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5年7月11日,历史定格在这一天。这一天似乎离我们过于遥远,遥远得记不清船只的数量,水手的编制。然而又似乎离我们很近,近得我们可以看清郑和威武的身姿,抛锚起航的宏伟场面。这一天,明朝三宝太监郑和率领由百余艘大小船只,二万七千八百余人组成的庞大船队,从1405年(明永乐三年)至1433年(宣德八年),历时28年,七下西洋。远航至东南亚、印度洋,最远到达红海与非洲东海岸,遍访3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航程之远,历时之久;船舶数量之多,吨位之大;船员之众,组织之严密;造船和航海技术之先进,均为当时世界之最,远在欧洲人所谓“地理大发现”的大航海之先,是世界航海史之壮举。
郑和七下西洋,有五次在商贸繁盛的马六甲停留。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航海家,在马六甲有一座采用中国传统建筑形式,红墙配琉璃瓦,富有浓厚的中国建筑风格庙宇,三宝庙。庙顶飞檐描有彩龙戏珠;大门顶上,飞檐高翘;“国泰民安”、“风调雨顺”章显为民众生活祈福。走进大门,在右边四方的石墩上,有一尊青石雕像,背负宝剑,形象威武庄严,他便是我国明代著名航海家三保太监郑和。
在喧哗的历史长河中,他是一位孤独的舞者。他以自己特殊的身份,带着“扬国威、示富强”的使命,在大西洋(按:此处疑“印度洋”之误,下同)宽广无垠的海面上驰骋。以惊涛骇浪为乐,以电闪雷鸣为伍,以飞鸟游鱼为伴,伫立于船头的身影,撕裂了大西洋千百年的孤独。曾几何,谁人能如此贴近的感受大洋的威力;谁人能如此幸运地享受大洋的安谧;谁人能横跨西洋留下足迹恩泽后世?我们不会了解也难以知道几百年前的三保太监如何战胜寂寞与孤独,如何在大西洋宽广的洋面奏响这千年绝唱的舞曲。那是海的声音,风的祝福,雷的声威!他随波独舞,以大洋为章,用自己特有方式书写了一部巨篇史诗。也许我们很难理解,在中华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一位身份特殊的人能独舞于大西洋几百年。在雄性统治的世界里,在充满暴力的世界里,在相信势力的世界里,却让一位剥夺了雄性权利的人传承文明,去树立帝国雄威。没有人会明白,为何是一位太监,能够克服诸多困难,七下西洋接受众多国家的顶礼膜拜。
中华自古多奇人,这与中华民族吃苦耐劳,勇于开拓的精神有着密切的关系。中华几千年历史文明的沉淀,造就了一代又一代敢为人先的开拓者。这位伟大的、孤独的舞者绝然不会想到自己七下西洋的艰难旅程会成为中华民族史上的一件盛事,也许他只是遵从帝国首领的命令。他也不会想到至此以后,中华民族却再也难以走出国门,更不会想到,几百年以后,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轰开了中国看似坚实的壁垒。他们传承的不是“扬国威,示富强”,而是野蛮的杀戮,疯狂的掠夺,中华民族经历了百年浩劫。
大西洋属于勇敢者的舞台,而令人欣慰的是舞台上的第一位舞者属于东方帝国。他是孤独的,大西洋千百年的孤寂需要他去安慰;他是幸运的,大西洋第一篇史诗记载了他的舞步;他是伟大的,大西洋的脊背上烙下了他的足迹;他是成功的,大西洋浮躁的脾性曾七次臣服于他的脚下。
前人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财富,它不是物质上的富有,而精神上的富足。民族复兴的伟业需要我们树立民放自豪感,增强民族自尊心,我们应沿着前人跋涉的足迹,继续传承中华文明,以我们自己的方式,完成新一代人历史使命,东方巨龙将会再次自由的驰骋于五洋七洲,畅想新的篇章!
1、根据文章有关内容,为下面对联拟一则称颂郑和功绩的下联(句式大体工整)。
毕升创活字印刷显我民族智慧, 。
2、联系全文内容,说说《千年独舞》中的“独舞”有怎样的含义?
3.用简要的语言归纳,在郑和身上体现了哪些民族精神?
