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约翰住在乡村,家中只有一处矮小的房屋,还有一辆破旧的雪佛兰轿车,他做梦都想着发财。
②这天,一个身材瘦长的男人忽然出现在他面前,说:“知道你想发财,我想我能帮助你!”约翰瞪大了眼睛,问:“你是谁?你为什么要帮我?”男人说:“我是谁并不重要,关键是我能帮你获得500万美元。”男人接着说:“当然,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我让你发财你要付出一定代价的!”约翰问:“什么代价?说来听听!”男人说:“我不贪婪,我只要你生命中的一秒钟!”约翰说:“你是说,我用我生命中的一秒钟就能换取你的500万美元!”男人点了点头,说:“是这样,但是,这一秒钟我必须随时获得!”约翰答应了,并在男人早就准备好的一张契约上签了字,之后,男人说:“我现在给你一组号码,明天你去彩票投注站买上一注彩票,头奖500万就是你的了!”
③第二天,约翰半信半疑地去投注站照着男人给的号码买了一注彩票。等到开奖那天,约翰早早的就到了投注站那里,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那里的大屏幕。果然,他心中默念一个数字,大屏幕上就出现相同的一个数字,最后,头等奖号码与他的彩票号码完全吻合,约翰高兴地跳了起来。
④领完大奖,约翰就迫不及待地开着车向着大都市驶去。以前没有钱,他对着大都市的繁华,只能是望洋兴叹,现在他有钱了,第一个念头就是进城尽情狂欢。
⑤去大都市必须经过一个大桥,桥下是万丈悬崖。约翰开车眼看就要经过这座桥时,可怕的事情发生了,大桥忽然摇晃起来,约翰感到事情不妙,忙加大了油门,可是已经晚了,随着一声闷响,大桥忽然间断成了数截,垮塌了,约翰连人带车栽了下去。那一刻,约翰绝望地想:“只要一秒钟,一秒钟我就过去了!”这时,他忽然想起那个男人的话:“我只要你生命中的一秒钟,但是我要随时获得!”约翰长叹一声,想:“要是让我再选择一次,我一定选择做个普通人,再也不做百万富翁的梦了!”
⑥约翰忽然间醒了,原来他刚才只是做了一个噩梦而已,约翰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说:“幸亏只是个梦!”
⑦这时,约翰家的门忽然被敲响了,他走过去打开后,却看见门前站着与梦中一模一样的瘦长男人,男人说:“我知道你想发财,我可以帮你轻松获得500万美元,不过,要用你生命中的一秒钟做代价……
⑧约翰眼睛都没眨一下就在男人拿出的契约上签下了自己的大名。
⑨约翰想:“大不了,我不经过那座桥……”
17、请简要概括这篇小说的主要内容。(3分)
18、“生命中的一秒钟”在文中具体指什么?(3分)
19、第②段划线句“是这样,但是,这一秒钟我必须随时获得!”的言外之意是什么?在文中有什么作用?(5分)
20、请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分析约翰这个人物形象。(5分)
[70ba69fd356e7f86.jpg]
阅读《平分生命》完成13-16题(014分)
男孩与他的妹妹相依为命。父母早逝,她是他唯一的亲人。所以男孩爱妹妹胜过爱自己。
然而灾难再一次降临在这两个不幸的孩子身上。妹妹染上了重病,需要输血。但医院的血液太昂贵,男孩没有钱支付任何费用,尽管医院已免去了手术费。但不输血妹妹就会死去。
作为妹妹惟一的亲人,男孩的血型与妹妹相符。医生问男孩是否勇敢,是否有勇气承受抽血时的疼痛。男孩开始犹豫,10岁的他经过一番思考,终于点了点头。
抽血时,男孩安静地不发出一丝声响,只是向着临床上的妹妹微笑。手术完毕后,男孩声音颤抖地问:“医生,我还能活多长时间?”
医生正想笑男孩的无知,但转念间又被男孩的勇敢震撼了:在男孩大脑中,他认为输血会失去生命。但他仍然肯输血给妹妹,在那一瞬间,男孩所做出的决定是付出了一生的勇敢并下定了死亡的决心。
医生的手心渗出了汗,他握紧了男孩的手说:“放心吧,你不会死的。输血不会丢掉生命。”
男孩眼中放出了光彩:“真的?那我还能活多少年?”
医生微笑着,充满耐心地说:“你能活到100岁,小伙子,你很健康!”男孩高兴得又蹦又跳。他确认自己真的没事时,就有挽起了胳膊——刚才被抽血的胳膊,昂起头,郑重其事地对医生说:“那就把我的血抽一半给妹妹吧,我们两人每人活50年!”
所有的人都震惊了,这不是孩子无心的承诺,这是人类最无私纯真的诺言。同别人平分生命,即使亲如父子,恩爱如夫妻,又有几人能如此快乐如此坦诚如此心甘情愿地说出并做到呢?
