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文段,完成10~19题。

许多年前,有一个皇帝,为了穿得漂亮,不惜把所有的钱都花掉。他既不关心他的军队,也不喜欢去看戏,也不喜欢乘着马车去游公园——除非是为了去炫耀一下他的新衣服。他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人们提到他,总是说:“皇上在更衣室里。”

有一天,他的京城来了两个骗子,自称是织工,说能织出人间最美丽的布。这种布不仅色彩和图案都分外美观,而且缝出来的衣服还有一种奇怪的特性: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

……

“我倒很想知道衣料究竟织得怎样了。”皇帝想。不过,想起凡是愚蠢或不称职的人就看不见这布,心里的确感到不大自然。他相信自己是无须害怕的,但仍然觉得先派一个人去看看工作的进展情形比较妥当。全城的人都听说这织品有一种多么神奇的力量,所以大家也都渴望借这个机会测验一下:他们的邻人究竟有多么笨,或者有多么傻。

10.选文第一段中,用许多词把皇帝爱穿新衣的癖好夸张到了极点,请你指出来。(2分)

11.选文第一段文字在童话中是故事情节的哪一部分?它对于刻画人物形象及文章结构有什么作用?(2分)

12.第一段中破折号的作用是(2分)(  )

A.表示解释说明B.表示递进

C.表示话题转换D.表示提示

13.人们提到他,总是说:“皇上在更衣室里。”解释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人们提到皇帝的时候,皇帝确实在更衣室里。

B.人们所以那样说,是估计皇帝在更衣室里。

C.人们所以那样说,是因为人们经常看到皇帝在更衣室里。

D.人们所以那样说,实际是对皇帝的不满和讽刺。

14.选文第二段中骗子之所以行骗皇帝的原因是(可多项选)(2分)(  )

A.他们自信骗术高明,可以骗过皇帝及身边的大臣。

B.他们想利用皇帝爱穿新衣服的癖好和皇帝身边人奉迎的特点。

C.他们看准了皇帝由爱穿新装所表现出的荒唐和昏庸,以及他平时骄横和自私。

D.他们看准了皇帝身边的大臣都怕自己被皇帝认为不称职的心理。

15.第二段中“任何不称职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一句,在故事情节发展中起什么作用?(2分)

16.结合文意解释加粗词“不大自然”的含义。(2分) 

17.画横线一句表现了皇帝什么性格?(2分)

18.皇帝出于什么心理认为先派一个人去看看比较妥当?(2分)

19.最后一句话可以暗示出当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2分)

10.不惜、所有、既不……也不……也不……除非、每一天、每一点钟、总是。    11.引子。它简练地勾画出皇帝的形象,突出了皇帝穷奢极欲,不关心朝政的特点,酷爱新装的性格特点,为下文行骗与受骗埋下伏笔。

12.C  13.D  14.BCD

15.起关键作用。因为皇帝之所以上钩,老大臣、官员、随员,以及老百姓之所以说假话,都是因为怕这一点。

16.有点担心、有点害怕、有些心虚。

17.自以为是、傲慢。

18.皇帝没把握,如果派去的人看见了布,自己就可以放心前去;如果没有看见布,自己可以想想应对办法。

19.不友好、互不信任,互相猜疑,都等着看别人的笑话。

课外阅读

(1)窗外正飘着绵绵细雨,我_________地缩在椅子上,心里烦透了:这道题算可这么多遍,怎么总是做不出来。我无奈的一甩头,瞧见一只飞虫正沿着墙往上爬。这时,旁边的一个本来一动不动的小黑点突然向小飞虫扑去,那动作太突然太快了,把我吓了一跳。仔细一看,原来是一只小蜘蛛,黑白相间的腿,褐色的夹杂黄色条纹的身躯也挺“漂亮”的,小蜘蛛没有扑到飞虫,就绕道飞虫的前面,双方相持着。

(2)我的感觉就如暴风雨将至的那般压抑、难耐,我料定一场生死搏斗就要爆发了。可当蜘蛛向飞虫发起进攻时,小飞虫只躲闪了一下便不再敢动弹。小蜘蛛就开始绕着飞虫转起圈来,并不时的用脚在飞虫的身上比画着——它正抽丝缠在飞虫的身上。眼看着小飞虫就要被缚住了,我也替它着急起来。可这飞虫也许是怯懦了,只知晃晃脑袋,像在求饶。不__,怎么能救得了自己?我可怜这只小飞虫,可我不愿去救它,因为他是一个连自己都不敢救的懦夫,这一次我可以救它,那么下一次呢?也许它仍会被吃掉。

