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12-15题。(16分)
(甲)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自西山道口径北,逾黄茅岭而下,有二道:其一西出,寻之无所得;其一少北而东,不过四十丈,土断而川分,有积石横当其垠。其上为睥睨、梁俪之形;其旁出堡坞,有若门焉。窥之正黑,投以小石,洞然有水声,其响之激越,良久乃已。环之可上,望甚远。无土壤而生嘉树美箭,益奇而坚。其疏数(cù)偃仰,类智者所施设也。
噫!吾疑造物者之有无久矣,及是,愈以为诚有。又怪其不为之中州,而列是夷狄,更千百年不得一售其伎,是固劳而无用,神者倘(tǎng)不宜如是,则其果无乎?或曰:“以慰夫贤而辱于此者。”或曰:“其气之灵,不为伟人,而独为是物,故楚之南少人而多石。”是二者,余未信之。(选自柳宗元《小石城山记》)
【注】①数(cù):密。②《小石城山记》是《永州八记》中的一篇。
12.解释句中加点的词。(4分)
⑴名之者谁 ( ) ⑵云归而岩穴暝 ( )
⑶愈以为诚有 ( ) ⑷自西山道口径北( )
1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 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
B. 投以小石 太医以王命聚之
C. 良久乃已 乃不知有汉
D. 环之可上 辍耕之垄上
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边句子。(6分)
⑴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⑵其疏数偃仰,类智者所施设也。
⑶或曰:“以慰夫贤而辱于此者。”
15.文段理解。(4分)
(1)两篇文章都是借景抒情的散文,试从思想感情的角度比较它们的不同。(2分)
(2)小石城山与柳宗元有什么相似点,你能够结合文章说说吗?(2分)
题库:教案备课库
类型:简答题
时间:2020-12-31 00:30:00
免费下载:《扬州市江都区12-1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二次月考试卷及答案》Word试卷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12-15题。(16分)
(甲)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自西山道口径北,逾黄茅岭而下,有二道:其一西出,寻之无所得;其一少北而东,不过四十丈,土断而川分,有积石横当其垠。其上为睥睨、梁俪之形;其旁出堡坞,有若门焉。窥之正黑,投以小石,洞然有水声,其响之激越,良久乃已。环之可上,望甚远。无土壤而生嘉树美箭,益奇而坚。其疏数(cù)偃仰,类智者所施设也。
噫!吾疑造物者之有无久矣,及是,愈以为诚有。又怪其不为之中州,而列是夷狄,更千百年不得一售其伎,是固劳而无用,神者倘(tǎng)不宜如是,则其果无乎?或曰:“以慰夫贤而辱于此者。”或曰:“其气之灵,不为伟人,而独为是物,故楚之南少人而多石。”是二者,余未信之。(选自柳宗元《小石城山记》)
【注】①数(cù):密。②《小石城山记》是《永州八记》中的一篇。
12.解释句中加点的词。(4分)
⑴名之者谁 ( ) ⑵云归而岩穴暝 ( )
⑶愈以为诚有 ( ) ⑷自西山道口径北( )
1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 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
B. 投以小石 太医以王命聚之
C. 良久乃已 乃不知有汉
D. 环之可上 辍耕之垄上
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边句子。(6分)
⑴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⑵其疏数偃仰,类智者所施设也。
⑶或曰:“以慰夫贤而辱于此者。”
15.文段理解。(4分)
(1)两篇文章都是借景抒情的散文,试从思想感情的角度比较它们的不同。(2分)
(2)小石城山与柳宗元有什么相似点,你能够结合文章说说吗?(2分)
本题关键词:尤文瘤,文峰牌康美胶囊,尤文肉瘤,尤美牌尤美胶囊,尤文氏肉瘤,两汉天文学成就,甲骨文,耐甲氧西林,查阅文献法,森林之雨牌纤秀口服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