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文段,回答问题(10分)
白求恩同志是个医生,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益求精;在整个八路军医务系统中,他的医术是很高明的。这对于一班见异思迁的人,对于一班鄙薄技术工作以为不足道、以为无出路的人,也是一个极好的教训。
我和白求恩同志只见过一面。后来他给我来过许多信。可是因为忙,仅回过他一封信,还不知他收到没有。对于他的死,我是很悲痛的。现在大家纪念他,可见他的精神感人之深。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从这点出发,就可以变为大有利于人民的人。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 的人,一个 的人,一个 的人,一个 的人,一个 的人。
①.请根据原文完成文段中的空格。(2分)
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 的人,一个 的人,一个 的人,一个 的人,一个 的人。
②.第一段中作者把白求恩与一些人对比,这样写有什么好处?(2分)
答:
③.“我和白求恩同志只见过一面”一句中“只”的表达作用是什么?(3分)
答:
④.有人认为“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你学完这篇文章后,你该如何来反驳他(3分)
答:
① 高尚 纯粹 有道 脱离了低级趣味 有益于人民(错字,添字,漏字不得分)
②突出白求恩的难能可贵,强调向白求恩学习的必要性,。强调了学习白求恩同志对技术精益求精精神的重要性(意思对即可,对一点得2分)
③表达作者对未能与白求恩同志常常见面的深深遗憾。(不必拘泥于答案,只要学生能答出与白求恩见面少的遗憾之情就可)
④略(能用白求恩的精神进行反驳就可)
这个年龄的女儿有点怪
韩小蕙
我家有女,今年十五岁,是北京二中的初三小女生。
甭言小,女儿已亭亭玉立,个头比我还高了。往她妈妈我的身后一站,已从过去的“小尾巴”,俨然成为左膀右臂。比起小时候的懵懂、顽皮、胡吃浑玩,她今天已变得沉稳、踏实、不急不躁,有时甚至相当“成熟”,对许多事情有了她自己的主见。经常猛不丁的,她会在美伊关系、印巴关系、朝韩关系以及世界各国社会制度的比较等等重大问题上,发表出与全家老少三代迥然不同的见解,令上至高级知识分子又有革命人生履历的我的父母她的姥姥姥爷、中至当作家做记者的我大跌眼镜,互相交换着意味深长的眼色,生出“横空出世”的惊讶。
可是,我的女儿,这个年龄的女儿,又有许多奇奇怪怪的异常之处,令我们思不透、解不开、想不明白,今列其下,就教于大家的智慧:
其一曰:反季节的感觉
大冬天,女儿一定穿得极其单薄,毛裤是坚决不肯穿的,棉衣也只是象征性地从身上过一过。刚刚料峭春寒,就又迫不及待地一件件往下脱。有时看到寒风中衣衫飘逸的她瑟瑟拘挛儿着,忍不住斥责忍不住问罪忍不住感叹:“你冷不冷呀?”她却一昂脖子:“不冷!”而到了夏天,女儿却又猛往身上捂,一身绵绵密密的牛仔衣裤,一双高腰旅游鞋,加上粗线袜子,又加上白帆布帽子,这一身成了恒久的过夏行头。
其二曰:顾脚不顾脸
无论穿的是白色旅游鞋,还是黑头牛皮鞋,每天晚上临睡前,女儿都一定极耐心极细致极周到地将之擦拭得或雪白或锃亮或一尘不染或能照见人影。而早上起来洗脸呢,你看吧,还没有小猫认真,但见人家伸出两个指头,在水管子下面接点水,往两个眼睛上一摩挲,得,就算完成,所以小脸总是黑黢黢的,差不多就剩下两只眼睛贼亮。你有时忍不住提醒她一句,人家要不根本“没听见”不理你,要不嬉皮笑脸回敬你一句:“我们班同学都这样。”
其三曰:反叛的行为方式
你说东边有水坑得绕开走,她却挑衅性地瞅你一眼,非去踩一脚泥巴。你说这次考试很重要,要加倍小心精心对待,她却非给你犯一大堆低级错误,带着一身稀里哗啦来见你。你说牛奶有钙菠菜有铁胡萝卜富含维生素A.对眼睛大有好处,她却非给你一一来个深恶痛绝。你说……破了嘴,她非……把你气个肚皮破,好像不印证“母女是天生的敌人”这句经典就不甘心。
其四曰:颠覆常规的思维
人人都唾弃Y.国首脑S.君,她却为这个暴君辩护。人人都同情B.国捍卫自己的主权谴责Y.国的军事霸权扩张,她却声称对Y.、B.关系有自己的看法。人人都知道中考是人生最初最严峻的考试,只允许成功不允许失败,我都着急上火口干舌燥吃不下睡不着心里压着泰山、昆仑山、喜玛拉雅山,她呢?该唱就唱该笑就笑该看电视就看个够该说笑话就笑个尽情,好像中考一点也不关乎她的前途倒成了我的命运大事。
其五曰:专跟你唱对台戏
当某件事做得漂亮你表扬她时,她脖子一昂:“你不就是想鼓励我吗,哼!”而当某件事她做得糟糕无比时,还不让批评:“你不会以鼓励为主啊!”弄得你怎么着都不对,她怎么说都有理。唉,现如今翻开报纸杂志,到处都是优秀育儿法之类飘过掠过,你还没学会呢,她心里早明镜似的了,谁教育谁啊?
