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泥土洗澡
(1)2012年,奥运会将在英国伦敦举行。在奥运场馆的选址上,英国人做出了一个令人不可思议的决定:将奥林匹克公园建在伦敦东部斯特拉特福德的垃圾场和废弃工地上。
(2)说不可思议,是因为这块2.5平方公里的土地曾被数十年的工业生产严重污染。据调查,这块土地上的污染物包括石油、汽油、焦油、氰化物、砷、铅和非常低含量的放射性物质。大量有毒的工业溶剂已经渗透到土壤中。
(3)换一种思维考虑,在工业机械高度发达的今天,即使将奥运场馆选址在这种地方,也不必担心。因为解决的办法非常简单,只要动用挖掘机和卡车,把被污染的土壤挖走运到别处,再运来干净土壤把场地回填就可以了。
(4)但是英国人似乎很愚蠢,他们并没有选择这个简单的方法,而是舍易求难,运用复杂方法给这片被污染的泥土洗澡。
(5)2006年10月以来,伦敦市政部门对这块土地的污染情况进行了大约3000次的现场调查,制订了详细的恢复生态计划。之后,他们在奥林匹克公园的范围,建起了两座土壤修复工厂,开始用泥土清洗和生物降解法对接近100万立方米的受污染泥土进行清洁。有毒的土壤被挖起,运进巨型土壤“洗衣机”,分离掉沙子和碎石,然后清洗提炼出污染物。在这之后,用超大“电磁铁”分离掉重金属。清洗过的土壤要经过严格的测试和实验室的检测来评估其清洁程度。经过这样清洗的曾经被严重污染的土地已经完全恢复“干净安全”的标准。据一份测试报告说,被清洗过的土壤即使被小孩儿不小心吞下都不会有问题。
(6)英国人为泥土洗澡,被认为是一项了不起的创举。这种了不起,不是因为他们的科技手段如今已经如何发达,而是他们开启了一种有关人类对环境欠账的弥补尝试:即是不惜代价,让被自己玷污的环境再重现生机。这种做法或许会被看成是天真可笑,其实,这恰恰是被人类忽略的重大责任。
(7)伦敦奥运会奥林匹克公园总工程师萨瑞芙说:“直接把受污染的土壤挖出来运到垃圾场然后填满,这其实是一件特别容易的事情。但这种做法在现在的时代是完全不能接受的。”
(8)萨瑞芙的这句话,再次告诉我们何谓真正的环保,那并非只是拆东墙补西墙。而应是我们人类彻底承认错误,彻底清洗掉我们带给自然的肮脏,使之重新恢复原有的状态。
(选自《甘肃日报》,略有改动)
1.“为泥土洗澡”是一种形象的说法,具体过程是:挖起有毒的土壤→运进土壤“洗衣机”→
→ →分离掉重金属。
2.文中第(5)段所列举的数据在说明的过程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答:
3.请你从说明文语言的角度对第(2)段中的加点词语进行简要分析。
答:
4.根据文章的内容和自己的推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两项是 ( ) ( )
A.说英国人在奥运场馆选址上的做法不可思议,是因为这块大约2.5平方公里的土地曾被数十年的工业生产严重污染。
B.动用挖掘机和卡车,把被污染的土壤挖走运到别处,再运来干净土壤把场地回填,的确是一种简单易行的好办法。
C.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增强环保意识,从小事做起,如生活垃圾要分类处理,废旧电池要专门收集处理,减少使用塑料袋等。
D.这篇说明文告诉我们,真正的环保,应是人类彻底承认错误,彻底清洗掉我们带给自然的肮脏,使之重新恢复原有的状态。
E.科技手段的高度发达使英国人做了一件其他国家无法做到的了不起的事情,使被玷污的环境重现生机。
1. 分离掉啥子和碎石 清洗提炼出污染物
2.具体、准确、直观地说明了调查次数之多和工程量之大.
3.“大量”是很多的意思,表明数量之多,在这里说明土壤被污染的程度之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
火车6年不到站
我到武警医院看望哥哥时,意外遇到两个老乡。他们是兄弟俩,弟弟因为车祸住进医院。
“你弟弟住院多久了?”
“六年。”
“六年?”我震惊。
他弟弟能说能笑,只是走不了路,记忆力很差。他记不起任何人,除了他哥哥。
半夜,我听到弟弟说:“哥,什么时候下车,别忘了喊我起来。”
“知道了。”
这样的对话,一晚上至少有五次。第二天,我问起这事,他告诉我,弟弟是在6年前春节回家时被车撞的,出事时,刚下火车,所以醒来后,一直以为自己还在火车上。
他总是趁弟弟睡着的时候,默默地踱到外面抽会儿烟。他从25岁到现在,把自己最美好的青春全耗在这个医院。
这天,弟弟吃了药,睡得很沉。他找到我,说:“你去不去逛街?”我惊讶地问:“这里有街吗?”他兴冲冲地说:“我带你去。”
从医院走出来,他兴奋地说,他要去买件衣服,很久没有买新衣服了。这里是开发区,很荒凉,过了河才有集市。我们乘船过去,那里只有十几家商铺,他却来来回回逛了好几趟。最后,他买了只烧鸡,说他弟弟从小就爱吃烧鸡。
准备往回走的时候,他看着手表惊呼:“下午4时了,弟弟一定醒了。”我们飞快地往回跑,到了江边,发现一只船停在岸边。他扯开喉咙喊:“开船的呢?”旁边的商店老板说,那人回家吃饭去了,要一个多小时才能回来。他很着急,我安慰他:“你弟弟醒来,护士会照顾他的。”他不听,开始脱衣服。
我惊呼:“你干吗?”
