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柳宗元《小石潭记》,有删节)

【乙】道洲城西百余步,有小溪。……水抵两岸,悉皆怪石,攲嵌盘屈①,不可名状。清流触石,洄悬激注。休②木异竹,垂阴相荫③。此溪若在山野,则宜逸民退士④之所游处;在人间,则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而置州已来,无人赏爱;徘徊溪上,为之怅然。乃疏凿芜秽,俾为亭宇,植松与桂,兼之香草,以裨⑤形胜。为溪在州右,遂命之曰“右溪”。刻铭石上,彰示来者。(元结《右溪记》,有删节)

【注释】①攲(qí)嵌盘屈:倾斜嵌叠、曲折盘旋的样子。②休:美好。③阴:树荫。荫:遮蔽。④逸民退士:退居山林的隐士。⑤裨(bǐ):使。

13.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⑴凄神寒骨( ) ⑵从小丘西行( )

⑶不可名状( ) ⑷悄怆幽邃( )

14.

下列句中加点字词的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

A. 潭西南而望 而子敬先亡 B. 为之怅然 心乐之

C. 为之怅然 为坻,为屿 D. 以其境过清 全石以为底

15.

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⑴斗折蛇行,明灭可见。(2分)

⑵此溪若在山野,则宜逸民退士之所游处。(2分)

16.

【甲】【乙】两文的作者带我们去“小石潭”和“右溪”游览了一番,请你向同学概括介绍“小石潭”和“右溪”的相似之处。(3分)

① ② ③

题库:教案备课库 类型:简答题 时间:2020-12-31 00:30:41 免费下载:《2012-2013初二语文试卷及答案》Word试卷

【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柳宗元《小石潭记》,有删节)

【乙】道洲城西百余步,有小溪。……水抵两岸,悉皆怪石,攲嵌盘屈①,不可名状。清流触石,洄悬激注。休②木异竹,垂阴相荫③。此溪若在山野,则宜逸民退士④之所游处;在人间,则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而置州已来,无人赏爱;徘徊溪上,为之怅然。乃疏凿芜秽,俾为亭宇,植松与桂,兼之香草,以裨⑤形胜。为溪在州右,遂命之曰“右溪”。刻铭石上,彰示来者。(元结《右溪记》,有删节)

【注释】①攲(qí)嵌盘屈:倾斜嵌叠、曲折盘旋的样子。②休:美好。③阴:树荫。荫:遮蔽。④逸民退士:退居山林的隐士。⑤裨(bǐ):使。

13.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⑴凄神寒骨( ) ⑵从小丘西行( )

⑶不可名状( ) ⑷悄怆幽邃( )

14.

下列句中加点字词的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

A. 潭西南而望 而子敬先亡 B. 为之怅然 心乐之

C. 为之怅然 为坻,为屿 D. 以其境过清 全石以为底

15.

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⑴斗折蛇行,明灭可见。(2分)

⑵此溪若在山野,则宜逸民退士之所游处。(2分)

16.

【甲】【乙】两文的作者带我们去“小石潭”和“右溪”游览了一番,请你向同学概括介绍“小石潭”和“右溪”的相似之处。(3分)

① ② ③


【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

本题关键词:以僧为师,行为环境,行为,从众行为,人为导水通道,心理行为,安全行为,以人为本原则,D型行为A型行为,性行为;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