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师表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 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10.对下面语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A.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秋天) B.以光先帝遗德(发扬光大)
C.以昭陛下平明之理(显扬) D.悉以咨之(询问)
1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C. )
A.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杂然而前陈者【表顺承;表修饰】
B.以塞忠谏之路也 以其境过清【连词,以致;连词,因为】
C.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 战于长勺
D.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其真无马也【代词,他们的;助词】
12.下面对选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选文第一部分分析当前形势,提出广开言路的建议,为全篇议论张本。
B.选文第二段中“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一句强调依法办事。
C.选文第三段和第四段提出亲贤远佞的建议。【三四段为第五段提出的“亲贤”的建议张本】
D.选文以议论为主,寓情于议,在谈论形势、方针、政策和历史经验教训中贯穿一条明显的抒情线索。
1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文言语句的大意
⑴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译文:⑵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译文:
14.作者在选文中六次提到“先帝”有何用意?
答:
15.作者“报先帝而忠陛下”的挚诚,缘于先帝的 之恩,及 之重,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用毕生心血履行着自己的神圣职责。请结合原文中你感受最深的一点谈谈,在重视责任意识的今天,他的这种精神将会对你产生怎样的影响?
16.成都武侯祠内有一副对联: 两表酬三顾,一对足千秋。
“两表”指的是 。 “一对”指的是
题库:教案备课库
类型:简答题
时间:2020-12-31 00:34:21
免费下载:《湖北省咸宁市桃溪中学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初三语文试卷及答案》Word试卷
出师表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 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10.对下面语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A.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秋天) B.以光先帝遗德(发扬光大)
C.以昭陛下平明之理(显扬) D.悉以咨之(询问)
1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C. )
A.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杂然而前陈者【表顺承;表修饰】
B.以塞忠谏之路也 以其境过清【连词,以致;连词,因为】
C.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 战于长勺
D.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其真无马也【代词,他们的;助词】
12.下面对选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选文第一部分分析当前形势,提出广开言路的建议,为全篇议论张本。
B.选文第二段中“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一句强调依法办事。
C.选文第三段和第四段提出亲贤远佞的建议。【三四段为第五段提出的“亲贤”的建议张本】
D.选文以议论为主,寓情于议,在谈论形势、方针、政策和历史经验教训中贯穿一条明显的抒情线索。
1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文言语句的大意
⑴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译文:⑵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译文:
14.作者在选文中六次提到“先帝”有何用意?
答:
15.作者“报先帝而忠陛下”的挚诚,缘于先帝的 之恩,及 之重,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用毕生心血履行着自己的神圣职责。请结合原文中你感受最深的一点谈谈,在重视责任意识的今天,他的这种精神将会对你产生怎样的影响?
16.成都武侯祠内有一副对联: 两表酬三顾,一对足千秋。
“两表”指的是 。 “一对”指的是
本题关键词:天下之中,先天之气,先天之本,亡阴之汗,亡阳之汗,不惑之年,后天之气,后天之本,后天之精,水之下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