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题。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拭《记承天寺夜游》

1.下列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月色入(窗户)B.无与为乐者(想到)

C.怀民亦未(睡觉)D.相与步于中庭(一起)

2.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A.庭下如积水空明——月色洒满庭院,如水一般清明澄澈。

B.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竹子和松柏的影子,就像水中交错的藻、荇。

C.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哪一夜没有月光?哪里没有竹子和松柏?

D.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但是缺少像我俩这样闲极无聊的人啊。

3.下列对文章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欣然起行”一句写出了作者赏月的兴奋喜悦之情。

B.“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透露出作者被贬谪的悲凉和对人生的感慨。

C.苏轼“念无与为乐者”的“乐”与<醉翁亭记)中欧阳修的“乐”在思想内容上有着相同的意味。

D.本文叙事、写景、抒情,又都集中于写人;写人,又突出了一个“闲”字。

1.A   2.D  3.C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1~3题。

(甲)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乙)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时。其实湖光染翠之,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舂未下,始极其浓媚。月景尤不可言,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

——袁宏道《西湖游记》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①月色入。户: ②其实湖光染翠着。工: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庭下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②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世道哉!

3.这两段文字都写了“月景”,但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

1、①门 

2、①月色洒满庭院,如水一般清明澄澈,竹子和松柏的影子,就像水中交错的藻、荇。

   ②答案略

3、答案略

阅读课外文言文,完成1~2题。

王恭从会稽还,王大看之。见其坐六尺簟,因语恭:“卿东来,故应有此物,可一领及我。”恭无言。大去后,即举所坐者送之。既无余席,便坐荐上。后大闻,甚惊,曰:“吾本谓卿多,故求耳。”对曰:“丈人不悉恭,恭作人无长物。”

——刘义庆《世说新语》

注①会稽:地名。②王大:人名。③簟diàn:竹席。④荐:草垫。⑤丈人:古时对老年男子的尊称。⑥长:旧读zhàng,多余,剩余。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①可一领及我。 以: ②后大闻 之:

2.成语“身无长物”出自本文,从文段看,它的意思是: ,从中可以看出王恭具有 的品德。

1、答案:①把(或“拿”)   ②这件事

2、答案示例:自己没有多余的东西 俭朴清廉

阅读下文,完成1—3题

捕蛇者说(节选)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然得而腊之以为饵,可以已大风、挛踠、瘘、疠,去死肌,杀三虫。其始,太医以王命聚之,岁赋其二,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永之人争奔走焉。

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问之,则曰:“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今吾嗣为之十二年,几死者数矣。”言之,貌若甚戚者

1.选文作者是____(人名)。写出教材中该作者另一篇文章的标题:《____》。

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

言之,貌若甚戚者。____

3.选文从____、____、____三个方面介绍了永州异蛇的特征。(用自己的话概括)

1.柳宗元  《小石潭记》或《钻母潭西小丘记》   

2.说这些活(时),神情好像很悲伤。   

3.外形  毒性  药用

阅读下文,完成1—4题

鲍君

昔有人设罝以捕獐,得而未觉。有行人窃取之,犹念不仁,乃以鲍鱼置罝中而去。本主来,于罝中得鲍鱼,怪之以为神,不敢持归。于是置屋立庙,号为鲍君。后多奉之者,病或有偶愈者,谓有神。积七八年,鲍鱼主过庙下,问其故,人具为说。乃曰:“此是我鲍鱼,何神之有?”于是乃息。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⑴乃以鲍鱼置罝中而

⑵问其

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

此是我鲍鱼,何神之有________

3.本主“不敢持归”的原因是____

4.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是_____

1.(1)离开    (2)原因   

2.这是我的鲍龟,哪里有什么神啊,   

3.于罝中得鲍鱼,怪之以为神。 

4.要主动探究事理;要敢于质疑等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一3题。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

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

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

酒也。

1.解释选文中加点的词语。

(1)壑:       (2)意:     

2.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3.概括选文画横线部分的内容。

1.(1)山谷 (2)情趣

2.山势回环,路也跟着拐弯,有一个亭子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高踞泉水上边的,是醉翁亭。

3.醉翁亭的环境(醉翁亭及周围的景色)

下面是欧阳修《泷冈阡表》中的一段文字,阅读后回答问题。

修不幸,生 “四岁而孤,太夫人守节自誓,居穷,自力于衣食,以长以教,俾至于成人。太夫人告之曰:“汝父为吏,廉而好施与,喜宾客其俸禄虽薄常不使有余,曰:‘毋以是为我累!’故其亡也,无一瓦之覆、一垅之植,以庇而为生。吾何恃而能自守邪?吾于汝父,知其一二,以有待于汝也。”

(节选自《古文观止》)

【注释】①生:出生。 ②太夫人:指欧阳修的母亲郑氏。 ③守节自誓:意思是郑氏

决心守寡,不再嫁人。 ④俾(bǐ):使。 ⑤毋:勿要;不可. ⑥累:牵累。

(1)请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

喜 宾 客 其 俸 禄 虽 薄 常 不 使 有 余

(2)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①修不幸,生四岁而孤。

②毋以是为我累!

(3)从太夫人的话中,你能看出欧阳修的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

(1) 喜 宾 客/ 其 俸 禄 虽 薄 /常 不 使 有 余

(2)①欧阳修(我)很不幸,(长到)四岁就成了孤儿。②不要因为这些(财物)使我受累。

(3)为官清廉、乐善好施的人。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1~4题。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①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 》,①处冒号的作用是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

①臣知不如徐公美 寡人之耳者

③时时而 期年之后

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②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4.你从文中得到了什么启示?(至少写出两条)

1.战国策 总结(概括、收束)上文。

2.①确实 ②使……听到 ③问或,偶然 ④满一年

3.①由此看来,大王(您)受的蒙蔽很深啦。

②所有的大臣、官吏、百姓,能够当面指责我的错误的可得到上等奖赏。

4.人贵有自知之明,要善于接纳合理化建议,要讲究劝说的方式、方法等。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