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化一化,就有路了

每年下第一场雪的日子,我总会想起多年前,一个雪天的经历。

那些日子我始终被一件事情烦恼着,烦恼的起因似乎是为了一些闲言碎语。那时我初涉文坛,很容易被那些谣言困扰,情绪很波动,很激愤。当事情渐渐平息时,我偶尔听说某某人在其中做了手脚,心里顿时对此人充满了愤恨。我发誓要当面去质问她。

很快便有了一个机会,我出差去某地,恰好要路过那人所在的城市。我向朋友要来了她的地址,决定在那个城市作短暂的停留;去义正词严地指责、声讨她,然后同她拜拜。

到达那个城市,已是傍晚时分了。当我走出车站时,发现空中已飘起了雪花。那场雪似乎来得很猛。我看着地址打听路线,乘坐了几站电车。下车时,天色很快暗了下来,完全陌生的街名和异样的口音,令我不知自己置身何处。但我只能继续去寻找那个记录在怨恨的纸条上的地址。

雪下得越来越大,风也越发凛冽,四下皆白,分不清天上地下,只是混混沌沌跌跌撞撞地朝前走着……街上几乎已没有行人,那时我才发现,自己一定是迷路了。

就在那个时候,我看见了街边一间简陋的平房,窗口露出一线微弱的灯光。我敲响了那家人的房门。门开了,灯光的暗影中,站着一位上了年纪的老妇.她接过我那张写着地址的纸条,在灯下看了看,又低头仔细地打量着我,说:“那地方太难找,跟你说不明白,还是我领你去吧!”不容我谢绝,她已经跨出门槛,踩在了雪地里。

“这大雪天儿出门,一定是有要紧事吧?”她回过头大声喊。我含糊地应了一声。

“你是去看望病人吧?看把你累的急的,是亲戚,朋友?”她放慢了脚步,一边拍掸着肩上的雪花,一边等着我。

我心里咯噔一下。亲戚?朋友?病人?我沉默着,无言以对。我怎能对她坦言相告,自己其实是去找一个“仇人”兴师问罪的!

似乎就在那一刻,我忽然对自己此行的目的和意义发生了一丝怀疑。我不知道自己来这个城市干什么,甚至也不知道我要去寻找的那个人究竟是谁。那个人隐没在漫天飘飞的雪花中,随风逐流而去。也许出于无知,也许出于一时的利益之需,她才那样做。那也许真的是一个需要救治而不是鞭笞的“病人”呢!

脚底突然在一个雪窝里滑了一下,大娘一把将我拽住。

“这该死的雪,真讨厌……”我忍不住嘟囔。

“不碍事,不碍事,就快到了。”她说,“前面那个电线杆子右拐,再往前数三个门就是。”

“大娘,请回吧,这回我认得路了……”我说着,声音忽然喑哑了。

她又重复指点了一遍,便转身往回走。刚走几步,又回过头,大声说:“不碍事,明儿太阳出来,这雪化一化,就有路了!”那个苍老的声音,被纷扬的雪花托起,在空荡荡的小街上蹒跚。

我在雪地上久久伫立着。雪化一化,就有路了。那么,就把冷雪交给阳光去处理。雪不能永远覆盖道路,因为路属于自己的脚。

那个风雪之夜,当我终于站在那费尽周折才到达的门牌下面时,我已经全然没有跳下火车时那种激愤的心情。我平静地站了一会儿,将那张被雪水泅湿揉皱的纸条撕碎,然后慢慢朝火车站方向走去。

(选自《情感读本》2012年6月,有删改)

(1)联系全文来看,作者以“雪化一化,就有路了”为题有何作用?

答:  

 

(2)文中的画线句属于什么描写?有何作用?

答:

 

(3)选文中的“老妇”是一个怎样的形象?作者是如何刻画“老妇”形象的?

答:  

 

(4)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作者“多年前一个雪天的经历”。

答:

(5)选文中“我”的情感和心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答:  

 

(6)下面的句子有何深刻含义?

