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竖捕狼
两牧竖①入山至狼穴,穴中有小狼二。谋分捉之,各登一树,相去数十步。少顷,大狼至,入穴失子,意甚仓皇。竖于树上扭小狼蹄、耳,故令嗥;大狼闻声仰视,怒奔树下,号且爬抓。其一竖又在彼树致小狼鸣急。狼闻声四顾,始望见之;乃舍此趋彼,跑②号如前状。前树又鸣,又转奔之。口无停声,足无停趾,数十往复,奔渐迟,声渐弱;既而奄奄③僵卧,久之不动。竖下视之,气已绝矣!
(选自《聊斋志异·牧竖》)
【注释】①牧竖:牧童。竖,童仆。 ②跑:兽类用足扒土。同“刨”。 ③奄奄:气息微弱的样子。
19、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相去数十步( ) (2)狼闻声四顾( )
20、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乃舍此趋彼,跑号如前状。
21、你是否赞同两牧竖的做法?试说说你的理由。(3分)
19、(2分)(1)距离(2)看,张望
20、(3分)于是(大狼)离开这只小狼奔向那只小狼,像刚才那样边刨地边嚎叫。
21、(3分)不赞同。因为大狼身上体现伟大的母爱;牧竖“杀狼”的行为是出于一种无聊的残忍,张扬的是人性中恶的一面。(言之有理即可)
课外文言文参考译文
有两个牧童进山发现狼窝,窝里有两只小狼。商量好每人捉一只小狼,分别爬上一棵相距数十步的树。不一会儿,大狼回来了,发现小狼不见了,神情非常惊慌。牧童在树上扭小狼的蹄、耳,故意让它痛嚎。大狼听到后,抬头望去,愤怒地跑到树下,狂叫不已,还用爪子抓树皮。这时候另一个牧童在另一棵树上如法炮制,令小狼痛嚎。大狼听见了叫声,到处张望,发现小狼;于是不顾这边的狼崽,转而奔至另一棵树下,像刚才那样狂叫撕抓。第一棵树上的牧童又让小狼哀号,大狼又转身扑过去。大狼嘴里没有停止过嚎叫,脚下没有停止过奔跑,这样来回数十次,跑得也慢了,声音也小了;过了一会,大狼奄奄一息,很久都不动弹。牧童从树上爬下来,凑近一看,大狼已经气绝身亡。
狼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6、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屠惧,投以骨( ) (2) 恐前后受其敌( )
17、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其一犬坐于前。
18、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从这个故事中得到的启示。(3分)
16、(2分)(1)把(2)攻击
17、(3分)其中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前面。
18、(3分)生活实际略①像狼一样的恶人,不论怎样狡诈,终归要失败的。②对待像狼一样的恶势力,不能存有幻想,不能妥协让步,必须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答出一点并联合生活实际即可)
阅读柳宗元的《石涧记》(有删节),完成12—15题。(7分)
石渠之事既穷,上由桥西北下土山之阴①,民又桥焉。其水之大,倍石渠三之一。亘石②为底,达于两涯。若床若堂,若陈筳席,若限阃奥③。水平布其上,流若织文④,响若操琴。揭跣而往⑤,折竹扫陈叶,排腐木,可罗胡床⑥十八九居之。交络⑦之流,触激之音,皆在床下;翠羽之木⑧,龙鳞之石,均荫其上。古之人其有乐乎此耶?后之来者有能追予之践履⑨耶?得意之日,舆石渠同⑩。
【注释】①土山之阴:土山的北坡。 ②亘石:接连不断的石头。
③若限阃(kǔn)奥:用门槛把正屋与内室隔开。 ④文:同“纹”,花纹。
⑤揭跣:把衣服拎起来光着脚。 ⑥胡床:一种可以折叠的轻便坐具。
⑦交络:交织,形容水波像交织的纹理。⑧翠羽之木:叶子像翡翠鸟的羽毛一样的树木。
⑨践履:足迹。⑩得意之日,舆石渠同:这一天的得意快乐,和得到石渠的那一天是相同的。
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民又桥焉 ( ) (2)达于两涯( )
13.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一处朗读停顿。(1分)
古 之 人 其 有 乐 乎 此 耶
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
后之来者有能追予之践履耶?
译文:
15.说说石涧美在哪些方面?(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1)架桥 (2)到
13. 古 之 人/ 其 有 乐 乎 此 耶
14.以后的人,有谁能追随我的足迹来此吗?
15.美在水大,美在泉水叮咚作响,美在像鱼龙麟甲般的石块,美在像翠鸟羽毛般的树木。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22.翻译下列句子: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陋室铭》的主旨句是 。
24. 文章是从哪些方面描写陋室的?
