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老师》

最使我难忘的,是我小学时候的女老师蔡老师。现在回想起来,她那时只有十八九岁,是一个温柔美丽的人。
她从来不打骂我们。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边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真正要打的意思。孩子们是多么善于观察这一点啊!
在课外的时候,她教我们跳舞,我现在还记得她把我打扮成女孩子表演跳舞的情景。在假日里,她把我们带到她的家里和女朋友的家里。在她的女朋友的园子里,她还让我们观察蜜蜂;也是在那时候,我认识了蜂王,并且平生第一次吃了蜂蜜。
她爱诗,并且爱教我们读诗。直到现在我还记得她教我们读诗的情景,还能背诵她教我们的诗:
圆天盖着大海,
黑水托着孤舟,
远看不见山,
那天边只有云头,
也看不见树,
那水上只有海鸥……
今天想来,她对我的接近文学和爱好文学,是有着多么有益的影响!像这样的老师,我们怎么会不喜欢她,怎么会不愿意和她接近呢?我们见了她不由得就围上去。即使她写字的时候,我们也默默地看着她,连她握笔的姿势都急于模仿。
每逢放假的时候,我们就更不愿离开她。我还记得,放假前我默默地站在她的身边,看她收拾这样那样东西的情景。蔡老师!我不知道您当时是不是察觉,一个孩子站在那里,对你是多么的依恋!至于暑假,对于一个喜欢她的老师的孩子来说,又是多么漫长!记得在一个夏季的夜里,席子铺在屋里地上,旁边点着香,我睡熟了。不知道睡了多久,也不知道是夜里的什么时候,我忽然爬起来,迷迷糊糊地往外就走。
母亲喊住我:“你要去干什么?”
“找蔡老师……”
我模模糊糊地回答。“不是放暑假了么?”
哦,我才醒了。看看那块席子,我已经走出六七尺远。母亲把我拉回来,劝了一会儿,我才睡熟了。我是多么想念我的蔡老师啊!至今回想起来,我还觉得这是我记忆中的珍宝之一。一个孩子的纯真的心,就是那些在热恋中的人们也难比啊!
什么时候,我能再见一见我的蔡老师呢?

1选文记叙了几件难忘的事情?

2“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真正要打的意思。”在这里“狡猾”是什么意思?

3、“她对我的接近文学和爱好文学,是有着多么有益的影响!”

“接近文学”和“爱好文学”能否互换,为什么?

4“我还记得,放假前我默默地站在她的身边,看她收拾这样那样的东西的情景。”从内容来看,这句话属于什么描写?表现出我怎样的情感?

1、(1)老师假装发怒;(2)老师教我们跳舞;(3)老师带我们观察蜜蜂;

(4)老师教我们读诗;(5)我们考老师写字;(6)老师排除我与同学的小纠纷;

(7)梦里寻师;

2、(贬词褒用)调皮、机灵;

3、不能互换,因为这样写符合客观规律;

4、动作描写,写出“我”对老师依恋难舍的深情。

阅读下列文字

船过了秭归和巴东,便入了最有名的巫峡,这是一段最奇险最美丽的山水。江水的险,险在窄,险在急,险在曲折,险在多滩。山的妙处,在不单调。这个峰很高,那个峰还要更高,前面有一排,后面还有一排,后面的后面,还有无数排,一层一层地你围着我,我围着你,你咬着我,我咬着你。前面无路,后面也无路。四面八方,都被悬崖阻住。船身得转弯抹角地从山缝里穿过去、两旁的高山,笔直地耸立着,好像是被一把快刀切成似的,那么整齐,那么险峻。仰着头,才望见峰顶,中间是一线蔚蓝的天空。偶尔看见一只黑色的鸟,拼命地飞,拼命地飞,总觉得它不容易飞过那高高的峰顶。江水冲在山崖上、石滩上,发出一种横暴的怒吼,有时候可以卷起一两丈高的浪堆。