雪不能永远覆盖道路,因为路属于自己的脚。

答:

题库:教案备课库 类型:简答题 时间:2020-12-31 01:04:12 免费下载:《【中考冲刺】浙江省2013语文中考冲刺押题训练教师版专题19文学作品阅读(附详细解析)》Word试卷

雪化一化,就有路了

每年下第一场雪的日子,我总会想起多年前,一个雪天的经历。

那些日子我始终被一件事情烦恼着,烦恼的起因似乎是为了一些闲言碎语。那时我初涉文坛,很容易被那些谣言困扰,情绪很波动,很激愤。当事情渐渐平息时,我偶尔听说某某人在其中做了手脚,心里顿时对此人充满了愤恨。我发誓要当面去质问她。

很快便有了一个机会,我出差去某地,恰好要路过那人所在的城市。我向朋友要来了她的地址,决定在那个城市作短暂的停留;去义正词严地指责、声讨她,然后同她拜拜。

到达那个城市,已是傍晚时分了。当我走出车站时,发现空中已飘起了雪花。那场雪似乎来得很猛。我看着地址打听路线,乘坐了几站电车。下车时,天色很快暗了下来,完全陌生的街名和异样的口音,令我不知自己置身何处。但我只能继续去寻找那个记录在怨恨的纸条上的地址。

雪下得越来越大,风也越发凛冽,四下皆白,分不清天上地下,只是混混沌沌跌跌撞撞地朝前走着……街上几乎已没有行人,那时我才发现,自己一定是迷路了。

就在那个时候,我看见了街边一间简陋的平房,窗口露出一线微弱的灯光。我敲响了那家人的房门。门开了,灯光的暗影中,站着一位上了年纪的老妇.她接过我那张写着地址的纸条,在灯下看了看,又低头仔细地打量着我,说:“那地方太难找,跟你说不明白,还是我领你去吧!”不容我谢绝,她已经跨出门槛,踩在了雪地里。

“这大雪天儿出门,一定是有要紧事吧?”她回过头大声喊。我含糊地应了一声。

“你是去看望病人吧?看把你累的急的,是亲戚,朋友?”她放慢了脚步,一边拍掸着肩上的雪花,一边等着我。

我心里咯噔一下。亲戚?朋友?病人?我沉默着,无言以对。我怎能对她坦言相告,自己其实是去找一个“仇人”兴师问罪的!

似乎就在那一刻,我忽然对自己此行的目的和意义发生了一丝怀疑。我不知道自己来这个城市干什么,甚至也不知道我要去寻找的那个人究竟是谁。那个人隐没在漫天飘飞的雪花中,随风逐流而去。也许出于无知,也许出于一时的利益之需,她才那样做。那也许真的是一个需要救治而不是鞭笞的“病人”呢!

脚底突然在一个雪窝里滑了一下,大娘一把将我拽住。

“这该死的雪,真讨厌……”我忍不住嘟囔。

“不碍事,不碍事,就快到了。”她说,“前面那个电线杆子右拐,再往前数三个门就是。”

“大娘,请回吧,这回我认得路了……”我说着,声音忽然喑哑了。

她又重复指点了一遍,便转身往回走。刚走几步,又回过头,大声说:“不碍事,明儿太阳出来,这雪化一化,就有路了!”那个苍老的声音,被纷扬的雪花托起,在空荡荡的小街上蹒跚。

我在雪地上久久伫立着。雪化一化,就有路了。那么,就把冷雪交给阳光去处理。雪不能永远覆盖道路,因为路属于自己的脚。

那个风雪之夜,当我终于站在那费尽周折才到达的门牌下面时,我已经全然没有跳下火车时那种激愤的心情。我平静地站了一会儿,将那张被雪水泅湿揉皱的纸条撕碎,然后慢慢朝火车站方向走去。

(选自《情感读本》2012年6月,有删改)

(1)联系全文来看,作者以“雪化一化,就有路了”为题有何作用?

答:  

 

(2)文中的画线句属于什么描写?有何作用?

答:

 

(3)选文中的“老妇”是一个怎样的形象?作者是如何刻画“老妇”形象的?

答:  

 

(4)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作者“多年前一个雪天的经历”。

答:

(5)选文中“我”的情感和心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答:  

 

(6)下面的句子有何深刻含义?

雪不能永远覆盖道路,因为路属于自己的脚。

答:


雪化一化,就有路了        每年下第一场雪的日子,我总会想起多年前,一个雪天的经历。        那些日子我始终被一件事情烦恼着,烦恼的起因似乎是为了一

本题关键词:雪山一支蒿,紫雪散(紫雪),雪上一枝蒿中毒,天山雪莲,紫雪,雪乌,腊雪,雪盲,雪茶,雪口;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