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三峡》,完成12--14各题 。

  自三 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2.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略无阙处:

  (2)良多趣味:

  13.用现代 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4分)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翻译:

  (2)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翻译:

  14.请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作者所描写的三峡之水在冬春之时是什么样子的。(4分)

  答:

  12.(1)通“缺”,空缺。(2)实在(2分)

  评分:共2分,每小题1分

  13.(1)即使骑上快马,驾着长风,也不像这样快。(2)声音接连不断,凄凉怪异,空旷的山谷里传来猿叫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4分)

  评分:共4分,每小题2分

  14.江水流急呈白色,深潭碧绿,水波清澈,悬泉和瀑布在山间飞流冲荡。(4分)

  评分:共4分,每个要点1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11题。

①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②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③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④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3分)

A.非亭午夜分

陛下亦宜谋,以咨诹善道

B.王命急宣

稍稍宾客父,以钱币乞

C.春冬之时,素湍绿潭

山不在高,有仙

D.渔者歌曰

将尉醉,广数言欲亡

10.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第①段以生动简练的笔墨描写三峡之山,先写其连绵不断,再写其高耸。

B.文章第②③④段按照夏春冬秋的顺序分别描写了三峡之水在不同季节的特点。

C.文章语言凝练,“清荣峻茂”四字再现了三峡“水清、树茂、山高、草盛”的特点。

D.文章在描绘三峡的景物时,既运用了正面描写的手法,也运用了侧面描写的手法。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⑴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译文:

⑵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译文:

 

9.(3分)C

10.(3分)B(第④段写秋天,并没有写水,只是突出景色的凄异、悲凉。)

11.(4分)⑴中间相距一千二百里,即使骑上飞奔的骏马乘风而行,也不觉得快。

⑵空荡的山谷里传来(猿猴鸣叫)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

 

  阅读《小石潭记》(节选),完成12-14题。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①。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②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③日光下彻④,影布石上,⑤佁然不动;⑥俶尔远逝,往来翕忽,⑦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注:①有教材为。 ②有教材为逗号。 ③有教材为逗号。④有教材为

  ⑤有教材为句号。 ⑥有教材为逗号。 ⑦有教材为句号。

  1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2分)

  ⑴影布石上  ⑵凄神寒骨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语句。(4分)

  ⑴下见小潭,水尤清洌。

  译文:

  ⑵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译文:

  14. 以其境过清中的其境指的具体内容是什么?(用原文回答)(2分)

 

  12.⑴映(或分布、散布、投射等)  ⑵ 使……凄凉(共2分。每个词1分,有错别字不得分)

 

  13.⑴往下走看见一个小水潭,潭水特别清澈  ⑵(小溪)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爬行那样弯曲,(溪水)一段看得见,一段又看不见。(共4分,每句2分。⑴基本意思对且都译对得2分。⑵基本意思对且都译对得2分。)

 

  14.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共2分。每句1分,有错别字所在句不得分,多答扣1分。)

 

  

金山夜戏 张岱①

崇祯二年中秋后一日,余道镇江往兖②。日晡③,至北固,舣④舟江口。月光倒囊入水,江涛吞吐,露气吸之,噀⑤天为白。余大惊喜,移舟过金山寺,已二鼓矣。经龙王堂,入大殿,皆漆静。林下漏月光,疏疏如残雪。余呼小仆携戏具,盛张灯火大殿中,唱韩蕲王⑥金山及长江大战诸剧。锣鼓喧填,一寺人皆起看。有老僧以手背采眼翳,翕然张口,呵欠与笑嚏俱至。徐定睛,视为何许人,以何事何时至,皆不敢问。剧完,将曙,解缆过江。山僧至山脚,目送久之,不知是人是怪是鬼。

选自《陶庵梦忆》

注释:① 作者张岱生活于明清换代之际,崇尚个性自由解放。明亡后不仕,入山著书以终。②兖:兖州,位于山东省。③日晡bū:傍晚时分。④舣yǐ:停船。⑤噀xùn:喷洒。⑥韩蕲王:南宋名将。

9.解释加点字。(4分)

(1)移舟金山寺( ) (2)已二矣 ( )

(3)定睛 ( ) (4)视为何人 ( )

10.下列加点字与“有老僧手背采眼翳”中“以”意思和用法相同的是( )(2分)

A.属予作文记之 B.或钱币乞之

C.不物喜,不以己悲 D.光先帝遗德

11.翻译句子。(4分)

(1)林下漏月光,疏疏如残雪。

(2)剧完,将曙,解缆过江。

12.《湖心亭看雪》中深夜赏雪,本文金山夜戏,说说张岱具有怎样的个性和情趣?(2分)

9.(4分)(1)到  (2)击鼓;打鼓  (3)慢慢  (4)处所(每小题1分,意对即可)

10.(2分) B   

11.(4分)(1)(2分)月光洒进(照射)树林,稀稀落落地,如同残雪一般。(得分点:“漏”,“疏疏”)

(2)(2分)戏演完了,天将要亮了,解开缆绳,划船过江。(每句2分) (得分点:“完”,“ 曙”。)

12.(2分)狂放不羁,洒脱任性,率真自然,随性而为;沉醉于自然风景;(1分)赏玩风景的闲情逸致(1分)。(写出“洒脱不羁” 得1分;“沉醉于自然风景”得1分。意思对即可)

记承天寺夜游(8分)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5.解释下面加点词。(4分)

无与乐者( )⑵怀民亦未( )⑶庭下如积水空明( ) ⑷竹柏影也( )

16.翻译: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2分)

17.“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此处无一“月”字,却无处不见皎洁的月光。试作简要赏析。(2分)