(3)我讨厌那只蜘蛛,它如强盗一般夺取别人的生命来延续自己的生命,可它毕竟懂得为了生存要去斗争,决不放弃。我甚至有点欣赏它这种精神,这才像个强者。

(4)蜘蛛仍在独自忙碌,飞虫以被包在一张网里,如同“木乃伊”一般。我收回目光,又回到了自己的天地,看着眼前的这道题,我忽然干到自己原来同那小飞虫一样的,一 道题把我_________,我便认为自己做不出的,懒于挣脱懒于奋斗。我恍然大悟:没有奋斗,就永远不可能胜利。墙上的小蜘蛛已从飞虫身上吸取汁液,我也埋头于书本中……

(5)当我终于得出那道题的正确答案我仿佛真的挣开了一张“网”。我重新寻找那飞虫于蜘蛛,蜘蛛犹在飞虫却不见了。我轻轻一拨蜘蛛,小蜘蛛跑到一边,露出下面那干瘪了是飞虫来。

(6)我不禁深思起来……

1.为文中空白处选择恰当的词,将它们的字母依次写在括号内。( )

A.倦倦B.软软C.拦住D.缚住

2.第(4)段中“我便认为自己是做不出的”一句与第(2)段中写小飞虫的哪一句内涵相同?用浪线标在原文上。

3.第(5)段的“我仿佛真的挣开了一张‘网’”,这“网”应如何解释?

4.对本文的中心意思理解正确的是( )

A.表现了可怜小飞虫的可怜处境,但又鄙视它不敢斗争。不敢自救的怯懦样。

B.虽讨厌蜘蛛强盗一般夺取别人的生命以延续自己的生命,但更欣赏它懂得生存就要斗争,决不放弃的精神。

C.困难像一张网,只要敢于面对并奋力挣脱困难,就能摆脱困难,成为胜利者;否则,即是失败者。

D.对小飞虫的遭遇表示同情,觉得自己和小飞虫一样值得同情。

参 考 答 案

1.A  D

2.小飞虫只躲闪了一下便不再敢动弹。

3.指陷入的困境或那道难题。

4.C

课内阅读

那位三叔像一位寻找太阳而不幸失败的夸父,已经躺在病床上不能起来了。临死时,好多亲友都去看望他,我的父亲和母亲也去了。我没有去,我怕再看见他那张凄楚、苍白的脸。但他似乎没有忘记我,托父亲给我捎回一件临别赠礼——三颗红色枸杞豆,在也许是三叔留给我的最后的一个谜语。但我把它猜出来了。

他是生命告终的句号?是三个遗憾的“○”!

但“○”也是一切事物的起点。

于是,我从这三个“○”出发,勤奋地去追寻一,二,三……以至更复杂,更艰深的学问。

1.三叔临死时,“我没有去”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2.“他似乎没有忘记我”一句中“似乎”一词可以去掉吗?为什么?

3.“三颗红色枸杞豆”有哪些含义?

4.结合语境,“我从这三个‘○’出发勤奋地去追寻一,二,三……”一句中“一、二、三” 指代什么?

5.读了本文你获得了哪些启示?

1.我怕再看见那张凄楚、苍白的脸。

2.不可以去掉。“似乎”表示一种推测,“我”并没有去探望三叔,是从他“托父亲给我捎回一件临别赠礼——三颗红色枸杞豆”推测出他没有忘记“我”。

3.“三颗红色枸杞豆”是生命告终的句号;是三个遗憾的“○”;也是一切事物的起点。

4.“一,二,三”指的是复杂、艰深的学问。

佐茶的鱼

很多人都知道马祖生产一种细小的香鱼,用辣椒炒来佐饭很开胃口,我们泾县也产这种鱼,体积还要小些,名叫琴鱼,传说西汉炼士琴高,选了泾县北门外一处山明水秀的地方烧丹炼药,丹成,便羽化而登仙,临上天时,为了感思这处地方的水质太好,应有所报答,顺手把药罐子里的药渣撒向河中,便化作尾尾红色的小鱼。这种小鱼便是泾县琴溪有名的琴鱼。神话归神话,鱼却是一味上品,据说以前曾作贡品,其名贵可以想见,但这种琴鱼可不是用来当菜佐饭的,那未免猪八戒吃人参果——有点太糟蹋东西了。