“我游过去。”
“天这么冷,你会冻坏的!”
他挣脱我的手,跳进河里。那可是冬天啊!
街上的人全跑来看热闹:“有人跳河了……”
我看着河面,他把衣服和烧鸡顶在头上,一点一点地向对岸游去。直到他上岸,我才松了口气。他在对岸向我挥挥手,然后一边穿衣服一边向医院跑去。
两小时后,我回到医院,看到他换了衣服,坐在床上看着弟弟吃烧鸡。弟弟好像哭了很久,一边抽泣,一边吃烧鸡:“哥,我以为你先下车了呢。”
“怎么会呢?要下车,我一定会喊你一起的。”
弟弟点点头:“那我们大概什么时候可以下车?”他肯定地说:“明天就到了。”
我转过头,泪流满面。这路真长,火车一坐就是6年,也许,还要坐很多年……
——(作者 魏岚)
1.有人认为将题目改为“那车一开,就是6年”更贴切,简要谈谈你的看法。
答:
2.文章重点描写了哥哥担心弟弟醒来,着急赶回医院的情形。请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动作
描写,依次填写在横线上。
惊呼—→ —→脱衣服—→ —→向对岸游去—→
3.文中两次写到“弟弟”和“哥哥”的对话,试分析第二次对话描写的作用。
答:
4.对本文分析鉴赏有误的一项是( )
A.本文采用第三人称进行叙述,线索明晰,情节简单。
B.本文运用了对话、动作等描写方法,人物形象生动感人。
C.文中的“哥哥”非常善良,富有责任感,令人油然而生敬意。
D.本文通过刻画“哥哥”这个人物,赞美了不离不弃的浓浓亲情,歌颂了真诚、善良等美好品德。
1.示例:①原标题好,因为对弟弟的照顾并未完结,强调这种责任的持久性,突出了哥哥对弟弟的手足深情和高度的责任感。②改后的题好,突出了哥哥6年如一日付出的艰辛,强调“不容易”,难能可贵。
2.飞快地往回跑(或“跑”,或“扯开喉咙喊”)跳进河里(或“跳”)一边穿衣服一边向医院跑去(或“跑”)
3.内容上表现出哥哥对弟弟的悉心呵护,不离不弃,突出人物品质,使文章主题更鲜明;结构上与前文第一次对话相呼应(或前后照应)。
4.A(第一人称,“我”是“哥哥”行为的叙述者、见证人)
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
段思平
①“喂,去校门口帮我拿个快递”“我不在学校啊”“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最近,漫画《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突然就火爆朋友圈,比如“乘坐在友谊之船的两个好朋友,如果有一方变瘦,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甚至发展为流行语。还有各种版本风靡,比如“媒体狗”版就戳中许多人内心。
②《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这组漫画的走红,离不开网络自嘲文化勃兴这个文化背景,网民们习惯用戏谑自嘲的方式解构现实、诠释生活。但夸张、无厘头的表达方式只是这个流行语的外壳,真正引起网友情感共鸣的是深层次的现实原因——一方面我们渴望交到真正的朋友,另一方面生活中纯真友谊又十分稀缺。
③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其实正是我们很多人面对的无奈现实。社交工具花样翻新,让我们交朋友似乎变得更容易了,但由此带来的负面效应是,我们容易沉溺于交新朋友,却忽视了维系老朋友。有些人可能每天参加各种饭局、派对,电话簿里存了几百上千个号码,自我陶醉于“朋友很多”的假象中,但是真正遇到困难、面临心结时,却找不到一个可以倾诉的人。
④同时,现代人的感情变得越来越感性细腻,也容易猜忌多疑。“不帮拿快递”只是友谊翻船的表面原因,真实的原因很可能是“明明可以帮拿快递,却骗朋友说不在学校”。这表面上的确是一件小事,却容易给友谊制造隔阂与裂痕;友谊出现危机之后,很多人又不愿意承认错误,而是以交新朋友、参加新活动为逃避手段,长此以往,交心的朋友自然越来越少。
⑤说到底,我们习惯了以自我为中心,想象着朋友就是那个在我困难时可以为我两肋插刀的人,但却不愿意付出足够的时间与精力去尊重和理解别人;我们既渴望收获友情,又可能因为一些现实的功利算计做“不够朋友”的事情,这正是我们越来越难以交到真朋友的原因。“友谊的小船”让我们再一次审视自己、审视友谊,它用夸张的手法启示我们,人与人之间要多一些真诚与互助,少一些猜忌与算计,惟其如此,友谊的小船才能长长久久。
(有删改)
1.简要分析《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在网络火爆的原因。
2.品析题目“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的表达效果。
3.请为选文第③段补充一则事实论据或道理论据。
4.选文的主旨是什么?谈谈你是如何看待友谊的?
