的贫寒,理解母亲的愁苦,为帮助家庭解压,强行压制内心的欲望。  17.⑴这句话写出了“她”的自身感受,文字质朴、自然,具有一定的哲理。⑵因为语文老师知道她最需要拿奖品,体现了语文老师对“她”的关怀和爱护。 ⑶同时也体现了语文老师对“她”是鼓励。  18.语文老师发现她衣服单薄,就想方设法帮助她,语文老师是一个关怀爱护学生的好老师;而且帮助、教育方法科学、巧妙。  19.要点:①受语文老师的影响②用实际行动温暖孩子们的心③回报社会   20.“掌心化雪”本来是指雪在掌心,会慢慢化成水。这里比喻老师对学生那种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关爱,能让学生觉得温暖,感受鼓舞。

阅读汪曾祺《端午的鸭蛋》节选,回答12~15题(14分)

我的家乡是水乡。出鸭。高邮大麻鸭是著名的鸭种。鸭多,鸭蛋也多。高邮人也善于腌鸭蛋。高邮咸鸭蛋于是出了名。我在苏南、浙江,每逢有人问起我的籍贯,回答之后,对方就会肃然起敬:“哦!你们那里出咸鸭蛋!”上海的卖腌腊的店铺里也卖咸鸭蛋,必用纸条特别标明:“高邮咸蛋”。高邮还出双黄鸭蛋。别处鸭蛋也偶有双黄的,但不如高邮的多,可以成批输出。双黄鸭蛋味道其实无特别处。还不就是个鸭蛋!只是切开之后,里面圆圆的两个黄,使人惊奇不已。我对异乡人称道高邮鸭蛋,是不大高兴的,好像我们那穷地方就出鸭蛋似的!不过高邮的咸鸭蛋,确实是好,我走的地方不少,所食鸭蛋多矣,但和我家乡的完全不能相比!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袁枚的《随园食单·小菜单》有“腌蛋”一条。袁子才这个人我不喜欢,他的《食单》好些菜的做法是听来的,他自己并不会做菜。但是《腌蛋》这一条我看后却觉得很亲切,而且“与有荣焉”。文不长,录如下:

腌蛋以高邮为佳,颜色细而油多,高文端公最喜食之。席间,先夹取以敬客,放盘中。总宜切开带壳,黄白兼用;不可存黄去白,使味不全,油亦走散。

高邮咸蛋的特点是质细而油多。蛋白柔嫩,不似别处的发干、发粉,入口如嚼石灰。油多尤为别处所不及。鸭蛋的吃法,如袁子才所说,带壳切开,是一种,那是席间待客的办法。平常食用,一般都是敲破“空头”用筷子挖着吃。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高邮咸蛋的黄是通红的。苏北有一道名菜,叫做“朱砂豆腐”,就是用高邮鸭蛋黄炒的豆腐。我在北京吃的咸鸭蛋,蛋黄是浅黄色的,这叫什么咸鸭蛋呢!

12.选段主要写了两方面内容,先写了高邮咸鸭蛋 ,然后写了高邮咸鸭蛋 (2分)

13.仔细揣摩加点词语在文中的作用。(2分)

筷子头一扎下去,——红油就冒出来了。

14.选文透露出作者对家乡的咸鸭蛋什么感情?请结合选段举一例句简要分析。(4分)

15.材料链接

材料一:端午日,当地妇女、小孩子,莫不穿了新衣,额角上用雄黄蘸酒画了个王字。任何人家到了这天必可以吃鱼吃肉。大约上午11点钟左右,全茶峒人就吃了午饭。把饭吃过后,在城里住家的,莫不倒锁了门,全家出城到河边看划船。

……赛船过后,城中的戍军长官,为了与民同乐,增加这个节日的愉快起见,便派士兵把30只绿头长颈大雄鸭,颈脖上缚了红布条子,放入河中,尽善于泅水的军民人等,自由下水追赶鸭子。(沈从文《端午日》)

材料二:2005年,就在全国纷纷举行活动,庆祝传统节日端午节时,却传来这样的消息:韩国把端午作为他们的传统节日申请为世界文化遗产……

(1)阅读“材料一”,说说你家乡的端午日有哪些风俗(至少写出2点)?(2分)

(2)阅读“材料二”,请你就如何保护我们的传统节日提出两点建议。(4分)

建议一、

建议二、

12.名声大    质细而油多的特点。  13.“吱”,形象地描摹出筷子扎进咸鸭蛋红油从中冒出来的情态,生动地写出了家乡咸鸭蛋的美味可口,让人垂涎欲滴。  14.赞美,自豪   举例说明: 示例①:“鸭多,鸭蛋也多。高邮人也善于腌鸭蛋。”两个“多”,一个“善于”写出了对家乡人的赞美。  示例②:“我走的地方不少,所食鸭蛋多矣,但和我的家乡的完全不能相比!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完全不能相比”和“实在瞧不上”从侧面突出家乡鸭蛋的好,表达作者赞美、自豪之情。  示例③:“袁子才这个人我不喜欢……但是《腌蛋》一条我看后却觉得很亲切,而且‘与有荣焉’。”“觉得很亲切”,因为爱屋及乌,所以热爱家乡的我对不喜欢的袁枚产生了好感。“与有荣焉”,则写出了作者的自豪之情。  示例④:“我在北京吃的咸鸭蛋,蛋黄是浅黄的,这叫什么咸鸭蛋呢!”淡淡的幽默包含着对他乡鸭蛋有不屑,对家乡鸭蛋的自豪。  15.(1)略  (2)示例:①挖掘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  ②加大宣传力度  ③举行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民俗活动  ④学校加大对传统节日等知识的教育力度。

