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心亭看雪

张岱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雾凇沆砀 雾凇:水气凝成的冰花。

B.上下一白 一白:全白

C.是金陵人,客此 客此:在此地客居

D.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强:勉强

2.下列各项中加点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夺而杀尉

B. 闻其姓氏 安陵君其许寡人

C.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惧有伏焉

D. 更有痴似相公者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3.下列对文段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西湖经历三天大雪之后,人鸟声俱绝,空阔的雪景使天地间呈现出一股肃杀的冷寂来。

B.作者引用舟子的话包含对“痴”字的称赏,同时以天涯遇知音的愉悦化解了心中的淡淡愁绪。

C.本文作为一篇游记,叙事是游记表现的重点,写景是行文的线索。

D.全文笔调淡雅流畅,看似自然无奇,实则耐人寻味,写景与写人相映成趣。

1. D

2 A

3. C

文言文阅读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晏如也( ) ②置酒而招之 ( )

③造饮尽( )  ④兹若人之乎( )

2. 翻译下列句子。

①其言兹若人之俦乎? ②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3.根据课文内容填写。

①五柳先生名号的由来是: ②全文的中心句是:

4.选出理解有误的一项( )

A.本文是陶渊明托名的自传,五柳先生的形象就是作者的自画像。

B.文章主要讲述了作者(自己)读书、饮酒、写文章的三大志趣。

C.文章在写作上最大的特点是多用否定句,突出了其高洁的志趣和人格,使笔调诙谐。

D.文章最后两句设问的话是赞语的实质,与“不慕名利”想照应,体现了先生的特点和优点。

1、安然自若的样子      有人      就        辈

2、这话大概说的是五柳先生一类的人吧?不为贫贱而忧愁,不热衷于发财做官。

3、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4、D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写出下列词语的含义。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 ( )(2)鲁肃过寻阳 ( )

(3)当涉猎,见往事耳 ( ) ( )

2.翻译下列句子。)蒙辞以军中多务。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3.请你写出源于本文的两个成语:

4阅读本文你,你认为吕蒙是怎样的一个人?你从中得到哪些启示?

1(1)邪通“耶”,语气词    (2)到了……的时候

(3)只          历史

2.吕蒙把军中的事务繁忙作为推脱的理由。

   你今天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当初)吴县的阿蒙了。

3.吴下阿蒙      刮目相待

4.略

阅读【甲】【乙】两段选文,完成题目

【甲】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乙】一士人善画,作鼠一轴①,献之县令。令初不知爱,漫悬于壁。旦而过之,轴必坠地,屡悬屡坠。令怪之,黎明物色②,轴在地而猫蹲其旁。逮③举轴,猫则踉跄逐之。以试群猫,莫不然者,于是始知其画为逼真。
【注】①轴:画卷。②物色:观察。③逮:等到。
1.请用“/”给下面句子断句(各断1处)

其两膝相比者 于是始知其画为逼真

2.解释下面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①神情与苏、黄不属  属  ②卧右膝,诎右臂支船 诎:  
③令怪之 怪   ④旦而过之,轴必坠地 旦:  
3.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
①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译文:
②令初不知爱,漫悬于壁。译文:
4.作者写猫的反应有何作用?请用自己的话说说,作者写猫的反应用〔乙〕文中画作的精美具体表现在哪里。
  答:

1其两膝/相比者               于是/始知其画为逼真    2分

2①类似,   ②同“屈”,弯曲     ③以¨为怪,对 ¨感到奇怪   ④早晨 

3.①他们的互相靠近的两膝,都被遮在手卷下边的衣褶中。②县令起初不懂得珍惜,随便把它悬挂在墙壁上。

4.示例:通过写猫的反应,从侧面表现画作的精美。如:限令把画卷拿起来,猫就蹦跳着追赶它,可见画卷上的老鼠栩栩如生,惟妙惟肖。

(甲)州城西南隅,有黄鹤楼者,图经云:“费祎登仙,尝驾黄鹤返憩于此,遂以名楼。”事列《神仙》之传,迹存《述异》之志,观其耸构巍峨,高标巃嵸,上倚河汉,下临江流;重檐翼馆,四闼霞敞;坐窥井邑,俯拍云烟:亦荆吴形胜之最也。

(乙)九月九日都督大宴滕王阁,宿命其婿作序以夸客,因出纸笔遍请客,莫敢当,至勃,汎然不辞。都督怒,起更衣,遣吏伺其文辄报。一再报,语益奇,乃矍然曰:“天才也!”请遂成文,极欢罢。

勃属文,初不精思,先磨墨数升,则酣饮,引被覆面卧,及寤,援笔成篇,不易一字,时人谓勃为腹稿。

【注】①宿:事先。②夸客:向宾客夸耀(女婿)③汎然:轻松、愉快之意。④语益奇:用语更加奇谲。⑤矍然:惊惶的样子。⑥属文:写文章。⑦寤:睡醒。

1解释下列加点的实词。

尝驾黄鹤返于此( )(2)重檐翼馆,四闼敞(

九月九日都督大滕王阁( )(4)援笔成篇,不一字(

2下列加点的虚词意义或用法不同的一组是(

A.请成文 以名楼

B.亦荆吴形胜之最 天才

C.命其婿作序夸客 遂名楼

D.事列《神仙》传 迹存《述异》

3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1)上倚河汉,下临江流(2)都督怒,起更衣,遣吏伺其文辄报。

