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膑赛马

孙膑尝与庞涓俱学兵法。庞涓既事魏,得为惠王将军,而自以为能不及孙膑,乃阴使召孙膑。膑至,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则以法刑断其两足而黥之,欲隐勿见。

齐使者如梁,孙膑以刑徒阴见,说齐使。齐使以为奇,窃载与之齐。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忌数与齐诸公子驰逐重射。孙子见其马足不甚相远,马有上、中、下辈。于是孙子谓忌曰:“君第重射,臣能令君胜。”田忌信然之,与王及诸公子逐射千金。及临质,孙子曰:“今以君之下驷与彼上驷;取君上驷与彼中驷;取君中驷与彼下驷。”既驰三辈毕,而田忌一不胜而再胜,卒得王千金。于是忌进孙子于威王。威王问兵法,遂以为师。

(选自司马迁《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1.《史记》是中国第一部 史书,《史记》与 并称“前四史”。

2.解释下列加点字。

(1)君重射( ) (2)载与之齐(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齐使以为奇,窃载与之齐。

(2)今以君之下驷与彼上驷。

4.指出下列句子中与“田忌信然之”中“然”词类活用相同的一项是( )

A.从数出,微行入古寺 B.我妻死之年植也

C.不下问 D.无案犊之

5.庞涓为什么要加害孙膑?孙膑得到重用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1.纪传体《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2. (1)只管(2)偷偷地

3. (1)齐国使者觉得此人不同凡响,就偷偷地用车把他载回齐国。

(2)现在用你的下等马和他们的上等马比。

4. C(C与例句均为意动用法。A为动词做名词;B为名词做状语;D为使动用法)

5.嫉妒孙膑的才能,怕他得到重用。善于用兵。

海鱼马嘉

海有鱼曰马嘉,银肤燕尾,大者视晬儿。脔,用火薰之,可致远。常潜渊不可捕,春夏乳子,则随潮出波上,渔者用此时帘而取之。帘为疏目,广袤数十寻,两舟引张之,缒以铁,下垂水底。鱼过者,必钻触求进,愈触愈束愈怒,则颊张鬣舒,钩著其目,致不可脱。向使触网而能退却,则悠然逝矣。

知进而不知退,用罹烹醢之酷,悲夫!

(摘自《南宋文录录》)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春夏子( ) (2)两舟张之( )

(3)必钻触求( ) (4)致不可( )

2.下列句子中“之”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用火薰之 B.渔者用此时帘而取之

C.两舟引张之 D.用罹烹醢之酷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向使触网而能退却,则悠然逝矣。

(2)知进而不知退,用罹烹醢之酷,悲夫!

5.文章最后一段用了什么样的表达方式?该段有什么作用?

1. (1)哺乳,生养(2)牵引,拉(3)前进,向前移动(4)脱离,逃脱

2. D( A、B、C三项都是代词,指“马嘉”; D项是助词,“的”)

3. (1)假使碰到网就知道退却,就悠然离去了啊。

(2)只知道进却不知道退,因此遭到烹煮和制成肉酱的灾祸,实在是太可悲了啊!

4.议论。告诉我们处理事情要懂得进退,不要一味地前进。只知进而不知退,必将酿成大涡。

答苏迈书

辱书勤恳千万,观所自道从学就仕,而知病之所在。窃窥公学问之意甚美,顾既在官,则难得师友,又少读书之光阴,然人生竟何时得自在,饱闲散耶?“三人行,必有我师”,此居一州一县求师之法。读书光阴,亦取诸鞍乘之间耳。

(选自宋·黄庭坚《山谷全集》)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1)而知病所在( )

(2)窃窥公学问之意美( )

(3)顾在官( )

(4)又读书之光阴(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人生竟何时得自在,饱闲散耶?

(2)读书光阴,亦取诸鞍乘之间耳。

3. 名言“三人行,必有我师”出自《 》,是 门人所编写的。

4.从文中内容来看,黄庭坚希望苏迈如何去做?

1. (1)弊病(2)很(3)已经(4)缺少

2.(1)然而人的一生又什么时候能够自由自在,有充分的闲适散淡呢?

(2)阅读书籍的时间,也是从骑马乘车(出行)的时间中抽取罢了。

3.《论语》  孔子 

4.学习要勤奋,要珍惜时间,做事要集中精力,方可有所成就。

陈太丘与友期

刘义庆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尊君在不(    )  (2)待君久不至(     )

(3)太丘舍去(    ) (4)门外戏 (     )

2、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2)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客人被元方反驳前后神态有变化,请你找出对其神态描写的词语,并在此基础上说说客人是一个怎样的人。

4、元方从哪些方面去反驳他父亲的友人的?读了这个故事,如果面对他人的无礼,你该如何处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不,通“否”(2)等待(3)丢下,舍弃(4)玩耍,游戏

2(1 )和别人约好一起走,却把人丢下,自己走了。(2)下车想拉元方,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了自家的大门。

3、开始时“怒”,被反驳后“惭”。其性格特点:脾气暴躁,性格刚烈,不善控制自己的情绪,是一个缺乏良好修养的粗野之人,是一个“无礼”之人,但是,他能虚心地痛快地接受批评了,承认了自己的错误,是一个坦率的人,真诚的人!

