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以光先帝遗德( ) (2)引喻失义( )

(3)先帝不以臣卑鄙( ) (4)遂许先帝以驱驰( )

2、翻译下列句子。

(1)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2)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3.诸葛亮向后主提出了哪几条建议?请用原文回答

4诸葛亮的建议在当时和现在有什么重要意义?

1、( 1)发扬光大(2)适宜、恰当((3)身份低微,见识短浅(4)奔走效劳

2(1)奖惩功过、好坏,不应该因在宫中或在府中而异。(2)一定能够弥补缺点和疏漏之处,增益收效。

3开张圣听;陟罚减否,不宜异同;亲贤臣,远小人。

4.在当时对内政建设方面(用人)有进步意义,在今天仍有借鉴意义。

千百年前,大文豪苏东坡的一曲“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时至今日,一代伟人__的一句“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唱出了千古风流人物“长江后浪推前浪”“江山代有才人出”的豪情。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千古风流人物”的世界,去领略他们的风采,去聆听他们的话语,去感知他们的心灵……

⑴【猜人物】他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是他诗歌中的名句;他的故事被人们编演成了许多剧本,但他在戏曲中大多为“大白脸”奸臣形象;“望梅止渴”的故事是他行军打仗中的经典之作;他指挥和领导了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官渡之战。

他是 。 (写人名)

⑵【写名句】仿造示例,写名人诗句。

示例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 孟浩然 《春晓》

, 《 》

⑶【识雅号】请写出下列雅号的姓名(任选两人写)

① 圣人 ②诗仙 ③诗圣 ④三苏 ⑤诗鬼

(1)曹操

(2)答案不限,只要是名人诗句即可。

(3)圣人 孔子仙 李白诗圣 杜甫诗鬼 李贺三苏 苏洵 苏轼 苏辙

小人无朋

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为理也。

然臣谓小人无朋,惟君子则有之。其故何哉?

小人所好者禄利财货也。当其同利之时,暂相党引以为朋者,伪也;及其见利而争先,或利尽而交疏,则反相害,虽其兄弟亲戚,不能相保。故臣谓小人无朋,其暂为朋者,伪也。

君子则不然。所守者道义,所行者忠信,所惜者名节。以之修身,则同道而相益;以之事国,则同心而共济;终始如一,此君子之朋也。 (选自《朋党论》)

【注释】①党引:结成私党,互相拉拢;②交疏:交情疏远;③保:关心爱护。

1.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所守者道义,所行者忠信,所惜者名节。

2.结合文意,用自己的话说说“小人无朋”的原因,至少说两点。

1.译文:(他们)所坚守的是道义,所实行的是忠诚和守信,所爱惜的是名声和气节。

2.(1)追求功名利禄(权势、私利、金钱);(2)相互勾心斗角;(3)见利忘义;(4)遇到利害冲突反目成仇。

妇人夫饰

灵公妇人而丈夫饰者,国人尽服之。公使吏禁,曰:“女子而男子饰者,裂其衣,断其带。”裂衣断带相望,而不止。晏子见,公问曰:“寡人使吏禁女子而男子饰,裂断其表带,相望而不止者何也?”晏子对曰:“君使服之于内,而禁之于外,犹悬牛首于门,而卖马肉于内也。公何以不使内勿服?则外莫敢为也。”公曰:“善。”使内勿服,逾月,而国莫之服。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灵公妇人而丈夫饰者( ) (2)公使吏禁(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公何以不使内勿服?

译文:

(2)逾月,而国莫之服。

(3)

译文:

3.下面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句话用今天的熟语怎样表述?

犹悬牛首于门,而卖马肉于内也

4.你从这则小故事中悟出了什么道理?

1.(1)喜欢。(2)代词,代女扮男装的行为。

2.(1)君主您为什么不让宫中的人不要女扮男装呢?(2)过了一个月,齐国都城里再没有人(或女子)穿着这种服装了。

3.比喻。挂羊头买狗肉。

4.上行则下效;要想纠正某种不正之风,上级的以身作则比法律制止更有效。

哀溺文

之氓咸善游。一日,水暴甚,有五六氓,乘小船绝湘水。中济,船破,皆游。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其侣曰:“汝善游最也,今何后为?”曰:“吾腰千钱,重,是以后。”曰:“何不去之!”不应,摇其首。有顷,益怠。已济者立岸上,呼且号曰:“汝愚之甚,蔽之甚,身且死,何以货为?”又摇其首。遂溺死。

吾哀之。且若是,得不有大货之溺大氓者乎?