阅读《安恩和奶牛》选段,回答6~11题(17分)

她就用这副神情接连打发走了许多主顾,这便理所当然地引起大家对她的注意,对她说长道短起来。有个人已经来过一次想买这头牛,遭到了拒绝,现在又折回来,出了一个大价钱,那__力简直令人难以抗拒。安恩老太太还是用非常坚定的口气回答说 A. “不!”但是她似乎有些窘迫不安。

“那么,它是已经卖出了不成?”那人问道。

“没有,这头牲口是不卖的。”

“是吗?那么干吗老站在这里?难道光是让这头奶牛出出风头吗?”这个男人刨根究底地追问着 B. “是你自己的奶牛吗?”

“是呀,当然是的喽。”在这头奶牛还是条小牛犊的时候,就是她的了,那是一点都不假的。安恩想,要是同他多说上几句话能够消消他的气的话,那就不妨多同他闲聊一会儿。

可是他打断了她:

“难道你站在这里就为了拿大伙儿开心吗?”

天哪,怎么能这么说呢!安恩老太太气愤得说不出话,神色有点慌乱。她收起毛线针,从牛角上解下拴牛的绳索,预备回家去了。在这个时候,她睁大了眼睛,用恳求的眼神看着那个人。

“这头奶牛太孤单了!”她终于吐露了真情,“我的小村庄就只有这么一头奶牛,它又没法同别的牲口在一起,所以我就想到不如把它带到集市上来,至少可以让它跟同类聚聚,散散心。是这样的,真的,我就是这么想的。我的打算没有什么不好的,不会对别人有什么恶意……这样,我们就到这里来了。但是我们不是来做生意的。既然已经弄成这样,我们只好回去了。不过,我刚才应该讲一句‘对不起,我很抱歉’。好吧,再见了,谢谢你。”

6.这段文字选自 (国名)作家 的作品 《 》,他是“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3分)

7.请给文中A.、B.两处的横线上加上恰当的标点。(2分)

A.: B.:

8.用简明的语句概括文段的主要内容。(3分)

9.文中写有人出大价钱买牛,“安恩老太太还是用非常坚定的口气回答说:‘不!’但是她似乎有些窘迫不安”。如何理解她的“坚决”和“窘迫不安”? (3分)

10.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的理解,下面的说法哪一项最恰当 ( )(3分)

A.安恩老太太有些害怕那个人,希望他不要伤害自己。

B.安恩本来想要回去,但又一想自己不过是来这里让奶牛散散心,并没伤害谁,没有必要就这么回去,“恳求的眼神”是希望那人不要难为自己。

C.安恩老太太非常生气,希望他听一听自己的解释。

11.选文最后一节“既然已经弄成这样,我们只好回去了”中“这样”具体指什么?“只好”一词去掉好不好,为什么?(3分)

“这样”具体指:

“只好”一词去掉好不好,为什么:

丹麦  约翰尼斯·延森 《安恩和奶牛》

 7.  :  ,  8.安恩在众人的逼迫下说出了把牛牵到这里来的理由:它跟同类聚聚,散散心。(意思对即可)  9.“坚决”表现出老太太不为金钱所动,珍惜着头奶牛的真挚情感;“窘迫不安”说明老太太很善良,为给别人带来误解感到难为情。  10.C  

11.这样”是指别人认为她“站在这里就为了拿大伙儿开心”“让这头奶牛出出风头”甚至怀疑那牛不是她自己的。“只好”说明她还想让奶牛继续散散心,但为了不让别人误会,只好决定回去。 

阅读《故乡》中的几段文字,完成13-16题。(9分)

①老屋离我愈远了;故乡的山水也都渐渐远离了我,但我却并不感到怎样的留恋。我只觉得我四面有看不见的高墙,将我隔成孤身,使我非常气闷;那西瓜地上的银项圈的小英雄的影像,我本来十分清楚,现在却忽地模糊了,又使我非常的悲哀。

②母亲和宏儿都睡着了。

③我躺着,听船底潺潺的水声,知道我在走我的路。我想:我竟与闰土隔绝到这地步

了,但我们的后辈还是一气,宏儿不是正在想念水生么?我希望他们不再像我,又大家隔膜起来…然而我又不愿意他们因为要一气,都如我的辛苦展转而生活,也不愿意他们都如闰土的辛苦麻木而生活,也不愿意都如别人的辛苦恣睢而生活。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

④我想到希望,忽然害怕起来了。闰土要香炉和烛台的时候,我还暗地里笑他,以为他总是崇拜偶像,什么时候都不忘却。现在我所谓希望,不也是我自己手制的偶像么?只是他的愿望切近,我的愿望茫远罢了。

⑤我在朦胧中,眼前展开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来,上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13.“故乡的山水也都渐渐远离了我,但我却并不感到怎样的留恋。”中“但我却并不感到

怎样的留恋”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

▲___ _

14.第③段画线句中的三个“辛苦”各是什么意思?具体指哪些人的生活?(3分)

▲___ _

15.同样是“希望”,为什么闰土的希望“切近”,而我的希望“茫远”?(2分)

▲___ _

16.结合全文,请说说“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的含义?(2分)

▲___ _

[018ad2c7d9ef0d63.jpg]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