4.为什么说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之壮举”?请摘录文中语句回答。
5.你喜欢这篇文章吗?请从文章的内容和表达两方面说出你喜欢或不喜欢的理由。
6.阅读下面材料,结合本文内容,写出____赠送礼品的用意。
材料一: 2005年4月29日,中______与中国国民党__连战在北京进行历史性会见并互赠了礼品。 “郑和七宝宝船”以中国共产__委员会____的名义,赠送中国国民党大陆访问团。
材料二::2005年5月12日,中______与亲民党__宋楚瑜在北京进行历史性会见并互赠了礼品。 __礼赠宋楚瑜率领的亲民党大陆访问团“郑和七宝宝船”。
题库:教案备课库
类型:简答题
时间:2020-12-31 00:50:02
免费下载:《2015年语文苏教版八年级下册期中模拟卷含答案(2)》Word试卷
1405年7月11日,历史定格在这一天。这一天似乎离我们过于遥远,遥远得记不清船只的数量,水手的编制。然而又似乎离我们很近,近得我们可以看清郑和威武的身姿,抛锚起航的宏伟场面。这一天,明朝三宝太监郑和率领由百余艘大小船只,二万七千八百余人组成的庞大船队,从1405年(明永乐三年)至1433年(宣德八年),历时28年,七下西洋。远航至东南亚、印度洋,最远到达红海与非洲东海岸,遍访3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航程之远,历时之久;船舶数量之多,吨位之大;船员之众,组织之严密;造船和航海技术之先进,均为当时世界之最,远在欧洲人所谓“地理大发现”的大航海之先,是世界航海史之壮举。
郑和七下西洋,有五次在商贸繁盛的马六甲停留。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航海家,在马六甲有一座采用中国传统建筑形式,红墙配琉璃瓦,富有浓厚的中国建筑风格庙宇,三宝庙。庙顶飞檐描有彩龙戏珠;大门顶上,飞檐高翘;“国泰民安”、“风调雨顺”章显为民众生活祈福。走进大门,在右边四方的石墩上,有一尊青石雕像,背负宝剑,形象威武庄严,他便是我国明代著名航海家三保太监郑和。
在喧哗的历史长河中,他是一位孤独的舞者。他以自己特殊的身份,带着“扬国威、示富强”的使命,在大西洋(按:此处疑“印度洋”之误,下同)宽广无垠的海面上驰骋。以惊涛骇浪为乐,以电闪雷鸣为伍,以飞鸟游鱼为伴,伫立于船头的身影,撕裂了大西洋千百年的孤独。曾几何,谁人能如此贴近的感受大洋的威力;谁人能如此幸运地享受大洋的安谧;谁人能横跨西洋留下足迹恩泽后世?我们不会了解也难以知道几百年前的三保太监如何战胜寂寞与孤独,如何在大西洋宽广的洋面奏响这千年绝唱的舞曲。那是海的声音,风的祝福,雷的声威!他随波独舞,以大洋为章,用自己特有方式书写了一部巨篇史诗。也许我们很难理解,在中华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一位身份特殊的人能独舞于大西洋几百年。在雄性统治的世界里,在充满暴力的世界里,在相信势力的世界里,却让一位剥夺了雄性权利的人传承文明,去树立帝国雄威。没有人会明白,为何是一位太监,能够克服诸多困难,七下西洋接受众多国家的顶礼膜拜。
中华自古多奇人,这与中华民族吃苦耐劳,勇于开拓的精神有着密切的关系。中华几千年历史文明的沉淀,造就了一代又一代敢为人先的开拓者。这位伟大的、孤独的舞者绝然不会想到自己七下西洋的艰难旅程会成为中华民族史上的一件盛事,也许他只是遵从帝国首领的命令。他也不会想到至此以后,中华民族却再也难以走出国门,更不会想到,几百年以后,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轰开了中国看似坚实的壁垒。他们传承的不是“扬国威,示富强”,而是野蛮的杀戮,疯狂的掠夺,中华民族经历了百年浩劫。
大西洋属于勇敢者的舞台,而令人欣慰的是舞台上的第一位舞者属于东方帝国。他是孤独的,大西洋千百年的孤寂需要他去安慰;他是幸运的,大西洋第一篇史诗记载了他的舞步;他是伟大的,大西洋的脊背上烙下了他的足迹;他是成功的,大西洋浮躁的脾性曾七次臣服于他的脚下。
前人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财富,它不是物质上的富有,而精神上的富足。民族复兴的伟业需要我们树立民放自豪感,增强民族自尊心,我们应沿着前人跋涉的足迹,继续传承中华文明,以我们自己的方式,完成新一代人历史使命,东方巨龙将会再次自由的驰骋于五洋七洲,畅想新的篇章!
1、根据文章有关内容,为下面对联拟一则称颂郑和功绩的下联(句式大体工整)。
毕升创活字印刷显我民族智慧, 。
2、联系全文内容,说说《千年独舞》中的“独舞”有怎样的含义?
3.用简要的语言归纳,在郑和身上体现了哪些民族精神?
4.为什么说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之壮举”?请摘录文中语句回答。
5.你喜欢这篇文章吗?请从文章的内容和表达两方面说出你喜欢或不喜欢的理由。
6.阅读下面材料,结合本文内容,写出____赠送礼品的用意。
材料一: 2005年4月29日,中______与中国国民党__连战在北京进行历史性会见并互赠了礼品。 “郑和七宝宝船”以中国共产__委员会____的名义,赠送中国国民党大陆访问团。
材料二::2005年5月12日,中______与亲民党__宋楚瑜在北京进行历史性会见并互赠了礼品。 __礼赠宋楚瑜率领的亲民党大陆访问团“郑和七宝宝船”。
本题关键词:心音遥远,最远距离,远离悲愁,《我爱这土地》,我爱这土地,肱骨远端全骺分离,肱骨远端骨骺分离,天然水体,逍遥丸(水丸),逍遥丸(水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