【注释】①永:唐代地名,今永州。②氓:民,百姓。③寻常:古代计量单位,八尺为寻,十六尺为常,这里指平时。④大货:非常多的财物。⑤大氓:有钱有势的人。

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1)永之氓善游( ) (2)中,船破,皆游( )

(3)有顷,益( ) (4)又摇其首。溺死(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

(2)何不去之!

(3)汝愚之甚,蔽之甚!

3.文中所写落水之人为何被溺死?他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1.(1)咸:都。(2)济:渡,渡河。(3)怠:疲惫。(4)遂:于是,就。

2.(1)其中一个人虽然竭尽全力也没游多远。(2)为什么不丢掉它呢?③你太愚蠢了,太不懂道理了。

3.不肯放弃腰中钱财而被溺死。它告诉我们不要过分看重钱财,要重视生命或在金钱和生命面前要懂得取舍等。

义犬

潞(lù)安某甲,父陷狱将死。搜括囊蓄,傅百金,将诣郡关说。跨骡出,则所养黑犬从之。呵逐使退。既走,则又从之,鞭逐不返,从行数十里。某下骑,乃以石投犬,犬始奔去。视犬已远,乃返辔(pèi)疾驰,抵郡已暮。及扫腰橐(tuó),金亡其半,涔涔(cén)汗下,魂魄都失,辗转终夜。候关出城,细审未途。又自计南北冲衢(qú),行人如蚁,遗金宁有存理!逡巡至下骑所,见犬毙草间,毛汗湿如洗。提耳起视,则封金俨然。感其义,买棺葬之,人以为义犬冢(zhǒng)云。 (选自《聊斋志异》 有删减)

【注释】①潞安:县名。②郡关:州府。③橐(tuó):钱袋。④冲衢:交通要道。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走,则又从之( ) (2)犬始奔( )

(3)返客驰 ( ) (4)金其半( )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又自计南北冲衢,行人如蚁,遗金宁有存理!

3.请用自己的语言概述义犬的“义”表现在哪些方面。

1.(1)已经。(2)离开。(3)快速。(4)丢失。

2.(他)又想到(来路)是南北交通要道,来往的行人像蚂蚁一样多,丢失的银两(钱财)哪有存在的道理!(意对即可)

3.紧随主人,打骂它都不回;为主人寻找丢失的银两,竟累死在草丛中;临死也不忘用身紧护主人的银两。

恶圆 唐·元结

元子家有乳母为圆转之器,以悦婴儿,婴儿喜之,母聚孩孺助婴儿之乐。友人公植者,闻有戏儿之器,请见之。及见之,趋焚之。责元子曰:“吾闻古之恶圆之士歌曰:宁方为皂,不圆为卿,宁方为污辱,不圆为显荣。次山奈何任造圆转之器,恣令悦媚婴儿?少喜之,长必好之。教儿学图且陷不义,躬自戏圆又失方正。嗟!嗟!次山入门爱婴儿之乐圆,出门当爱小人之趋圆,吾安知次山异日不言圆,行圆,以终身乎? 吾岂次山之友也!”元子召季川谓曰:“吾自婴儿戏圆,公植尚辱我,言绝忽乎。吾与汝圆以应物,圆以趋时,非圆不预,非圆不为,公植其操矛戟刑我乎!”

(选自《唐文粹》,有删改)

【注释】①元子:元结,字次山,唐代古文运动的先驱之一。②皂:皂隶,泛指从事低贱行业的人。③圆:圆滑。 ④卿:公卿,泛指高官。 ⑤季川:元结的堂弟。⑥预:参与。

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有戏儿之器 闻:听说 B.见之 及:等到

C.焚之 趋:追逐 D.长必之 好:喜欢

2.下列语句中加点的“以”与例句中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以悦婴儿

A.何战 B.是人多以书假余 C.皆美于徐公 D.光先帝遗德

3.下列对文段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元结家的乳母做了一个能团团旋转的玩具,孩子们都很喜欢这个玩具。

B.“恶圆之士”认为,宁可行为方正地做个身份低贱的人,也不愿意圆滑地求得富贵。

C.公植认为元结在家中教孩子学习图画,嬉戏玩耍,会让孩子玩物丧志。

D.元结因孩子”戏圆”之事受到公植的责骂,公植甚至表示要与他断交。

4.请把下面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吾安知次山异日不言圆,行圆,以终身乎?

(2)公植其操矛戟刑我乎!