其六曰:不知天有多高地有多厚
小事上她跟你唯唯诺诺,大事却真敢乱做主,而且根本就不跟你商量,你连个路人都不如。直到砸锅了,泪眼婆娑地找你来了,还不许你埋怨。比如中考体育,谁都知道那30分的严重性,计入总分,少得1分就得被排到几十名乃至上百名考生后面去,女儿可好,一清早起来5点多就去了,当然没吃饭,还晕车了,结果只考了20分回来,却死活咬着牙不据实以告。等我问出真实分数,连仅有的一次补考机会也永远地失去了!女儿就得带着这惨痛的20分,开始她的茫茫人生之旅,这里面的玄机是什么,我心里一直惴惴不安地想啊想!
其七曰:穷者的富人气度
女儿当然是穷人。我历来崇尚“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的古训,从来十分注意防范她养成奢侈的习性,所以,她虽然拥有一个钱包,里面却瘪瘪的,并没有多少银子。说来我真是苦心孤诣,在她的智力刚刚萌芽阶段,就开始不断谆谆教导“学习上向高的看齐,生活上同低的比较”的革命大道理,按说应该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吧?可是偏偏不,豆荚专爱往瓜秧上去攀爬。女儿天生就具有尚奢倾向,十分喜欢高档用品,买东西不分好坏,但要最贵的,只要价钱高,穿着用着就感觉好。小小年纪,她还信息灵通,居然知道北京城里哪个商场的价格最高,哪个次之等等,也不晓得她是打哪知道的,我们家里没这个话题呀?询问我的女友们,她们反倒一迭声地“啧、啧、啧”,大呼小叫感叹道:“哎呀呀,韩小蕙,你快知足吧,不跟你要名牌衣服名牌鞋、名牌书包名牌笔,甚至名牌手表名牌自行车……你就得赶快烧香拜佛了!人家学习那么知道用功,这就算当今最好的孩子了。”真——的?
其八曰:群体怪异行为
很长时间里,我以为只有自家女儿怪怪的,全没想到女儿回家讲起同学的怪异,真是比她有甚之而无不及。比如同班男生张三,自己并不缺钱花,但为了尝试一下付高利贷的滋味,专门跟同学借了一笔钱,一年后以高于国家银行的利息连本带利归还,多付了钱还美滋滋。又如同窗男孩李四,读武侠中了邪,为了探明哪个部位是死穴,专门请同学往他左后背第三根肋骨下猛击,结果疼得差点昏过去。还如男生女生王五、赵六、周七、吴八……白天上学竟带着手机,一下课就“啪啪”乱打(据说有一次上课时电话铃声大作,全班一起大笑不已,弄得老师哭笑不得),我可真不明白,又不做生意、又不联系工作、又没有十万火急的事等待他去处理,小小的孩子要手机干什么?还有更不明白的,甭看这群少男少女在课堂上疯闹——接下茬儿、打飞镖、摆龙门阵……可谓坏事做绝,可是晚上回家后却一个赛一个地卧薪尝胆,每每苦读到凌晨两三点。
以上怪异种种,可气复可笑!还有多种表现,姑且列此八种,余不一一。
我愚钝且学问浅薄,尤其于教育学养极为欠缺,因而常思而不透,简直想不好到底应该如何对待这个年龄的女儿——是包容?是漠视?是斥责?是纠偏?还是干脆佯装不知,不闻不问,会心一笑,等待着青春期风暴自然止息?……
束手无策,百无良计,明月朗朗,专成此文,就教于天下父母及教育专家,可乎?
17. 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2分)
①懵懂( ) ②摩挲( ) ③挑衅( ) ④佯装( )
18.面对着15岁的女儿,家人无不生出“横空出世”的惊讶,由此可见,孩子真的是长大了。阅读文章第一至第三段后概括,女儿长大的标志有哪些?(4分)
19.在文章前两个小节的内容中,我们看到“女儿”种种怪异、矛盾的行为:冬少穿,夏捂汗,只顾脚,不顾脸。作为同龄人,你如何看待她的这些行为呢?请谈谈你的看法。(4分)
20.文章第六段“母女是天生的敌人”一句,用以评价世上多数的母女关系再恰当不过。你认为造成母女是敌人的原因是什么?请结合以下选文谈谈你的看法。(4分)
①我都着急上火口干舌燥吃不下睡不着心里压着泰山、昆仑山、喜玛拉雅山,她呢?该唱就唱该笑就笑该看电视就看个够该说笑话就笑个尽情,好像中考一点也不关乎她的前途倒成了我的命运大事。
②当某件事做得漂亮你表扬她时,她脖子一昂:“你不就是想鼓励我吗,哼!”而当某件事她做得糟糕无比时,还不让批评:“你不会以鼓励为主啊!”
