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大同》中的一段文字,并回答下列小题: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解释这段文字中加点括号的含义。
矜:
独:
分:
货:

下列句子中,“于”字引进比较对象,可译作“比”或“胜过”的是()。

A:祸莫大于杀已降。 B: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C:某则以谓受命于人主。 D:为人廉,谨于文法。

给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字注音并作解释。

1、选贤与能

2、男有分,女有归

3、货恶其弃于地也

4、陶后鲜有闻

1、与,通“举”,读jǔ,选拔。2、分,读 fèn,职分、职业。3、恶,读 wù,憎恶。4、鲜,读 xiǎn,少。

给下列的加点字注音。

选贤与能( ) 讲信修睦( ) 矜、寡、孤、独、废疾者( )

男有分( ) 货恶其弃于地也( )

jǔ mù guān fèn wù

文言文加粗字注音和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

A:男有分,女有归(fèn) 同予者何人(我) B:可爱者甚蕃(fán) 盖大苏泛赤壁云(说) C: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已(è) 盗窃乱贼而不作(强盗) D:决眦入归鸟(zì)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做)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5.解释句中加点的字。(4分)

选贤能( ) ②盗窃乱贼而不( )

③男有( ) ④货其弃于地也( )

6.揣摩句子特征,翻译句子。(4分)

①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②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

7.“大道之行的基本特征有哪些?(3分)

8.“大同”社会跟陶渊明描绘的世外桃源有没有相似的地方?请举例说明。(2分)

5①通“举”,选拔 ②兴起③职业,操守 ④憎恶

6.①对于财货,人们憎恨把它扔在地上的行为,却不一定要自己私藏。

 ②使老年人晚年得到终养,壮年人有用武之地,幼童得到抚育 

7.有三条基本特征:

 8.有。《桃花源记》其实就是“大同”社会生活的艺术再现。如“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就体现出文中的“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

阅读文言文《大道之行也》,完成10—13题。(10分)

大道之行也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贷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10.解释下列加点的词。(2分)

①选贤能 ( )②故人不独其亲( )

③男有,女有归( )④货其弃于地也( )

11.翻译下列文言语句。(2分)

①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②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

12.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文中所描述的“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3分)

13.“选贤与能”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在步入二十一世纪的今天,“选贤与能”尤为重要。请就“选贤与能”谈谈你的理解。(3分)

10.①通“举” ② 以……为亲   ③职分,这里指职业、职守。 ④ 憎恶  11.①对于财货,人们憎恨把它扔在地上的行为,却不一定要自己私藏。②因此奸邪之谋不会发生,盗窃、__和害人的事情不发生。  12.选贤任能,讲信修睦,人人都能受到社会关爱,人尽其力,物尽其用。  13.只要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翻译下列句子。

(1)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2)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3)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4)盗窃乱贼而不作。

 (1)大道通行的时代,天下为天下人所共有,选举拥戴品质好能力强的人担任领导,讲究信实,培养和睦的气氛。(2)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而无父的人、老而无子的人、残疾人都能够受到供养。(3)对于财货,人们憎恨把它扔在地上的行为,却不一定要自己私藏。(4)盗窃、__和害人的事情不发生。

解释词类活用的主语

(1)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 ) (2)故人不独亲其亲( )

(3)货恶其弃于地也( ) (4)力恶不出于身也( )

(5)盗窃乱贼而不作( )

(1)形作名,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 (2)形作名,以……为亲,把……当作亲人(看待) (3)名作状,对于钱财 (4)名作状,贡献力量、竭尽全力 (5)名作动,害人

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菊之爱,陶后鲜有闻(鲜:少,稀少) B:其两膝相比者(比:靠近,挨着) C:货恶其弃于地(恶:憎恶) D:香远益清,亭亭净植(益:好处)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