江南人嗜饮茶,泾县白山出产一种名贵的茶叶,泡在杯中颜色便转成白的,这是泾县的白云茶。

有好的茶叶必须配上好泉水,那才相得益彰,而琴溪的水恰是上等好水,两种好东西配在一起,便变成无上妙品。路过琴溪的人,事先都要携带一个毛竹筒,以便装些溪水回去孝敬年老爹娘。但是这还不够完美,最完美的必须在饮早茶时,配上一小撮琴鱼。祖父起身很早,他必定先到河边柳林中打完一趟太极拳回来才饮早茶,饮早茶时必定配一小碟琴鱼和一大碟子桂花酥糖,姑姑在家已经为他老人家准备妥当了的。

祖父吃琴鱼,是用大拇指和食指去“钳”。每次只限两条鱼,我说爷爷好小气,他老人家笑笑说:“这东西比鸦片还贵哪!”

贵还在其次,还难买。琴鱼是论两论钱不论斤的,因为琴鱼产量少,很难捕到。我11岁时离家赴宣城当学徒,曾经过琴溪,因为等渡船,顺便看当地人用网捕鱼,每次收网,总不过一二十尾,不够铺满一只手掌心的,因为稀少,所以贵,因为有神话,其味又鲜美,所以名贵。名贵也者,定有很多道理也。

祖父的早茶在地方上很有点名气,有事来需求的一定在早晨赶来,因为早晨时候,祖父的心情最好,几乎有求必应,到晚上来就不见得了。

琴鱼未必每早必有,因为有时候有钱也买不到,但桂花酥糖则从未缺过,因为制酥糖的是官庄的玉成轩糕饼铺。我家吃饼送礼祖父必指定这个字号,道理我不知道。但别人家却对我祖父的嗜好摸得很清楚,过年过节,送来的四色礼,一定是桂花酥糖、雪片、蜜枣和绿豆糕。因为酥糖是黄色的,雪片是白色的,蜜枣是红的,绿豆糕是绿的。我忘记到了冬天,绿豆糕该换哪一样了。

我自小跟祖父学着饮早茶,只学会了吃桂花酥糖,饮茶则一如牛饮,不辨其味。

台北衡阳路采芝端和成都路的老天禄,都卖桂花酥糖,包装得很精美,但吃后粘牙。如今我已好多年不曾“粘牙”了,不知道品质改良了一些没有。

19.文章第①自然段引用传说,有什么好处?

20.作者描写祖父吃琴鱼时的情景是怎样的?

21.为什么路过琴溪的人,事先都要携带一个毛竹筒,以便装些琴溪水回去孝敬老爹娘?

22.为什么琴鱼价钱贵,还难买?

23.别人过年过节送给祖父什么礼品?

24.结尾处作者为什么好多年不曾“粘牙”了?

19.引用故事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也说明琴鱼有过敕定册封的荣耀,它的珍贵成了泾县人的骄傲。 20.祖父吃鱼时,用大拇指和食指去“钳”,还笑笑说:“这东西比鸦片还贵哪!” 21.因为白云茶加上琴溪的水,便是上等佳品。 22.因为琴鱼产量少,很难捕到。 23.送来四色礼。(黄、白、红、绿) 24.因为作者好多年不吃桂花酥糖了。

                  善待生灵

有时,动物界也会发生令人难以置信的故事。

有一个狩猎队,把一群羚羊赶到悬崖边,准备全部活捉。约摸半小时后,羚羊群分成了两类( )老羚羊为一类,年轻羚羊为一类。一只老羚羊走出来,朝年轻羚羊群叫了一声。一只年轻羚羊应声跟老羚羊走到悬崖边。年轻羚羊后退了几步,突然朝前奔向悬崖对面;紧接着,老羚羊也飞跃出去,只是跃起的高度要低一些。当年轻羚羊在空中向下坠时,奇迹出现了:老羚羊的身子刚好出现在年轻羚羊的蹄下,年轻羚羊在老羚羊的背上猛蹬一下,下坠的身子又突然升高,并轻巧地落在对面的悬崖上,而老羚羊就像一只断翅的鸟,笔直地坠入了山涧。

试跳成功,紧接着,一对对羚羊凌空腾起。没有拥挤,没有争夺,秩序井然,快速飞跃。顿时,山涧上空划出了一道道令人眼花缭乱的弧线,那弧线是一座以老羚羊的死亡作桥礅的生命桥。那情景是何等神圣!猎人们个个惊得目瞪口呆,不由自主地放下了猎枪。

动物在生命危急之时的举动,令人肃然起敬。它留给人类的思考是什么呢?

