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文章
①书不离手,是爱读书的标志,假若你手捧一本书在校园,或外出旅行携带一两本不错的书,总能引得一些赞许的目光。你自己也往往因为有书为伴,多一份踏实的志得意满。不过,我的老师叶鹏先生说过的一句话,使我不敢轻易自称有了好的读书习惯,也不会轻易赞扬别人的读书行为,他说:“游手好闲的读书,等于游手好闲。”我终身忘不了这句话。
②当我们把读书变成一种自然而然的生活习惯时,应该说,这已经很不容易了。照理本不应该把游手好闲与抓紧一切空余时间读书联系在一起。如果说读的是一本无意义的书还好解释,事实上多数人习惯拿上的都是一些很好的书。虽然这样,我认为仍属于老师说的“游手好闲”之类。
③关键还在“游手好闲”的读书状态。因为人们之所以重视读书,是为了从书中吸取营养。法国文学家伏尔泰说得很中肯:“无论是怎样有益的图书,其价值的一半是由读者创造的。”这就是说,书中知识和作者的智慧,是不会自然而然地传递给读书人的,读书是读者与作者在进行交流。在这个过程中,书本非常在乎读者的阅读状态,严格实行“按劳付酬”的原则,不搞“计时制”。漫不经心的读书,就像荒种荒收的庄稼汉,一年到头,收获很少,这就是为什么同样一本书,有人读了所得巨大,有人虽读收获甚微的原因。
④从“游手好闲”我想到了“动手”。许多学者都有读书“动手”的习惯。例如革命老人徐特立就是一个榜样。他提倡抄读式的读书方法,“不动笔墨不读书”。老百姓中也有“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的说法。动手记录,以后可以随时调用读书所得。更重要的是思考。英国作家奥斯本说:“彻底消化几本书,强似把几百本书放在嘴里不咽下去。”我们把读书过程中的感受、思想启发以及知识联想动手记录、整理出来,不仅免遭流逝的遗憾,而且往往在整理的时候,还会生发出新的智慧火花。
⑤显然,这种认真的读书方法,动手用笔的读书方式,一开始需要通过意志来培养。但经过反复实践,变成自己喜欢,就不再觉得这是自己情感以外的特别要求了。譬如早晨和晚间刷牙,起初需要别人指点,后来依靠毅力坚持,久而久之,化成生活习惯;偶尔不刷牙,反而感到极不自然,不合自己的卫生习惯。
⑥认真读书的人们,瞧不起那种“游手”的读书状态:虽然有书在手,念念有词,还是不经意竟加入了“好闲”的人群。因为你“游手好闲”的读书,不会有切实、丰厚的回报,与那些不读书的闲人相差无几。所以,我特别赞同老师的话:“游手好闲的读书,等于游手好闲”。
1.叶鹏先生所说的“游手好闲的读书”,具体指什么样的读书状态?根据文章推断,下列说法中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
A.、手不释卷,无明确目的的读书习惯。
B.念念有词,却逃避思考的巧妙办法。
C.、只争朝夕,有如饥似渴的学习劲头。
D.以书为伴,似自然而然的日常行为。
2.结合全文,回答以下问题。
(1)谈谈你对文中 “严格实行‘按劳付酬’的原则,不搞‘计时制’.”一句话的理解.
(2)关于读书的好习惯,你何见解?结合你的学习经验谈两点看法(不能照搬原文内容)。
题库:教案备课库
类型:简答题
时间:2020-12-31 00:45:52
免费下载:《九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测试卷含答案4》Word试卷
阅读下面文章
①书不离手,是爱读书的标志,假若你手捧一本书在校园,或外出旅行携带一两本不错的书,总能引得一些赞许的目光。你自己也往往因为有书为伴,多一份踏实的志得意满。不过,我的老师叶鹏先生说过的一句话,使我不敢轻易自称有了好的读书习惯,也不会轻易赞扬别人的读书行为,他说:“游手好闲的读书,等于游手好闲。”我终身忘不了这句话。
②当我们把读书变成一种自然而然的生活习惯时,应该说,这已经很不容易了。照理本不应该把游手好闲与抓紧一切空余时间读书联系在一起。如果说读的是一本无意义的书还好解释,事实上多数人习惯拿上的都是一些很好的书。虽然这样,我认为仍属于老师说的“游手好闲”之类。
③关键还在“游手好闲”的读书状态。因为人们之所以重视读书,是为了从书中吸取营养。法国文学家伏尔泰说得很中肯:“无论是怎样有益的图书,其价值的一半是由读者创造的。”这就是说,书中知识和作者的智慧,是不会自然而然地传递给读书人的,读书是读者与作者在进行交流。在这个过程中,书本非常在乎读者的阅读状态,严格实行“按劳付酬”的原则,不搞“计时制”。漫不经心的读书,就像荒种荒收的庄稼汉,一年到头,收获很少,这就是为什么同样一本书,有人读了所得巨大,有人虽读收获甚微的原因。
④从“游手好闲”我想到了“动手”。许多学者都有读书“动手”的习惯。例如革命老人徐特立就是一个榜样。他提倡抄读式的读书方法,“不动笔墨不读书”。老百姓中也有“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的说法。动手记录,以后可以随时调用读书所得。更重要的是思考。英国作家奥斯本说:“彻底消化几本书,强似把几百本书放在嘴里不咽下去。”我们把读书过程中的感受、思想启发以及知识联想动手记录、整理出来,不仅免遭流逝的遗憾,而且往往在整理的时候,还会生发出新的智慧火花。
⑤显然,这种认真的读书方法,动手用笔的读书方式,一开始需要通过意志来培养。但经过反复实践,变成自己喜欢,就不再觉得这是自己情感以外的特别要求了。譬如早晨和晚间刷牙,起初需要别人指点,后来依靠毅力坚持,久而久之,化成生活习惯;偶尔不刷牙,反而感到极不自然,不合自己的卫生习惯。
⑥认真读书的人们,瞧不起那种“游手”的读书状态:虽然有书在手,念念有词,还是不经意竟加入了“好闲”的人群。因为你“游手好闲”的读书,不会有切实、丰厚的回报,与那些不读书的闲人相差无几。所以,我特别赞同老师的话:“游手好闲的读书,等于游手好闲”。
1.叶鹏先生所说的“游手好闲的读书”,具体指什么样的读书状态?根据文章推断,下列说法中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
A.、手不释卷,无明确目的的读书习惯。
B.念念有词,却逃避思考的巧妙办法。
C.、只争朝夕,有如饥似渴的学习劲头。
D.以书为伴,似自然而然的日常行为。
2.结合全文,回答以下问题。
(1)谈谈你对文中 “严格实行‘按劳付酬’的原则,不搞‘计时制’.”一句话的理解.
(2)关于读书的好习惯,你何见解?结合你的学习经验谈两点看法(不能照搬原文内容)。
本题关键词:手术协议书,出院文书,一封书,读书指导法,书带蕨,行书,安全标志证书,书本型思维,六图一书,书面形式合同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