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乾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周邦彦——《苏幕遮》
【乙】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周敦颐——《爱莲说》
【丙】群葩当令时,只在花开之数日,前此后此皆属过而不问之秋矣。芙蕖则不然:自荷钱出水之日,便为点缀绿波;及其茎叶既生,则又日高日上,日上日妍。有风既作飘飖之态,无风亦呈袅娜之姿,是我于花之未开,先享无穷逸致矣。迨至菡萏成花,娇姿欲滴,后先相继,自夏徂秋,此则在花为分内之事,在人为应得之资者也。及花之既谢,亦可告无罪于主人矣;乃复蒂下生蓬,蓬中结实,亭亭独立,犹似未开之花,与翠叶并擎,不至白露为霜而能事不已。此皆言其可目者也。
李渔——《芙蕖》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侵晓窥檐语( ) (2)可爱者甚蕃( )
(3)芙蕖则不 然 ( ) (4)自夏徂秋( )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而”字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B.濯清涟而不妖
C.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D.不至白露为霜而能事不已
3.【乙】段以莲象征君子美德,下列叙述莲与君子特质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出淤泥而不染:君子洁身自爱,不同流合污。
B.不蔓不枝:君子不随便说他人短处,以免横生枝节。
C.香远益清:君子德行芬芳,可以远播各地。
D.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君子人格高洁令人 景仰,不受人利用。
4.翻译下面句子。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译文:
(2)此则在花为分内之事,在人为应得之资者也。
译文:
5.【甲】词是写作者见到荷塘景象,而生出 的情感。(乙)段借对莲花形状的叙写,阐述了作者 的生活态度。(丙)段按照 顺序来写芙蕖,表达了作者 的情感。
6.【甲】词中“一一风荷举”为什么比同样写荷叶的(丙)段中“有风既作飘飖之态,无风亦呈袅娜之姿”显得更为形象、传神?
答:
题库:教案备课库
类型:简答题
时间:2020-12-31 00:25:45
免费下载:《中考试题汇编之文言文阅读2含答案》Word试卷
【甲】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乾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周邦彦——《苏幕遮》
【乙】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周敦颐——《爱莲说》
【丙】群葩当令时,只在花开之数日,前此后此皆属过而不问之秋矣。芙蕖则不然:自荷钱出水之日,便为点缀绿波;及其茎叶既生,则又日高日上,日上日妍。有风既作飘飖之态,无风亦呈袅娜之姿,是我于花之未开,先享无穷逸致矣。迨至菡萏成花,娇姿欲滴,后先相继,自夏徂秋,此则在花为分内之事,在人为应得之资者也。及花之既谢,亦可告无罪于主人矣;乃复蒂下生蓬,蓬中结实,亭亭独立,犹似未开之花,与翠叶并擎,不至白露为霜而能事不已。此皆言其可目者也。
李渔——《芙蕖》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侵晓窥檐语( ) (2)可爱者甚蕃( )
(3)芙蕖则不 然 ( ) (4)自夏徂秋( )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而”字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B.濯清涟而不妖
C.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D.不至白露为霜而能事不已
3.【乙】段以莲象征君子美德,下列叙述莲与君子特质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出淤泥而不染:君子洁身自爱,不同流合污。
B.不蔓不枝:君子不随便说他人短处,以免横生枝节。
C.香远益清:君子德行芬芳,可以远播各地。
D.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君子人格高洁令人 景仰,不受人利用。
4.翻译下面句子。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译文:
(2)此则在花为分内之事,在人为应得之资者也。
译文:
5.【甲】词是写作者见到荷塘景象,而生出 的情感。(乙)段借对莲花形状的叙写,阐述了作者 的生活态度。(丙)段按照 顺序来写芙蕖,表达了作者 的情感。
6.【甲】词中“一一风荷举”为什么比同样写荷叶的(丙)段中“有风既作飘飖之态,无风亦呈袅娜之姿”显得更为形象、传神?
答:
本题关键词:一角荷叶,燎去毛,小叶薄荷,藿香祛暑水,十五味沉香丸,一孚晴(甲硝唑缓释片),甲清(香菊片),沉香安神散,雀榕叶,鸟不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