1.一方面方面我们渴望交到真正的朋友,另一方面生活中纯真友谊又十分稀缺。
2.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友谊”比作“小船,”“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生动形象诙谐地表现了友谊的脆弱。用“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为题,吸引读者阅读兴趣,同时是全文论述的中心。
3略
4.主旨:“友谊的小船”让我们再一次审视自己、审视友谊,它用夸张的手法启示我们,人与人之间要多一些真诚与互助,少一些猜忌与算计,惟其如此,友谊的小船才能长长久久。
把摩托车穿在身上
还记得科幻影片《蜘蛛侠》里的那个“章鱼博士”吗?他依靠模仿章鱼的机械在各种表面快速前进。最近,美国一位大学生设计出了类似“章鱼博士”身上穿的机器,那是一种可以穿在身上的电动摩托车。该车的最大特色是具有模仿人体背部结构的车身,可让司机控制摩托车就像控制自己的身体一样,随心所欲地行驶。
美国加州帕萨德纳设计学院的学生杰克·罗尼亚克觉得现在马路上奔跑的那些摩托车都太普通了,因此,他查阅了大量的资料,结合了变形金刚机器人、可穿戴的机器人、三轮摩托车等机器的特点,设计出了这款外形奇特、功能也不错的可穿戴式摩托车。我们都曾经梦想像哪吒那样,脚蹬快速行驶的风火轮,想去哪儿就去哪儿。可穿戴的摩托车就有些像风火轮了,只是它还不能让用户腾空飞起来。开着这样奇特的摩托车上街,即使别人不认为你是外星人,也可能认为你是机器人。
哪吒的风火轮的好处是用自己的身体来控制行驶方向和速度,可穿戴摩托也有这样的好处,它的这种功能来源于模仿人体背部的车身设计。该车的车身由36块用压缩空气推动的人造肌肉组成,另外还有7块人造脊椎骨。当司机将这个车身穿在自己身上时,自己的身体怎么运动,车身就怎么运动。也就是说,你自己的身体向哪儿转,车子也向哪儿转,基本上可以做到人车一体,就如同摩托车长在你身上一样。因此,开这种可穿戴式摩托车不需要太多的技巧,也不大容易出现安全事故。万一发生了车祸,背部穿戴的有弹性的车身也可以起缓冲作用,减轻车祸时碰撞产生的伤害。可穿戴式摩托车的加速减速也可以完全由身体控制,你向下趴时,摩托车就开始加速;向上站立时,摩托车就减速;当身体完全站直后,摩托车就停了下来。当然,为了安全,该车也设置有刹车。
可穿戴摩托车设计为三脚架的结构,稳定性很好,静止站立时不会倾倒。和一般的三轮车有所不同的是,它的两个动力轮在前面,单独的非动力轮在后面。骑行该车时,双脚蹬在后轮上,双手握住握把,身体则由车身以悬挂的方式来支撑,这样可让骑行者在俯卧行驶的过程中不会感到累。该车是环保的电动车,比普通电动车方便快捷,充电15分钟就可以行驶1小时,最高时速可达120千米。它的加速功能也很好,从0加速到每小时100千米只需要3秒钟。除了由人体控制车身运动方向外,可穿戴摩托车还有2个线性驱动器。
杰克·罗尼亚克非常喜欢自己的设计,他有时会骑着自己的爱车到大街上去兜风,陶醉于别人的异样目光中。他说:“现在,让我们来想象一下,如果满大街都是这种摩托车在行驶,或许我们会认为自己到了科幻世界中。”
(有删改)
1.阅读全文,说说杰克·罗尼亚克设计的可穿戴摩托车有什么特征?
2.下列选项中,对文章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可穿戴摩托模仿人体背部的车身设计,司机将这个车身穿在自己身上时,自己的身体向哪儿转,车子也向哪儿转,可以做到人车一体。
B.选文画线句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意在说明可穿戴摩托车的便捷。
C.选文画线句子中的“最高”表示程度,强调可穿戴摩托车的速度之快,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D.选文以“可穿戴摩托”为说明对象,运用了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等说明方法。
3.“把摩托车穿在身上”,多么奇妙啊。其实许多方便有趣的发明,都是由大胆的想象、努力的实践得到的。请简要写出你脑中曾经萌发的使生活更便捷的一种奇妙发明构想。
1.具有模仿人体背部结构的车身,可让司机控制摩托车就像控制自己的身体一样,随心所欲地行驶。
2A
3.略
美丽心情 微笑人生
百货店里,有个穷苦的妇人,带着一个约莫4岁的男孩在转圈子。走到一架快照摄影机旁时,孩子拉着妈妈的手说:“妈妈,让我照一张相吧。”妈妈弯下腰,把孩子额前头发扰在一旁,很慈祥的说:“不要照了,你的衣服太旧了。”孩子沉默了片刻,抬起头来说:“可是,妈妈,我仍会面带微笑的。”每想起这则故事,就会被那个小男孩所感动。
如果你在生活的摄像机前也像那个贫穷的小男孩一样,穿着破烂的衣服,一无所有,你能坦然而从容地微笑吗?