巫山的云,这一次因为天气晴爽,没有看到。据一位老先生说,看巫山的云,要在迷蒙细雨的天气。那时候,望不见天,望不见山峰,只见顶上云雾腾腾,有像牛马的,有像虎豹的,奇形怪状,应有尽有,那情形比起庐山来还要有趣。这一次因为正是秋高气爽的好天气,天上连云影也没有,几个极高的峰巅,我们可以望得清清楚楚。最可爱的,就是在那悬崖绝壁的上面,倒悬着一些极小的红花,映着古褐苍苍的石岩,另有一种情趣。

1.请概括巫峡山、水、云的特点。

山:________________ 水:_________________ 云:_________________

2.请指出下面一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船过了秭归和巴东,便入了最有名的巫峡,这是一段最奇险最美丽的山水。

3画横线的句子与下列哪句话所所表达的意思一样的( )

A.两岸连山,略无阙处。B.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C.每自晴初霜旦,林寒涧肃。D.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4.品析下列句子

(1)江水的险,险在窄,险在急,险在曲折,险在多滩。

(2)这个峰很高,那个峰还要高,前面有一排,后面还有一排,后面的后面,还有无数排,一层一层的,你围着我,我围着你,你咬着我,我咬着你。

(3)那时侯,望不见天,望不见山峰,只见顶上云雾腾腾,有像牛马的,有像虎豹的,奇形怪状,应有尽有,那情形比起庐山来还要有趣。

1.山:多、高;水:险;云:奇妙多变

2.在文章结构上,这句话起过渡作用。在内容上,这句话是描写巫峡风景的总领句。

3.B.

4(1)运用排比句,连用四个“险”字,写出了江水的“窄”、“急”、“曲折”、“多滩”。

(2)运用拟人手法,“围”、“咬”将群山写活了,形象生动地写出山的多、高。

(3)运用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巫山云雾奇妙多变的特点。

阅读《三十二个未接电话》(作者余义君)

①去年12月的一天,天气非常寒冷,似乎要下雪。

②我和同班同学小华留在学校补课,直到下午3点半才离开学校。我们一路小跑着来到车站,还是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一辆公共汽车开走了。还好,没多久,又来了一辆,我们想都没想就跳上车,找了个靠窗的位子坐了下来。这时,天色渐暗了,街道两旁亮起了路灯。令人惊喜的是,下雪了!我们住的城市几乎从不下雪……我们兴奋地望着窗外。在柔和的灯光下,雪花在空中轻轻飞舞,把整个城市装点得格外宁静、祥和。如果雪一直下到明天,这个城市将会变得一片银白,那又会是一番怎样的景色呢?想着,想着,不知过了多久,我觉得大约该下车了。定睛一看,糟了!怎么这么陌生?原来我们搭错车了!我一下子紧张起来,连忙找手机,想联系妈妈。可是翻遍了书包也没有找到,一定是早上落在家里了。更令人沮丧的是,我还不记得爸爸妈妈新换的手机号码。四下张望,尽是陌生的面孔,我有些害怕了。我和小华决定不下车,跟着车返回到上车的地方。大约两个小时后,我们又回到了上车时的车站。更糟糕的是,由于下雪,我们要乘坐的公共汽车已经停运了!小华忙给家里打电话,可是她的爸爸妈妈都不在家。这么晚了,我还没到家,爸爸妈妈一定很着急!我自己也急得想哭。我们俩孤零零地站在车站,不知是因为寒冷还是因为害怕,我们不停地哆嗦……

③我是一个15岁的女孩,性格比较内向,不太爱说话,是那种看见客人来了就想往房间里躲的孩子。从小我就很听爸爸妈妈的话,他们也很疼爱我。爸爸妈妈在塔沃拉地区开了一家服装公司,白天在公司工作,晚上要到半夜才回家。因为不放心我和弟弟,所以放学后让我们直接去公司,在那里吃饭、做作业。

④去年,我上了当地一所著名的高中。学校功课很多,考试也很难。不过,为了妈妈,再难我也愿意。学校离公司很远,还好,学校附近就是车站,开往各地的公共汽车很多。平常我总是中午1点钟放学,两点钟就可以乘公共汽车到达公司……

