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1.解释下面的词语。
峨冠: 髯: 袒: 历历:
2.翻译下面的句子。
佛印绝类弥勒。
3.写出文中描写苏东坡外形特征的句子。
4.写出文中描写佛印外形特征的句子。
5.用横线在文中画出这段文字的中心句。
1、(1)戴着高高的帽子 (2)胡须 (3)露 (4)清清楚楚
2、略
3、峨冠而多髯
4、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
5、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
阅读《梦溪笔谈》中关于“石油”的记载,回答问题。
鄜、延境内有石油,旧说“高奴县出脂水”,即此也。生于水际,沙石与泉水相杂,惘惘而出,土人以雉尾甃①之,用采入缶中。颇似淳漆,然②之如麻,但烟甚浓,所沾幄幕皆黑。余疑其烟可用,试扫其煤以为墨,黑光如漆,松墨不及也,遂大为之,其识文为“延川石液”者是也。此物后必大行于世,自余始为之。盖石油至多,生于地中无穷,不若松木有时而竭。今齐、鲁间松林尽矣,渐至太行、京西、江南,松山大半皆童矣。造煤人盖知石烟之利也。石炭烟亦大,墨人衣。余戏为《延州诗》云:“二郎山下雪纷纷,旋卓穹庐学塞人。化尽素衣冬未老,石烟多似洛阳尘。”
注释:①甃(zhòu),井壁。文中用作动词,围拦。②然,同“燃”
(1)这段记载说明了石油的哪些作用?
(2)沈括认为石油作为资源有哪些优越性?你赞成他的看法吗?为什么?
(1)照明、制墨。
(2)他认为石油生于地中,无穷无尽,比用松木要优越。他的观点有正确的地方,用石油可以少采伐林木,可以保护环境;也有偏颇的地方,石油作为资源也是有限的,不会取之不竭。
文言文阅读。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1. 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1)和纸灰之类冒之___________ (2)有奇字素无备者___________________
(3)持就火炀之___________________ (4)以纸帖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另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文中的词句回答。
(1) 用胶泥刻的字的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烧后的字印的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活字印刷的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活版的主要特征和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段文字中哪些短语突出了“活版”的“活”字,请摘写出来,再说说它们各说明了“活版”的什么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蒙、盖。(2)生僻。(3)烤。(4)用标签标出。
2.略。
3.(1)薄如钱唇(2)字平如砥(3)极为神速(4)活
4.“每字为一印”字是活的;“密布字印”,排版是活的;“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印刷是活的;“每一字皆有数印”,字印数目是活的。“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奇字做法是活的,“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拆版是活的。
阅读《梦溪笔谈》中关于“炼钢”的记载,回答问题。
〖原文〗《梦溪笔谈》(卷三 辨证一):“世间锻铁所谓钢铁者,用柔铁屈盘之,乃以生铁陷其间,泥封炼之,锻令相入,谓之“团钢”,亦谓之“灌钢”。此乃伪钢耳,暂假生铁以为坚,二三炼则生铁自熟,仍是柔铁。然而天下莫以为非者,盖未识真钢耳。余出使,至磁州锻坊,观炼铁,方识真钢。凡铁之有钢者,如面中有筋,濯尽柔面,则面筋乃见。炼钢亦然,但取精铁,锻之百余火,每锻称之,一锻一轻,至累锻而斤两不减,则纯钢也,虽百炼不耗矣。此乃铁之精纯者,其色清明,磨莹之,则黯黯然青且黑,与常铁迥异。亦有炼之至尽而全无钢者,皆系地之所产。 ”
注释:假:借、靠;濯:淘洗;尽:不断;累:累计;耗:损耗,减少。
(1)从文中提炼出一个成语,并说说其意思。
(2)如果我们所吃的拉面需要面呈现出面筋,读了本文后你认为应该怎样操作?
(1) 百炼成钢,比喻人经过多次刻苦的锻炼,非常坚强,或成为优秀的人物。
(2) 多揉多摔打
阅读下面《活版》片断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1)则以纸帖之___________ (2) 每韵为一帖___________________
(3) 持就火炀之___________ (4) 瞬息可就__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制作活板的第一道工序是( ),所用的原料是( ),用火烧活字的目的是( )(请分别用原文中的一个二字词回答)
4、这段文字中介绍活板的排版先后有六个步骤,用自己的话给A.、B.、C.、D.、拟个名称填在符号后横线上,并按先后顺序正确排列把其代号填在数字后横线上:
A. B. C. D.
(1) (2)F.用药物蒙铁板(3) (4) (5) E (6)
(A.)


( B.)
