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入夜,山中万籁俱寂。借宿寺旁客房,如枕泉而眠。深夜听泉,别有一番滋味。泉声浸着月光,听来格外清晰。白日里浑然一片的泉鸣,此时却能分出许多层次:那柔曼如提琴者,是草丛中淌过的小溪;那清脆如弹拨者,是石缝间漏下的滴泉;那厚重如倍司轰响者,应为万道细流汇于空谷;那雄浑如铜管齐鸣者,定是激流直下陡壁,飞瀑落下深潭。至于泉水绕过树根,清流拍打着卵石,则轻重缓急,远近高低,各自发出不同的音响。这万般泉声,被一支看不见的指挥棒编织到一起,汇成一曲奇妙的交响乐。在这泉水的交响之中,仿佛能够听到岁月的流逝,历史的变迁,生命在诞生、成长、繁衍、死亡,新陈代谢的声部,由弱到强,渐渐展开,升腾而成为主旋律。我俯身倾听着,分辨着,心神犹如融于水中,随泉而流,游遍鼎湖;又好像泉水汩汩滤过心田,冲走污垢,留下深情,任我品味,引我遐想。啊,我完全陶醉在泉水的歌唱之中。说什么“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我却道“山不在名,有泉则灵”。孕育生机,滋润万木,泉水就是鼎湖山的灵魂。
②这一夜,只觉泉鸣不绝于耳,不知是梦,是醒?
③梦也罢。醒也罢。我愿清泉永在。我愿清泉常鸣。
9.选文的语言精练形象,往往一个词语就能描绘出景物的神韵,达到一字传神的效果。阅读
下列语句,说说与括号中的词比较,加点的词妙在何处。
(1)泉声浸(伴)着月光,听来格外清晰。
(2)又好像泉水汩汩滤(流)过心田,冲走污垢,留下深情,任我品味,引我遐想。
10.揣摩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说说你对这些句子的理解。
11.作者认为“泉水就是鼎湖山的灵魂”,他为什么会这么说?
12.第②③段是文章的结尾,你觉得这样写多余吗?为什么?
题库:教案备课库
类型:简答题
时间:2020-12-31 00:38:29
免费下载:《鼎湖山听泉习题含答案》Word试卷
①入夜,山中万籁俱寂。借宿寺旁客房,如枕泉而眠。深夜听泉,别有一番滋味。泉声浸着月光,听来格外清晰。白日里浑然一片的泉鸣,此时却能分出许多层次:那柔曼如提琴者,是草丛中淌过的小溪;那清脆如弹拨者,是石缝间漏下的滴泉;那厚重如倍司轰响者,应为万道细流汇于空谷;那雄浑如铜管齐鸣者,定是激流直下陡壁,飞瀑落下深潭。至于泉水绕过树根,清流拍打着卵石,则轻重缓急,远近高低,各自发出不同的音响。这万般泉声,被一支看不见的指挥棒编织到一起,汇成一曲奇妙的交响乐。在这泉水的交响之中,仿佛能够听到岁月的流逝,历史的变迁,生命在诞生、成长、繁衍、死亡,新陈代谢的声部,由弱到强,渐渐展开,升腾而成为主旋律。我俯身倾听着,分辨着,心神犹如融于水中,随泉而流,游遍鼎湖;又好像泉水汩汩滤过心田,冲走污垢,留下深情,任我品味,引我遐想。啊,我完全陶醉在泉水的歌唱之中。说什么“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我却道“山不在名,有泉则灵”。孕育生机,滋润万木,泉水就是鼎湖山的灵魂。
②这一夜,只觉泉鸣不绝于耳,不知是梦,是醒?
③梦也罢。醒也罢。我愿清泉永在。我愿清泉常鸣。
9.选文的语言精练形象,往往一个词语就能描绘出景物的神韵,达到一字传神的效果。阅读
下列语句,说说与括号中的词比较,加点的词妙在何处。
(1)泉声浸(伴)着月光,听来格外清晰。
(2)又好像泉水汩汩滤(流)过心田,冲走污垢,留下深情,任我品味,引我遐想。
10.揣摩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说说你对这些句子的理解。
11.作者认为“泉水就是鼎湖山的灵魂”,他为什么会这么说?
12.第②③段是文章的结尾,你觉得这样写多余吗?为什么?
本题关键词:杨泉一,十味玉泉片,溢泉牌溢泉酒,天泉,水泉,涌泉,泉水,泉州开元寺塔,康泉牌康泉胶囊,十味玉泉胶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