⑤大雪还在下,这时我们已丝毫没有了欣赏雪景的心情,只是呆呆地站着。终于,小华的手机响了,是她的一个朋友打来的,问小华是否和我在一起,还说我妈妈很担心我,问我们为什么这么晚了还没有回家。挂断电话后不久,弟弟打来了电话,他一个劲儿地责怪我:怎么在外面呆了这么久,妈妈急得都哭了,说再不回来就要报警了。我告诉他,我们搭错了车。晚上7点左右,终于盼来了叔叔,他先把小华送回家,然后带我回家。

⑥一到家,我马上去拿手机,手机上的来电显示让我震惊:32个未接电话!20条信息!在我没有回来的这几个小时里,妈妈居然给我打了32个电话,发了20条信息!顿时,强烈的自责让我无地自容。我哭了,我无法想象这几个小时妈妈是怎么度过的!

⑦夜里,我翻来覆去睡不着,总觉得对不起妈妈。第二天一大早,我见到了一脸疲惫的妈妈,我流着眼泪向妈妈道歉。妈妈慈爱地说:“你长大了,以后出门一定要记得带手机。”

⑧通过这件事,我想了很多。是的,我已经长大了。也许,我要改掉的不是忘带手机的毛病,也不是记不住父母的电话号码,而是要学会应付突发事件。妈妈,请您放心吧!以后,我一定会变得坚强起来! (有删改)  

1.选文为什么用“32个未接电话”为标题?

 

2.请根据你对选文的理解,回答下面的两个问题。

(1)选文第③④段记叙顺序是什么?作用是什么?

 

(2)为什么文中有关 “我”和小华被叔叔送回家这一情节只用了一句话来叙述?

3.请运用选文的相关内容,在文中的“我”和妈妈两个人物中任选其一,简要分析其性格特征。

4.选文的第②⑤语段都写到雪,心情有什么不同?这表明什么?

5.请根据你对选文的理解和生活体验,说说选文对你的启示(三点)。

1因为“32个未接电话”最能表达妈妈对孩子的担心和关爱;最令“我”自责和感动。                                                                      

2(1)插叙,补充说明家庭情况和事情的来龙去脉,突出文章的主题。      (2)因为全文的主题是表达母亲对我的爱,而这件事与主题关系关系不大,所以只用一句话来叙述。                                                                    

3示例: “我”:“为了妈妈再难我也愿意”可见其懂事;“想都没想就跳上车”“忘带手机”“记不住父母的电话号码”等可见其马虎,“流着眼泪向妈妈道歉”“决心学会应付突发事件”“变得坚强起来”等可见其知错能改、勇于自我反省;妈妈:“很担心‘我’”“急得都哭了”“慈爱地教育并未责怪‘我’”等表现妈妈的慈爱和宽容。(4分。人物性格和相应的内容各1分,性格至少分析两个方面。                                                                                                                                               

4前者是激动、兴奋、喜悦的心情,后者则是沮丧、难过、失落的心情;说明相同的景物因人物的境遇不同而心情不同 。                                                                   

5平时做事要仔细,不能马虎;遇事要冷静,不能慌张;要理解家长,要善于和家长交流、沟通 。                                               

阅读《台阶》选段

我们家的台阶低!

父亲又像是对我,又像是自言自语地感叹。这句话他不知说了多少遍。

在我们家乡,住家门口总有台阶,高低不尽相同,从二三级到十几级的都有。家乡地势低,屋基做高些,不大容易进水。另外还有一说,台阶高,屋主人的地位就相应高。乡邻们在一起常常戏称:你们家的台阶高!言外之意,就是你们家有地位啊。

父亲老实厚道低眉顺眼累了一辈子,没人说过他有地位,父亲也从没觉得自己有地位。但他日夜盼着,准备着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

……

台阶旁栽着一棵桃树,桃树为台阶遮出一片绿阴。父亲坐在绿阴里,能看见别人家高高的台阶,那里栽着几棵柳树,柳树枝老是摇来摇去,却摇不散父亲那专注的目光。这时,一片片旱烟雾在父亲头上飘来飘去。