我想起大学期间认识的一位旧书摊主,因自己生***书,除去书店买新书,更多地去买旧书、经济又实惠。摊主是位50开外的中年男人,头发已有点白了,虽然他看上去满脸疲倦,但他脸上却始终挂着一种温暖而平和的微笑。他的生意也不都是很好,但他脸上的微笑从没因此收敛片刻,依然笑对着每一位从他书摊前经过的人,犹如一道令人心动的风景。
时间长了,我便与他混得很熟。后来从他口中得知,他原来在这座城市里一家有名的企业上班,不巧的是他下岗了,更不幸的是妻子又遭车祸,至今仍躺在床上,本是小康的生活已跌入贫困的深渊。再加上一个读高三的女儿也正是花钱的时候。没办法,只好出来弄点旧书卖,成本不高,周期短,能赚多少算多少,只求能把这个家支撑下去。他还讲了自己生活中其它一些颇使人心优的事。令我吃惊的是,当他讲述那些常人也计无法承受的不幸时,脸上仍带着淡淡的笑容。
一天在他摊位上翻阅旧书时,突然下起雨来。他对我说:“小伙子,能不能帮我把书收起来?”我爽快地答应了。随后,我心里一动,萌发了去他家看看的念头,便对他说了自己的想法,他微笑着说:“欢迎,欢迎。”
他家很狭窄,他说他本来有套宽敲的住房,但为了妻子的医药费而换给了别人。刚一进门,我就被他妻子的一张笑脸所感动。她坐在沙发上,从她身上可以看出受伤的痕迹。他妻子的微笑正如他示人的微笑一样温暖而平和。从这张笑脸上根本长不到那种重伤在身、贫困交加的人所表现出来的厌世、焦躁、淡漠与敌视的神情。那张脸虽清瘦苍白,但洋溢出微笑却如花般灿烂、鲜丽,使整个房间弥漫着一种醉人的温馨。 他们好像完全不顾忌我这个外人在旁,他坐在他妻子身旁,微笑着问她好点没有,她妻子也微笑着抚摸着他脸,问他累不累。那情景让人羡慕而感动。此时,她的女儿放学回来了,她身上散发着一种青春活力,脸上的微笑一如她的父母。我在那份温暖和美丽的微笑中还读出一种自强与希望。
我明白他们一家人为什么在接踵而至的不幸中,仍能示人以如花般的微笑,更深深感受到那种蕴含在微笑后面坚实的、无可比拟的力量——那是一种对生活巨大的热忱和信心,一种高格调的真诚与豁达,一种直面人生的成熟与智慧。我想,这才是支撑起一个幸福家庭的基石啊。只有具备了这种淡然如云的微笑如花的人生态度,那么,任何困境和不幸都能被锤炼成通向平安幸福的阶梯。
(有删改)
1.整体感知
(1)根据文章内容在下面天上表示本文发展线索情节
小男孩的微笑→__________→中年男人的家境→____________
(2)结合文章题目,说说本文的主旨是什么?
2.品析探究
(1)阅读文中的画线句,说说“我” 为什么能从温暖的微笑中读出自强与希望呢?
(2)说说文章在开头写小男孩故事的作用。
(3)从文中小男孩和中年人一家对待生活的态度上,你获得了哪些启示?请结合实际谈谈。
3.名著知晓
读完本文,不禁想起了那句“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于每个人只有一次。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在他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这段话就是出自作家 的《 》 ,这部作品的主人公_____________也是一个微笑面对人生的人
1(1)中年男人的微笑 微笑人生的原因
(2)文章通过两个故事说明了只有具备了美丽的心情和淡然如云、微笑如花的人生态度,任何困境和不幸都能被锤炼成通向平安幸福的阶梯.
2.(1) 从中年男子及他的妻子、女儿如花般的微笑中,“我”感受到他们自强不息的生活态度,感受到了他们对未来生活的美好希望.
(2)吸引读者阅读兴趣,引出下文,为下文埋伏笔。同时文章主要是表现一种微笑面对生活的人生态度,两个故事都符合主旨,一略一祥,相互配合,使文章内容丰富,更好地突出了主题.