21.作者用八个小标题领起八小节内容,使文章结构清晰且新颖独特。前七小节内容的顺序能否打乱安排?文章写的是自己的女儿,而第八小节写的却是其他的孩子,此段可否删去?请谈谈你的看法。(3分)
22.面对孩子们种种怪异的行为,家长们也有种种不同的心理与表现,阅读下面选句,谈谈在面对孩子的教育问题时,“我”与其他家长的不同之处是什么?(4分)
①她们反倒一迭声地“啧、啧、啧”,大呼小叫感叹道:“哎呀呀,韩小蕙,你快知足吧,不跟你要名牌衣服名牌鞋、名牌书包名牌笔,甚至名牌手表名牌自行车……你就得赶快烧香拜佛了!人家学习那么知道用功,这就算当今最好的孩子了。”
②我愚钝且学问浅薄,尤其于教育学养极为欠缺,因而常思而不透,简直想不好到底应该如何对待这个年龄的女儿……
23.文章历数了孩子身上林林总总的令人不解的怪异之处,但是他们也有一些行为是令家长欣慰、感动的。这种行为是什么?请用文章第八小节中的一句话来回答。并请你谈谈,从他们的行为中,我们可以窥探到孩子们怎样的内心世界。(4分)
17. ①měng ②suō ③xìn ④yáng
18.(1)身体上发生变化:个子长高了 (2)性格上发生变化:开始变得沉稳踏实,不急不躁了 (3)思想成熟了:对许多事情有了自己的主见。
19.“冬少穿,夏捂汗”体现了他们对美和个性的追求,开始彰显自己的与众不同、特立独行。“只顾脚,不顾脸”表现了他们只注重外表,不注重全局。两种行为体现了他们青春期鲜明的特点,追求个性,不拘小节。
20. ①此举中作者用了对比的手法,将“我”的焦虑和急切与女儿的大大咧咧、毫不在乎进行了鲜明的对比,从而充分体现了女儿对母亲良苦用心的不理解。②女儿的两句回答分别表现了她对母亲的不屑与不满。面对母亲的表扬,女儿似乎看穿了母亲的用心,面对母亲的批评,女儿责怪母亲不鼓励,她的回答将母亲置于尴尬又无奈的境地。
以上两句,充分表明在孩子的青春期中母女的对立关系如天生的敌人一般。
21.(1)前七小节不能颠倒顺序,他们分别从行动、性格、思维、个性、气度几方面逐层深入地揭示了女儿的怪异,调整后会使文章逻辑混乱,脉络不清。(2)第八小节不能删掉,前七小节揭示了女儿的个体怪异行为,第八小节将女儿的个体特点推及到青春期少年的整体特点,由点及面,表明“怪异”行为的普遍性。
22. ①这些家长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对孩子的心理、性格和行为心存侥幸,听之任之,可见他们教育孩子时的片面、疏漏。②“我”则全方位细致地观察行动、性格,尽其所能地思考着解决问题的办法,虽常感困惑,但对女儿的教育却是全面而深入的。
23. ①可是晚上回家后却一个赛一个地卧薪尝胆,每每苦读到凌晨两三点。②他们的行动表明虽然他们的个性张扬,不拘小节,但却拥有坚强的意志、明确的奋斗目标,正在为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而努力拼搏着。
为你打开一扇门
①世界上有无数关闭着的门。每一扇门里,都有一个你不了解的世界。求知和阅世的过程,就是打开这些门的过程;打开这些门,走进去,浏览新鲜的景物,探求未知的天地,这是一件激动人心的事情,也是一个乐趣无穷的过程。只要你对门里的世界有探索和了解的愿望,这些门一定会在你面前洞开,为你展现新奇美妙的风景。
②这些门中,有一扇非常重要的大门。这扇门上写着两个字:文学。
③文学是人类感情的最丰富最生动的表达,是人类历史的最形象的诠释。一个民族的文学,是这个民族的历史。一个时代的优秀文学作品,是这个时代的缩影,是这个时代千姿百态的社会风俗画和人文风景线,是这个时代的精神和情感的结晶。优秀的文学作品,传达着人类的憧憬和理想,凝聚着人类美好的感情和灿烂的智慧。
④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对了解历史,了解社会,了解自然,了解人生,是一件大有裨益的事情。文学作品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阅读文学作品,是一种文化的积累,一种知识的积累,一种智慧的积累,一种感情的积累。大量地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不仅能增长人的知识,也能丰富人的情感。如果对文学一无所知,而想成为一个有文化有修养的现代文明人,那是不可想像的。有人说,一个从不阅读文学作品的人,纵然他有“硕士”、“博士”或者更高的学位,他也只能是一个“高智商的野蛮人”。这并不是危言耸听。亲近丈学,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一个文明人增长知识、丰富情感的极为重要的途径。这已经成为很多人的共识。
17. 本文围绕文学展开论述,第③段主要论述了
;第④段主要论述了 。(4分)