父亲磨好了“刀”。去烟灰时,把烟枪的铜盏对着青石板嘎嘎地敲一敲,就匆忙地下田去。

冬天,晚稻收仓了,春花也种下地,父亲穿着草鞋去山里砍柴。他砍柴一为家烧,二为卖钱,一元一担。父亲一天砍一担半,得一元五角。那时我不知道山有多远,只知道鸡叫三遍时父亲出发,黄昏贴近家门口时归来,把柴靠在墙根上,很疲倦地坐在台阶上,把已经磨穿了底的草鞋脱下来,垒在门墙边。一个冬天下来,破草鞋堆得超过了台阶。

父亲就是这样准备了大半辈子。塞角票的瓦罐满了几次,门口空地上鹅卵石堆得小山般高。他终于觉得可以造屋了,便选定一个日子,破土动工。

1.文章第一段“我们家的台阶低”包含什么深刻含义?这一句话独立成段,有什么作用?

2.父亲为什么要“准备着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

3. “一个冬天下来,破草鞋堆得超过了台阶”,这个句子对刻画人物形象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1指我们家的社会地位低。表现父亲因自家的台阶低,总感到低人一等,形成了长期的心理文化压抑,为父亲为盖新屋而拼命苦干了一生埋下伏笔。                                                                      

2父亲花大力气做这些工作,首先是为了改善自身的居住条件。其次,台阶是地位的标志,父亲看到别人家有高高的台阶,他很羡慕,他希望能够有更高的台阶来赢得别人的尊重。

3 “一个冬天”表明时间之短,“堆得超过了台阶”表明穿破的草鞋之多,从侧面烘托了父亲造高台阶新屋的艰辛与不易。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问题。

不必说碧绿的菜qí,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 )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xiāo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 )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

(1)据拼音写出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菜qí 云xiāo 盆子( )成( )

(2)给文中括号处加上适当的标点符号。( )( )

(3)仿照文段,用上“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就有……”写一段话。

(4)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从文段中自选句子,赏析语言

1.(1)畦   霄    fù     cuán

(2)   ;   ;    

(3)示例:不必说蓝蓝的海水,柔和的阳光,来往的帆影;也不必说海浪的翻滚,沙滩的柔软,海滩的喧闹。单是迎面徐徐的微风,就使人心旷神怡。                                                                  

     (4)本段主要运用排比、比喻、拟人,举例并分析其中一种即可)  示例: 比喻如“(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拟人如“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写出孩子心中奇妙的想象和特殊的感受,表达了作者对百草园的喜爱和对童年生活的怀念。排比如“不必说……”生动形象写出了百草园中无限的趣味,表达了作者对百草园的喜爱和对童年生活的怀念。                                                          

阅读下面选文

不要脚的朋友

①老皮匠的眼皮垂下来了,一双木头脚立刻从他拿着的鞋子里跳出来。它想找一个新主人,不像老皮匠那样,总是把它关在鞋子里,要能够常常带它到街上去蹦蹦跳跳的。

②它看见一条蛇睡在草堆里,木头脚在它的周围走了两圈,看了又看,这家伙的身体倒是挺长的,可惜没有脚。木头脚可乐了,它想:“请它做我的主人吧。”

③等蛇醒来,它就问:“没有脚的朋友,你要不要脚?”“脚?”蛇说,“我从来没有想到要脚。”

④“难道你不想走路吗?”木头脚很失望。

⑤蛇把它的长身子向左右摆动,长肚子一伸一缩,身子就向前走了。

⑥木头脚很奇怪地问:“没有脚你怎么能走路的?”

⑦“因为我有着比脚更好的‘脚’哩!在我的肚子底下,有许许多多鳞片,它们会动,会像小脚一样地推着我在地上爬。”蛇说时很快地又在草地上爬了一圈,然后向着正在发呆的木头脚说:“木先生,谢谢你的好意,我不想要什么脚了,因为我的鳞片,能够帮助我走路的。”

⑧“你们要不要脚?”木头脚一边继续向前走,一边高叫着,它很像一个贩子。

⑨小鸡从鸡棚里走出来看它,黄狗从狗窝里奔出来看它,它们都是有脚的,要木头脚做什么呢?木头脚很失望地看了它们一眼,再向前走,高叫着:“你们要不要脚?”

⑩它看见泥土上有一条蚯蚓躺着。

“可怜的东西!”木头脚想,“它是多么需要两只脚啊!”

