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承天寺夜游》,回答下列问题。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东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1、本文是一篇不足百字的抒情小品,作者 ,___朝______家、书画家,被喻为“ ”之一。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语语在文中的含义。

(1)无与为乐者( ) (2)相与步于中庭( )

(3)庭下如积水空明( )(4)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 )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
(1)解衣欲睡,月色人户,欣然起行。


(2)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4、贯穿全文线索的是 ,运用比喻手法描写月夜庭中景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5、本文结尾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怎样理解作者这种心情?(如何理解“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一句的含义?)

题库:教案备课库 类型:简答题 时间:2020-12-31 00:26:30 免费下载:《《短文两篇》课后小练习及答案》Word试卷

阅读《记承天寺夜游》,回答下列问题。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东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1、本文是一篇不足百字的抒情小品,作者 ,___朝______家、书画家,被喻为“ ”之一。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语语在文中的含义。

(1)无与为乐者( ) (2)相与步于中庭( )

(3)庭下如积水空明( )(4)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 )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
(1)解衣欲睡,月色人户,欣然起行。


(2)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4、贯穿全文线索的是 ,运用比喻手法描写月夜庭中景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5、本文结尾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怎样理解作者这种心情?(如何理解“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一句的含义?)


阅读《记承天寺夜游》,回答下列问题。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东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

本题关键词:行夜,问题行为,夜间睡眠气短憋醒,问答法,夜惊,夜盲,夜啼,《子夜》,二十六味通经散,望色十法;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