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嗟夫!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那?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节选自范仲淹的《岳阳楼记》)

【乙】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0.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1)求: (2)衡:

11.正确划分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用“/”划出两处)

舜发于畎亩之中

12.翻译下列句子。

(1)微斯人,吾谁与归?

(2)人恒过然后能改。

13.【甲】文中的古仁人具有 , 的旷达胸襟,【乙】文论述了有所作为成就大业的人必须具有 , 的崇高境界。(用原文语句回答)

14.范仲淹的奉献精神和孟子的忧患意识值得我们学习,作为当代中学生你从中获得怎样的启示?

题库:教案备课库 类型:简答题 时间:2020-12-31 00:24:45 免费下载:《黑龙江省黑河市、齐齐哈尔市、大兴安岭2015年中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Word试卷

【甲】嗟夫!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那?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节选自范仲淹的《岳阳楼记》)

【乙】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0.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1)求: (2)衡:

11.正确划分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用“/”划出两处)

舜发于畎亩之中

12.翻译下列句子。

(1)微斯人,吾谁与归?

(2)人恒过然后能改。

13.【甲】文中的古仁人具有 , 的旷达胸襟,【乙】文论述了有所作为成就大业的人必须具有 , 的崇高境界。(用原文语句回答)

14.范仲淹的奉献精神和孟子的忧患意识值得我们学习,作为当代中学生你从中获得怎样的启示?


      【甲】嗟夫!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那?其

本题关键词:寒则热之,实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寒之,用人之长原则,不惑之年,以人为本原则,心之苗,实者泻之,寒者热之;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