木头脚很快地走过去说:“蚯蚓弟弟! 我给你送脚来了。”

“……”

木头脚再喊得响一点:“蚯蚓弟弟,你要不要脚?”

木头脚为了想使它听见自己的话,就更走近一步,哪知它仍是理也不理,原来蚯蚓不但是个聋子,而且是个瞎子哩!

木头脚于是踢踢蚯蚓的头,又是一件奇怪的事情发生了:没有脚的蚯蚓在泥土上爬动了,而且爬得很快,像溜冰一样。木头脚想看看它是不是穿着溜冰鞋,就把蚯蚓夹住,仔细地看它贴在地面上的肚子,没有脚,没有溜冰鞋,只看见几丛硬毛。

“算了吧!用硬毛当作脚的朋友!我才不希罕你呢!”

木头脚恨恨地朝前走,又高叫着:“谁要脚啊?”

“是什么脚呀?”一个细小的声音在河里响。

木头脚立刻有了新的希望,它要去碰碰运气,走近河边去。

“哦!你是一双木头脚!”小鱼浮起在水面上说。

“是的,我是一对可怜的木头脚,你愿意做我的主人吗?”

“哦!”小鱼吐了两个水泡说,“我是用不到脚的呀。”“又是一个不要脚的朋友!倒霉——那么你是怎么走路的?”

小鱼摇动着肚子旁边的鳍,摆摆尾巴,在水里兜了一个圈子,说:“我不是像一只小船吗?尾巴是我的舵,鳍是我的桨,划着,划着,小船开了。你想小船要不要脚呢?”

木头脚懂得小鱼的意思了,它又难过又疲倦,走到大树底下,哭得很伤心: “世界上为什么有那么多不要脚的朋友啊。这样看来,我永远找不到一个好主人了!”

……

1.这篇童话主要告诉我们什么知识?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蛇、蚯蚓、鱼没有脚,是借助什么行走的呢?请填写下面的表格。

动物 蛇 蚯蚓 鱼

借助方式

3.文章第④段和第⑨段两次写木头脚的“失望”,请问这两处“失望”具体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赏析下面句子的表达效果。

没有脚的蚯蚓在泥土上爬动了,而且爬得很快,像溜冰一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读完此文后,你得到哪些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蛇、蚯蚓、鱼这些没有脚的动物是如何行走的。

2.鳞片;硬毛 尾巴;鳍

3.第④段:因为没有脚的蛇不需要脚。第⑨段:小鸡和黄狗他们有脚,因而不需要木头脚。4.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蚯蚓的爬行比作是溜冰,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蚯蚓爬行之快。

5.示例:每个人都有自己生存的本领,每个人都有自己生存的价值,只要你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发挥出自己的本领,就能实现自己的价值。

阅读下面选文

①一个美丽的早晨,小乌龟坐在洞前吃着树叶。它的头顶上,一对鸽子正在谈话:狮王二十八世要举行婚礼了,它邀请所有的动物前去参加。因为狮子洞路途遥远,而庆典不久就要开始,必须马上动身。两只鸽子说完就飞走了。

②小乌龟听了这番话后陷入了沉思,如果所有的动物都被邀请了,当然也会包括我。为什么我不去参加这有史以来最热闹的婚礼呢?  

③想了一天一夜,小乌龟拿定主意上路了。它一步一步向前爬去,虽然很慢,却一直没有停下。

  ④路上,它遇到了蜘蛛。得知乌龟此行的目的后,蜘蛛哈哈大笑:婚礼两周后就要开始了,慢得出奇的乌龟哪能赶得上?乌龟满怀信心地看了看自己的腿,它们虽然很短,却很结实。它说:“我会准时赶到那里的。”

⑤蜘蛛充满同情地劝说:“我的腿不但比你的灵巧,而且还多一倍呢。可连我都觉得路途太远了,你还是赶快回去吧。”

  ⑥小乌龟友好地回答:“很遗憾,我不能这样,我的决定是不可改变的。”

⑦小乌龟走啊走,超过了种种障碍。在池塘边它看到了一个迷迷糊糊的蜗牛。蜗牛用了半个多小时才理清了思路,它难过地告诉乌龟:“你走的方向完全反了。”

