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与我同行

严忠付

①上初中时,学校每周总有两三晚的自习课。家中离学校有二三里地,白天不觉难,三蹦两跳便到学校了,夜晚便怵然了。

②过一片稻田,翻一座山岭,而过岭是极惧怕的。一条窄窄的山道,铺着青石,是乡村车行的路。两旁是过人的小树林,风一吹来,飒飒作响。间或林子里有夜莺和爬行动物鸣叫,全身毛孔大张,一身冷汗。有月亮时,从密密的枝桠间透出些淡淡的光亮来,洒在青石路上,行来可稍见轻松些;若遇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心口便如兜着一只小兔。

③这时就想起母亲的话来,将头顶的毛发尽力往后梳,露出亮亮的额头来。母亲说,年轻人额头有团火,能驱妖逐魔。走夜路时最怕的是碰上“鬼”这东西,尽管谁也没有见过。总之,晚上自习归来,见四周漆黑,便无端想起“鬼”来。

④父亲见我害怕,便说:胆是锻炼出来的,你应该时时想到你是一个男子汉。

⑤一日晚自习回来,刚上山岭时,便见前面几十米远的地方,有个火把在移动,我高兴极了,心里也不再害怕了。我加快步伐,想赶上那火把,结伴过岭。谁知我的步子加快时,那火把移动的速度也加快了。

⑥我的心顿时一阵惊跳。莫不是碰上了老人们说的“鬼火”。夏天纳凉,老人们常说鬼的故事,都说荒郊野外有鬼火出没。一时间,我仿佛肩上压有千斤重担,两腿发软,寸步难移。

⑦想到父亲的话:你是男子汉。我多少鼓了些勇气,艰难地一步步朝前走去。但当我放慢了脚步时,火把也放慢了移动的速度,始终与我保持几十米的距离。

⑧下了山岭,便可见人家灯光了,我也松了一口气,一摸额头,却是一头的冷汗,深知那是吓的。下了岭走在平阔的田野上,那火把便在我眼前消失了。

⑨回到家中,我把这件事告诉了父亲,父亲却不以为然地说:世上根本就没鬼,夜晚的鬼火,是磷火,你在学校应该学过的,有甚害怕的。

⑩以后,我每次晚上回来,都能见到山岭上一支火把走在我的前面。虽然害怕,但我壮着胆子跟在后面。它始终没有伤害我,并照亮我夜行的路,渐渐地,我便不再害怕了,我想那也是与我一样夜行的人。

那天,我告诉父亲,我不怕独自一人走夜路了。我甚至渐渐地感觉出夜行的快乐来——万籁俱寂,抑或可以听见虫鸣蛙叫,都有一份怡人的意境。这是不敢夜行之人所体会不来的。

从那以后,火把便在我夜行时消失了。毕业后,母亲告诉我,那是父亲打的火把。

18.用“谁与我同行”为题有什么好处?(2分)

19.文中第②段划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表达效果?(4分)

20.文中第段 “从那以后,火把便在我夜行时消失了” 的原因是什么?(2分)

21.毕业后,“我”到更高的学校读书,明天将是“父亲”生日,回想起初中夜行的往事,我有了给父亲写信的冲动。请你帮“我”完成下面的书信。(4分)

此致

敬礼!

题库:教案备课库 类型:简答题 时间:2020-12-31 00:57:43 免费下载:《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八年级语文试卷及答案》Word试卷

谁与我同行

严忠付

①上初中时,学校每周总有两三晚的自习课。家中离学校有二三里地,白天不觉难,三蹦两跳便到学校了,夜晚便怵然了。

②过一片稻田,翻一座山岭,而过岭是极惧怕的。一条窄窄的山道,铺着青石,是乡村车行的路。两旁是过人的小树林,风一吹来,飒飒作响。间或林子里有夜莺和爬行动物鸣叫,全身毛孔大张,一身冷汗。有月亮时,从密密的枝桠间透出些淡淡的光亮来,洒在青石路上,行来可稍见轻松些;若遇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心口便如兜着一只小兔。

③这时就想起母亲的话来,将头顶的毛发尽力往后梳,露出亮亮的额头来。母亲说,年轻人额头有团火,能驱妖逐魔。走夜路时最怕的是碰上“鬼”这东西,尽管谁也没有见过。总之,晚上自习归来,见四周漆黑,便无端想起“鬼”来。

④父亲见我害怕,便说:胆是锻炼出来的,你应该时时想到你是一个男子汉。

⑤一日晚自习回来,刚上山岭时,便见前面几十米远的地方,有个火把在移动,我高兴极了,心里也不再害怕了。我加快步伐,想赶上那火把,结伴过岭。谁知我的步子加快时,那火把移动的速度也加快了。

⑥我的心顿时一阵惊跳。莫不是碰上了老人们说的“鬼火”。夏天纳凉,老人们常说鬼的故事,都说荒郊野外有鬼火出没。一时间,我仿佛肩上压有千斤重担,两腿发软,寸步难移。

⑦想到父亲的话:你是男子汉。我多少鼓了些勇气,艰难地一步步朝前走去。但当我放慢了脚步时,火把也放慢了移动的速度,始终与我保持几十米的距离。

⑧下了山岭,便可见人家灯光了,我也松了一口气,一摸额头,却是一头的冷汗,深知那是吓的。下了岭走在平阔的田野上,那火把便在我眼前消失了。

⑨回到家中,我把这件事告诉了父亲,父亲却不以为然地说:世上根本就没鬼,夜晚的鬼火,是磷火,你在学校应该学过的,有甚害怕的。

⑩以后,我每次晚上回来,都能见到山岭上一支火把走在我的前面。虽然害怕,但我壮着胆子跟在后面。它始终没有伤害我,并照亮我夜行的路,渐渐地,我便不再害怕了,我想那也是与我一样夜行的人。

那天,我告诉父亲,我不怕独自一人走夜路了。我甚至渐渐地感觉出夜行的快乐来——万籁俱寂,抑或可以听见虫鸣蛙叫,都有一份怡人的意境。这是不敢夜行之人所体会不来的。

从那以后,火把便在我夜行时消失了。毕业后,母亲告诉我,那是父亲打的火把。

18.用“谁与我同行”为题有什么好处?(2分)

19.文中第②段划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表达效果?(4分)

20.文中第段 “从那以后,火把便在我夜行时消失了” 的原因是什么?(2分)

21.毕业后,“我”到更高的学校读书,明天将是“父亲”生日,回想起初中夜行的往事,我有了给父亲写信的冲动。请你帮“我”完成下面的书信。(4分)

此致

敬礼!


谁与我同行    严忠付    ①上初中时,学校每周总有两三晚的自习课。家中离学校有二三里地,白天不觉难,三蹦两跳便到学校了,夜晚便怵然了。    ②过一片稻田

本题关键词:中小学校学校用地,学习三律,中小学校建筑总体布局,中小学校建筑,学校,学校行政体系,学校绿化用地,学校总平面布置,课程学习,中小学校建筑设计;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

您可能感兴趣的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