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马说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乙:千金求马

君人①欲以千金求千里马,三年不能得。涓人②言于君曰:“请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买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诚市,马今至矣。”于是不期年④,千里之马至者三。

注:①君人,人君,国君;②涓人:国君的近侍;③市:买;④期年:满一年。

10.下面句中加点字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才美不外见:看见 B.执而临之 策:马鞭子

C.生马乎 况:何况D.以报君 反:同“返”,返回

11.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马千里者 执策而临

B. 鸣之不能通其意 舌一吐二虫尽为所吞(《幼时记趣》)

C. 真无马邪 买首五百金

D. 君人欲千金求千里马 不用,则纸贴之(《活板》)

12.下列对甲、乙两文段的分析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甲文第一段揭示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根本原因是“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流露出对千里马被埋没的强烈愤懑之情。

B.甲文第二段作者运用了一组排比句刻画了“食马者”愚妄无知的特点,抒发了作者对统治者不识人才、埋没摧残人才的控诉之情。

C.甲文托物寓意,文中的“千里马”喻指人才,“伯乐”喻指善于识别人才的人,而将见识浅薄的封建统治者比做“食马者”。

D.甲、乙两文均以“千里马”喻人才,甲文的“千里马”难求和乙文的“千里之马至者三” 均说明了“伯乐”对于“千里马”的重要性。

13.把第Ⅰ卷文言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3分)

译文:

(2)天下必以王为诚市马。(3分)

译文:

题库:教案备课库 类型:简答题 时间:2020-12-31 00:27:06 免费下载:《2014年春季学期期中质量监测试卷八年级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试卷

甲:马说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乙:千金求马

君人①欲以千金求千里马,三年不能得。涓人②言于君曰:“请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买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诚市,马今至矣。”于是不期年④,千里之马至者三。

注:①君人,人君,国君;②涓人:国君的近侍;③市:买;④期年:满一年。

10.下面句中加点字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才美不外见:看见 B.执而临之 策:马鞭子

C.生马乎 况:何况D.以报君 反:同“返”,返回

11.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马千里者 执策而临

B. 鸣之不能通其意 舌一吐二虫尽为所吞(《幼时记趣》)

C. 真无马邪 买首五百金

D. 君人欲千金求千里马 不用,则纸贴之(《活板》)

12.下列对甲、乙两文段的分析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甲文第一段揭示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根本原因是“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流露出对千里马被埋没的强烈愤懑之情。

B.甲文第二段作者运用了一组排比句刻画了“食马者”愚妄无知的特点,抒发了作者对统治者不识人才、埋没摧残人才的控诉之情。

C.甲文托物寓意,文中的“千里马”喻指人才,“伯乐”喻指善于识别人才的人,而将见识浅薄的封建统治者比做“食马者”。

D.甲、乙两文均以“千里马”喻人才,甲文的“千里马”难求和乙文的“千里之马至者三” 均说明了“伯乐”对于“千里马”的重要性。

13.把第Ⅰ卷文言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3分)

译文:

(2)天下必以王为诚市马。(3分)

译文:


甲:马说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本题关键词:千里马牌保健饮料,摄食不足,进食不足,马采食器官,千里明牌千里明胶囊,千里光片,千里找根,独行千里,鹅不食草,宿食不化;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