⑧“非常感谢你给我指路。”小乌龟说完慢慢地掉转方向。尽管后天就要举行婚礼了,但乌龟说,只要一步一步坚持走,就一定会到的。

1.作者抓住小动物的特征进行生动有趣的描写,请填写下面表格,概括各种动物在故事中体现出的特征。

动物 乌龟 蜘蛛 蜗牛

特征

2.文中第③段写小乌龟“想了一天一夜”,从中看出小乌龟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为什么要在情节上设计出现这些劝阻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文中反复出现小龟“我的决定是不可改变的”这句话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课文注释中对“犟”的解释是“固执,不听人劝”。请你结合犟龟的故事解释文章中“犟”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腿短小、结实;腿灵巧、多;迷糊糊、反应慢

2.小乌龟做决定前反复思考,可以看出他很慎重做决定,做了决定也轻易不改变。为后文写他的坚定不动摇做铺垫。

3.反衬出犟龟的执着和坚定。

4.运用反复的修辞,突出了小乌龟决心之坚定,既定目标不可更改,并不断朝着目标前进,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认准目标绝不动摇的品质。

5.文中的“犟”指小乌龟认准一个目标坚持到底,遇到任何困难和阻碍都不改变初衷的一往无前的精神。但小乌龟并不是不听别人的正确劝阻,蜗牛的善意提醒和劝说,他就能接受。

阅读《巨人和孩子》选段

每天下午,孩子们放学后总喜欢到巨人的花园里去玩耍。

这是一个很可爱的大花园,长满了绿茸茸的青草,美丽的鲜花随处可见,多得像天的星星。草地上还长着二棵桃树,一到春天就开放出粉扑扑的团团的花朵。秋天则结下累累果实。栖息在树枝上的鸟儿唱着欢乐的曲子,每当这时,嬉戏中的孩子们就会停下来侧耳聆听鸟儿的鸣唱,并相互高声喊着:“我们多么快乐!”

一天巨人回来了。原来他到自己的妖怪朋友科尼西家串门去了,在妖怪家里一住就是七年。七年的时间里他要讲的话讲完了,便决定回自己的城堡。进了家门,他一眼就看见在花园戏耍的孩子们。

“你们在这儿干什么?”他粗声粗气地吼叫起来,孩子们都吓跑了。

“我的花园就是我自己的花园,”巨人说,“谁都清楚我不准外人来这里玩。”于是,他沿着花园筑起一道高高的围墙,还挂出一块告示牌:“闲人莫进,违者重罚。

……

此情此景深深地感化了巨人的心。“我真是太自私了!”他说,“现在我明白为什么春天不肯到我这儿来了。我要把那可怜的孩子抱上树,然后再把围墙都推倒,让我的花园永远成为孩子们的游戏场所。”他真为自己过去的所作所为感到羞愧。

巨人轻轻地走下楼,悄悄地打开前门,走到花园里。但是孩子们一看到巨人,都吓得逃走了,花园再次回到了冬天里。惟有那个小男孩没有跑,因为他的眼里充满了泪水,没有见走过来的巨人。巨人悄悄来到小孩的身后,双手托起孩子放在树枝上。树儿立即怒放出朵朵鲜花,鸟儿们也飞回枝头放声欢唱。小男孩伸出双臂搂着巨人的脖子,亲吻巨了人的脸。其他孩子看见巨人不再那么凶恶,都纷纷跑回来,春天也跟着孩子们来了。“孩子们,这是你们的花园了。”巨人说。接他提起一把大斧头,把围墙砍倒了。中午十二点,人们去赶集的时候,欣喜地看见巨人和孩子们一起在他们所见到的最美丽的花园中游戏玩耍。

1.巨人的自私是通过哪些言行表现出来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孩子们、巨人给花园带来了哪些变化?请据文段内容和下面提示填空。

⑴巨人不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冬驻花园

⑶巨人醒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巨人找到春天不肯到他的花园里来的原因了吗?是什么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孩子们见到巨人为什么又都吓跑了?小男孩为什么没跑?

5.写赶集的人们有什么作用?

