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上海市普陀区九年级12月质量调研)阅读下文

余幼好书,家贫难致。有张氏藏书甚富。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其切如是。故有所览辄省记。通籍后,俸去书来,落落大满,素蟫灰丝时蒙卷轴。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

今黄生贫类予,其借书亦类予;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然则予固不幸而遇张乎,生固幸而遇予乎?知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必专,而其归书也必速。

1、《黄生借书说》的作者是 朝的 (人名)。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

3、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选文表述了“知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必专,而其归书也必速。”的观点。

B.作者感叹“可惜”是因为在那段少时岁月,借书读反而促使自己认真读书。

C.“若不相类”体现了“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的确是不一样的。

D.“固”解释为“本来”,表明“幸”与“不幸”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

题库:教案备课库 类型:简答题 时间:2020-12-31 00:22:02 免费下载:《中考专项文言文阅读(课内)含答案》Word试卷

(2016届上海市普陀区九年级12月质量调研)阅读下文

余幼好书,家贫难致。有张氏藏书甚富。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其切如是。故有所览辄省记。通籍后,俸去书来,落落大满,素蟫灰丝时蒙卷轴。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

今黄生贫类予,其借书亦类予;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然则予固不幸而遇张乎,生固幸而遇予乎?知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必专,而其归书也必速。

1、《黄生借书说》的作者是 朝的 (人名)。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

3、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选文表述了“知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必专,而其归书也必速。”的观点。

B.作者感叹“可惜”是因为在那段少时岁月,借书读反而促使自己认真读书。

C.“若不相类”体现了“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的确是不一样的。

D.“固”解释为“本来”,表明“幸”与“不幸”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


(2016届上海市普陀区九年级12月质量调研)阅读下文     余幼好书,家贫难致。有张氏藏书甚富。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其切如是。故有所览辄省记。通籍后,俸

本题关键词:质量保证书,质量合格证书,质量保证承诺书,资质证书有效期,上海正蒙书院,普陀山,沈氏尊生书,质量事故书面报告,格致余论,活幼心书;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