13.从全文看,“男孩爱妹妹胜过爱自己”主要表现在哪两件事上?请概括回答。(2分)
14.第⑦段中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男孩”眼中为什么会“放出光彩”?(3分)
15、 文中的“男孩”具有怎样的品质?用自己的话回答。(4分)
16、 第③段中说,男孩“经过一番思考”。根据上下文,发挥合理想像,具体描写男孩的“一番思考”。(5分)
[957158907b14f0bb.jpg]
学 费
马 德
初秋的天,有些热。他走在前面,父亲离他不远,走在后面。
“爹,别送了,回去吧。”他回头看了一眼父亲。父亲没作声,继续跟在他后边。“爹,你回去吧,我一个人能行。”他有些催促父亲了。父亲含混地应了一声,停下了脚步。
“凡事小心点,多留个心眼。”父亲又叮嘱了他一遍,然后扭头蹒跚地往回走。父亲年轻的时候开山炸石,一块石头砸在了他的脚背上,留下了残疾,走路一瘸一拐的。
望着父亲逐渐远去的背影,他心里酸酸的,不是滋味。这次去大学报到,本来,父亲说好了要去送他的。然而,临行的时候,父亲还是变了卦。也许,父亲太在意他的跛足,怕他的形象给上大学的儿子丢了人。
“小二,你等等。”没走出多远,父亲在背后喊他。不知道什么时候父亲又转身回来了,看上去很着急,走路的姿势摇摆得像一架风车。
“爹还是不放心你的学费哩。”他下意识地摸了摸缝在衬衣口袋里的钱,鼓鼓的,也硬硬的。这些学费,都是父亲东挪西借筹来的。就为了这几千块钱,跛足的父亲,走村串乡,不知道跑了多少山路,说了多少好话。
“这钱,装在口袋里,爹还是不放心,要不,咱换个地方?”父亲像是和他商量,又像在自言自语。“那……放在哪儿好呢?”他有些迷惑。因为在他想来,实在没有什么更好的地方能妥善dì zàng 了这比命还重要的钱。
“要不,把钱塞进袜子里,这样,穿在脚底下,是不是更安全?”父亲眼中跳跃着兴奋和喜悦,仿佛一颗忐忑的心,就要藏在一个最安全的地方了。
父子俩坐在山路上,小心翼翼地拆开缝在衬衣上密密麻麻的针脚,把钱分成两堆,极认真地塞进袜底,然后,再慢慢地穿上鞋,系紧鞋带。父亲看了一眼他的鞋,说:“这回,该没事了。”也许,父亲是真的放心了,额上的皱纹一道一道舒展开来,蓄积在其中的汗水,没遮拦地滑了下来。
与父亲再次分别之后没走多长时间,他便觉得脚底疙疙瘩瘩的,不舒服。这段山路虽然只有12里,但他不知道是不是能坚持到镇里的车站。因为,他觉得脚底下又滑又湿 钱大概已经被汗水浸透了。
找了一个山头,他坐下来,慢慢脱下鞋,又小心地褪下袜子,他吓了一跳:由于汗水浸泡,再加上脚底的磨蹭,上面几张钞票已严重变形,而且,图案也变得模糊不清了。他慌了,赶紧脱下另一只鞋,迅速扯下袜子,抽出里边的钱。也许,那一刻,他吓坏了,慌得有些手忙脚乱,这时,一阵风刮来,一沓钞票,像平地里惊起的一群蝴蝶,飘飘扬扬,四散飞了起来 他脑袋里“轰”的一声,一刹那,天塌地陷。
一张张的钱,就像四散了的魂魄。
他赶紧四下里寻找。石头下、草丛间、树坑里,远处、近处、高处、低处,他都找遍了。他一边找,一边哭,不敢回去告诉父亲,怕父亲承受不住这个打击。一直找到下午,仍然有500元钱不见下落。放弃寻找后,他果断地把剩余的钱重新装进那个衬衣口袋里,
然后,抱得紧紧的,奔向镇里的车站 也许,他能做的,他该做的,只剩下这些了。
一直到学校,他都紧紧地抱着那件衬衣,以及衬衣口袋里的钱。交了学费,他已经没有一分钱过生活了。他没把路上发生的事情告诉学校,只是说,自己家庭困难,需要勤工俭学。系里很爽快,除了在餐厅给他找了份工作,还减免了他的部分学费。
开学典礼后,他给父亲写了封信,信里说,一路上,乘汽车,换火车,都很顺利。大学不错,系里的老师对他也不错,一切都好,希望家里不要挂念他。
信寄出去不久,就收到了父亲的回信。他说,前些日子,有人谣传说,一个学生的钱被风刮跑了,还有人说是你,爹没相信。这事不会发生在咱身上,爹对你放心着哩。大字不识几个的父亲,只歪歪扭扭回了这么几行字,信的最后,是这样一句话:儿子,你长大了!”
霎时,他泪流满面。
21.请按给出的语言形式概括出文章的其他情节。(4分)
千叮万嘱,深情送子 . 一阵风来,学费丢失 .