“当地球上最后一只老虎在林中徒劳地寻求配偶时,当最末一只未留后代的雄鹰从高空坠向大地时,当鳄鱼的最后一声哀鸣不再在湖泽上空回荡时……人类,从某种意义上也已看到了自己的结局。”这是人类对动物的哀怜,更是动物对人类的警示。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人和动物都是大地之子。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保护野生动物,就是保护人类自己;善待生灵,也就是善待我们自己。

10、解释词语:

肃然起敬:

11、“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是________________时________________写的诗句,引用这两句诗的效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第一段中所说的“令人难以置信的故事”是指(用自己的话概括,不超过15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猎人们不由自主地放下了猎枪”的原因是(用原文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能揭示全文主旨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句运用了     的表达方式。

15、“动物在生命危急之时的举动”指(不超过30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举例说明本文运用的修辞手法:                    

17、第二段中括号内应填的标点是______________,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请以“爱护动物”为主题拟一条标语。(不能摘录原文中的语句)

10.形容产生严肃敬仰的感情。 11、三国;曹植;强调地球是人类与动物的共同家园。 12、老羚羊以身体支撑年轻羚羊飞跃山涧。 13、动物在危急之时的举动,令人肃然起敬。 14、保护野生动物……善待我们自己;议论。 15、老羚羊以死亡做桥礅搭起生命桥和众羚羊逃生时井然有序。 16、比喻、拟人、设问、排比(举例略) 17、冒号;提示下文。 18、略 

我家养了一只小花猫,我们叫它小花,它活泼又漂亮。你瞧,它那圆圆的脸上,一双大眼睛闪着绿光,小巧的嘴边还神气地竖着几根胡子。它全身长着灰褐色的毛,还均匀地夹着白色斑纹。它翘着棉条似的尾巴,真惹人喜爱!

邻居家也养了一只猫,我可不大喜欢它。喏,一张尖尖的脸,大嘴巴旁边还有一撮最歪毛。除了和小花一样明亮的大眼睛,全身上下没有一处让人看得上眼。它的性情非常古怪,每天早上躲在墙角洞口东张西望,不知道搞啥名堂。一次,我想摸它,反被它咬了一口。从此,我恨透了它,见到它就打,可这家伙特别机灵,老远见了我就一缩尾巴逃得无影无踪,真气人。

我越讨厌邻居家的猫,就越喜欢小花,常常省下好吃的东西喂它。我爸爸叫我别惯坏了它,要不然,它长大了连老鼠都不会捉。我嘴上不吭声,心里却说,哪能呢,小花从小就这样伶俐,长大了准是捕鼠能手。

可是谁能想到,事情竟让爸爸说中了,那天,邻居叔叔放出铁笼中的小老鼠让小花捉。a小花竟像在恶狼面前的绵羊一样,先是用脚顶住地面,身子死命后退,后来干脆狼狈逃跑,在场的人哄堂大笑。b这时邻居家的猫不知从哪里窜来,像离弦的箭扑向老鼠,接着是老鼠的惨叫……

从此,我再不追打邻居家的猫了,也不再娇惯小花了,每当小花缠我的时候,我就说:“去,学抓老鼠去!”

6、作者采用________________手法写两只猫,通过比________________,比________________,比________________,写出它们的特点。

7、上述文字在状物中倾注了作者的感情,对自家的小花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对邻居家的猫则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后来通过捕鼠一事,作者改变了态度。

8、文中加点的“机灵”和“伶俐”能否互换,为什么?

9、划线的ab两句都是________________修辞句,它们分别形容什么?

a:

b:

6.对比;外形;性格;本领 7、溺爱;骄惯;讨厌;憎恨 8、不能。“机灵”指聪明灵活,反应快。而“伶俐”只是指中看,好玩而已。 9、比喻。形容作者小猫的胆怯无能;形容邻居小猫的速度快。 