15.(4分)⑴考虑  ⑵睡觉  ⑶清澈透明  ⑷原来是

16.(2分)只不过少有像我们这样的闲人罢了。

17.(2分)此处无一“月”字,却无处不见皎洁的月光。“积水空明”以水喻月,写月光的清澈透明,给人以一池春水的静谧之感,“藻、荇交横”,以藻、荇喻竹柏倒影,具有水草摇曳的动态之荚,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亦真亦幻的美妙境界。

文言文阅读(满分10分)

阅读下面甲、乙两段选文,回答9~14题。

(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选自《岳阳楼记》)

(乙) 初,范文正公(1)贬饶州,朝廷方治朋党(2),士大夫莫敢往别,王质独扶病(3)饯于国门,大臣责之曰:“君乃长者,何自陷朋党?”王质曰:“范公天下贤者,质何敢望之;若得为范公党人,公之赐质厚矣!”闻者为之缩颈。

【注】(1)范文正公:范仲淹谥号文正。(2)朋党:专有名词,古代特指为争权夺利、排斥异己而结合起来的集团。(3)扶病:抱病、带病。

(来源:Z.xx.k.Com)

9. 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2分)

(1)或异二者之________

(2)士大夫敢往别________

10.根据语句意思,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B.然则何、时而乐耶

C.闻者为、之缩颈

11. 翻译选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

(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王质独扶病饯于国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甲文的内容。

13. 甲文表现了范仲淹怎样的品质?(2分)

14.结合乙文,说说王质可否称得上是与范仲淹志同道合的人?(2分)

9. (1)心理活动(即两种心情) (2)没有人(没有谁) 10.A

11. (1)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

(2)王质独自带病在京城(国都)门外为他饯行。

12. 表达了作者的旷达胸襟和远大的政治抱负。

13. 示例、甲文表现了范仲淹先忧后乐的爱国爱民的济世情怀和不因外物悲喜的乐观精神。14.示例、王质是与范仲淹志同道合的人。范仲淹遭贬谪时,朝廷治理朋党,众人对范避之唯恐不及时,王质却抱病为其送行。当别人责问他时,他却以能与范仲淹相提并论为荣。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文曰“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其色墨又用篆章一,文曰“初平山人”,其色丹

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而计其长,曾不盈寸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嘻,技亦灵怪矣哉!

14.请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不要求加标点符号)(2分)

鲁 直 左 手 执 卷 末 右 手 指 卷 如 有 所 语。

15.解释加点词的意思(4分)

(1)其两膝相比者( )(2)诎右臂支船( )

(3)其船背稍夷( ) (4)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

1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2)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17.按照下面括号内的提示,用文中相关词语填空(2分)

(1)苏东坡(肖像特征):

(2)佛印(神态特征):

18.“嘻,技亦灵怪矣哉!”这一句表达了作者 的思想感情(2分)

14.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 (2分)

15 .(1)挨着,靠近(2)同“曲屈”,弯曲。(3)平(4)通“拣”,挑选 (4分)

16. (1)左臂挂着念珠靠在左膝上,念珠可以清清楚楚地数出来。(2分)

(2)那个人的眼睛正视着(茶炉),神色平静,好像在听茶水烧开了没有的样子。(2分)

17.(1)峨冠多髯(2)绝类弥勒  ( 矫首昂视)(4分)

18.对精湛的雕刻技艺的赞叹(2分)

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16—19题。

(一)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选自周敦颐《爱莲说》)

(二)芙蕖自荷钱出水之日,便为点缀绿波;及其茎叶既生,则又日高日上,日上日妍。有风既作飘摇之态,无风亦呈袅娜之姿,是我于花之未开,先享无穷逸致矣。殆至菡萏成花,娇姿欲滴,后先相继,及花之既谢,乃复蒂下生蓬,蓬中结实,亭亭独立。此皆言其可目者也。(选自李渔《芙蕖》,有删节)

[注]荷钱:指初生的荷叶。

1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可爱者甚蕃____________

(2)濯清涟而不妖____________

1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是我于花之未开,先享无穷逸致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两个文段都描写了莲花,但表达的意图有所不同。文段(一)对莲花的描写意在强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段(二)的描写意在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19.请你写出一句与莲花相关的诗句。(试题中出现的除外)(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1)多 (2)洗(涤) 17.(1)对菊花的喜爱,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到了。对莲花的喜爱,有谁和我一样呢?(2分) (2)这样(因此),我在花开之前,先享受到无穷的情趣了。(2分) 18.莲是花中的君子(或:莲的高洁品质)(1分) 荷花值得观赏(或:生长过程及特性)(1分) 19.示例: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2分)  


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
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
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虎也。
24 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2分)
食: 畏:
25 “天帝使我长百兽”中的“长”是个多音字,请推断它在这里应该读什么?
并写出它的拼音来:(1分)
长( )
26 请用一个成语概括这则故事:(2分)


24 吃 / 害怕  25  zhǎng  26 狐假虎威

童趣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 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12、《童趣》作者是清代文学家 ,本文选自《 》。(2分)

13、解释下列实词(4分)

项: 强: 徐 : 唳:

14、翻译句子(4分)

A.、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

B.、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15、解释下列句中 “之”字的含义。(2分)

(1)物外之趣 ( )

(2)昂首观之( )

16.文章末一句“神定,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表现了作者幼小心灵中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17、生活中你有过作者描述的类似的经历吗?请举出一个例子来。(2分)

12、沈复 浮生六记 闲情记趣

13、①颈,脖颈  ②通僵 僵硬  ③慢慢地  ④鸟鸣

14、①夏天蚊群的叫声象打雷一样,我心里把它们比作鹤群在空中飞翔

②看见细小的东西,一定要仔细观察它的纹理

15、1、的  2、代蚊子

16、表达了作者对弱小者富有同情心,有正义感。17、略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