(3)面对人生中的困难和不幸,我们要像文章中那个小男孩和中年人一样,以宽广的胸怀、热忱的态度,笑对困难、笑对人生。其实,我们对待学习也是如此。(言之有理即可)
3.尼古拉 奥斯特罗夫斯基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保尔 柯察金
阅读文段,完成文后题目
对于广大的关东原野,我心里怀着炽痛的热爱。当我回想起儿时的往事的时候,我想起那参天碧绿的白桦林,标直漂亮的白桦树在原野上呻吟;我看见奔流似的马群,深夜嗥鸣的蒙古狗,我听见皮鞭滚落在山涧里的脆响;我想起红布似的高粱,金黄的豆粒,黑色的土地,红玉的脸庞,黑玉的眼睛,斑斓的山雕,奔驰的鹿群,带着松香气味的煤块,带着赤色的足金;我想起幽远的车铃,晴天里马儿戴着串铃在liū直的大道上跑着,狐仙姑深夜的谰语,原野上怪dàn的狂风;我想起 , ……这时我听到故乡在召唤我,故乡有一种声音在召唤着我。
(节选自端木蕻良《土地的誓言》,有删改)
(1)根据文中读音,在田字格里正确、规范地写出这两个汉字。
(2)“幽怨”中的“幽”字共 画,“幽”字的第八画是 。
(3)给文中加点的字注音。
(4)根据文意,仿照前两句的句式,在横线处续写一句。
(1)溜 诞 (2) 9画 竖折/竖弯 (3)chì háo (4)略
有趣的种子旅行
①一株植物少则有几十颗种子,多则有几十万颗种子。如果它们都只停留在原地,挤成一堆,很难想象能怎么生活下去;如果发生自然灾害,如干旱、洪涝、火灾等等,集中在一块儿就更有灭绝的危险。因此,种子必须以各种方式进行迁移。这也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②自然界中植物多种多样,种子旅行的方式也各有千秋。
③像大豆、绿豆、油菜、芝麻等植物的种子,有一种“弹射”的本领,果实成熟后包藏种子的果荚会突然扭曲、炸裂,将种子弹射到几十厘米甚至几米之外。根据现在掌握的资料,植物界中的弹射“冠军”,可能是一种生长在美洲的木犀草,射程可达14米之远。
④在非洲北部和欧洲南部,有一种有趣的植物叫喷瓜,它的果实成熟时,那些包藏种子的浆汁,就像气球中的空气那样,对果皮产生强大的压力,只要轻轻一碰,果实的粘液和种子就一起喷发出来,可射6米之远,所以当地人称它为“铁炮瓜”。
⑤但是这些种子的旅行路程,在整个自然界中只是低水平的。很多植物的种子,能以各种特有的办法,旅行到几千米、几十千米之远,有的甚至还能进行“环球漫游”呢!
⑥19世纪中叶,航行在大西洋上的一艘双桅帆船,遇到一场大风暴,船在风浪中颠簸漂流,好不容易才来到一个平静的海湾。水手们上岸,挖掘沙石来压舱,意外地发现一个黑色的沥青圆球,但拿在手上却感到很轻。打开一看,原来是一个椰子壳,里面藏着一张羊皮纸,上面写着古文。后来,经专家鉴定,这是当年哥伦布写的一封信……那么,这个奇迹是怎么发生的呢?
⑦原来,人们早就发现椰子的果实外壳坚硬不透水,中间是蓬松的纤维层,充满了空气,很轻,很适宜在海水中随波漂流,作长途旅行。一旦被海浪冲到沙滩上,就可以发芽、生长。由于椰子以这种方式传播后代,所以我们见到的椰子树,除了人工栽培的之外,几乎都长在海滩边上。
⑧在水中旅行的种子还有很多。比如荷花,它的果实莲蓬像一艘小船,轻浮在水面上, 四处漂流,把种子带到远方。待莲蓬腐烂了,种子也就沉到了水底。第二年春天,一株新的荷花又成长起来了。
⑨还有睡莲,它的海绵质的浆果结构十分奇特,浆果里面装有好多种子,每粒种子外面包有一个充满空气的囊,就像套着个救生圈,在长途漂流中,囊中的空气慢慢消失,种子就沉到了水底。
⑩种子的有趣旅行,演绎了生命的伟大与神奇,令人赞叹。
1.用自己的话说说种子迁移的原因。
2.文中第 段起总说作用,第⑤段在文章结构上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
3.下列选项中,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A.第③段主要运用了举例子、列数字的方法说明了种子的“弹射”旅行方式。
B.荷花、睡莲的种子的旅行方式与大豆、绿豆等的不一样。
C.我们见到的椰子树,除了人工栽培的之外,其余的都长在海滩边上。
D.题目中“旅行”一词的含义是迁移、传播。
4.请用简洁的语言介绍一种本地常见植物种子的自然旅行方式 (20字以内,文中出现过的方式除外)。
1.留在原地无法全部生存 发生灾害容易灭绝/避免自然灾害
2.② 承上启下/过渡
3. C
4.蒲公英/柳絮/杨花:利用风力到处飘洒;苍耳/附着在其他生物的身上带到远方。