18.第④段中“这并不是危言耸听”中的“这”指的是
。从文中看,要成为一个有文化有修养的现代文明人不仅要有
,更要有 。(6分)
19.理解第①段,仿照第②段,在横线上填人词语(除“文学”外),并简述打开“这扇门”的意义。(文字中必须含有下列词语中的3个。)(5分)
乐趣无穷 新奇美妙 千姿百态 大有裨益 潜移默化
这些门中,有一扇非常重要的大门。这扇门上写着: 。
意义:
17.文学是人类感情的最丰富最生动的表达,是人类历史的最形象的诠释亲近文学,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一个文明人增长知识、丰富情感的极为重要的途径。18.一个从不阅读文学作品的人,纵然他有“硕士”、“博士”或者更高的学位,他也只能是一个“高智商的野蛮人”19.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20.(3分)示例:①花季情·良师恩 ②同窗的你我 ③友谊地久天长(答案不限于此。未扣住“毕业”或“同学情”“师生情”的,扣1分;语言不够简洁、形象的,扣1分)
乙文
①说句实话,我本人从开始摸电脑到现在已有十多年了,现在仍然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觉得电脑这玩意和“中国人”好象总有一种“隔阂”。这是一种什么样的“隔阂”呢,又说不出个所以然来。举个简单的例子,我在中学时代,学了那么多美丽的诗篇,精辟的文章,但我现在操作电脑时,脑子里无论如何浮现不出那些东西来,更不要提我能用电脑写出什么“天下文章”来了。我逐渐觉得电脑毕竟是“电脑”,而不是“人脑”。
②电脑的字库里预备了常用汉字(包括次常用汉字),应该说已经基本够用。不过这和英文的26个字母相比数量还是非常大的。
③就此,有的人说,在电脑时代汉字是中国进入信息时代的瓶颈,甚至有可能使汉字这一古老的文化载体,成为阻挠今日中国走向现代化的难关,因而应该抛弃汉字,而使用拼音文字。这些说法无疑都是武断的。是没有进行认真研究而做出的结论。 (摘自《光明日报》)
6.甲文选自课文《 》,体裁是 ,作者 。
7.阅读甲文,从语言学的角度看汉字的主要特征是什么?而作者认为汉字的独特魅力的根本之处又在于什么?请分别用文章中的句子回答(2分)
①
②
8.乙文第③段“瓶颈”一词的意思是什么?(2分)
9.甲文中“将你带到母亲面前”一句有什么含义?(2分)
10.甲乙两篇文章都提到了“汉字能否走拼音化道路”的问题,文章见解各是什么,是否相同?对此问题,你又是怎么看的?请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4分)
6.汉字的魅力;小品文;袁鹰。7.(1)集形体、声音和辞义三者于一体。(2)中文汉字,是我们华夏民族几千年文化的瑰宝,也是我们终身的良师益友,每个人的精神家园。8.比喻事情进行中容易发生阻碍的关键环节,文章指“汉字有可能成为阻挠中国走向现代化的难关” 9.看到了汉字就像看到了亲人,找到 了归宿,汉字成为汉民族情感的纽带。(意思相似即可) 10.两文观点相似,对汉字的拼音化均持否定态度。(2分)个人见解力求言之有理有序。(2分)
云 品
李连泰
①有言道:人有品,文有品,文品如人品;我说:人有品,云亦有品,云品识人品。
②一日,游览闽北武夷山,登主峰黄冈。汽车沿着蜿蜒的盘山公路,与云为伴,一起过了植被的三个垂直高度。先是山下有雾,但不多时便豁亮起来,山苍苍,林莽莽,白云悠悠绕山梁。汽车翻过两道山脊后,前面的路又逐渐朦胧,如临黄昏,如到雨前,过后又见一片骄阳。回头望望驶过的山路,只见刚从身边擦过的那朵云已飘到对面的山林中去了。登上黄冈顶峰,天上是一片湛蓝的净空,那云,那云之海,全都匍匐在峰下沟壑间,只是近处的山巅有几丝游云蠕蠕行它的路。美景壮观,不由对这番情景寄托遐思。
③不久前,参加西峡笔会,我去了河南伏牛山腹地,再度与山交友,与云攀谈。
④从山脚的林场出发,天空下着蒙蒙的雨,远处的主峰像一团浓云,横亘在灰蒙蒙的天际里,几条白白的云带,系在主峰的黑色颈间,犹如一块柔柔的丝绵,又如一串莹莹的珍珠项链,变幻着、交替着、点缀着伏牛山巅的威严。一簇簇的云絮,不歇地飘荡过来,扑上车窗,热情探视远方的来客,又款款而去,铺垫在脚下的峡谷,莫非知我的恐高症?登上老界岭,又一次来到云之上,我的相机里,留下了伏牛山的云海,留下了云海间数不清的峰之屿……
⑤
⑥无论登山,或是在飞机的座舱里,每每与云攀谈,我总发现它有自己的高度,既不低就为雾,也不奢望飞升苍茫的穹宇。就是在浓雾弥漫之际,也不混同,雾散了,云依然是云。想到在庐山、黄山诸峰所见,云或系山腰,或卧山脊,或游山巅,总是依山傍林,构筑自己的故乡。不依山势而攀附,不嫌峰低而追逐星辰,本能地尽自己的天职,潇潇洒洒,走自己的一生。这不正是云的品格么!