22.倒数第5段中加点的“这些”具体指什么?(2分)
23.文章末尾以“他泪流满面”收束,这泪水里包含了“他”怎样复杂的感情?(3分)
24.本文主要运用了怎样的方法刻画人物?表现了主人公怎样的独特个性?(4分)
25.结合文章内容,以“成长”为话题写几句话,以表达自己的阅读感悟。(3分)
21.内心忐忑,转移学费 勤工俭学,自食其力 22.指拿着能找回来的钱去学校,然后再想办法。 23.包含了他对丢失学费的担忧,对父亲回信内容的感动,对自己“长大”后能独自承担生活压力的欣慰。 24.语言描写与动作描写。通过叙写“他”从依赖、懦弱到坚强、自立的成长过程,表现他体谅父亲、临危不乱、自主自立的独特个性。 25.示例:成长的道路布满荆棘,只有凭着无畏的信念坦然面对,才能一路斩荆除棘,抵达目标。
天上有云姓白
①他不是我们的正式老师,不过是个高中毕业生,还跛着一条腿。那时我们读初二,教我们的英语老师突然生了一场大病,需卧床两个月。没有老师能顶上这个缺,于是他来了。据说他是校长的亲戚。不然凭他一个高中毕业生,怎么能来代我们的课?而他来代课总有好处的,有不菲的代课费。这是消息灵通的同学说的。
②他第一天来给我们上课,在我们的灼灼目光中,跛着一条腿,很费劲地迈上讲台,羞赧地看着我们愣是半天没说一句话。有学生在底下憋不住,“扑”一声笑出来。这一笑,让他“腾”地红了脸,终于开口说了话。他说,天上有云姓白,我叫白云。自此以后,有学生课间远远看见他,就白云白云地叫。等他答应一声,一跛一跛地回转过来,殷殷地问,什么事啊?那叫着的学生会“啊”一声,抬头对着天说,我看天上的白云呢。他并不恼,呵呵笑一声,也陪着仰头看天。
③他的课备得极认真,书上密密麻麻全是红笔注的补充。只是那时我们不懂事,并不知他的艰辛,私下里竟有些瞧不起他,认为他不过是个代课的。所以上课总是不好好上,不时打岔,跟他耍贫嘴,甚至有的同学高兴了还吹口哨。每每这时,他都涨红着脸,站在前面看着我们,等我们闹够了,他可怜巴巴地问,听讲好吗?然后弯腰跟我们道歉:“对不起,对不起,都怪我课讲得不好,让你们没兴趣听。”教室里突然安静下来,那一瞬,我们有些无地自容。再上课,都听话起来,乖巧起来。他很高兴。课上完了,他说,我要奖励你们。大伙以为他是说着玩的,再来上课,他却提一袋子糖,一人发两块。
④课后他喜欢扎在学生中间聊天。有学生好奇地问,你腿咋的啦?他并不避讳,说,小儿麻痹症落下的。又说起他很想读大学,但家贫,上大学成了梦想。“所以呀,你们要珍惜呀,珍惜这样的好时光。”他变得像长者。
⑤两个月的时光一晃即过,在他要走之前,班上发生一件事,一个成绩不错的女生,父亲突然暴病身亡,女生的家一下子塌了,女生提出退学。他听后,很着急,跛着一条腿,走十来里的乡村路,到女生家里去。女生的寡母领着四个孩子哭倒在他面前。他的心一下子揪紧了,他说,我会帮你们的。他掏出身上所有的钱,又许诺,女生以后上学的钱,他会帮衬着。一定要让她读高中,读大学,她有这个潜力。他再三恳求,直到女生的母亲答应,一定会让女生去上学。
⑥ 我们读初三的时候,他来学校两次,来看我们,来看那个女生。他瘦了,精神却出奇的好。他说:“好好读书,我很想你们。”这一句话,惹哭了我们很多人。后来在我高中要毕业的时候,却听说他得了白血病,不久便去世了。当年他教的学生,因分散在四面八方,竟没有一人能见上一面。他资助过的那个女生,一说起他,就哭得不能自制。
⑦ 很多年过去了,当年同学每相遇,都会谈到他。末了大家会叹一声,他是个好人哪。天上每天都有白云飘过,不知有没有一朵云上有他。
19.“我”与白云老师结识的起因是什么?请从第①段中抽取原文回答。(2分)
。
20.对于白云老师,最初“我们”并不友好。你从文章①至③段中哪些事情可以看出这一点?最少要归纳出两件。(4分)
。
21.文中所叙的关于白云老师的事情中,哪些事最让你感动?请用自己的语言最少概述出两件。(4分)
。
22.“天上有云姓白”是文章第②段中老师的自我介绍。你认为以此为题有何妙处?(3分)
。
23.“天上每天都有白云飘过,不知有没有一朵云上有他。”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3分)
。
19、起因是“教我们的英语老师突然生了一场大病,需卧床两个月。没有老师能顶上这个缺,于是他来了”。
20、如:(1)认为他是冲着不菲的代课费来的;(2)学生课间喊“白云”捉弄他;(3)对老师残疾的事一些学生也不避讳;(4)上课不好好上。(答出其中的两件即可)
21、如:(1)我们上课不听讲,老师却弯腰跟我们道歉,怪自己课讲得不好;(2)为困难学生掏出身上所有的钱,许诺将继续帮助,并恳求女生的母亲答应让女儿去上学;(3)读初三的时候来学校看我们,嘱咐我们要好好读书等。(答出两件即可)
22、妙处在既点明了本文所记叙的对象是白云老师,又表达了作者对白云老师的深情纪念。
23、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白云老师的深切怀念之情。
小巷深处 (节选)
那个学期的最后一个星期。
当老婆婆将一包鸡蛋和五十元钱塞给我时,我床对面的一位室友发话了:“莉,你妈对你多好,毕业聚会把她请来,优秀的成绩定会让她感到光彩!”