半岛小夜曲
①春三月的迎春花谢了,五月底的野蔷薇也谢了,转眼间小扇子一般的夜合欢也开得粉艳艳的,张扬不羁。夏天慌慌张张的,就那样不期而至。
②三面环海的半岛城市,即使是仲夏,也不会热得让人发狂。
③走在街上,凉风习习,霓虹闪烁。街中心的广场上,一位年纪略长的大叔,正在优雅地吹着萨克斯,他深情、专注,极力用肢体语言诠释着音乐的内涵。他沉浸在自己的曲调中,那份忘我,那份投入,让人情不自禁地进入音乐的氛围中。侧耳细听,那首优美的萨克斯曲,居然是蔡琴那首经典的《绿岛小夜曲》:这绿岛像一只船,在月夜里摇啊摇……让我的歌声随那微风,吹开了你的窗帘,让我的衷情随那流水,不断地向你倾诉……
④有人开始驻足围观,优美的萨克斯曲,自然会招来许多喜欢广场舞的人们,他们随着乐曲翩翩起舞。星星在遥远的空中眨着眼睛,和煦的晚风轻轻地掠过,滑过肌肤,有微微的凉意,一切都是那么闲适、自然。
⑤萨克斯的曲调优美,低沉,舒缓,伴随着清凉的海风,时断时续地飘过来,像一个低沉的声音在耳畔轻轻诉说着什么,使人清爽;又像一声声柔软而熨帖的话语,轻轻地抚摸着我的心,给人以力量。我一直以来因生活的忙忙碌碌、平淡无奇而堆积起来的焦躁情绪伴着这乐曲,渐渐随海风而去。
⑥这里不是绿岛,不是台湾岛,这里只是渤海与黄海交汇处一个美丽而舒适的半岛城市。仲夏的夜晚,人们休闲消夏,喝啤酒,吃西瓜,侃大山,过着闲适的夏夜生活。
⑦在霓虹灯下,沿着街道一路走来,有小情侣在花影里喁喁私语,仿佛要说尽一生的情话。有老夫老妻在马路上就着月光灯影遛弯儿,虽不曾手牵着手,但中间相隔一尺的距离,是一生修行而来的默契。谁家的孩子,举着烤鱿鱼,眉飞色舞地在小伙伴眼前晃两下,忽然又撒着欢儿地跑了,引来一路追逐嬉戏和欢声笑语。谁家的男人在小吃摊前,穿着拖鞋,光着脚丫,满嘴跑火车,说中东局势,侃钓鱼岛问题,一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神气模样。也有老婆婆拿着小板凳,摇着蒲扇,在街口和左邻右舍闲聊,兴致来了,也会给孩子们出几个谜语猜猜。也有老爷爷,拿着烟袋,兴致勃勃地讲上几段《水浒传》《聊斋》或者《三侠五义》什么的。谁家的女人,在这夜的暗影里,扯着嗓子,悠长地喊,那个谁,回家睡觉了,明天还上不上学了?这活生生的生活画卷如一轴烟火图,只让人觉得现世安稳、岁月静美。
⑧市井生活,鸡零狗碎,琐碎繁杂,在这夏夜里都渐渐地悄然隐去,陪伴我的是夜色朦胧,晚风轻拂,蛐蛐低唱,花影婆娑。一颗心宁静恬美,不再焦躁,不再郁闷,只感到这仲夏夜的生活如同那首《绿岛小夜曲》,让奔波劳碌的生活有了诗意。
⑨趿拉着鞋,在路灯下,慢慢地走,忘记了想要去哪里,忘记了曾经的心绪。这仲夏夜的生活,正如一首优美的半岛小夜曲,迷人而沉醉,美得让人不忍心睡去……
(文/积雪草,有改动)
1.整体感知:
时间 | 地点 | 场景 | “我”的心境变化 |
① | ② | 一位大叔吹萨克斯,有人围观,有人随乐起舞。 | 焦躁→④→⑤ |
街道上 | ③ |
2.品味赏析文中第⑦段画横线句子。
3. 本文以“半岛小夜曲”为题,有什么好处?
4.《水浒传》也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小说,请你完成下面的填空。
林冲和武松,同是《水浒传》中浓墨重彩刻画之人,都武艺高强,有勇有谋,但林冲曾是 ① ,有一定的社会地位,一直安分守己,循规蹈矩,最后是万般无奈、忍无可忍的情况下才被逼上梁山的,是上层人物被迫__的典型;而武松是个下层侠义之士,崇尚的是忠义,有仇必报,有恩必报。因此,从为兄报仇开始,武松 ② ,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 ③ ,一步步走向__的道路,他是下层英雄好汉中最富有血性和传奇色彩的人物。
1.①仲夏夜 ②街中心广场 ③人们休闲消遣/市井生活 ④宁静⑤沉醉
2.用了神态、动作描写, “举”“眉飞色舞”“晃”等词语,生动形象地表现出孩子的得意和喜悦,写出了作者从平凡市井生活中感受到的美。
3.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把“半岛仲夏夜的生活”比作一首“小夜曲”,既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又有诗情画意,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4.①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②斗杀西门庆③除恶蜈蚣岭