⑦云,来自江河山川的呼吸,裹挟大自然的灵气升华,从诞生的一刹那起,就认定了自己的理想和追求。为此,它只有征程,没有驻地,日夜兼程度一生,星月间,寻觅东方天际的一丝曙色;黄昏时,采撷最后一缕阳光,阅读世界,阅读人生,阅读历史,不染一丝恶气。它有洁癖,爱打扮蓝天花卉,也爱山的凝重和原野的豪放,由此而成为诗的宠儿。它轻盈,升腾是为着拥抱世界……
⑧然而,云虽然洁身自好,毕竟还是生活在人世间,也沾惹人间是非。诸如:过眼烟云——是云之过错,还是人的过错?青云直上——云从没有此奢望。至于黑云压城城欲摧,我想,云若真能摧城,那城留着还有何用!
⑨人言可畏,但无论如何,云终究是云。不过,它委屈时,也要落泪的,那便是雨。
(选自《中国散文》海外版)
19.试结合语境,指出第②段黑体字“这番情景”的具体内容。(2分)
20.通读全文,用横线画出表明“云品”具体内涵的句子。(3分)
21.文章第②、④两段多处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描写云的姿态。试举例分析。(3分)
22.试根据上下文内容,在第⑤段的横线处补写一个过渡段。(不超过50个字,2分)
23.文章的第⑧段有人认为是多余的,可以删去。你同意这种看法吗?请阐明理由。(3分)
19.天上是一片湛蓝的净空,那云,那云之海,全都匍匐在峰下沟壑间,只是近处的山巅有几丝游云蠕蠕行它的路。
20.①不依山势而攀附,不嫌峰低而追逐星辰,本能地尽自己的天职,潇潇洒洒,走自己的一生。 ②从诞生的一刹那起,就认定了自己的理想和追求。 ③它只有征程,没有驻地,日夜兼程度一生。(也可画出“不染一丝恶气”或“它有洁癖,爱打扮蓝天花卉。”)
21.示例:①回头望望驶过的山路,只见刚从身边擦过的那朵云已飘到对面的山林中去了。
②远处的主峰像一团浓云,横亘在灰蒙蒙的天际里,几条白白的云带,系在主峰的黑色颈间,犹如一块柔柔的丝绵,又如一串莹莹的珍珠项链,变幻着、交替着、点缀着伏牛山巅的威严。
第①句是拟人句,生动形象地赋予云以生命的灵性,给以讴歌和赞美。第②句是比喻句,生动形象描摹出云的美好姿态,表达了作者对云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22.示例:我恍然有所悟:云,不也有灵性么?不也有灵性所展示的“云品”么?
23.不同意。第⑧段不能删去,因为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为云辩护,推翻人们强加给云的不实之词,进一步表达对云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雪的面目
林清玄
雪,在某一个层次上,像极了我们的心。在赤道上,一位小学老师努力地给儿童说明“雪” 的形态,但不管他怎么说,儿童也不能明白。
老师说:雪是纯白的东西。
儿童就猜测:雪是像盐一样。
老师说:雪是冷的东西。
儿童就猜测:雪是像冰淇淋一样。
老师说:雪是粗粗的东西。
儿童就猜测:雪是像沙子一样。
老师始终不能告诉孩子雪是什么,最后,他考试的时候,出了“雪”的题目,结果有几个儿童这样回答:“雪是淡黄色,味道又冷又咸的沙。”
这个故事使我们知道, 。
像雪这样可看的、有形象的事物都无法明明白白地讲,那么,对于无声无色、没形象、不可捕捉的心念,如何能够清楚地表达呢?
我们要知道雪,只有自己到有雪的国度。
我们要听黄莺的歌声,就要坐在有黄莺的树下。
我们要闻夜来香的清气,只有夜晚走到有花的庭院。
那些写着最热烈的优美的情书,不一定是最爱我们的人;那些陪我们喝酒吃肉搭肩拍胸的,不一定是真的朋友;那些嘴里说着仁义道德的,不一定有人格的馨香;那些签了约的字据呀,也有抛弃与撕毁的时候!