“哦……这?”我迟疑了瞬间,“我妈太忙了,她……抽不出空,你瞧,连带东西都一直请别人帮忙,哪有时间呢?”那刻,我惊异于自己说假话如同说真话一样。
送老婆婆出门时,我感激地对她说:“您这三年来为我操了心,让您受累了。”
“你……”她看来有些激动,停了一会儿,又说,“你考得真的很好?”
我点了点头。
“造孽!”她竟长叹一口气,“你……你妈怎么死心眼!”
“怎么回事?”我突然有点紧张。
她不再说话,拉起我的手直冲出校门,然后拐到一个偏僻的巷子里。
老远,我便看见了,看见了她——我的母亲。在风中,她无助地倚在墙边,凌乱而花白的头发在苍老的脸颊旁飘扬着。我看到了她深凹的眼,布满青筋和黑斑的枯竹似的手,还有那根又光又亮的竹棒。
“莉呀,你有出息啦,可不能没良心啊。这三年,我哪能每个月回乡?都是她央人把自己送上汽车,下车后又摸到我住的地方,把东西交给我,让我带给你,然后又孤零零地摸上汽车……”
我的视线顷刻间模糊了。朦胧的泪眼中,我依稀看到了村旁那长长的路,路旁那长长的小巷,巷里那根长长的竹棒,竹棒后蹒跚着一个长长的、长长的人影。
“妈妈!”我奔过去,为自己的虚荣,为自己的无知流着泪。在风中,她的脸是那么yǒu黑,她的手是那么粗糙,她的眼睛是那么 àn淡,然而她立在那儿却是那么挺拔,那么坚定,仿佛在憧憬,又仿佛在等候。
妈妈,我回来了,我已经回来了。我其实还记得,还记得来时的泥泞的山路,还记得赤足跑过石板的清凉,还记得家里厚重的木门栓,还有,还有我们曾共同相偎走过的那条小巷,那条深深的小巷。
21.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yǒu黑( ) àn淡( )
22.文中划线句着重对养母进行 描写,其作用
(3分)
23.“然而她立在那儿却是那么挺拔,那么坚定,仿佛在憧憬,又仿佛在等候”,
母亲“憧憬”的是 ,
“等候”的是 。 (4分)
24.文章为什么以“小巷深处”为题,而不以“母爱”为题?(3分)
答:
。
[b19f2645b81d9119.jpg]
犟龟 (节选)
当它穿过一片岩石荒漠时,遇见了一群乌鸦,它们一副闷闷不乐的样子。知道了乌龟的目的后,它们说它是可怜虫、无知者。乌鸦们都穿着丧服,因为几天前,狮王在与老虎拼杀中身负重伤,已经不幸去世了。
乌龟非常难过。乌鸦们劝它赶紧回去或是留下哀悼狮王。谁知乌龟客气地回答:“很遗憾,我不能这样。我的决定是不可改变的。”
就这样,小乌龟又走了许多天。越过种种障碍,日夜不停地赶路。后来,它来到了一片鲜花盛开的草地,草地上聚集了许多动物,它们都兴高采烈,充满了期待的喜悦。
乌龟问一只猴子去狮子洞怎么走。“你现在不就站在洞口前面吗?”小猴子叫道:“那边就是入口!”
“请问,这里是在庆祝狮王二十八世的婚礼吗?”小乌龟不解地问。
“不,大家都知道,今天,我们在这里庆祝的是狮王二十九世的婚礼!”
这天,乌龟看到了从未有过的、最美丽、最盛大的庆典。它坐在客人中间,虽然有些疲劳,但感到非常幸福。它说:“我一直说,我会准时赶到的!”
17.作者写乌鸦的目的是什么呢?(3分)
答:
。
18. “后来,它来到了一片鲜花盛开的草地”中“鲜花盛开的草地”属于什么
描写?有何作用?(3分)
答:
。
19. “它坐在客人中间,虽然有些疲劳,但感到非常幸福。”你怎么理解乌龟
的这种“幸福”呢?(3分)
答:
。
20.在你的身边,有没有类似“犟龟”的人或事?你怎样看待这些人或事?