假如空气中没有尘埃
①尘埃就是漂浮在空气中的尘土。这小小的幽灵栖身在大气中,凭借着空气的浮力,悄然飘来,又无声地离去。它来也匆匆,无孔不入……
②尘埃的产生,主要来源于人类的活动、地壳的自然风化和宇宙间各种天体的运动等等。
③目前,全球的降尘量每年已在千万吨以上。在中国,仅北京、上海、天津等地,每月每平方公里的降尘量就在100吨以上。
④尘埃污染了空气,也给人类带来了麻烦,许多细菌、病毒和虫卵,就是靠着它到处旅游,到处传播疾病。工业粉尘还能使人患上各种难治的疾病。医院的手术室里,需要无菌操作。尘埃的存在,往往会带来意外。面粉厂里过多的粉尘,又有引起爆炸的可能……尘埃让人讨厌,但是,没有尘埃好不好呢?没有尘埃也不好。
⑤——没有尘埃,太阳射过来的光就得不到反射、散射或折射,地球上就会漆黑一团。由于空气中混有大量尘埃,当太阳辐射在大气中遇到空气分子或微粒尘埃时,太阳辐射的一部分能量便以这些质点为中心,向四面八方散射开来,散射可以改变太阳辐射的方向,使天空明亮起来。
⑥——没有尘埃,地球表面将会热得不得了。温度太高,不但人类无法忍受,就是地球上其他生物,也都会被“烤干”。有了尘埃,就使得近地面的低空多了一层保护膜。因为尘埃和水气的结合可以变成云滴。成片的云滴就组成了厚厚的云层。云层具有“反光镜”的作用,可以将照在其上的一部分太阳辐射反射回宇宙空间,从而有效地削弱了太阳的威势。同时,尘埃还可以吸收一部分辐射热,这样就使地面升温不至于过高,也不至于急剧下降。
⑦——没有尘埃,天上的云也很难形成。因为云是悬浮在空中的水滴和水晶组成。没有尘埃,水汽就无法凝结。尘埃是吸湿性微粒,可作凝结核,使周围的水汽在它上面凝结,与云雨的形成直接相关。
⑧实验证明:在没有凝结核(尘埃)的的情况下,空气中的水汽要凝结是很困难的。即使空气达到了饱和状态(相对温度达300%—400%),也还是难以凝结。但只要加上一些吸湿性的微粒(如烟灰、灰土等),水汽便会立即凝结。这些微粒能将水汽吸附在自己的表面上,形成水滴的胚胎,故被称为“凝结核”。微粒的半径一般在107微米。微粒愈大,对水汽分子的吸附作用愈强,水汽分子愈容易在它的表面上聚集。工业区和大城市上空之所以多雾,就是因为城市空气中尘埃较多的缘故。没有尘埃不但成不了云层,下不了雨,而且也产生不了雷电。这样,自然界的一切就将走向今天的反面。
⑨——没有尘埃,宇宙中的许多有害射线都将会毫无阻挡地进入地球表面,并对人类产生致命的威胁……
⑩尘埃,令人讨厌,但又离不开它。因此空气中不能没有尘埃。
1、请用简洁的话言概括选文说明的主要内容。
2、选文是按怎样的顺序加以说明的?
3、选文第②段中加点的词“主要”能否去掉?为什么?
4、选文第⑧段画线的句子在表达上有何作用?
5、人们离不开尘埃,但尘埃也并非越多越好。你认为怎样才能使尘埃的危害减少,使它更好地服务于人类?
1、空气中不能没有尘埃。
2、逻辑。
3、不能。“主要”表限制,说明人类活动、地壳的自然风化和宇宙间各种无体的运动等是尘埃的重要来源渠道,语言准确。
4、打比方。形象说明空气中的微粒使水滴形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5、如:增加植被、保护森林、防止水土流失等。
心中的自留地
①自留地,顾名思义,给自己留下的一片土地。在人民公社的时代,除了生产队公共的土地之外,也给每一户社员留下一小片的土地,叫“自留地”。
②我们家的自留地就在我们家附近,原本是别人的一片宅基地,那家人家宅基地面积超了,动地的时候,这片宅基地就属于我们了。我们暂时不盖房子,也没钱盖房子,也不需要盖房子,我们小兄弟三个,离成家还远着呢。不盖房子,这片土地不能种庄稼,牛转不过身来,只能种菜。于是这片自留地就成了我们家的菜园。
③菜园是要有园子的,园子是用篱笆围的,篱笆是用秫秸扎成的,留有门,一开一关,像我们一般人家的院子。筑篱笆主要是为了防止鸡进入,那时人饥饿,鸡比人还饥饿,鸡一饥饿就钻到菜地里,专啄菜芯,把个菜芯啄得秃秃的,这便让主人挨骂——“谁家的鸡爹鸡老爷,跑到我们家菜地里,叨你娘的什么芯子吗?”实际上主人也够冤的,人能管住,能管住鸡吗?鸡还好说,最可怕的是羊了,有时候园门稍有放松,羊就钻了进去,像个强盗,把好端端的一片菜给洗劫一空。菜就像菜农的孩子,是看着它如何孕育、发芽、生长的,现在被羊啃成那个样子,确实够心疼的,怪不得种菜的妇女往地上一瘫,双手扑地,“谁家的羊爹羊老爷,不管好,吃俺的菜,吃你娘的什么芯子吗?”
