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论语》十则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5)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10)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2、《论语》是 经典著作之一,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它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孔子,名 ,字 时期鲁国人。(2分)

13、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3分)

(1)不亦说乎 ( )

(2)诲女知之乎 ( )

(3)是知也 ( )

14、解释下列加点的字。(2分)

人不知而不( ) 学而不思则( )

思而不学则( ) 死而后( )

15、解释下列句中“之”字的意思不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学而时习之B.、诲女知之乎

C.、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D.、驱之别院

16、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2)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题库:教案备课库 类型:简答题 时间:2020-12-31 00:34:17 免费下载:《浙江省浣纱中学2012-2013学年七年级12月份反馈检测练习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试卷

(甲)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论语》十则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5)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10)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2、《论语》是 经典著作之一,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它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孔子,名 ,字 时期鲁国人。(2分)

13、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3分)

(1)不亦说乎 ( )

(2)诲女知之乎 ( )

(3)是知也 ( )

14、解释下列加点的字。(2分)

人不知而不( ) 学而不思则( )

思而不学则( ) 死而后( )

15、解释下列句中“之”字的意思不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学而时习之B.、诲女知之乎

C.、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D.、驱之别院

16、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2)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甲)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论语》十则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曾子

本题关键词:问答法,十不吊原则,有意义接受学习论,固有免疫应答,有结构问题,固有性免疫应答,阅读训练,阅读中枢,论文题,回避原则;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