5.【补充】

(1)“宁方为皂,不圆为卿”一句中的“皂”,指代的是

(2)从全文看,文题“恶圆”包含了两层含义:① ;②

1.C 

2.D

 3.C

4.(1)我怎么知道次山你将来不会说圆滑的话、做圆滑的事,一辈子都圆滑呢?(2)公植大概会拿起矛戟杀我吧!

5. (1) 卑贱的地位、身份。(2)①厌恶与圆滑逢迎之人为友;②厌恶圆滑世故的处世之道。

拷打羊皮

人有负盐负薪者,同释重担,息于树阴。少时,且行,争一羊皮,各言藉背之物。久未果,遂讼于官。惠遣争者出,顾州纲纪曰:“以此羊皮可拷知主乎?”群下咸无应者。惠令人置羊皮席上,以杖击之,见少盐屑,曰:“得其实矣。”使争者视之,负薪者乃伏而就罪。

【注释】①藉背:藉是坐卧之用;背是披背之用。意思是经常使用之物。②惠:李惠,北魏太武帝时任雍州刺史。③州纲纪:州府的主簿。

1.下列加点词与“人有负盐负薪者”的“负”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

A.箧曵履行深山巨谷中 B.至于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

C.势竟上,互相轩邈 D.命夸娥氏二子二山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同释重担,息于树阴。

(2)顾州纲纪曰:“以此羊皮可拷知主乎?”

3.文中的故事给了我们哪两点启示?

1.C

2.(1)一同放下重担,在树荫下休息。(2)例一:(李惠)回头对州府的主簿说:“凭借这张羊皮并敲打它能够得知它的主人吗?”例二:(李惠)回头对州纲纪说:“用这张羊皮(作为物证),拷打它,能查出它的主人吗?”

3.①不贪图不义之财。②为人要诚实。③多思考,多观察,用智慧解决问题。④谎言终究会被揭穿(纸包不住火)。⑤多积累生活常识和经验。⑥事实胜于雄辩。

汤敦甫善待卖菜翁

汤敦甫在京师,乘车过宣武门大街,有卖菜翁弛担坐,御者误触之,菜倾于地。翁捽(zuó)其御者,詈且殴,索偿菜值。公启帘问曰:“值几何?我偿汝。”翁言钱一贯,公揣囊中已空,命同来家中取钱。翁不肯曰:“偿则此地偿耳。”公为之窘。适南城兵马司指挥至,起居已,曰:“此小人,由某携回重惩可也。”翁始惶恐,叩首乞哀。公谓指挥曰:“无庸,假贯钱足矣。”指挥如数与之。翁叩谢去。公仍停辔,与指挥言良久,意翁行已远,乃别指挥,叱驭去。

【注释】①捽(zuó):揪。②詈(lì):骂。③起居:问安。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有卖菜翁担坐 ( ) (2)公为之( )

(3)南城兵马司指挥至( ) (4)贯钱足矣( )

2.结合文章内容,请对汤敦甫作出简要评价:

1.(1)放下。(2)窘迫,处境尴尬。(3)正赶上。(4)借。

2.本文通过赢余汤敦甫借钱赔偿菜翁(汤敦甫借钱赔菜)的事,表现了汤敦甫的为官司爱民,为人厚道,宽容仁爱的品质。

初,晖同县张堪素有名称,尝于太学见晖,甚重之,接以友道,乃把晖臂曰:“欲以妻子托朱生。”晖以堪先达,举手未敢对,自后不复相见。堪卒,晖闻其妻子贫困,乃自往候视,厚赈赡之。晖少子怪而问曰:“大人不与堪为友,平生未曾相闻,子孙窃怪之。”晖曰:“堪尝有知己之言,吾以信于心也。” (节选自《后汉书》)

【注释】①晖:朱晖,与张堪同为东汉人。②名称:名声,名望。③大学:汉朝设在京城的最高学府。④先达:指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⑤赈赡:救济,周济。

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

(1)晖同县张堪有名称( ) (2)乃晖臂曰( )

(3)举手未敢( ) (4)子孙窃之( )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欲妻子托来生

A.属予作文记之 B.晖堪先达

C.残年余力 D.故临崩寄臣大事也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晖闻妻子贫困,乃自往候视,厚赈赡之

4.结合文中朱晖的言行说说他是个怎样的人。

1.(1)一向,平素。(2)握,持。(3)答复,回答。(4)感到奇怪。

2. D

3.朱晖听说他的妻子儿女生活贫困,于是亲自去问候看望,并救济他们很多东西。

4.朱晖是个重信义(情义)的人,虽然口头没有答应张堪的嘱托,却铭记在心,在张堪死后,还是帮助他的家人。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