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文言文的两个材料,完成4—8题。(19分)

【甲文】马说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乙文】千金市骨

古之君王,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言于君曰:“请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骨五百金,反以报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选自《战国策》)

【注释】①涓人:指亲近的侍臣;②捐:白白扔掉

4、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①故有名马( ) ②一食尽粟一石( )

以报君 ( ) ④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 )

5、下面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 祗辱于奴隶人手B.、 食之不能尽

君王 买骨五百金

C.、 伯乐不常有D.、 不千里称也

安事死马捐五百金? 策之不其道

6、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1)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2)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

7、【甲文】作者托物寓意,抨击统治者的错误行为。但作者没有正面阐明该怎么做。联系最后一段,你认为他主张怎样对待“千里马”那样的人才?(3分)

8、甲乙两文在主题上有同有异,请比较分析。(4分)

相同:

不同:

题库:教案备课库 类型:简答题 时间:2020-12-31 00:29:21 免费下载:《福建省漳州北斗中学2012-2013学年初三上(12月)月考语文试卷及答案》Word试卷

阅读下列文言文的两个材料,完成4—8题。(19分)

【甲文】马说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乙文】千金市骨

古之君王,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言于君曰:“请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骨五百金,反以报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选自《战国策》)

【注释】①涓人:指亲近的侍臣;②捐:白白扔掉

4、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①故有名马( ) ②一食尽粟一石( )

以报君 ( ) ④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 )

5、下面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 祗辱于奴隶人手B.、 食之不能尽

君王 买骨五百金

C.、 伯乐不常有D.、 不千里称也

安事死马捐五百金? 策之不其道

6、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1)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2)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

7、【甲文】作者托物寓意,抨击统治者的错误行为。但作者没有正面阐明该怎么做。联系最后一段,你认为他主张怎样对待“千里马”那样的人才?(3分)

8、甲乙两文在主题上有同有异,请比较分析。(4分)

相同:

不同:


阅读下列文言文的两个材料,完成4—8题。(19分)        【甲文】马说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

本题关键词:材料作文,材料报验文件,甲骨文,两汉天文学成就,文言文翻译原则,查阅文献法,文达敏(二甲双胍马来酸罗格列酮片),罗伯特·文丘里,文字教材,文件资料;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