6.巨人用斧子砍围墙的举动有什么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粗声粗气地吼叫,“我的花园就是我自己的花园,” “我不准外人来这里玩” 筑围墙,挂示牌。

2.巨人不在→孩子玩耍→春驻花园 巨人自私→不许玩耍→冬驻花园  巨人醒悟→与孩共玩→春回花园 

3.找到了,是因为他自私地赶走了孩子。

4.不知道巨人已经改变了。小男孩眼里充满了泪水,没看见他。

5.运用用侧面描写,侧面写出巨人由自私到充满爱心的巨大变化。

6.表明了他不再拒绝孩子,不再自私的决心之大。

成长的桥

①我记事很晚,所有关于童年的记忆,差不多都在父母与别人闲谈中得知。在很多人眼里,我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笨小孩。

②上学第一天回家的巷口碰上母亲,她说:“老师今天讲了啥?”我想了半天才挤出三个字,“脚板印”。母亲又问一起回来的同学,她说: “老师要我们脚踏实地,好好学习。”大家一阵笑,我也跟着笑。一次不小心摔破了家中珍爱的花瓶,我把碎渣扫到地板中央,再搬个小凳老实地坐在旁边。母亲回来生气地责骂时,我振振有词的说:“老师讲要表扬诚实的孩子,您却批评我!”母亲忍不住扑哧笑了。

③也许智商有限加上读书不用心,虽然花了时间做了副努力的样子,小学时成绩并不理想。别人家的父母见了面总是夸自己的孩子如何了得,我父母只能一边讪笑一边借肌脱身,回来了他们彼此安慰说,孩子老实,心眼又好,读书也自觉,就别逼她了。那时真想像皮皮鲁那样,把课本煮了熬汤喝,除此外我想不到法子读好书。

④懵懵懂懂长到九岁,我的思想第一次发生重大转折。

⑤那年,春天的花开得特别艳,尤其我家向阳的窗下(那里有个半米宽的窄台),花朵更是美不胜收。我喜而忘形,一手扳窗,一手摘花,却忽略了扳着的窗于是没有插销的。一分钟后那扇要命的窗子开了,把我像球一样从二楼抛下去做了自由落体运动;仙人掌又火上烧油,落地我已变成昏迷不醒的“刺猬”。后来听说,是好心的行人送我进了医院;私下以为嫌我笨的母亲,听到这个消息竟在柜台内晕倒了,苏醒过来跌跌撞撞推开同事就往医院跑;而父亲一脸煞白,骑自行车撞到了电线杆,爬起来车子不要、泥水不管地直往前冲……那天医生差点下死亡通知书,警告说,病人必须一直保持清醒意识。于是父母每隔一个小时忐忑不安地唤我一次。昏昏沉沉往下坠落的我,就被父母一声又一声、柔和而又有力、平稳而又(甲)、掺杂着心疼与希冀的呼唤拉回了这鸟语花香的世界。

⑥那年期末,我破天荒考了个全年级第一。邻居说这一摔没留下后遗症已是万幸,想不到还摔开了窍,变聪明了。只有我自己知道,是48小时的昏迷中)母亲带泪的呼唤,父亲紧握我手的力量,是一睁开眼他们憔悴的面容上的极大喜悦,与眼眶里滑落的中年人的泪水,让我一刹那长大了。我才知道我对父母是那样重要。心中渐渐清晰的爱滋生成牢不可破的愿望——我要为父母好好读书。拿到成绩单时父母的(乙)和欣慰,让我开心了好久。后来读书成了习惯,一读读到了研究生。

⑦我至今仍不知道我的智商属高属低,这对人的一生也许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有怎样的父母,从懵懂到明事,其实只有一桥之隔;这座桥,就是父母温厚的爱。就像黑云经过太阳的亲吻也全变成绚丽的彩霞,再笨的小孩,有父母的爱来呵护,也会成长为顶天立地的栋梁。

1、根据表现人物心情的需要,(甲)、(乙)两处应填人的恰当的词语是什么?

甲: 乙:

2、第②段中“母亲回来生气地责骂时,我振振有词地说:‘老师讲要表扬诚实的孩子,你却批评我!’母亲忍不住扑哧笑了”,结合上下文内容,说说母亲为什么转怒为喜?

