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2题。(5分)

欧阳公四岁而孤,家贫无资。太夫人以荻画地,教以书字。多诵古人篇章。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2 分)

(1) 欧阳公四岁而( 2) 因而抄录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这个句子。(2 分)

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

12.从这则故事,我们要学习欧阳修怎样的精神?( l 分)

10. ( 2 分)( l)少年丧父(2 )有时

11、 ( 2 分)(有时)达到夜以继日、废寝忘食的地步,只是为了致力读书。

12(1分)学习欧阳修刻苦勤奋、废寝忘食的精神。(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甲: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 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 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 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乙:三间茅屋,十里春风,窗里幽兰,窗外修竹。此是何等雅趣,而安享之人不知也。懵懵懂懂,没没墨墨,绝不知乐在何处。惟劳苦贫病之人,忽得十日五日之暇,闭柴扉,扫竹径,对芳兰,啜苦茗,时有微风细雨,润泽于疏篱仄径之间,俗客不来,良朋辄至,亦适适然自惊为此日之难得也。凡吾画兰画竹画石,用以慰天下之劳人,非以供天下之安享人也。

9.甲文中最能概括五柳先生性格的一句是哪句?乙文描写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0.结合语境,解释词语。

①因以为号焉。 以为:_______________

②每有会意。 会意:_______________

③润泽于疏篱仄径之间。 仄径:___ ___

④用以慰天下之劳人。 劳人:_______________

11.用现代汉语说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俗客不来,良朋辄至,亦适适然自惊为此日之难得也。

12.比较阅读甲乙两段短文,具体谈谈郑板桥与陶渊明在思想品格上有哪些相同点。

9.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描述作者清贫的生活,并表明作画是为给辛苦劳作的人欣赏

10.①以……为……;把……作为……  ②对书中的意旨有独到的体会。  ③狭窄的小路。 ④劳苦之人。

11.没有那些俗气的客人,只有几位知己好友到访,于是内心无比欢喜,不禁惊叹这样的日子真是难得啊。

12.①都具有安贫乐道的高尚情操。居所简陋,一个是“环堵萧然,不蔽风日”,一个是“三间茅屋”,但他们一个“晏如也”,一个“此是何等雅趣”。  ②在文中,他们都表达了对归隐生活的欣喜之情,说明了他们都具有远离官场污浊,甘于退守清贫的超凡脱俗的思想品格。

记母教铨时,膝置书,令铨坐膝下读之。母手纺绩,口授句读。咿唔之声,与轧轧相间。儿怠,则少加夏楚,旋复持儿泣曰:“儿及此不学,我何以见汝父!”至夜分,寒甚,母坐于床,以被覆双足,解衣以胸温儿背,共诵之。读倦,睡母怀,俄而母摇铨曰:“醒矣!”张目视母面,泪方纵横落,铨亦泣。少间,复令读。鸡鸣方卧焉……铨终学有所成,蜚声文坛。

【注释】①〔铨〕清代著名文学家蒋士铨。②〔纺绩〕织布。③〔句读(dòu)〕句子中间停顿的地方,泛指文章。④〔夏(jià)楚〕责打。

8.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母坐于床,以被覆双足,解衣以胸温儿背。

9.请根据文意,回答下面两个问题。

①用一个四字短语给本语段加一个较恰当的标题:

②结合全文,说说“铨亦泣”的主要原因。

8.母亲坐在床上,用被子盖着我的双脚,解开衣服用胸口暖和着我的脊背。

9.①严母教子、严母陪读、母陪子读  ②儿子为母亲深夜陪读而感动,为自己深夜睡着惭愧而哭(儿子被母亲的做法感动而哭)。

郑板桥开仓济民 (6分)
郑燮,号板桥,清乾隆元年进士,以画竹,兰为长。曾任范县令,爱民如子。室无贿赂,案无留牍。公之余辄与文士畅饮咏诗,至有忘其为长吏者。迁潍县,值岁荒,人相食。燮开仓赈济,或阻之,燮曰:“此何时,若辗转申报,民岂得活乎?上有谴,我任之。”即发谷与民,活万余人。去任之日,父老沿途送之

26.选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理解有误的一项。( )
A.岁荒,人相食(遇,遇到) B.燮开仓赈济,阻之(或者)
C.任之日,父老沿途送之(离开)D.至有忘为长吏者(他,指郑板桥)
27.翻译句子:即发谷与民,活万余人。

28.阅读本文和下列链接材料,探究郑板桥是一个怎样的人。

材料一:郑板桥辞官后,“一肩明月,两袖清风”,只带着一条黄狗和一盆兰花回乡隐居。

材料二: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26.B    27.(郑燮)立即发放谷子给灾民,救活了一万多人。
28.清正廉明、爱民如子、关心百姓疾苦的好

公输

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子墨子闻之,起于鲁,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

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

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

公输盘不曰。

子墨子曰:“请献十金。”

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

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宋何罪之有?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知而不争,不可谓忠。争而不得,不可谓强。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