一个裁缝和一个金匠一起外出旅行。一天傍晚,当太阳落山的时候,他们听到从远方传来乐曲声,而且越来越清脆。乐声独特、悦耳,使他们忘了疲劳,加快脚步往前走。

月亮升起来时,他们来到一座小山丘上,在这里,他们看到一群矮小的男人和女人。他们正手拉着后,一边欢天喜地转着圈跳舞,一边用甜美的歌喉唱歌,这就是两位流浪者听到的乐曲。中间坐着一位老人,他比其他人稍微高一点儿,穿着一件花外套,灰白的胡须挂在胸前。两个流浪者惊呆了,站在那里看他们跳舞。老人向他们招手,示意他们进来,人们也主动松开手让他们进去。金匠是个罗锅,他和其他驼背的人一样鲁莽,他首先进去,裁缝起初有些胆怯,往后退缩;后来,当他看到他们跳得那么欢畅时,他也鼓起勇气走了进去。矮人们又重新拉成圆圈,继续像狂欢一样唱歌跳舞。但是,老人从腰带上取下一个刀片,磨了起来,磨快之后,他回身看两个陌生人。他们感到害怕,可是不容他们多想,老人抓住金匠,转瞬间把他的头发和胡子剃了个净光;裁缝也落了个同样的结局。老人剃完以后,亲切地拍了拍他们的肩膀,好像是说,他们不错,没有__,心甘情愿地让剃光了,这时,他们心里也不再感到害怕了。老人用指头指了一下旁边的一堆煤,示意他们把煤装到自己口袋里。他俩虽然不知道这些煤对他们有什么用处,他们还是照办了。然后他们继续赶路,去找住宿的地方。他们来到一个山谷时,附近的寺院的钟声打了十二点:歌声骤然停止,一切都消失了,只有冷清清的月光照着山丘。

两位流浪者找到了一个住处,铺上杂草,盖上外套,因为太累了,忘记了把煤从口袋里拿出来。正由于身上感到压力,所以比平常醒得要早一些。他们从口袋里往外掏时,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口袋里装的不是煤,而都是黄金。这时,头发和胡须也恢复了原样儿。他们一下子变成了富翁。但是,生性贪婪的金匠往口袋里装得多,得到的黄金比裁缝多一倍。对一个贪婪的人来说,钱越多,占有欲越强。金匠向裁缝建议再留一天,以便晚上再到山上老人那里去拿更多财富。裁缝不想去,说道:“我够了,已经满足了。我现在成了师傅,要与我心爱的对象(他这样称呼自己的情人)结婚,我便是一个幸福的人啦。”可是他为了照顾金匠,决定再留一天。

晚上,金匠肩上搭了几条口袋又到山丘上去了,他想装回来更多的东西。他发现,矮人们与前一天夜晚一样,正在唱歌跳舞,老人又给他剃光了头发和胡子,示意让他带煤走。他毫不迟疑地尽量往口袋里装,然后心满意足地回去了,又用外套盖在身上。他说:“尽管黄金会压身子,我也要忍受着。”他终于带着甜的预感睡着了,他想着,明天醒来时他就是腰缠万贯的大富翁了。

他睁开眼了,马上起身去查看口袋,但是,他惊讶地发现,从口袋里拿出来的全是黑煤。他想,前一天夜里得到的黄金还在吧,于是他取了过来,他惊奇地看到,黄金又重新变成了煤。他用沾满煤粉的手打自己的前额,感到头发和胡子全剃光了。但是,他的不幸还远远不止这些,他现在才注意到,除了背上的罗锅,前面长出了同样大的鸡胸。他认识到这是对他贪心不足的惩罚,便嚎啕大哭起来。

善良的裁缝被吵醒了,他心力安慰这个不幸的人,并对他说:“你是我的旅伴,就和我一起过日子吧,你可以他享我的财富。”他恪守自己的诺言,便是,可怜的金匠不得不忍受前鸡胸后罗锅的折磨,光秃的脑袋只好用一顶帽子遮丑。

(选自格林童话《矮人的礼物》)

12.概括本篇童话的情节和主题。

情节:

主题:

13.第一次老人剃光金匠和裁缝的头发,这个情节的作用是什么?

14.第一次老人要金匠和裁缝装煤,让人莫名其妙,这样设计情节有什么作用?

15.金匠第二次转去,这部分能否去掉,为什么?

16.童话最后一句的作用是什么?

17.假如金匠第二次又得到金子,裁缝会怎样?金匠会怎样,发挥想象,改写一个结尾。

12.情节:外出旅行的裁缝和金匠从矮人那里意外地得到一笔财富,金匠因贪婪而痛苦一生。主题:劝人为善,不可贪婪。 

13.考验两个是否善良;为后文金匠成为光秃的人作铺垫。 

14.只有这样,才会让金匠的后悔符合情理。 

15.不能,如果去掉,体现不了金匠的贪心,达不到童话教育人的目的。 

16.告诉人们:贪婪的人终得惩罚,善良的人幸福快乐。

17.略         

(1)美戴斯国王从陌生人那儿学会了点金术,高兴地跳了起来,满屋子奔跑,碰到什么东西就抓住什么东西。他抓住一根床柱,它立刻变成了一根金柱子。他从桌上拿下一本书,手刚一碰,嘿!它竟成了一片薄薄的金片,他急忙穿上衣服,这衣服也就成了华丽耀眼的金衣服。国王从口袋里拿出眼镜戴上,谁知镜片已变成金片了,眼前一片漆黑,什么也看不见。

