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陈太丘与友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选自《世说新语》)

【乙】卓恕为人笃信,言不宿诺。从建业还家,辞诸葛恪,恪问何当复来,恕对“某日”。日,恪为主人,停不饮食,以须恕至。宾客皆曰:“会稽、建业相千里,岂得期?”已而恕至,一座尽惊。 (选自《会稽典录》)

【注释】①卓恕:三国时期吴国会稽人。②言不宿诺:宿诺,未及时兑现的诺言。说的话无不及时兑现。③建业:今江苏南京。④诸葛恪(kè):三国时吴国人,曾任吴国太傅。⑤须:等待。⑥会稽:今浙江绍兴。

1. 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

(1)陈太丘与友行( ) (2)门外( )

(3)日( ) (4)会稽、建业相千里( )

2.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2)恪为主人,停不饮食,以须恕至。

3. 文段理解

甲文从反面写了友人的“无信”,乙文从正面写了卓恕的“ ”(用文中词语作答)。写法虽异,主旨相同,都让我们明白一个道理:

题库:教案备课库 类型:简答题 时间:2020-12-31 00:17:59 免费下载:《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七年级语文试卷含答案》Word试卷

【甲】陈太丘与友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选自《世说新语》)

【乙】卓恕为人笃信,言不宿诺。从建业还家,辞诸葛恪,恪问何当复来,恕对“某日”。日,恪为主人,停不饮食,以须恕至。宾客皆曰:“会稽、建业相千里,岂得期?”已而恕至,一座尽惊。 (选自《会稽典录》)

【注释】①卓恕:三国时期吴国会稽人。②言不宿诺:宿诺,未及时兑现的诺言。说的话无不及时兑现。③建业:今江苏南京。④诸葛恪(kè):三国时吴国人,曾任吴国太傅。⑤须:等待。⑥会稽:今浙江绍兴。

1. 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

(1)陈太丘与友行( ) (2)门外( )

(3)日( ) (4)会稽、建业相千里( )

2.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2)恪为主人,停不饮食,以须恕至。

3. 文段理解

甲文从反面写了友人的“无信”,乙文从正面写了卓恕的“ ”(用文中词语作答)。写法虽异,主旨相同,都让我们明白一个道理: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

本题关键词:至圣保元丸,丰元牌至和茶,外丘,局方至宝丸,局方至宝丹,至臣牌奇元胶囊,6-去氧太洛糖,后丘脑,丘脑腹后外侧核,中脑上丘;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