(4分)
答:
。
[7a15f77d23abc10e.jpg]
父亲是一条鱼
①元宵前后和阳春三月,是父亲最忙碌最苦累也最欢快的日子。
②在这段时日里,母亲帮着父亲煮大锅大锅、鲜鲜嫩嫩的鲤鱼招待那些买鱼苗的客人。酒足饭饱之后,父亲才根据买主对鱼的尺寸、数额,心花怒放地开价出售鱼苗。在一阵友好的、不太经意的讨价还价后,父亲便依依不舍地将精心喂大的各种鱼苗卖给这些鱼客。此刻,只见父亲满脸的欢悦将往日的辛劳困倦镀得铮亮。待来家里求购的客人逐渐稀少后,父亲只好一个一个地方去赶鱼市,这些小镇集市,最近的也离我家有十余里,远则三四十里。父亲鸡叫头遍就起床放水干池,将鱼捉进鱼盆里,然后打着手电筒,顶着寒雾冷露去赶集。两只比米筛还要大的鱼盆将干瘦细小的父亲夹在中间,仿佛不是父亲挑着它们,而是他们拥着父亲在行进。待到池里的鱼苗卖完,我家屋角落里早就积了一大堆已磨成草筋的烂草鞋……
③ 接下来,父亲又要着手为幼苗培植而忙碌不休。父亲精心修整好鱼池,买回鱼苗后,父亲就开始像喂养婴儿般悉心照料。父亲每天一大早就下到池里,用一只木耙将宁静的池水搅动,然后泼洒肥水,早中晚三次。这些幼鱼在父亲精细料理与守候中逐渐地长到寸许两寸粗细。待布谷鸟在我的家乡山野不知疲倦的婉转啼鸣时,父亲便浴着三月的阳光和布谷鸟清丽的音韵悠然地端坐于屋前的枣园里,用一只精致的小碗将脚盆里的小鱼按照鱼种分门别类地舀进一只只鱼盆里。然后,父亲挑着鱼盆在暖融融的阳光下穿过一个又一个村庄。在父亲拖着悠长的声调沿村叫卖时,布谷鸟的叫声也在春光里此起彼伏。
④我没想到,那年秋天,父亲那如同阳春三月布谷鸟鸣唱般的叫卖声,竟然成了他撒在我家乡那些村庄里的一曲绝唱。父亲去世的两个月前,我回去看望过我的父母。母亲告诉我,早几天,父亲去给姑奶奶做生日,穿着我的皮鞋,显得特别高兴。我很纳闷,我没有什么皮鞋留在家里啊。母亲就从父亲的床底下拿出一双棕色的皮鞋。看到这双皮鞋,我的眼泪一下子就涌了出来。这是我早已丢弃的一双皱巴巴的皮鞋,父亲竟从屋外捡回来,还喜滋滋地穿着去给姑奶奶做生日,那么炫耀!那么得意!顿时,泪眼中的这双皮鞋,一下子化作了两块大石头,紧紧地压在我的心坎上。这时我才想起,父亲一生赚了那么多的钱,对到我家来买鱼苗的所有人都是那么大方,那么舍得花钱招待,却从没想过要给自己买双皮鞋。
⑤离家那天,父亲一直送我,送到他非常热爱的鱼池边还不愿转身。我看见养了大半辈子鱼的父亲倒映在水中的朦胧身影瘦小得就像一条鱼影。我怎么也没有想到,这竟是我最后一次看到父亲的背影。那一次,父亲站在鱼池边,和我说着他已经说了很多遍的话,要我多写信回来,要我好好工作,要我冷了多穿衣……可现在我想听父亲那些重复啰嗦的话却再也听不到了。
⑥父亲离我而去了,我好想再读读父亲,读读父亲在生命的轮回路上是沧桑依旧还是宁静如莲。父亲走进了另一片水泽,父亲站在那片水泽的边缘或许正凝望着一条向他走近的鱼。我彷佛觉得,父亲一定化作一条水中游动的鱼,只要这世上还有一滴水,父亲就永远活在水里。
19.用简明的语言概括上文的主要内容。(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题目“父亲是一条鱼”的含义是什么?请根据文意简要回答。(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分析下列句子所蕴含的思想情感。(6分)
(1)顿时,泪眼中的这双皮鞋,一下子化作了两块大石头,紧紧地压在我的心坎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父亲一直送我,送到他非常热爱的鱼池边还不愿转身。我看见养了大半辈子鱼的父亲倒映在水中的朦胧身影瘦小得就像一条鱼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第③段中写阳春三月的布谷鸟,其作用是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你认为文中的父亲是一位怎样的父亲?(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写父亲卖鱼养鱼;穿我丢弃的皮鞋及父亲为我送别及叮嘱。
20.父亲大半辈子精心养鱼,对鱼怀有深厚感情;父亲如同游动的鱼一样,永远活在儿子的心中。
21.①通过把一双儿子的皮鞋比作两块大石头压在心坎上,表达了作为儿子的“我”因父亲终身未买一双皮鞋而产生的心酸、愧疚之情。②父亲一直送“我”,表达了深厚的父子之情,将瘦小的父亲比作鱼影,流露出儿子因父亲的瘦弱而产生的伤感之情。
22.衬托欢快愉悦的气氛,突出父亲的勤劳品质。