(2)“这算不了什么。”国王心想,“我指望大的好处,就不能带来一些小的不便。”他想到花园去看看,在那里有许多盛开的玫瑰花,微风吹来,香气醉人,国王在花丛中来回走动,并毫不疲倦地使用点金术,一直点到每朵花,甚至连花蕊里的虫子都变成了金子为止。

(3)随后,国王就回宫殿与女儿一起吃早饭。长桌上放着咖啡、面包、烤鱼等食品。国王倒了一匙咖啡给女儿,女儿接过来惊奇地叫了起来:“刚才还是个瓷杯,怎么一下子变成金杯?”国王高兴地对她说:“我已有了点金术!我将成为世界上最富的人。”他一边说,一边将一杯咖啡送到嘴中,可他嘴唇刚一触到咖啡,咖啡立刻变成了金液,随即就硬化成一块金子。看到这情形,他不禁大吃一惊。他随手又拿起一块面包,但还没来得及掰开,它已成了金块。国王几乎绝望地拿起一片烤鱼,不用说,烤鱼也立刻变成了金子。

(4)国王十分羡慕地望着女儿津津有味地吃面包和咖啡,就走到女儿面前,一面抚摸着女儿,一面请女儿拿片面包给自己吃。突然间,他心爱的女儿也成了一尊金像。

(5)国王发疯似地大声喊叫:“陌生人,快来呀!快来救救我的女儿!”

(6)不一会儿,陌生人就出现在国王的面前,说:“点金术一定给你带来了许多财富吧!”

(7)国王说:“现在我才真正明白,金子不是世界上最宝贵的东西,请给我解除点金术吧。”

(8)“你比以前聪明多了,美戴斯国王!”陌生人严肃地说,“我看得出来,你的心还没有完全从血肉变成金子,否则就无法挽救了。快去吧!跳进大花园旁边的那一条小河,在河中装瓶河水,把水洒在你要它变成原样的东西上。如果你真诚地去做,就可以补救你由于贪婪所造成的灾害。”

(9)国王快步跑到河边,连鞋子也来不及脱去就跳进河中,想尽快将点金术冲掉。他还带了一瓶河水跑回宫殿,用水洒向心爱的女儿,水一落到女儿身上,他就看到这可爱的孩子双颊又恢复了红润的颜色!

(10)国王拥抱着女儿说:“孩子,是爸爸害了你。从今以后,我再也不要点金术了。”

8.用文中原话解释第(2)段中的词语:

“大的好处”指:

“小的好处”指:

9.“如果你真诚地去做,就可以补救你由于贪婪所造成的灾害。”在文中找出①最能表明贪婪的语句、②最能表明灾害的语句和③最能表明补救方法的语句,摘出来。

10.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第一段中“嘿”表现了国王的惊喜心情,不能删去。(  )

(2)第五段中“我的女儿”改为“我和女儿”更符合国王的性格特点。(  )

(3)第七段中“明白”的内容是“金子是世界上最宝贵的东西,请给我解除点金术”。(  )

(4)第九段“连鞋子也来不及脱去”表现了国王想冲洗掉点金术的迫切心情。(  )

11.如果将本文分成两个部分,应如何划分?为什么?

(1)(2)(3)(4)(5)(6)(7)(8)(9)(10)

理由:

9.略 

10.√√×√ 

11.(1)(2)(3)(4)⑸/(6)(7)(8)(9)(10);前五句写点金术的使用,后五句写点金术的解除。 

大公象扇动着两只比蒲扇还大的耳朵,听到了这个十分离奇的消息。他可不愿意错过这个好机会,便背上一千公斤香蕉出发了。他还叫上老伴,好助他一“鼻”之力。金丝猴听到这个消息,二话没说,穿上金光灿灿的丝绒袄儿,又摘了十来个香喷喷的水蜜桃,装进葛藤打结的口袋里,往肩上一搭,也上路了。

听到寻宝的消息,乌鸦飞出了窝,黑熊钻出了洞,就连正在吵架的老公鸡和老母鸡也言归于好,携手同行,加入了寻宝的行列。那些牛呀马呀羊呀听说远处有宝,也都结伴前往,想碰碰运气。一只大白鹅在兴冲冲地赶路,她盼着寻到宝贝后能一步登天,直上青云,与高傲的天鹅一比高低。一群鸭子欢欢喜喜吵吵闹闹地挤在一起走,有的说找到宝以后平分,有的主张把宝卖掉,买个清水池塘,好让大伙儿舒舒服服、痛痛快快地洗澡。

5.童话中经常出现拟人化的动物形象。但这些拟人化的动物形象又不应脱离自身的特点。请仔细阅读文中对各种动物的描写,说说作者抓住了这些动物的什么特点?