这个世界最美好的事物都是语言文字难以形容与表现的。
就像我们站在雪中,什么也不必说,就知道雪了。
雪,冷而清明,纯净优美,在某一个层次上,像极了我们的心。
(选自《林清玄散文集》)
14.试根据上文内容,用简洁的语言在文中的空白处补写一个结论性语句。(3分)
15.试结合上下文,说说文章第十段有什么作用?(2分)
16.结合全文,体会文中加画线的句含义。(2分)
17.本文在写作上有何特色?试从结构、内容、语言中任选一个方面来分析。(3分)
18.作者由雪联想到人的各种心态,给人以启示。你还能由雪联想到什么?试列举一例。(2分)
14.示例:有一些事物的真相,用言语是无法表白的,对于没有看过雪的人,我们很难让他知道雪。
15.过渡(承上启下)
16.示例:任何真知都来自实践,只有亲自经历,才能真正的获得。
17.示例:文章结构首尾呼应,浑然一体,结尾点明主题,深化中心。
18.示例1:从雪的纯真、洁白,纷纷扬扬联想到心地善良、心胸开阔的人。 示例2:从细小的雪花凝聚在一起,可以装扮美丽的大地,联想到美好的事物团结在一起可以创造美丽的世界。
阅读探析宫——熟读多思显神通(43分)
8.细读选段,摘出形象描摹海鸥、海鸭、企鹅在暴风雨来临之前丑态的词语。(3分)
9.选段主要采用了什么写作方法?试分析其表达作用。(3分)
10.试自选角度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
11.结合语境,体会选段中黑体字“抱”“甩”和“摔”的表达效果。(2分)
12.有同学认为战争年代确实需要海燕精神,可现在是和平时期,海燕精神过时了。你赞同这样的说法吗?(3分)
13.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事物值得赞颂。试展开联想,从“蜡烛”“春雨”“粉笔”中任选一事物,运用象征手法,写一两句话来赞颂它。(3分)
8.示例:呻吟 飞窜 恐惧 掩藏 吓坏 躲藏 蠢笨 胆怯 肥胖(只要写六个即可)
9.对比 以海鸥的恐惧、海鸭呻吟和企鹅的躲藏与海燕高傲的飞翔、欢乐的叫喊形成鲜明的对比,有力地突出了海燕的英勇、乐观。
10.示例:作者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波浪的乐观精神和战斗雄姿。
11.示例:“抱”“甩”和“摔”这几个词语把狂风拟人化,突出了狂风势力的猖獗。
12.示例:不赞同,当今我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同样有困难,有险阻,这就需要我们以乐观的态度,勇敢地积极地面对。
13.示例:蜡烛犹如辛勤的园丁,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
霞
冰 心
40年代初期,我在重庆郊外歌乐山闲居的时候,曾看到英文《读者文摘》上,有个很使我惊心的句子,是:
May there be enough clouds in your life to make a beautiful sunset.
我曾在一篇短文里曾把它译成:“愿你生命中有够多的云翳,来造成一个美丽的黄昏”。
其实,这个sunset应当译成“落照”或“落霞”。
霞,是我的老朋友了!我童年在海边、在山上,她是我的最熟悉最美丽的小伙伴。她每早每晚都在光明中和我说“早上好”或“明天见”。但我直到几十年以后,才体会到云彩更多,霞光才愈美丽,从云翳中外露的霞光,才是璀璨多彩的。
生命中不是只有快乐,也不是只有痛苦,快乐和痛苦是相辅相成,互相衬托的。
快乐是一抹微云,痛苦是压城的乌云,这不同的云彩,在你生命的天边重叠着,在“夕阳无限好”的时候,就给你造成一个美丽的黄昏。
6.解释下列词语(3分)
(1)云翳:
(2)璀璨:
7.作者看到“愿你的生命中有够多的云翳,来造成一个美丽的黄昏”这个句子为什么会感到惊心?(3分)
8.请你联系上下文谈谈对“但我直到几十年以后,才体会到云彩更多,霞光才愈美丽,从云翳中外露的霞光,才是璀璨多彩的” 这句话的理解。(3分)
9.文章结尾说:“一个生命会到了‘只是近黄昏’时节”,又说“但人类的生命是永不止息的”这样说是否矛盾,为什么?(3分)
10.仿写句子(4分)
快乐是一抹微云,痛苦是压城的乌云。
快乐是 ,痛苦是 ;
快乐是 ,痛苦是 。
11.赏析:生命中不是只有快乐,也不是只有痛苦,快乐和痛苦是相辅相成,互相衬托的。(3分)
6.(1)云翳:阴暗的云。(2)璀璨:形容珠玉等光彩鲜明。
7.美丽的黄昏竟有赖于够多的云翳。
8.本题可从两个角度回答:一、生命的霞光经过重重的云翳,才会放射出更夺目的光彩;经历过痛苦磨难的生命才更有价值的感情。二、对人生的理解需要时间的积甸,所谓“少年不识愁滋,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老来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是也。
9.不矛盾。第一句话是从个体的角度说的,个体的生命有限,第二句话则是从整个人类的角度加以思考,人类的历史长河永无止境。
10.快乐是天街小雨,痛苦是大雨倾盆;快乐是吹面杨柳;痛苦是龙卷狂风。
11.有快乐才有痛苦,有痛苦才有快乐;有一句话说得好:“痛,并快乐着。”没有快乐的人生是灰色的,没有痛苦的人生是单调的。苏格拉底说得好:“与其做一个快乐的人不如做一头痛苦的猪!”