23.从父亲养鱼卖鱼,表现其勤劳;写父亲热情招待鱼客,表现其朴实、好客;写父亲穿我丢弃的皮鞋,表现其节俭;写父亲送我、叮嘱我,表现对儿子的关心(或:文中的父亲是一位勤劳、朴实、好客、节俭、关心孩子的父亲..)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18——21题。(8分)
每一棵草都会开花
①去乡下,跟母亲一起到地里去。惊奇地发现,一种叫牛耳朵的草,开了细小的黄花。那些小小的花,羞涩dì zàng 在叶间,不细看,还真看不出。我说,怎么草也开花?母亲笑着扫过一眼来,淡淡说,每一棵草,都会开花的。愣住,细想,还真是这样。蒲公英开花是众所周知的。开成白白的绒球球,轻轻一吹,满天飞花。狗尾巴草开的花,就像一条狗尾巴,若成片,是再美不过的风景。蒿子开花,是大团大团的……就没见过不开花的草。
②曾教过一个学生,很不出众的一个孩子,皮肤黑黑的,还有些耳聋。因不怎么听见声音,他总是竭力张着他的耳朵,微向前伸了头,作出努力倾听的样子。这样的孩子,成绩自然好不了,所有的学科竞赛,譬如物理竞赛,化学竞赛,他都是被忽略的一个。甚至,学期大考时,他的分数,也不被计人班级总分。所有人都把他当残疾,可有,可无。
③他的父亲,一个皮肤同样黝黑的中年人。常到学校来看他,站在教室外,他回头看看窗外的父亲。也不出去,只送出一个笑容。A.那笑容真是灿烂,盛开的野菊花般的,有大把阳光气息在里头。我好奇他绽放出那样的笑。问他,为什么不出去跟父亲说话?他回我,爸爸知道我很努力的。我轻轻叹一口气,在心里,有些感动,又有些感伤。并不认为他,可以改变自己什么。
④学期要结束的时候,学校组织学生手工竞赛,是要到省里夺奖的。这关系到学校的声誉。平时的劳技课,都被充公上了语文、数学,学生们的手工水平,实在有限,收上去的作品,很令人失望。这时,却爆出冷门,有孩子送去手工泥娃娃一组,十个。每个泥娃娃,都各具情态,或嬉笑,或遐想。活泼、纯真、美好,让人惊叹。作品报上省里去,顺利夺得特等奖。全省的特等奖,只设了一名,其轰动效应,可想而知。
⑤学校开大会表彰这个做出泥娃娃的孩子。热烈掌声中,走上台的,竟是黑黑的他——那个耳聋的孩子。或许是第一次站到这样的台上,他神情很是局促不安,只是低了头,羞涩地笑。让他谈获奖体会,他嗫嚅半天,说,我想,只要我努力,我总会做成一件事的。B.刹那间,台下一片静,静得阳光掉落的声音,都能听得见。
⑥从此面对学生,我再不敢轻易看轻他们中任何一个。他们就如同乡间的那些草们,每棵草都有每棵草的花期,哪怕是最不起眼的牛耳朵,也会把黄的花,藏在叶间。开得细小而执著。 (选自《杂文报》
19. 通读全文 说说标题“每一棵草都会开花”的含义?(2分)
答:
20. “我轻轻叹一口气,在心里。有些感动,又有些感伤。” 联系上下文 回答我因什么而感动 ,又因什么而感伤?(2分)
答:
21.从A.、B.两句中任选一句进行品味赏析。(2分)
答:
22. “他们就如同乡间的那些草们,每棵草都有每棵草的花期,哪怕是最不起眼的牛耳朵,也会把黄的花,藏在叶间。开得细小而执著。”这句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2分)
答:
19.含义是:每一个人(学生、孩子)都有自己擅长的事,都会有成功的那一天。(意思对即可)20.“我”因他与父亲的亲情以及他自己的努力而感动1分,因觉得他的努力无法改变他学习不好、耳聋 的事实而感伤1分。(意思对即可)
21.示例:第一句:运用比喻,把灿烂的笑容比喻成盛开的野菊花,生动而形象,赞美了男孩乐观、不自卑的心态。
22.这句话在文中有的承上总结全文的作用,点明(每一个孩子都有成功的一面的)主题1分,告诫读者不要轻易看低一个孩子以及要有发现孩子美的能力1分。(意思对即可)
阅读林清玄的《好雪片片》一文,完成18-21题。(20分)
⑴在盛夏的信义路上,常常会看到一位流浪的老人,即使热到摄氏三十八度的盛夏,他着一件很厚的中山装,中山装里还有一件毛衣。那么厚的衣物使他肥胖笨重有如木桶。平常他就蹲坐在街角歪着脖子,看来往的行人,也不说话,只是轻轻地摇动手里的奖券。
⑵很少的时候,他会站起来走动。当他站起,才发现他的椅子绑在皮带上,走的时候,椅子摇过来,又摇过去。他脚上穿着一双老式的牛伯伯打游击的大皮鞋,摇摇晃晃像陆上的河马。
⑶如果是中午过后,他就走到卖自助餐摊子的前面一站,想买一些东西来吃,摊贩看到他,通常会盛一盒便当送给他。他就把吊在臀部的椅子对准臀部,然后坐下去。吃完饭,他就地睡午觉,仍是歪着脖子,嘴巴微张。
⑷到夜晚,他会找一块干净挡风的走廊睡觉,把椅子解下来当枕头,和衣,甜甜地睡去了。
⑸我观察老流浪汉很久了,他全部的家当都带在身上,几乎终日不说一句话,可能他整年都不洗澡的。从他的相貌看来,应该是北方人,流落到这南方热带的街头,连最燠热的夏天都穿着家乡的厚衣。
⑹对于街头的这位老人,大部分人都会投以厌恶与疑惑的眼光,小部分人则投以同情。