④我是我们家菜园的主人。那时候我只有十一二岁,就成了道道地地的菜农。冬天,所有的菜已经收获完了,留下干枯的茎和藤,我就用镰刀把它们全割了当柴烧去。菜地上覆了一层霜。我拿起刨锸把菜地刨了一遍,刨出一片崭新的土地,它翻过身来向蓝天做着深呼吸。这时候的土地是醒着的,一场冬雪来它就眠着,眠了一个冬天,养足了墒气,等来年春天孕育新的蔬菜生长。
⑤春天,我把土弄碎了,碎得像面粉一样。我辟出了菜畦。我把一粒粒菜籽洒向土里,然后又耙匀了。这是一层新土,我在上面盖了一层草毡。菜籽在土里浸泡着,先形成胚胎,再发出芽来,然后就长出苗来,草毡一掀开,就葱郁一片了。菜苗一天天叶子变大,在长高长壮,间了苗之后更加青绿,叶子仿佛变成黑的了。我从井里挑了水洒向菜畦,一瓢一瓢,唰唰,每一株菜都神清气爽起来。它们高兴,我也跟着高兴。我拔了一捆回家让母亲做菜去,吃着自己劳动得来的果实,充满着自豪与得意。
⑥经营菜地就如同经营着一件作品。我每天早上把稀释的尿肥撒向蔬菜,蔬菜得了营养更加肥壮青翠。甚至我的一泡屎都不舍得拉进别人的田里。大便做成的肥料叫大粪,其中含有大量的氮元素,是最好的底肥。我把它掩在蔬菜的根部,是蔬菜生长的最大动力。
⑦至今我无法回想起在这里我种下的蔬菜的确切品种。我种下的蔬菜大概有十几种之多吧,有豆角、梅豆、辣椒、茄子、青菜、芫荽、萝卜、白菜、菠菜、南瓜、北瓜、丝瓜等。我知道什么季节该种什么菜。我知道“头伏萝卜二伏菜”的口诀。我甚至知道什么菜好发芽,什么菜不好发芽,比如芫荽和菠菜,是最难发芽的了,包了一层硬硬的壳,种下十几天,扒开土一看,还是原样。但不管怎样,我都精心地经营着我们的这片自留地,看着豆角、梅豆、丝瓜顺着篱笆爬,甚至爬到高高的树上,看着我种下的架南瓜(架南瓜一般是要架起来长的,但不架也照样长)像小狗一样地满地蜷着,八月十五的时候全村人都摘了我的南瓜炸丸子去,我就异常地开心,心理获得最大的满足。
⑧烈日炎炎,南瓜和向日葵的叶子沮丧地耷拉着,我挑了两只小桶去井里打水。小桶漏出的水在土路上划出鲜明的曲线,打在土上冒出烟来。我把桶中的水浇向南瓜和向日葵的根部,它们立时就会精神起来,在黄昏的风中摇曳歌唱起来。我光着上身,顶着烈日,皮肤被灼得生疼,像被鞭子抽过一样,又油又黑,像被桐油涂过一样。我的每一滴汗在地上都能砸出一个坑来。这个时候,我明白我的血液已经和蔬菜融在一起了。
⑨这就是我的自留地。我耐心地经营它,像梳理着心爱的鸟的羽毛。它在我心中留存了几十年,成为我遥远的儿时的记忆。自那之后,我就没有了这样的自留地。这些年我穿行在城市里,忙东忙西,丢失了自己的脚步。我想我到底是在为什么而忙呢?我究竟是谁?我从哪里来,将到哪里去?没有谁给我提供准确的答案。我就在想,我如果能够留给自己一片自留地,好好经营我的一方田园,一片天地,筑起我的篱笆,开垦我的菜畦,种植我的四季蔬菜,该有多好?
1.作者回忆小时候对自留地的经营,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作者在自留地里都做了哪些工作
2 作者将对自留地的经营用两个比喻句写了出来,请找出抄写在下面,并分析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3. “我拔了一捆回家让母亲做菜去,吃着自己劳动得来的果实,充满着自豪与得意。”“八月十五的时候全村人都摘了我的南瓜炸丸子去,我就异常地开心,心理获得最大的满足。”这两处语句在刻画人物上使用了哪种描写方法?又怎样的作用?
4. “我拿起刨锸把菜地刨了一遍,刨出一片崭新的土地,它翻过身来向蓝天做着深呼吸。这时候的土地是醒着的,一场冬雪来它就眠着,眠了一个冬天,养足了墒气,等来年春天孕育新的蔬菜生长。”请从修辞手法、词语使用等角度入手分析此句话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5 你是如何理解第⑧段划线句的含意的?
6“自那之后,我就没有了这样的自留地。”“我就在想,我如果能够留给自己一片自留地,好好经营我的一方田园,一片天地,筑起我的篱笆,开垦我的菜畦,种植我的四季蔬菜,该有多好?”这两句中的“自留地”分别指什么?
7 “我光着上身,顶着烈日,皮肤被灼得生疼,像被鞭子抽过一样,又油又黑,像被桐油涂过一样。”此处可见经营菜园子要付出许多辛苦,结合最后一段分析,为什么作者还无比还念这段经历呢?
1.①解释自留地的含义和由来②点明标题③为下文叙述“我”经营菜地作铺垫。
2.耙地、浇水、施肥、割掉枯茎断藤、播种。
3.“经营菜地就如同经营着一件作品。”“我耐心地经营它,像梳理着心爱的鸟的羽毛。”把菜地比喻成作品和鸟的羽毛,生动亲切地写出了孩子对于菜地的喜爱珍惜,在这块菜地上倾注了一个孩子全部的爱和情感。
4.心理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孩子种菜有收获后的自豪感和成就感,这是他热衷于经营菜园的原因。
5. 这句话抒写了“我”在烈日下为菜地浇水时的感受,表达了“我”对蔬菜发自内心的深沉的热爱之情。
6.第一句“自留地”指当年的那个小菜园子;第二句“自留地”指必灵的栖息地。
7.围绕“成年后虽忙碌但是总感到虚无没有目标和方向。少年时代的这段经历虽然辛苦劳累但是充实,心理有满足感,成就感”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