(C. )

( D. )
(E、用火烧)
1(1)用标签标出 (2)标签(3) 靠近 (4)完成
2他的方法是:用黏土刻字,字模薄得像铜钱边缘似的,每个字刻一个字模,用火烧使它坚硬。先设置一块铁板,在它的上面用松脂、蜡混合着纸灰一类东西覆盖好。
2、刻字、胶泥、令坚
3、A、按平版面 B、设置铁范C、密布字印D、设置铁板
(1)D(2)F用药物蒙铁板 (3)B(4)C(5)E用火烧(6)A
阅读《指南针》一文
方家(2)以磁石磨针锋,则能指南;然常微偏东,不全南也。水浮多荡摇,指爪及碗唇(3)上皆可为之,运转尤速,但坚滑易坠,不若缕悬(4)为最善。其法:取新纩(5)中独茧缕(6),以芥子许腊缀于针腰(7),无风处悬之,则针常指南。其中有磨而指北者(8)。予家指南、北者皆有之。磁石之指南,犹柏之指西,莫可原其理(9)。
注释:
(1)选自《梦溪笔谈》。(2)[方家]行家。(3)[碗唇]碗边。(4)[缕悬]用丝线悬挂。(5)[纩(kuang)]丝绵。(6)[独茧缕]单根的蚕丝。(7)[以芥子许腊缀于针腰]用芥子大小的蜡块把针的中腰粘住。(8)[磨而指北者](有的针)用磁石磨后指北。(9)[莫可原其理]没有办法可以推究它的道理。原,推究。
1、文章介绍了指南针的几种使用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沈括对指南针的研究是有卓越成就的,试从这篇短文中找出作者有哪些发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四种:水浮法、指爪法、碗边法、缕悬法或浮于水面、放在指甲上、置于碗边、以线悬挂)
2、(1)磁针指向不是正南方,而是略偏东(2)磁针有四种装置方法,缕悬法最好(3)磁针有指南、指北之分
阅读《活板》片断,完成1—4题
庆历中,有布衣毕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1、写出下列加点字在句中的意思。
(1)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 ) (2)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 )
(3)更互用之,瞬息可就 ( )(4)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 ( )
2、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活板印刷提高工效的具体方法有哪两条?请你用原文中最关键的两句话回答。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椐说明内容,写出活板印刷简要的工作流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盖(2)靠近(3)完成(4)另外
2、有生僻字平常没有准备的,马上就刻出来,用草火烧,一会儿就可以完成。
3、(1)更互用之(2)每一字皆有数印
4、刻字——制版——排版——印刷
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①往来无白丁( ) ②无丝竹之乱耳( )
2.翻译下面的句子。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译文:
3.从本文中找出与《行路难》中“今安在”句式相似的句子。
答:
1.答案示例:①平民②音乐
2.答案示例:碧绿的苔痕长到台阶上,青葱的草色映入帘里。
3.答案:何陋之有?
【乙】永之氓①咸善游。一日,水暴甚,有五六氓乘小船绝②湘水。中济,船破,皆游。 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③。其侣曰:“汝善游最也, 今何后为?”曰:“吾腰千钱,重,是以后。”曰:“何不去之?”不应,摇其首。有顷,益怠。已济者立岸上呼且号曰:“汝愚之甚,蔽之甚,身且死,何以货为?④”又摇其首。遂溺死。吾哀之。且若是,得不有⑤大货之溺大氓者乎?
【注释】①永之氓:永州的百姓。氓,泛指百姓。②绝:横渡。③寻常:古代八尺为寻,十六尺为常,泛指长度短。④何以货为:还要钱干什么呢?货:钱财。何……为,表示疑问或反问语气。⑤得不有:能不有。
1.下列成语中的“济”与“已济者立岸上”中的“济”含义相同的是( )
A.济世安民 B.无济于事 C.刚柔并济 D.同舟共济
2.请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汝善游最也,今何后为? 译文:
3.请联系当今某些社会现象,谈谈这则寓言有什么现实意义?
答:
1.D
2.你是最擅长游泳的,现在为什么(怎么)落后了呢?
3.提示:当今社会,这种被钱财所累而“溺死”的人也很多。从普通百姓到要职高官,有些人只一味追求金钱,误国误民,最终害己。
【甲】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节选自《岳阳楼记》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去国怀乡/西蜀之去南海 B.不以物喜/以其境过清
C.而或长烟一空/一鼓作气 D.予尝求古仁人之心/辍耕之垄上
2.请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译文:
3.“古仁人”是怎样的一种人?作者借“古仁人之心”表达了什么情怀?答:
1.B
2.波动的光闪着金色,静静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
3.“古仁人”指古时品德高尚的人。作者借“古仁人之心”表达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抱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