(1)大公象:

(2)金丝猴:

(3)老公鸡和老母鸡:

(4)大白鹅:

⑸鸭子:

6.作者大约写了三十余种动物去寻宝的样子。但绝非平均用笔墨,而是有详有略。请在略写的语句下画上波浪线。

8.“一‘鼻’之力”是一种“仿词”手法,被仿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

5.(1)耳朵大、鼻子长、爱吃香蕉。(2)毛皮金黄色,爱吃桃子。(3)叫声急促频繁,像吵架。(4)长得像天鹅但比天鹅笨拙,不会飞。(5)喜欢群体活动,喜欢生活在水边,叫声嘈朵。 

6.略写的有:乌鸦飞出了窝,黑熊钻出了洞,那些牛呀马呀羊呀听说远处有宝,也都结伴前往,想碰碰运气。 

7.一臂之力 

8.我将成为世界上最富的人;国王从口袋里拿出眼镜戴上,谁知镜片已变成金片了,眼前一片漆黑,什么也看不见。 

石缝间的生命

①石缝间倔强的生命。常使我感动得潸然泪下。

②是那不定的风把无人采撷的种子撒落到海角天涯。当它们不能再找到泥土,它们便把最后一线生的希望寄托在这一线石缝里。尽管它们也能从阳光分享到温暖,从雨水里得到湿润,而惟有那一切生命赖以生存的土壤却要自己去寻找。它们面对着的现实该是多么严峻。

③于是,大自然出现惊人的奇迹。不毛的石缝间丛生出倔强的生命。

或者就是一簇一簇的无名野草,春绿秋黄,岁岁荣枯。它们没有条件生长宽阔的叶子,因为它们寻找不到足以使草叶变得肥厚的营养,它们有的只是三两片长长的细瘦的薄叶,那细微的叶脉告知你生存该是多么艰难。更有的,它们就在一簇一簇瘦叶下生长出自己的根须,只为了少向母体吮吸一点乳汁,便自己寻找那不易被觉察到的石缝。这就是生命。如果这是一种本能,那么它正说明生命的本能是多么尊贵,生命有权自以为辉煌壮丽,生机竟是这样不可扼制。

⑤或者就是一团一团小小的山花。大多又都是那苦苦的蒲公英,它们的茎叶里涌动着苦味的乳白色的浆汁,它们的根须在春天被人挖去做野菜。而石缝间的蒲公英,却远不似田野上的同宗生长得那样茁壮。它们因山风的凶狂而不能长出高高的躯干,它们因山石的贫jí而不能拥有众多的叶片,它们的茎显得坚韧而苍老,它们的叶因枯萎失去光泽,只有它们的根竟似那柔韧而又强固的筋条,似那柔中有刚的藤蔓,深埋在石缝间狭窄的间隙里,它们已经不能再去为人们做佐餐的鲜嫩的野菜,却默默地为攀登山路的人准备一个可靠的抓手。生命就是这样被环境规定着,又被环境改变着,适者生存的规律尽管无情,但一切的适者都是战胜环境的强者,生命现象告诉你,生命就是拼搏。

⑥如果石缝间只有这些小花小草,也许还只能引起人们的哀怜;而最为令人赞叹的,就在那石岩的缝隙间,还生长着参天松柏,雄伟苍劲,巍峨挺拔。它们使高山有了灵气,使一切的生命在它们的面前显得苍白xùn色。它们的躯干就是这样顽强地从石缝间生长出来,扭曲地,旋转地,每一寸树衣上都结痂着伤疤。向上向上是多么艰难。每生长一寸都要经过几度寒暑,几度春秋。然而它们终于长成了高树,伸展开了繁茂的树干,团簇着永不凋落的针叶,它们耸立在悬崖断壁上,耸立在高山峻岭的峰巅,只有那盘结在石崖上的树根在无声地向你诉说,它们的生长是一次多么艰苦的拼搏。那粗如巨蟒细如草蛇的树根,盘根错节,从一个石缝间插进上,又从另一个石缝间钻出来,于是沿着无情的青石,它们延伸过去,象犀利的鹰爪抓住了它栖息的岩石。有时,一株松柏,它的根须竟要爬满半壁山崖,似把累累的山石用一根粗粗的缆绳紧紧地缚住,由此,它们才能迎击狂风暴雨的侵袭,它们终于在不属于自己的生存空间为自己占有一片天地。

