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①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选自《鱼我所欲也》

【乙】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选自《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

B.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C.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D.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1)呼尔而与之( ) (2)今宫室之美为之( )

(3)所以动心忍性( ) (4)困于心,于虑( )

3.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

(2)

4.选自《孟子》的两则文段,骈散结合,说理透彻,具有很强的教育意义。甲文第一段告诉我们:对于人来说,生死固为重要,但 更重要。乙文第一段则讲明了 的道理。

5.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当面对诸如“生”与“义”.“忧患”与“安乐”的选择时,如何才能做到不失“本心”?请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题库:教案备课库 类型:简答题 时间:2020-12-31 00:16:07 免费下载:《2010年广西省河池市初中毕业暨升学统一考试》Word试卷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①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选自《鱼我所欲也》

【乙】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选自《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

B.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C.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D.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1)呼尔而与之( ) (2)今宫室之美为之( )

(3)所以动心忍性( ) (4)困于心,于虑( )

3.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

(2)

4.选自《孟子》的两则文段,骈散结合,说理透彻,具有很强的教育意义。甲文第一段告诉我们:对于人来说,生死固为重要,但 更重要。乙文第一段则讲明了 的道理。

5.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当面对诸如“生”与“义”.“忧患”与“安乐”的选择时,如何才能做到不失“本心”?请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

本题关键词:比弗尔征,寒则热之,实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寒之,用人之长原则,朵而牌减之胶囊,受盛之官,二甲弗林,康之路康得龄胶囊;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