3、结合全文内容,概括“我”的特点。

4、文中多处写父母给予“我”的爱,请在文中用﹏﹏划出你感受最深的句子,并作简要分析。

5、 从起因、经过、结果三方面概括文章详写的那件事,并说说详写的作用是什么?

1、甲:焦虑(焦急、急切)   乙:惊喜(喜悦) 

2、母亲为“我”打碎花瓶而生气,但听了“我”很有意思的回答,觉得“我”老实得可爱,所以转怒为喜。

3、老实,诚实,理解父母,懂得感恩,学习勤奋刻苦。

4、如“私下以为嫌我笨的母亲.听到这个消息竟在柜台内晕倒了。苏醒过来跌跌撞撞推开同事就往医院跑”。生动地表现了母亲听到我受伤的消息时,又急又怕,以致晕倒。苏醒过来,第一反应是跑向医院了解“我”的病情。又如“父亲一脸煞白,骑自行车撞到了电线杆,爬起来车子不要、泥水不管地直往前冲……”。生动地表现了父亲心中只有“我”,不顾一切,忘了自己。这些都表现了父母爱我之情深。

5、要点:①“我”因意外事故受伤,重度昏迷。(起因)②父母亲一声声的呼唤,把我”拉回鸟语花香的世界。(经过)③“我”从此刻苦读书,并以优异的成绩回报父母。(结果)突出了父母温厚的爱对于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作用这一中心。

父亲的爱

① 爹不懂得怎样表达爱,使我们一家人融洽相处的是我妈。他只是每天上班下班,而妈则把我们做过的错事开列清单,然后由他来责骂我们。

② 有次我偷了块糖果,他要我把它他回去,告诉卖糖的说是我偷的,说我愿意替他拆箱卸货作为赔偿。但妈妈却明白我只是个孩子。 

③ 我在运动场打秋千跌断了腿,在前往医院途中一直抱着我的,是我妈。爹把汽车停在急症室门口,他们叫他驶开,说那空位置是留给紧急车辆停放的。爹听了便叫嚷道:“你以为这是什么车?旅游车?”  

④ 在我的生日会上,爹总是显得有点不太相称。他只是忙于吹气球,布置餐桌,做杂务。把插着蜡烛的蛋糕推过来让我吹的是我妈。 

⑤ 我翻阅照相册时,人们总是问:“你爸爸是什么样子的?”天晓得!他老是忙着替别人拍照,妈和我笑容可掬地一起拍的照片,多得不可胜数。 

⑥ 我记得妈妈有一次叫他教我骑自行车。我叫他别放手,但他却说是应该放手的时候了。我摔到这后,妈跑过来扶我,爸却挥手要她走开。我当时生气极了,决心要给他点颜色看。于是我马上再爬上自行车,而且自己骑给他看,他只是微笑。 

⑦ 我念大学时,所有的家信都是妈写的。他除了寄予支票以外,还寄过一封短柬给我,说因为我没有在草坪上踢足球了,所以他的草坪长得很美。 

⑧每次我打电话回家,他似乎都想跟我说话,但结果总是说:“我叫你妈来听。” 

⑨我结婚时,掉眼泪的是我妈。他只是大声擤了一下鼻子,便走出房间。 

⑩ 我从小到大都听他说:“你到哪里去了?什么时候回家?汽车有没有汽油?不,不准去。”爹不知道怎样表达我。除非……  

11会不会是他已经表达了,而我却未能察觉?

1.用自己的话概括上文的中心。

2.文章开头一句“爹不懂得怎样表达爱,使我们一家人融洽相处的是我妈。”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3.文章最后一段在表达内容上有什么作用(即要告诉读者什么?)

4.分析下列描写的作用。

⑴第③段中的语言描写。表达了爹当时       的心情,反映了他对“我”的关心与疼爱。

⑵第⑥段中“他只是微笑”这一表情描写反映了爹对“我”自己能骑车的     

1、通过种种事实,表现父亲对“我”的爱。

2、起总领全文的作用。

3、用疑问的方式总结全文,概括中心,意在告诉读者,父亲用种种不同的方式表达着父爱。

4、①急切不满 ②鼓励与赞赏。 四、略。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