⑦如果一切的生命都不屑于去石缝间寻求立足的天地;那么,世界上就会有一大片一大片的大地方成为永远的死寂。飞鸟无处栖身,一切借花草树木赖以生存的生命就要绝迹,那里便会沦为永无开化之日的永远的__。如果一切的生命都只贪恋于黑黝黝的沃土,它们又如何完备自己驾驭环境的能力,又如何使自己在一代一代的繁yǎn中变得愈加坚强呢?世界就是如此奇妙。试想,那石缝间的野草,一旦将它们的草籽撒落到肥沃的大地,它们一定会比未经过风雨考验的娇嫩的种子具有更为旺盛的生机,长得更显繁茂。试想,那石缝间的蒲公英,一旦它们的种子,撑着团团的絮伞,随风飘向湿润的乡野,它们一定会比其他的花卉生长得茁壮,更能经暑耐寒。至于那顽强的松柏,它本来就是生命的崇高体现,是毅力和意志最完美的象征,它给一切的生命以鼓舞、以榜样。

⑧愿一切生命不致因飘落在石缝间而凄凄艾艾。愿一切生命都敢于寻求最艰苦的环境。生命正是要在最困厄的境遇中发现自己,认识自己,从而才能锤炼自己,成长自己,直到最后完成自己,升华自己。

⑨石缝间顽强的生命,它既是生物学的,又是哲学的,是生物学和哲学的统一。它又是美学的,作为一种美学现象,它展现给你的不仅是装点荒山枯岭的层层葱绿,它更向你揭示出美的、壮丽的心灵世界。

⑩石缝间顽强的生命,它是具有如此震shè人们心灵的情感力量,它使我们赖以生存的这个星球变得神奇辉煌。

7.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2分)

(1)不屑 (   ) (2)潸然(   )

(3)黑黝黝(   ) (4)困厄 (   )

8.给文中拼音填上适当的字。(2分)

(1)贫jí(   ) (2)繁yǎn(   )

(3)xùn(   )色 (4)震shè(   )

9.第3段“大自然出现了惊人的奇迹”,这惊人的奇迹指什么?文中写了哪些惊人的奇迹?(5分)

10.第4段画横线的一句话,你会联想到哪位诗人的哪一句诗?(2分)

11.第5段内容告诉我们怎样的生存规律和生活哲理?(2分)

12.第6段哪些语句说明石缝间的松柏生长十分艰难?(3分)

13.许多人在生活的“石缝”间也常产生惊人的奇迹,你认为这奇迹产生的原因是什么?(4分)

14.第6段画横线的文字,我们可以看出生长于石缝间的松柏具有怎样的精神品质,你认为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3分)

15.最后一段有何作用?(2分)

16.结合自己的认识,用一组排比句描述你对“生命”的理解。(3分)

17.有人认为只有良好环境才能促使人不断走向成功,但作者认为生命是在最困厄的境遇中发现自己,认识自己,从而才能锤炼自己,成长自己,直到最后,升华自己。请你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对这两种认识的理解。(2分)

7.(1)xiè  (2)shān  (3)yǒu  (4)è

8.(1)瘠  (2)衍  (3)逊  (4)摄

9.指不毛的石缝间丛生出倔强的生命。惊人的奇迹有(1)石缝间生出无名的野草 

(2)石缝间长出一团一团无名的山花,大多都是那苦苦的蒲公英  (3)石缝间长出参天的松柏。

10.唐代的诗人白居易的“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11.适者生存;生命就是拼搏。

12.扭曲地,旋转地,每一寸树衣上都结痂着伤疤。向上向上是多么艰难。每生长一寸都要经过几度寒暑,几度春秋。

13.围绕着“在困境中,不畏艰苦,顽强拼搏”来答即可。

14.坚韧不拔的意志,不畏艰苦,顽强拼搏的精神。说明石缝间松柏的生长是一次多么艰苦的拼搏。

15.总结全文,呼应开头,点明石缝间顽强生命的重大意义。

16.应按照排比句式的要求,来表达对生命的理解。

17.开放性试题,能自圆其说即可。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