25. 短文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趣和节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对于作者这种交友方式,你有什么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这是简陋的房子,只是(由于)主人我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没有(嘈杂的)乐声扰乱双耳,没有官府的公文劳累身心。
(每小题2分,关键字每个0.5分,共4分)
23.主旨句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1分)
24. 答:作者从室外环境之幽雅、室中人交往之雅和室中事的情趣之雅(或室中生活闲适)三个方面,表现陋室不陋。(3分,每个要点1分)
25. 表现了作者安贫乐道的情趣和高洁傲岸的节操。(2分,每个要点1分)
26.(1分)
[48c78ce75b286c26.jpg]
《三峡》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
(1)略无阙处( ) (2)重岩叠嶂( )
(3)乘奔御风( ) (4)哀转久绝( )
18.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划线句子的意思。(2分)
19.下面两段文字所描绘的对象都是山,请指出各自写法上的主要特点。(4分)
材料一: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材料二: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
17.(1)完全没有(2)直立像屏障的山峰(3)这里指奔驰的快马(4)消失(4分,意对即可)
18.水清,树茂,山高,草盛,实在是趣味无穷。(江水清澈,两岸山峰高峻,山上草木茂盛,实在是趣味无穷。)(译错一处扣1分,2分)
19.材料一采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传神地写出了三峡之中两岸群山高峻的特点;材料二采用拟人和比喻的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小山像慈母般温存、体贴与慈祥的特点,突出了济南冬天的小山的可爱。(意对即可,4分)
阅读文言文《狼》,完成6~8题。 (10分)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止增笑耳。
6、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字词。(4分)
(1) 顾野有麦场 (2) 眈眈相向
(3) 一狼洞其中 (4) 狼亦黠矣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请说说这则故事讽喻了什么(说明了什么道理) ?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1)回头看(或往旁边看) (2)注视的样子 (3)打(挖)洞 (4)狡猾 (4分)
7、(1)一会儿,一只狼径直走开, 另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前面。
(2)(屠夫)这才明白前面的那只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来__敌方(或敌人、对方)。 (各2分,共4分)
8、这则故事讽喻像狼一样的恶人,不论怎样狡诈,终归是要失败的。(或者:这个故事告诫人们,对待像狼一样的恶势力,不能存有幻想、妥协让步,必须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 (2分)
余家江上。江心涌出一洲,长可五六里,满洲皆五色石子。或洁白如玉,或红黄透明如玛瑙,如今时所重六合①石子,千钱一枚者,不可胜计。
余屡同友人泛舟登焉,净练②外绕,花绣内攒,列坐其上,似在瑶岛中。余尝拾取数枚归,一类雀卵,中分玄黄二色;一类圭,正青色,红纹数道,如秋天晚霞;又一枚,黑地布金彩,大约如小李将军③山水人物。东坡《怪石供》所述,殊觉平常。藏篾④中数日,不知何人取去,亦易得不重之耳。 (选自袁宗道《白苏斋类·锦石滩》)
【注释】①六合:今江苏六合。②净练:洁白之绢,比喻江水。③小李将军:李昭道,画家。④篾:小篓子。
10.用“/”划分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1分)
余 屡 同 友 人 泛 舟 登 焉
1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2分)
(1)江心涌出一洲 (2)余屡同友人泛舟登焉
(3)殊觉平常 (4)亦易得不重之耳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2分)
或洁白如玉,或红黄透明如玛瑙。
13.在作者眼中,锦石滩极为迷人,作者用了比喻的手法来形容,请你找出来写在下面。(1分)
14.作者通过对锦石滩的描写与探究,表达出一种什么样的感悟?(2分)
10.余/屡同友人/泛舟登焉
11.涌现;屡次,多次;尤其;珍惜。
12 .有的像玉一样洁白,有的像玛瑙一样红里透黄,晶莹剔透。
13.净练外绕,花绣内攒,列坐其上,似在瑶岛中。
14.要珍惜美好的自然环境。
(附参考译文)我家住在江边。江中心被水流冲出一个石洲,长度大约有五六里,遍洲都是五彩的石子。有的像玉一样洁白,有的像玛瑙一样红里透黄,晶莹剔透,如同现在珍贵的六合石子,那种千文一枚的彩色石子,数都数不清。
我多次和朋友乘船登上那个石洲游玩,洲的周边是清澈如练的江水,洲上面开满了鲜花,我们依次坐在洲上,仿佛置身于仙岛之中。我曾经捡拾几枚,一枚像鸟蛋,中间有黑、黄两种颜色;一枚像块圭玉,纯青色,有几道红色斑纹,宛若秋天的晚霞;还有一枚,黑色质地上布满金色的花纹,大概像小李将军李昭道笔下的山水人物画。苏东坡在他的《怪石供》一文中有过记载,我觉得这些石子很一般。就把它们放在篓子里好几天,不知道哪个人拿走了,大概是东西容易得到就不重视吧。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o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呜,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
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
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1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4分)
(1)项为之强
(2)为之怡然称快
(3)兴正浓
(4)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20.根据语句意思,下列句子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能/张目对日 B.使之/冲烟/而飞鸣 c作青云/白/鹤观
21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请你说说作者记叙了哪几件童年趣事?(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1)通“僵”,僵硬的意思。(2)安适、愉快的样子。(3)兴致(4)
被;20、C、21、(1)夏天的傍晚,蚊子成群地飞,嗡嗡的叫声像雷鸣,”我”暗暗
地把它们比作一群在空中飞舞的仙鹤。(2)等”我”神情安定下来,便捉住了这虾
蟆,抽了它几十鞭子,把它赶到别的院子里去了.。22、第一件趣事是观蚊如鹤之
趣,视飞蚊为“群鹤舞空”,予蚊帐中玩蚊子,“我”感到极其愉快;第二件
趣事是神游山林之趣,视小草为林木,虫蚊为走兽,土砾为丘壑,“我”神游
其间,怡然自得;第三件趣事是观二虫相斗,视为“庞然大物”的蛤蟆吃掉了
二虫,“我”生气,鞭而驱之。
根据课内文言文内容,完成14—15题。(6分)
14.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1)遽契其舟( ) (2)鞭数十( )
(3)沿溯阻绝( ) (4)意暇甚( )
15.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
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14.(共4分,每小题1分)(1)刻(2)用鞭子抽打 (3)逆流而上(4)空闲
15.(2分)(我)心中想象的是鹤,那么呈现在眼前的或是成千、或是成百飞舞着的蚊子便果真(觉得它们)是鹤了。
您可能感兴趣的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