4.都督开始为什么对王勃的欣然接受不高兴?后来又为何改变了态度?请用自己的话回答。

答:

1.(1)休息(2)高大(3)摆宴,动词(4)改

2.C

3.(1)(黄鹤楼)上面靠着银河,底部临近大江。(2)都督感到愤怒,起身上厕所,派官吏等候他写好文章就报告(自己)。

4.(1)都督本想让女婿在众宾客面前显示才华,没想到王勃当仁不让。(2)王勃文章越写越奇令人心悦诚服。

【甲】核舟记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乙】记核桃念珠

得念珠一百八枚,以山桃核为之,圆如小樱桃。一枚之中,刻罗汉三四尊,或五六尊,立者、坐者、课经者、荷杖者、入定于龛中者、萌树跌坐而说法者、环坐指画议论者、袒跣曲拳、和南而前驱而后侍者,合计之,为数五百。蒲团、竹笠、茶奁、荷策、瓶钵、经卷毕具。又有云龙风虎,狮象鸟兽,狻猊猿猱错杂期间。初视之,不甚了了。明窗净几,息心谛观,所刻罗汉,仅如一粟,梵相奇古,或衣文质绮绣,或衣袈裟水田絺褐,而神情风致,各萧散于松柏岩石,可谓艺之至矣!

(节选自《虞初新志》)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峨冠: 其两膝相者 比:

佛印绝弥勒 类: 不甚了了 了了:

2.下列句子中“之”字用法与其他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左臂挂念珠倚 B.初视

C.以山桃核为 D.可谓艺至矣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4.在《核舟记》中,作者称赞工匠“技亦灵怪矣哉”,《记核桃念珠》选文末也感叹“可谓艺之至矣”,请分别结合【甲】【乙】选文内容说说两文中匠人技艺的精湛表现在哪里。

1.峨冠:戴着高高的帽子    比:靠近    类:像    了了:清楚、清晰

2. D

3.他们相互靠近的两膝,都被遮蔽在手卷下边的衣褶里。

4.示例:甲文对核舟上人物外貌、神情、动作都做了详细描述,甚至写到佛印和尚的念珠都能一粒粒清清楚楚数出来,能在小小核舟上雕刻如此细致的人物肖像,可见工匠的技艺精湛;乙文中描述的念珠不过樱桃一般大小,工匠却能在一枚念珠里雕刻三至六尊姿态各异的罗汉,可见技艺精妙。(结合具体内容,分析合理即可)

文言阅读
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冑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
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与例句中加点词语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霸上。
A.天子先驱至B.介冑之士不拜C.军中不得驱驰。 D.改容
2.翻译下列语句
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

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

3.本段表现了周亚夫怎样的性格特点?

4.从描写角度看,本段刻画周亚夫的形象以______描写为主。请写出正面描写的句子。

1、B
2我们将军有令(命令说),‘在军中只听将军号令,不听天子诏书’

汉文帝很受感动,改变了原定的仪式,直起身子用手扶在车木上,表示敬意,并派人通知
3治军有方、令行禁止、恪尽职守、刚正不阿 

4___侧面_描写为主。请写出正面描写的句子。:①亚夫乃传言开壁门 ②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冑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

西南山水,惟川蜀最奇。然去中州万里,陆有剑阁栈道之险,水有瞿塘、滟滪之虞。跨马行,则篁竹间山高者,累旬日不见其巅际。临上而俯视,绝壑万仞,杳莫测其所穷,肝胆为之悼栗。水行,则江石悍利,波恶涡诡,舟一失势尺寸,辄糜碎土沉,下饱鱼鳖。其难至如此。故非仕有力者,不可以游;非材有文者,纵游无所得;非壮强者,多老死于其地。嗜奇之士恨焉。

注释:①糜碎:粉碎。②虞:忧虑 ③诡:指怪异的旋流。④仕有力:做官出仕富有财力。
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游无所得 纵:即使、纵使B.然中州万里 去:距离

C.壑万仞 绝:中断D.嗜奇之士焉 恨:感到遗憾

2.下列语句中加点的“之”字与例句中的“之”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肝胆为悼栗
A.宋何罪有B.送杜少府任蜀州C.请说D.予独爱莲出淤泥而不染

1.C 

2.C

陈太丘与友期

刘义庆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选自《世说新语》方正第五)

①根据原文意思,用斜线( / )给下文标出停顿(标2处)。

过 中 不 至 太 丘 舍 去 去 后 乃 至

②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相委而( ) 元方入门不( )

③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④文中元方机智聪明,他对“友人”所说的话让你明白了怎样的道理?

①过 中 不 至/ 太 丘 舍 去/ 去 后 乃 至

         ②离开        回头看    

         ③您与我父亲约在正午,到了正午你没来,那是不讲信用。

        ④为人处事,待人接物要讲究诚信、礼貌,只有这样才会得到别人的尊重。

文言阅读。

(1)解释下列加点字词。

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 执策而之 ( )

可以素琴 ( ) 每字一印 ( )

则第二板已 ( ) 尝余核舟一 ( )

(2)用现代汉语准确翻译下列句子。

①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②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

③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1)尚且       走到(马)跟前  

        弹奏       刻

       准备好      赠送

   (2)①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的品德高尚(就不感到简陋了)。

        ②遇到平时没有准备的生僻字,随即刻制。

        ③那个人眼光正视着(茶炉),神色平静,好像在听茶水声音似的。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