子墨子曰:”荆之地,宋之地,方五百里,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荆有云梦,犀兕麋鹿满之,江汉之鱼鳖鼋鼍为天下富,宋,所谓无雉兔鲋鱼者也,此犹粱肉之与糠糟也。荆有长松文梓楩楠豫章,宋无长木,此犹锦绣之与短褐也。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22.出下列选项中加点字解释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才美不外 于是公输盘B.以牒械 能以径寸之木,宫室……

C.子墨子九距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D.楚王问其 彼竭我盈,⑨克之

23.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各句。(4分)

①杀所不足而争有余,不可谓智。

②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24.文第一节中交待墨子匆匆行程的几个动词是什么?反映了墨子怎样的心态和精神?(2分)

25.子见到公输盘,就请他帮助自己去杀人,而且进一步说可以‘“献金”,其真正的意图是什么?(2分)

22.B     23.①牺牲百姓的生命去争夺本来就有余的土地,这不能说是聪明。②我认为您所派去攻打宋国的官吏是和这些人同一类  

 24.几个动词是“闻”“起”“行”“至”。这一连串的动词反映了墨子焦急的心态和为了阻止楚宋之战不辞劳苦的精神  

25.真正的意图在于步步激怒公输盘,逼使他说出“吾义固不杀人”一类的话来。  

阅读《邹忌讽齐王纳谏》,完成第12-14题。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2.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臣之妻臣 私:

(2)朝衣冠 服: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4分)

(1)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翻译:

(2)谤讥于市朝 翻译:

14.阅读选文,请用自己的话说说齐威王纳谏的表现有哪些?(2分)

答:

12.答案:(1)偏爱  (1)穿戴

评分标准:共2分。共2道小题,每小题1分。

13.答案示例:(1)我与城北徐公相比,哪一个美?

(2)在公众场所议论(君王的过失)。

评分标准:共4分。共2道小题,每小题2分。

14.答案要点:①齐王称赞邹忌的建议提得好。

②立即下令赏谏,并根据提意见的程度设立奖赏等级。

评分标准:共2分。共2个要点,每点1分。照抄原文不得分。第②点如果答成三个具体措施,得1分,少一点不得分。

扁鹊见蔡桓公

《韩非子》

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桓侯又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死。

12.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望桓侯而走 还:

(2)使人扁鹊 索: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4分)

(1)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翻译:

(2)臣是以无请也。

翻译:

14.读过此文,写出这则故事的寓意。(2分)

答:

12.(1)回转,转身(2)寻找 每个1分。

13.(1)医生喜欢给没有病的人治病,以此显示自己的本领。(2)我因此不再请求给他治病了。 每句2分,“好”“以为”“是以”“请”漏译一个扣1分。

14.对待自己的缺点错误,决不能讳疾忌医,而应当虚心接受批评,防微杜渐。2分,正反面各1分。

阅读《唐雎不辱使命》(节选),完成第13—15题。

①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②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③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13.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

⑴请广于君 广:

⑵天下缟素 缟素:

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2分)

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翻译:

15.根据选文,简要概括唐雎让秦王屈服的过程。(3分)

答:

13.答案:⑴扩充,扩大。

⑵白色的丝织品,这里指穿丧服。

      (共2分。共2道小题,每小题1分)

14.答案:但是安陵国凭借方圆五十里的土地幸存下来,只因为有先生您啊。

      (共2分。错1处扣1分,扣完为止。)

15.答案:表明立场,不愿将祖宗基业交换;就布衣之怒的结果与秦王针锋相对,据理力争;“挺剑而起”,打算以命相搏。

      (共3分。共3点,每点1分)

阅读《范仲淹有志》,完成相关问题。

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靠,再适①常山朱氏②。既长,知其世家③,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往往④粥不充,日昃⑤始食,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注释】:①再适:改嫁。②朱氏:姓朱的。③世家:家世。④粥:稠粥。⑤日昃:日偏西。

12.请在下面横线上写出选文中表明范仲淹志向的句子:(2分)

13.用简要语言概括上文的主要内容。(3分)

1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共2分;只答半句0分)

13.范仲淹勤奋苦学,有志于天下。(共3分。两点各1分,语言简洁、流畅1分。)

苏秦①之楚,三日乃得见乎王。谈卒,辞而行。楚王曰:“寡人闻先生若闻古人,今先生乃不远千里而临寡人,曾②不肯留?愿闻其说。”对曰:“楚国之食贵于玉,薪贵于桂,谒者③难得见如贵鬼,王难得见如天帝。今令臣食玉炊桂,因④鬼见帝。”王曰:“先生就舍③,寡人闻命⑥矣。”

【注】①苏秦:战国时著名策士。②曾:竟然。③谒者:古代掌管进见的人(国君的近臣)。④ 因:依靠。⑤ 就舍:回到馆舍。⑥ 闻命:敬辞,指明白对方的意思。(选自《 战国策》 )

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苏秦之楚,三日乃得见乎王。

译文:

(2)楚国之食贵于玉,薪贵于桂。

译文:

(1)苏秦来到楚国,过了3天才见到楚王。

(2)楚国的粮食比珠玉还贵重,柴草比桂木还贵重。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