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鹊对齐桓侯望诊一段,前面用“疾”,最后说“桓侯体病”,中的“疾” 和“病”意义不同。

阅读《扁鹊见蔡桓公》,完成12-14小题。

扁鹊见蔡桓公

《韩非子》

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桓侯又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死。

12.解释下列加点字在句中的意思。(2分)

⑴桓侯使人问之

⑵使人扁鹊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4分)

⑴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⑵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14.从全文看,桓侯的固执己见表现在哪两个方面?(2分)

参考答案:

12.⑴特意  ⑵寻找

    评分:共2分。每小题1分。

13.⑴医生喜欢给没病(的人)治病,把(治好病)作为(自己的)功劳。

⑵扁鹊远远地看见桓侯转身就跑。

    评分:共4分。每小题2分。

14.①不接受医生的忠告去治疗  ②不能正确对待自己的疾病

    评分:共2分。每个要点1分。

读《扁鹊见蔡桓公》,完成12—14小题。

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桓侯又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死。

12.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

⑴扁鹊望桓侯而还 走:

⑵使人扁鹊 索: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4分)

⑴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

翻译:

⑵臣是以无请也

翻译:

14.阅读文章,写出扁鹊说的哪些话表明了蔡桓公的病情正日益严重。(2分)

答:

参考答案:

12.(1)跑(或“小步快跑”)(2)寻找

(共2分。每个词语1分)

13.(1)小病在皮肤纹理间,是汤熨(的力量)所能达到的。

(2)我因此就不再请求(给他治病)了。

(共4分。每句2分)

14.“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

(共2分。每句1分)

阅读《扁鹊见蔡桓公》,完成第12—14题。

①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桓侯又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

②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

③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死。

12.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立有 间:

(2)使人扁鹊 索: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4分)

(1)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翻译:

(2)桓侯故使人问之 翻译:

14.结合文章内容,用自己的话概括“桓侯遂死”的原因。(2分)

答:

参考答案:

12.答案:(1)一会儿

(2)寻找

(共2分。共2道小题,每小题1分)

13.答案:(1)医生喜欢给没有病的人治病,把(治好病)作为自己的功劳。

(2)桓侯特意派人去问扁鹊。

(共4分。共2道小题,每小题2分)

14.答案要点:因为桓侯的病已侵入骨髓,医药已无济于事。(直接原因)

还因为桓侯讳疾忌医。(根本原因)

(共2分。每个要点1分)

阅读《扁鹊见蔡桓公》,完成11—13小题。

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桓侯又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死。

1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4分)

①臣是以无请也 是以: ②桓侯故使人问之 故:

③司命之所属 属: ④使人索扁鹊 索: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4分)

①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翻译:

②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翻译:

13.结合文章内容,用自己的话概括“桓侯遂死”的原因。(2分)

答:

11.①因此    ②特意    ③掌管    ④寻找

评分说明:共4分,每空1分。

12.①医生喜欢给没有病的人治病,把(治好病)作为自己的功劳。②扁鹊远远地看到桓侯转身就跑。

评分说明:共4分。2道小题,每小题2分。①“好”、“以为”,两个要点,每处1分。②“还”、“走”,两个要点,每处1分。

13.答案要点:①因为桓侯的病已侵入骨髓,医药已无济于事。(直接原因)②还因为桓侯讳疾忌医。(根本原因)

评分说明:共2分,每个要点1分。

扁鹊见蔡桓公

《韩非子》

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桓侯又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死。

12.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望桓侯而走 还:

(2)使人扁鹊 索: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4分)

(1)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翻译:

(2)臣是以无请也。

翻译:

14.读过此文,写出这则故事的寓意。(2分)

答:

12.(1)回转,转身(2)寻找 每个1分。

13.(1)医生喜欢给没有病的人治病,以此显示自己的本领。(2)我因此不再请求给他治病了。 每句2分,“好”“以为”“是以”“请”漏译一个扣1分。

14.对待自己的缺点错误,决不能讳疾忌医,而应当虚心接受批评,防微杜渐。2分,正反面各1分。

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A:脾性 裨益 奴婢 纵横捭阖 稗官野史 B:恒心 煊赫 渲染 残垣断壁 齐桓晋文 C:长篙 蒿草 缟素 槁木死灰 犒赏三军 D:漪沦 崎岖 罗绮 倚马可待 风光旖旎

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A:脾性 裨益 奴婢 纵横捭阖 稗官野史 B:恒心 煊赫 渲染 残垣断壁 齐桓晋文 C:辑录 修葺 舟楫 开门揖盗 缉拿归案 D:犄角 崎岖 绮丽 倚马可待 风光旖旎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A:通达 陶俑 捅破 勇往直前 风起云涌 B:恒心 盘桓 烜赫 心照不宣 颓垣断壁 C:糯米 儒雅 怯懦 耳濡目染 孺子可教 D:英俊 逡巡 竣工 日月如梭 怙恶不悛

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 __ 。苟无恒心,放辟邪侈, 。 (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因无恒心  /  无不为已。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