阅读《洞茶》,完成第15-17题。(共15分)
洞茶
毕淑敏
①16岁时,我在海拔5000米的藏北高原上当兵。司务长分发营养品,从一大块黑糊糊的粗糙物件上百掰下一块给我,说,这是砖茶。 ②拿东西时砖茶一不小心掉到雪地上,我没有捡,弯腰太费体力。一旁的老医生心疼地说:关键时刻砖茶能救你命呢。我不以为意。老医生告诉我,它叫青砖茶,用茶树的老叶子压制而成,发酵后颜色黢黑,茶碱含量很高,茶碱可以兴奋呼吸系统,如果出现强烈的高原反应,喝一杯砖茶,可缓解症状。它是高原之宝。 ③没到过藏北高原的人,难以想象砖茶对于边防军的意义。高原上的水,不到70℃就开锅了,无法泡出茶中的有效成分。我们只有把茶饼掰碎,放在搪瓷缸里,灌上用雪化成的水,煨在炉火边久久地熬煮。渐渐地,一抹米白色的蒸汽袅袅升起,缸子中的水慢慢红了,又慢慢黑了……平原青翠植物的精魂,在这冰冷的高原,以另外一种形式复活了。 ④慢慢喝茶上瘾,便很计较每月发放砖茶的数量。有一次领完营养品,我端详着分
到手的砖茶,委屈地说:“司务长,有人抠走了我的茶,你看,还留下两道深痕。”司务长说:“哈!应该是三道痕。那不是被人抠走的,是厂子用机器压下的商标,这茶叫‘川’字牌。”我追问:“这茶是哪儿出的啊?”司务长说:“‘川’字牌,当然是四川的。” ⑤从此,我与这砖茶朝夕相伴,它温暖了我的胃,安慰了我的心,清醒了我的脑,
成为我无声的知己。 ⑥11年后,我离开高原回到北京,寻遍北京的茶庄,却再也找不到我那有三道痕标记的朋友。失望之余,觉得它好像变成了我在高原缺氧时的一个幻影,与我悄然永诀。 ⑦此后三十余年,我品过各种各样的天下名茶,用过林林总总的精美茶具,见过繁复古雅的饮茶仪礼,却总充满迷惘困惑。茶不能大口喝吗?茶不能放在铁皮缸子里煮吗?茶不能放盐巴吗?茶不能仰天长啸后一饮而尽吗? ⑧一次出差到了四川,我满怀希望地买了一块砖茶,以为将要和老友重逢,喝下却全无当年的韵味。我绝望了——舌头老了,甘凛的砖茶味道和那段难忘的岁月搅缠在一起,永远留在了藏北高原重重的冰雪之下。 ⑨今年,我在湖北赤壁终于见到了老朋友。赤壁有个老镇遍植茶树,因地名叫羊楼洞,所产砖茶被称为“洞茶”。那里有三条清澈的天然泉水,三水合一,即为一个“川”字,成了砖茶的商标。 ⑩有了上次的教训,我不敢贸然相认。洞茶沏好,我轻浅地抿了一口。 ○11晴天霹雳,地动山摇!所有的味蕾,像听到了军号,怦然怒放! ○12天啊,离散了几十年啊,我母于再次和你相逢!你甘暖依然啊,你温润如旧!○13一时间,熟悉的感觉如烟霞般升腾,那青春年华的神采风貌,如老式照片在水盆中逐渐显影,越发清晰。 ○14那些冰雪漫天的日子,呷一口洞茶徐徐咽下,强大而涩香的热流注满口颊,旋即携带奔涌的力量滑入将士的肺腑,让戍边的人忆起遥远的平原、缤纷的花草,还有挚爱的亲人。他们疲惫的腰杆重新挺直,成为国境线上笔直的界桩;他们疲乏的双脚重新矫健,巡逻在千万里庄严的国土之上。 ○15青山绿水中的赤壁茶林啊,你可知道你曾传递给边防战士多少温暖。你曾给予边防战士多少力量!你可知道你对我有着怎样的意义! ○16我用当年方法熬煮洞茶水,把它洒向大地,对天而祭。司务长和老医生都因高原病早逝,他们在天堂一定闻得到这质朴的香气,沉吟片刻后会说,是这个味道,好茶!
