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文】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jǔ)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乙文】上与群臣论止盗。或请重法以禁之,上哂①之曰:“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②顾廉耻耳。朕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③用重法邪!”自是④数年之后,海内升平,路不拾遗⑤,外户不闭,商旅野宿⑥焉。
节选自司马光《唐太宗论止道》
【注释】①哂(shěn):微笑。 ②暇:空闲。 ③安:怎么,何必。 ④自是:从此。
⑤路不拾遗:没有人把别人掉在路上的东西拾了据为己有。 ⑥野宿:在郊外住宿。
5.解释下列划线的字词。(4分)
①选贤与能( ) ②是谓大同( )③ 或请重法以禁之( ) ④去奢省费 ( )
6.下列“为”的解释与“民之所以为盗者”中的“为”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天下为公 B.、不必为己 C.、可以为师矣D.、不足为外人道也
7.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②上与群臣论止盗
8.【乙】文中的“海内升平、外户不闭、商旅野宿”使你联想到【甲】中的哪句话?(2分)
9.【乙文】中对“盗”的问题,群臣的看法是什么?“上”的看法和理由是什么?(3分)
题库:教案备课库
类型:简答题
时间:2020-12-31 00:32:55
免费下载:《漳州七中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八年级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试卷
【甲文】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jǔ)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乙文】上与群臣论止盗。或请重法以禁之,上哂①之曰:“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②顾廉耻耳。朕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③用重法邪!”自是④数年之后,海内升平,路不拾遗⑤,外户不闭,商旅野宿⑥焉。
节选自司马光《唐太宗论止道》
【注释】①哂(shěn):微笑。 ②暇:空闲。 ③安:怎么,何必。 ④自是:从此。
⑤路不拾遗:没有人把别人掉在路上的东西拾了据为己有。 ⑥野宿:在郊外住宿。
5.解释下列划线的字词。(4分)
①选贤与能( ) ②是谓大同( )③ 或请重法以禁之( ) ④去奢省费 ( )
6.下列“为”的解释与“民之所以为盗者”中的“为”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天下为公 B.、不必为己 C.、可以为师矣D.、不足为外人道也
7.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②上与群臣论止盗
8.【乙】文中的“海内升平、外户不闭、商旅野宿”使你联想到【甲】中的哪句话?(2分)
9.【乙文】中对“盗”的问题,群臣的看法是什么?“上”的看法和理由是什么?(3分)
本题关键词:不动产所有权,独立式公共厕所,独阳不长,孤独症,所有酯酶,动产所有权,资产所有权,所有权客体,所有权风险,百年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