4、元主从信用和礼貌两个方面反驳其父亲的朋友,从信用方面,是父亲的友人失约在先;从礼貌方面,是父亲的朋友当着元方的面骂其父亲;所以在两方面,他都站不住脚,根本没有资格返现漫骂元高高挂起父亲,所以友人哑口无言,只好向元方道歉。

先公(指欧阳修)四岁而孤,家贫无资。太夫人以荻(与芦苇相似的草本植物)画地,教以书字。多诵古人篇章。使学为诗。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街坊)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抄录未毕,已能诵其书,以至昼夜忘寝食,唯读书是务。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

1、选出下列划线字解释有误的一项:( )

A.、荻画地 以:用B.、教以字 书:写

C.、使学诗: 为:作为D.、其稍长 及:等到

2、将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以至昼夜忘寝食,唯读书是务。

3、欧阳公“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的原因有哪些?

答:

1、C   

2、以致于白天忘记吃饭,晚上忘记睡觉,只是把读书当作了自己的事情。(就这样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只是致力读书。)

3、 欧阳修刻苦攻读   欧阳修聪明过人  太夫人教子有方  闾里士人家慷慨借书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1)与友行 ________       (2)去后至 ________

(3)相委而 ________ (4)下车之 ________

2.写出下列句子的译文。

(1)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2)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3.你认为陈元方这样的待客方式和待客态度合适不合适?你的理由是什么?

1.(1)约定 (2)才 (3)离开 (4)拉,牵拉 

2.(1)正午时您没有来,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没有礼貌。

(2)友人感到惭愧,便下车拉元方,元方却头也不回就进了门。 

3.示例一:合适。因为父亲的朋友“无信”“无礼”在前,对“无信”“无礼”之人无需以礼相待。示例二:不合适。尽管父亲的朋友曾经失信、失礼,但他毕竟是一个长辈,而且他已经认错,并在想办法弥补过错,陈元方的待客之道当然不对。 

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①可爱者甚( ) ②清涟而不妖( )

③不不枝( ) ④陶后有闻(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②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3、你认为君子应该有哪些品质?请根据文意简要回答。

1、多  洗涤   长枝蔓    少,很少

2、①只可以从远处观赏,却不能贴近随意去玩弄。

②喜爱牡丹的人应该有很多了!

3洁身自好、谦虚正直、不趋炎附势等

急不相弃

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遂携拯如初。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选自《世说新语﹒德行》

【注释】①华歆:东汉末举孝廉,任尚书令。王朗:与华歆同时代的人。两人都是当时的著名人物。 ②贼:这里指作乱的人。 ③邪(ye):相当于“吗”。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1)歆辄难(2)王欲所携人

2.翻译下面句子

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

3.请你结合文章谈谈华歆、王朗分别是怎样的人?

急不相弃

1(1)它,指代前面“有一人”   (2)丢弃、舍弃

2 既然已经接纳了他来船上安身,怎么能因为情况危急就丢下他呢

3 华歆在危难之时仍重守承诺,而王朗只能交好于平时,于危难时自见人心。

《论语》十二章(节选)

1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2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 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

4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5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吾日三吾身 (2)不

(3)与朋友交而不乎 (4)疏食,饮水

2.翻译下列句子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经过了两千多年,孔子的话仍然闪烁着夺目的光彩。请从中选择一则,谈谈对你的启迪。

1 (1)反省、检查  (2)越过  (3)诚信  (4)吃

2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可以做老师了。

3答案略,言之有理即可。  

文 言文阅读 阅读选文

①环堵:四壁。多用以形容居室简陋。 ②晏如:安然自若的样子。 ③适:满足。④融然:和悦快乐的样子。 ⑤畜:同“蓄”。 ⑥弦徽:琴弦与琴徽,琴微即琴弦音位的标志。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渔人甚之 (2)有良田美池桑竹之

(3) 便还家 (4)时或无酒,亦雅咏不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2)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

3、从选段中理出“渔人”的行踪,在空格处填入短语。

发现桃源——( )——( )

1、略

2、(1)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

(2)只要能体味琴中的趣味,何必一定要有琴音呢

说明文阅读答案:

   3、B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