⑺我每次经过那里,总会向老人买两张奖券,虽然我知道即使每天买两张奖券,对他也不能有什么帮助,但买奖券使我感到心安,并使同情找到站立的地方。
⑻记得第一次向他买奖券那一幕,他的手、他的奖券、他的衣服同样的油腻污秽,他缓缓地把奖券撕下,然后在衣袋中摸索着,摸索半天掏出一个小小的红色塑胶套,这套子竟是崭新的,美艳的无法和他相配。
⑼老人小心地把奖券装进红色塑胶套,由于手的笨拙,使这个简单动作也十分艰困。
⑽“不用装套子了。”我说。
⑾“不行的,讨个喜气,祝你中奖!”老人终于笑了,露出缺几颗牙的嘴,说出充满乡音的话。
⑿他终于装好了,慎重地把红套子交给我,红套子上写着八个字:“一券在手,希望无穷。”
⒀后来我才知道,不管是谁买奖券,他总会努力地把奖券装进红套子里。慢慢我理解到了,小红套原来是老人对买他奖券的人一种感激的表达。每次,我总是沉默耐心等待,看他把心情装进红封套,温暖四处流动着。
⒁和老人逐渐认识后,有一年冬天黄昏,我向他买奖券,他还没有拿奖券给我,先看见我穿了单衣,最上面的两个扣子没有扣。老人说:“你这样会冷吧!”然后,他把奖券夹在腋下,伸出那双油污的手,要来帮我扣扣子,我迟疑一下,但没有退避。
⒂老人花了很大的力气,才把我的扣子扣好,那时我真正感觉到人明净的善意,不管外表是怎么样的污秽,都会从心的深处涌出,在老人为我扣扣子的那一刻,我想起了自己的父亲,鼻子因而酸。
⒃老人依然是街头的流浪汉,把全部的家当带在身上,我依然是我,向他买着无关紧要的奖券。但在我们之间,有一些友谊,装在小红套,装在眼睛里,装在不可测的心之角落。
⒄我向老人买过很多很多奖券,都未中过奖,但每次接过小红套时,我觉得那一时刻已经中奖了,真的是“一券在手,希望无穷”。我的希望不是奖券,而是人的好本质,不会被任何境况所淹没。我想到伟大的禅师庞蕴说的:“好雪片片,不落别处!”我们生活中的好雪,明净之雪也是如此,在某时某地当下即见,美丽的落下,落下的雪花不见了,但灌溉了我们的心田。
18.文章用对比方法来刻画“老人”这一形象,请作具体说明,并分析对比方法的作用。(4分)
▲
19. 感悟文章,赏析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4分)
⑴“每次,我总是沉默耐心等待,看他把心情装进红封套,温暖四处流动着。”这句话中的“心情”、“温暖”各有什么含义?(2分)
▲
⑵“(老人)伸出那双油污的手,要来帮我扣扣子,我迟疑一下,但没有退避。”文中的“我”为何“迟疑一下”,又为何“没有退避”?(2分)
▲
20. 从全文看,故事背景并没有下雪的环境描写,而文章却以“好雪片片”为题,又以“好雪片片,不落别处”收束全文,你觉得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6分)
▲
21.“我们生活中的好雪,明净之雪也是如此,在某时某地当下即见,美丽的落下,落下的雪花不见了,但灌溉了我们的心田。”请结合下面的链接材料,说说你对这句话的感悟。(6分)
【材料1】唐代庞蕴禅心独具,对身边事物感悟深刻。一次出游,漫天大雪纷纷扬扬,天地之间一片混莽,众人都很喜欢。庞蕴禅师指着空中的雪片,不由得发出感慨:“好雪片片,不落别处。”身边一个同伴问道:“那落在什么地方?”禅师笑而不语,只是打了他一掌。
【材料2】能感受山之美的人不一定要住在山中,能体会水之美的人不一定要住在水旁,能欣赏象牙球的人不一定要手握着象牙球,只要心中有山有水有象牙球也就够了……
▲
18.如老人生活的贫穷和老人对他人中奖的善意祝愿,老人自身的污秽和为他人准备的崭新鲜艳的红色塑胶套,老人自身贫寒和对他人的关心,通过对比,突出老人对他人的善意和美好的心灵(共4分,举出1点给1分,分析作用2分。)
19. ⑴“心情”是指老人对买奖券人的感激和美好祝愿(1分),“温暖”是指老人的善良朴素给人带来的感动之情(1分)。
⑵“迟疑一下”是“我”对老人举动的下意识的本能反应,并不是刻意的厌恶和拒绝(1分,此处若单纯答厌恶之情,则不给分),“没有退避”是因为“我”理解了老人,无法拒绝他明净的善意(1分)。
20. 答案要点:1.以明净之雪象征老人的美好心灵;2.结构上起到点题的作用,首尾呼应,使文章结构更加完整。3.诗意化的语言,体现了作者独特的构思和艺术特色。(每点2分)
21. 答案要点:1.生活中处处都有美,美就在我们身边。2.美的存在不在于形,而是存于我们的心里。3.我们要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并用心去感受生活的美。4.我们应当学会付出,努力成为别人眼中心中的美。(每答到其中1点2分,达到3点即得全分)
读下面文章,完成17—20题。(14分)
家 书 胡凯
