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

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杨诚斋诗云“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者是也。 (节选自《武林旧事·观潮》)

【乙】

昔伍子胥累谏吴王,忤旨,赐属镂剑而死。临终,戒其子曰:“悬吾首于南门,以观越兵来伐吴。鱼皮裹吾尸投于江中吾当朝暮乘潮以观吴之败。”自是自海门山,潮头汹涌高数百尺,越钱塘,过渔浦,方渐低小,朝暮再来。其声震怒,雷奔电激,闻百余里。时有见子胥乘素车白马在潮头之中,因立庙以祠焉。 (节选自《录异记·异水》)

【注释】①伍子胥:春秋末期吴国大夫、军事家,民间尊之为“潮神”。

13.根据《古今汉语词典》提供的部分义项,为下列加点的词选择恰当的解释。

(1)昔伍子胥累谏吴王( )

A.重叠B.同“垒” C.堆集,积聚D.连续,屡次

(2)戒其子曰( )

A.防备B.戒除C.告戒,后作“诫”D.鉴戒,警惕使不犯错误

14.用“/”给下面句子断句(限断三处)。

以鮧鱼皮裹吾尸投于江中吾当朝暮乘潮以观吴之败。

1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中的“既望”是指农历十六日。

B.“因立庙以祠焉”和成语“事出有因”中的两个“因”意思不同。

C.“自是自海门山”和成语“是非分明”中的两个“是”意思不同。

D.“方其远出海门”和“戒其子日”中的“其”所指不同,前者指潮水,后者指吴王。

1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

(2)悬吾首于南门,以观越兵来伐吴。

17.下列与甲文画线诗句有异曲同工之妙的一项是( )

A.怒势豪声迸海门,州人传是子胥魂B.天排云阵千雷震,地卷银山万马奔

C.高与月轮参朔望,信如壶漏报朝昏D.吴争越战成何事,一曲渔阳过远村

18.乙文用“怒”形容浙江之潮,言简意丰,试作具体分析。

题库:教案备课库 类型:简答题 时间:2020-12-31 00:24:56 免费下载:《宁波市2015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Word试卷

【甲】

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杨诚斋诗云“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者是也。 (节选自《武林旧事·观潮》)

【乙】

昔伍子胥累谏吴王,忤旨,赐属镂剑而死。临终,戒其子曰:“悬吾首于南门,以观越兵来伐吴。鱼皮裹吾尸投于江中吾当朝暮乘潮以观吴之败。”自是自海门山,潮头汹涌高数百尺,越钱塘,过渔浦,方渐低小,朝暮再来。其声震怒,雷奔电激,闻百余里。时有见子胥乘素车白马在潮头之中,因立庙以祠焉。 (节选自《录异记·异水》)

【注释】①伍子胥:春秋末期吴国大夫、军事家,民间尊之为“潮神”。

13.根据《古今汉语词典》提供的部分义项,为下列加点的词选择恰当的解释。

(1)昔伍子胥累谏吴王( )

A.重叠B.同“垒” C.堆集,积聚D.连续,屡次

(2)戒其子曰( )

A.防备B.戒除C.告戒,后作“诫”D.鉴戒,警惕使不犯错误

14.用“/”给下面句子断句(限断三处)。

以鮧鱼皮裹吾尸投于江中吾当朝暮乘潮以观吴之败。

1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中的“既望”是指农历十六日。

B.“因立庙以祠焉”和成语“事出有因”中的两个“因”意思不同。

C.“自是自海门山”和成语“是非分明”中的两个“是”意思不同。

D.“方其远出海门”和“戒其子日”中的“其”所指不同,前者指潮水,后者指吴王。

1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

(2)悬吾首于南门,以观越兵来伐吴。

17.下列与甲文画线诗句有异曲同工之妙的一项是( )

A.怒势豪声迸海门,州人传是子胥魂B.天排云阵千雷震,地卷银山万马奔

C.高与月轮参朔望,信如壶漏报朝昏D.吴争越战成何事,一曲渔阳过远村

18.乙文用“怒”形容浙江之潮,言简意丰,试作具体分析。


【甲】        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

本题关键词:既病防变原则,天下之中,朱既明,十二经之海,受盛之官,既病防变,既定顺序,十二经脉之海,阴中之至阴,博海牌雪之平口服液;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