(有删改)
15.本文写了作者与“洞茶”几十年一波三折的情缘。请参照所给语句,梳理文章的行文思
路。(每空用8个字回答)(4分)
①→②→寻找砖茶,失望困惑→③→④
16.品读第○15段划线句,联系全文,说说“洞茶”对于“我”有哪些意义。(4分)
答:
17.这篇文章浸透着作者深挚的情感,富有感染力,作者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请以第○7 段
和○12段两段为例作简要分析。(不超过150字)(7分)
答:
[5865b80b731db94a.jpg]
[70d3ba7772242ec0.jpg]
阅读下文,完成18-18题。(18分)
快递
梅子涵
①现在都喜欢快递。一封不重要的信,一份有点重要的合同,一包盼望读到的书,一盒扬州包子,一袋山西枣子,都会快递而来,弄得门铃不断,喜气洋洋,很像成功人士。我不但有快递,而且几乎天天有,有时一天多到五六个,喜气洋洋得有点手忙脚乱。
②有一天我在书房看着书睡着了,没听到门铃声,没听到送快递打我的手机,当时手机设置为会议状态。不过当电话再次打来时,我醒了。“你在家吗?”声音很恼怒。“我在啊。”“你看看我打了多少个电话给你!我打到现在没有停过!”很恼火的声音在喊。“你是谁啊?”“快递!”他都是喊的。“对不起,对不起!我刚才睡着了,没听见。”“你们上海人都不接电话的!”“上海人都不接电话?刚才是没有听见。”“你不要说了,你现在下来!”他大喊着,声音非常响,已经无礼得“不成体统”,任何一个收快递的人听见都不可能按得住性子了。我的火“腾”地蹿上来,那蹿上来的声音也几乎听得见。我飞快地下楼。我要去问问他想干什么,他这是在送快递还是准备拼命?二楼、一楼,我飞快地走,我极力地压制自己的怒火,不让它蹿成歇斯底里。二楼、一楼,我走得快,结果火竟然也被我压得快,散得快,等我开了大门的时候,已经没有什么火了。从三楼到一楼的过程,我把自己锤炼了一次。我不想吵架,没有意思,歇斯底里会不成体统。但是那个大喊的声音想吵,他站在门口,他的脸上只有火!“你好,”我说,“很对不起,我睡着了,没有听见。如果听见我怎么会不接?”我还说了别的话,表达歉意,也想表达友好。可是他的气不消。最后,当他把一包书递给我,把签收单扔给我,喊叫着对我说“你签名”的时候,我锤炼了的克制又一次被粉碎,火“腾”地重新蹿上来!“我不会签的!”我大叫。“你打电话给你们老板,让他和我说话!”我大叫。我也歇斯底里了,锤炼的成果很容易被扔弃,我歇斯底里的时候哪里像个教授!只要歇斯底里,那么人人就都会是一个样子。
③他说他不要签收单了,跳上助动车开了就走。他就像一团烈火,是滚着离开的。我站在门口大口喘气,整个上午乃至整个下午的日子,仿佛都已毁坏。我没有回到房里,而是去追那团烈火了。我像一团烈火似的去追他,我自以为是地要让他向我dào jiāo 。我心里的怒火就像是脚底的轮子,可笑极了。我们的小区很大,可是我竟然追到了他。他已经到了另外一家的门口,他的助动车停在樟树下,他正在和这一家的女主人吵架。我幸灾乐祸地说:“你看你,刚才和我吵,跑到这儿又吵,你很喜欢吵架?”他没有理我,有些沮丧地回到助动车前,上了车。他也许也在懊悔:我怎么又吵了。
④这时,我看到他的头上有好多的汗。他被晒得很黑,其实他大概只有二十出头的年龄。二十出头的时候,我正在一个农场当知青,也被晒得很黑。那时,我不能再读书,他现在也读不了书,干着这样一份按人家门铃,打别人手机,可是别人却可能没有听见的职业。我用手擦擦他额头上的汗,说:“你热吗?”怎么会不热?他没有避开我的手,猛然流泪了,大滴地落下来。我突然觉得,自己像一个父亲在抚摸孩子。他的年龄应该比我女儿还小些,是应该叫她姐姐的。女儿正在法国读书,而他呢,骑着助动车,把一包我喜欢的文学书给我送来。我有些难受起来。我摸摸他握着车把的手,说:“我刚才态度不好,谢谢你为我送快递。你一个人在外面工作,要照顾好自己,让父母放心。上海人都很感激你们的!”这么说着,我也流泪了,觉得温暖。心里涌满了情感和爱的时候,人人也都会是一个样子。
⑤这个上午没有被毁掉,被我们挽救了。他离开的时候说:“我走了。”我说:“你骑得慢一点。”我们竟然有些像亲人告别。后来,他又来过一次。他有点害羞地站在门外,我说:“是你啊,你好吗?”那以后,我再没有见到他。我很想他再来为我送快递,我会说:“是你啊,你好吗?”
18.根据语境,分别用三个词语形容下面两句话中的“样子”。(6分)
(1)第②段最后一句“只要歇斯底里,那么人人就都会是一个样子”是怎样的一个“样子”?
(2)第④段最后一句“心里涌满了情感和爱的时候,人人也都会是一个样子”又是怎样的一个“样子”?
19.下面两句话,都写出了人物心中的“火”,但写法有所不同。请根据句子后面的提示加以赏析。(4分)
(1)我的火“腾”地蹿上来,那蹿上来的声音也几乎听得见。(从词语角度)
(2)他就像一团烈火,是滚着离开的。(从修辞角度)
第(1)句:
第(2)句:
20.用描写的表达方式写几句连贯的话,具体表现文中画线处小伙子内心的懊悔。(60字左右,4分)
21.读完本文,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感悟。(4分)
[c75552b1be91a79f.jpg]
您可能感兴趣的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