延叔喝完第一杯酒,雪花就柳絮般飘落下来。菊麻雀似的蹦进门,喊道:“哥来信了。”延叔接过信又递给菊:“快拆开念念。”菊娘一脸惊喜地从灶间跑出,坐到靠墙的矮凳上,认真地仰起头。菊小心地拆开信,抽出薄薄的一张纸。
“我一切都好,只是钱不够用。春节路上挤,不回家过年了。”菊一字一顿地念出,脸上的喜悦一点点地消失。
延叔有些不高兴,问:“完了?”菊淡淡道:“完了。”
延叔长长地“嗯”了一声,倒满一盅酒,咕咚喝下。菊娘一看延叔脸色不对劲儿,忙打起圆场:“收到信就好。伢子在大学念书很忙,没工夫写许多话。”
菊问:“回不回信?”菊娘斜瞟一眼:“当然回。把家里事告诉哥,让他安心念书。”
菊趴到桌子上,从书包里翻出两张草稿纸,红通通的小手一把撰住笔杆裂开的圆珠笔。延叔叹了一口气说:“告诉你哥,信已收到,钱过几天凑好寄去。叫他放心。”说完回过头去,“我没什么说了。”菊娘心领神会,双手拢到围裙下,脸上漾出笑容:
“我说两句。对哥说家里的事都好。秋后老母猪生下9只崽。今年价好,涨到7块,有卖头儿。卖猪崽的钱还清了去年的债。
上个月,那只黑老母鸡被隔壁伢子打断了腿,我心疼了好几天,找到村上张兽医,他说不碍事。现在果真好了,只是有点跛。”
延叔腮帮子一鼓:“说这些干啥?菊,天冷了,叫你哥要当心自己,免得你娘挂念。告诉他家里人身体都好。”菊娘赶紧插上:“我就是晚上困不着,胃老是痛。叫你哥在学校吃饱吃好,想吃啥就吃啥。不要让人笑话咱。”菊烦透了:“哥是大学生,这点事都不懂?”
延叔把酒沥下,不够一盅,只好慢慢喝,边咂嘴边说:“菊,把你的学习情况给你哥说说。”
菊咬起下唇,写道:“上次期中考试我第一名,得了一张奖状和一枝钢笔。娘还蒸了鸡蛋给我吃。那枝笔很漂亮,我舍不得用,收在枕头底下……大学里也发奖状吗?你也要好好学习,争取得到奖状,让全家都高兴高兴。”
菊写好抬起头。延叔收回盯着菊飞快移动的小手的目光,倒放起酒盅。菊娘就站起去灶间盛饭。延叔又想起来什么,叫菊接着写:
“前两天,上面分来救灾衣服。队长说你有出息,特地分给我家一件半新的呢子大衣,让你回家过年穿。腊狗说样式还挺流行,城里都作兴。你不回家我就托人寄去。”
菊娘端出饭,也突然想起什么,叫菊再加上几句:“娘初一到后山庙里替你求了签,签上说你有小灾损,要切切注意。”
菊嚷嚷起来:“没纸写了。”延叔见写了密密麻麻的三大张,说:“就不写了。”菊娘便说:“对。你哥不信这些。再说,写多了他没时间看,他的信就那么短。”
延叔端起饭碗扒拉了几口,又放下,仿佛心里有什么东西哽着。拿起那薄薄的一张纸,延叔瞪着眼前没了热气的几碟菜,硬邦邦地甩出一句:“重写一封。”正在有滋有味嚼饭锅巴的菊愕然睁大眼睛,随即就按延叔的话庄重地写好第二封信:
信收到。钱就寄。 选自《感动中学生的100篇微型小说》
17.从经济状况来看,你觉得延叔家是一个怎样的家庭,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3分)
▲
18.结合语境,品析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4分)
(1)菊娘心领神会,双手拢到围裙下,脸上漾出笑容
▲
(2)延叔端起饭碗扒拉了几口,又放下,仿佛心里有什么东西哽着。
▲
19.这篇小小说匠心独运,多处运用对比手法。试举出两例。 (4分)
▲
20.下面对课文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A.全家对菊的哥哥非常思念,觉得有许多话儿要对他说,所以写了一封密密麻麻三张纸的回信。
B.文中的菊是一个善良好学的孩子,菊的哥哥则亲情淡薄,对家人和家庭漠不关心。
C.文中四次写延叔喝酒的行为,细微的不同,反应了延叔内心情感的变化,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D.延叔最后让菊把三张家书改成短短的六个字,是不想让儿子为家里的琐事操心。
17.(3分)这是一个比较贫苦的家庭。从以下的叙述描写可以看出:菊写信是从书包里翻出两张草稿纸,用的是笔杆裂开的圆珠笔;菊的哥哥要的钱需要凑好才能寄去;去年的债刚刚还清;学校奖给菊那枝笔,她舍不得用;家里分了救灾衣服;信写了三张就没有纸了(家庭贫苦占1分;例子占2分,写出任意两个方面即可。)
18.(1)(2分)细节描写,一个“漾”字描绘出了菊娘在听到儿子来信时,脸上的笑容就像水波一样荡漾,内心充满了喜悦。
(2)(2分)动作描写,一个“哽”字表面上是指塞住,其实可以看出此时的延叔,面对儿子对家庭的冷漠,他无法接受,内心充满了无尽的痛楚。
19.(4分)示例:冷漠的短信与充满亲情的长信的对比;拆信前的兴奋与拆信后的失望的对比,(找出一处对比2分)
20.(3分)D
您可能感兴趣的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