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庭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者耳。
1、下面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解衣欲睡(收紧)B.、欣然起行(愉快)
C.、相与步于庭中(散步)D.、念无与为乐者(心里想着)
2、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的词。
⑴ 庭下如积水空明。
译文: 。
⑵ 但少闲人如吾两者耳。
译文: 。
3、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1)全文没有一处直接写友情,但可以从字里行间看出来。请找出能表现苏轼与张怀民友情的句子(写出两句),并以其中一句为例,说说你选择它的理由。
答:能表现友情的句子是: 。
理由: 。
(2)上文写人突出一个“闲”字,你从哪些地方可看出“闲”?你又是如何理解这个“闲”字的?
答:
题库:教案备课库
类型:简答题
时间:2020-12-31 00:29:35
免费下载:《2013年语文中考文言文一轮复习资料古文阅读练习题及答案》Word试卷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庭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者耳。
1、下面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解衣欲睡(收紧)B.、欣然起行(愉快)
C.、相与步于庭中(散步)D.、念无与为乐者(心里想着)
2、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的词。
⑴ 庭下如积水空明。
译文: 。
⑵ 但少闲人如吾两者耳。
译文: 。
3、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1)全文没有一处直接写友情,但可以从字里行间看出来。请找出能表现苏轼与张怀民友情的句子(写出两句),并以其中一句为例,说说你选择它的理由。
答:能表现友情的句子是: 。
理由: 。
(2)上文写人突出一个“闲”字,你从哪些地方可看出“闲”?你又是如何理解这个“闲”字的?
答:
本题关键词:开元寺,行夜,舍宅为寺,崇圣寺千寻塔,定县开元寺塔,开元寺料敌塔,开元寺双石塔,泉州开元寺塔,开元寺仁寿塔,道观寺永乐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